刺络放血疗法探源_析_内经_刺血络法_张弛

=理论探讨>
刺络放血疗法探源
)))析5内经6刺血络法
张弛1,周章玲2
(11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河南周口466000;2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100853)
摘要:就5黄帝内经6关于刺血络疗法的论述,据中医基本[1]理论和临床法则进行分类整理,从刺血疗法的机理、主治范围、处方原则、刺络部位、刺络方法以及刺络出血量等方面进行探讨,说明刺血络法在5黄帝内经6时代,已初步形成了以脏腑经络气血学说为指导的理论体系,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针灸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刺络放血;针灸;黄帝内经
中图分类号:R24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250(2003)04-0005-03
刺络放血疗法,俗称/刺血法0,古代称为/刺络0,是中医学中的一种古老的、独特的方法。在中医
经典著作5黄帝内经6中,关于针刺,几乎有半数以上是采取针刺放血的。一般认为,5内经6长于医学理论的阐述,而少于对于具体方法的系统描述。但如果仔细研读5内经6,就会发现它对刺血疗法的论述不仅较其他方法多,而且对其机理、治则、刺法等内容的论述,也很具体周详。5内经6全书162篇文章中,5素问6有20篇、5灵枢6有26篇对刺血疗法做了多方面的阐述,主要见于5素问6的5脏气法时论6、5刺腰痛6、5刺疟6和5灵枢6的5热病6、5癫狂6、5厥病6、5杂病6等篇章,内容十分丰富。概括整理这些内容,有以下七个方面。
1机理
5内经6认为,刺血络法治病机理是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这一点是基于中医的病因学说。5灵枢#口问6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败,经络厥绝,脉道不通,,0意思是说,无论外感内伤或情志致病,最终均导致机体的经络、脉道不通。因此,/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0。/络病者,调之其孙络血0。调理原则是/血实宜决之,苑陈则除之0。血去则经隧通矣。/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0。上述说明,刺血络法的作用机理在于出恶血、通经脉、调血气,改变经络中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理变化,从而达到调整脏腑气血功能的作用。2主治范围
5内经6运用刺血络法的病证中,包括了临床常见病、若干疑难病和一些急症。其中以对内科病证
的占绝大多数,尤以对脏腑病、神志病、痛证、疟疾的论述较多。另外,还涉及外科、五官科的一些病证。说明当时古人已经能够熟练运用刺血络法疾病,并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人运用刺血络法已能人体脏腑机能失调所致的多种内科疾病,而不是仅仅限于疮、痈等外科疾病。
3处方原则
刺血络疾病的选穴施术原则,5内经6中有大量的论述,可归纳为三点。
311辨证取穴
这一点和针刺临床取穴的规律相一致,仍然是根据脏腑经络学说而辨证取病之所属经穴。因此,它不仅可以经脉病,也常用于脏腑病的。如5素问#刺疟6:/心疟者,令人烦心甚,,刺手少阳。0此外,还可据经脉脏腑辨证取其表里经的腧穴来刺络放血。如5素问#脏气法时论6所说:/肾病者, ,,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0肾属少阴经,和足太阳经相表里,故肾病时复取太阳经穴。另外,当病证复杂,涉及脏腑经络较多时,还可选取两条经脉以上的腧穴,即多经取穴来放血。如5灵枢#癫狂6: /癫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候足太阳、阳明、太阴、手太阳,血变而止。0本组处方中,除本经穴外,还选取了表里经、同名经穴。
)
245
总第
(
5
2003年第9卷第4期20031Vol.9.No.4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 J ournal of Basic M edici ne in Traditional Chines e Medicine
312局部取穴
即在病痛局部和临近部位选取放血点的一类处方,多用于局部症状比较明显的病证。如头痛,/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问出血0。5灵枢#厥病6中/耳鸣,取耳前动脉0等,均属此类。
313对症取穴
也可称为经验取穴,是针对全身性的一些疾病而选取有特殊作用的放血部位的一类用法。这类处方表现了腧穴作用的相对特异性。如5素问#刺疟6/酸痛甚,按之不可,,以针针绝骨出血,立已。0再如/诸疟而脉不见,刺食指间出血,血去必已0等。可以看出这种处方具有选穴精、针对性强、作用显著的特点。
4刺络部位
依据病证不同,刺络放血的部位有异。5内经6中常用的部位有:
411细络放血
细络类似于现在所说的毛细血管。刺络放血时多取人体头面、肢端以及某些经穴区等细小血络分布较丰富处。如5素问#刺疟6的/刺食指间出血0和/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0等。所刺部位相当于百会、八邪、印堂等穴。细络放血具有取穴方便、易于控制出血量、疗效较好等特点,故个人仍常用之。412青脉放血
青脉多指浅显于皮下较粗大的静脉而言。5内经6中常用的青脉有两肘(曲泽或尺泽)、两(委中或委阳)、舌下两脉(金津玉液)、头部两侧(太阳穴)以及耳间青脉等。这些都是时普遍采用的放血部位,当今临床仍常使用。
413动脉放血
此处所指的动脉是位于人体浅表的细小动脉。如5素问#刺疟6所言:/疟发身方热,刺足跗上动脉0。/耳鸣取耳前动脉0,此为明确指出刺动脉的。另有未明确指出而意为刺动脉的,如5灵枢#厥病6中:/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泻出其血。0应该指出,刺动脉有一定的危险性,应慎用之。
5刺络指征
当机体出现病态时,在某些部位还可出现一些特殊的征象,这些病理指征在5内经6中被分别称为: 511横脉
5灵枢#血络论6谓:/血脉者,盛坚横以赤,血脉盛满,独异于常者,乃去之,此谓内溢于经,外注于络,如是者,阴有余0。/泻之万全也,0治之当/多出血0。可见,横脉乃经络邪聚瘀血十分明显之征象。
512结络
5灵枢#阴阳二十五人6谓:/结络者,脉结血不和,决之乃行。0关于结络的形状,5素问#刺腰痛6谓: /在郗中结络如黍米。0所以,5灵枢#经脉6进一步指出:/诸刺络脉者,必刺及结上。0可见,结络为络脉之瘀征,较横脉之/经瘀之征0要小一些。
513盛络
在5灵枢#根结6有/此所谓十二经者,盛络皆当取之。05灵枢#经脉6又云:/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0可见盛络并无结络之/结0,惟络脉胀起,异于平常,为邪气所聚之征。
6操作方法
关于刺血络法具体操作的描述,主要见于5灵枢#官针6,明确论述其方法名称及操作过程的有以下五种。
611大泻刺
/大泻刺者,刺大脓以铍针也。0意为用小针刀样工具刺破脓肿,以排脓血。由于针具类刀样,故破面较大。除刺脓肿外,也适用于放血较多者。
612赞刺
/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出血,是谓治痈肿也。0意为用三棱针在一较小的病灶或疔疖痈疮局部多次点刺,使之出血,以排热毒。
613豹文刺
/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0意为在病区四周多点直刺,适用于疖肿痈疽、痹证等。
614毛刺
/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0意为多针、较大范围内浅刺患处,使局部皮肤潮红充血,适用于皮肤病,如皮痹、斑秃、顽癣等。
615络刺
/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0意为在细小浅表血脉或肢端末梢处点刺放血。快速点刺,一次即可,适用于高热、中风、咽痛、天赤火眼等。
7刺络出血量
5内经6中关于刺络出血量之多少的论述,是综合病情、体质、季节等因素而酌情考虑的。其原则为: 711放血部位
5素问#刺腰痛6曰:/刺解脉,在郗中结络如黍米,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血而已。0意为在结络处放血量应稍多,而在肢端细络放血则出血量宜少。
(下转第12页)
质与功能的关系,它只是藏于命门的元精与元神,所以朱文锋的/略论脑当另立为脏0[20],程昭寰的/论脑为元神之脏0,陈大舜的/论脑属脏0,皆是指元精和元神而言,元精和元神怎能为脏?笔者认为,应当冠之以命门立脏,方可名正言顺,因为脑心元精为命门所藏,其实质是由于命门所藏的脑心元精为元始物质(遗传基因)而使命门为人体的/十二脏之化源0 (5类经6),又由于命门所藏的脑心元神的主宰功能而使命门为人体的十二脏之主,为人体的君主之官。参考文献:
受话器
增大药剂[1]陈士奎.变革/心主神明0为/脑主神明0[J].中国中
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7):14-15.
[2]张挺,李其忠./心主神明0考辨[J].中国中医基础医
学杂志,1999,5(11):15-17.
[3]许振国.心脑共主神明论[J].新中医,1991,(10):6.
[4]张继东.试论心脑并主神明[J].甘肃中医,1993,6(4):
1.
[5]陈大舜,李定祥.论脑属脏)))为五脏之主[J].中国
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6):1-2.
[6]程昭寰.脑为元神之脏[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5,1(1):15.
[7]李亚明,张春燕.试论神与心、脑之关系[J].中国中
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1):11-14.
[8]朴顺天.心神为体,脑神为用[J].中国中医药学报,
2002,17(7):395-397.
[9]王新华.中医基础理论[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变速叉
环氧大豆油生产工艺出版社,2001.163-165.[10]黄澍.命门理论新探[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0,10
(3):180-182.
[11]刘保和./元神0乃/元始之神0[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
杂志,2002,8(7):9-10.
[12]贾耿.脑是命门先天物质与本能的实质所在[J].中
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5):15-19.手机镜片
[13]贾耿.略论元神与识神[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2,8(8):8-10.
[14]高亮,高德.人体信息控制系统生理学[M].第1部.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113.634.
[15]1美2A.C.盖顿著,周佳音主译.人体生理学基础[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0.482.460.461.474.382. [16]贾耿.论人始生先成精[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1,7(9):19-21.
[17]刘燕池,蒋云娜.脑与脾肾病机相关理论的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11):5-11.
[18]李今庸.我国古代对0脑0的认识[J].湖北中医学院
学报,1999,(1):2-4.
[19]贾耿.督脉、足太阳、任脉、肾精实质试探[J].湖南中
医学院学报,2000,20(4):47-49.
[20]朱文锋.略论脑当另立为脏[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0,10(3):113-115.
收稿日期:2002-11-29
作者简介:贾耿(1954-),男,山西人,主任医师,从事内科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及健康保健的临床研究。
(上接第6页)
712体质强弱
5素问#刺疟6:/瘦者浅刺少出血,肥者深刺多出血。0意为体质壮实者放血稍多,体质虚弱者放血宜少。
713病程长短
5素问#刺热6:/肺热病者,,刺手太阴阳,出血如大豆,立已。05灵枢#寿夭刚柔6又说:/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0总之,病程短、病情轻、病邪浅者放血宜少,反之则放血稍多。
714季节气候
5素问#诊要经终论6:/春夏之季,,治宜宣散,故针刺宜浅,放血宜少。0反之,秋冬之季,人之阳气深藏,治宜通达,故针刺宜深,放血稍多。
总之,刺终放血量之多少以泻血祛邪而不伤正为根本原则。临床中,我们可根据内经中的上述原则而灵活运用。
综上所述,刺血络法在5内经6时代已有较完备的论述,并已初步形成了脏腑经终气血学说指导下的刺血络法理论体系,成为针灸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指导当今的针灸临床实践,促进针灸医学的蓬勃发展仍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
i3dg
参考文献:
[1]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M].
第2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1.
[2]灵枢经[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收稿日期:2002-08-28
作者简介:张弛(1958-),女,河南省周口市人,主治医师,从事针灸临床研究。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1:36: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100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放血   治疗   刺络   出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