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门限位系统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门限位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的使用舒适性和主观感受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异响,多数时候不能够被客户所接受。背门异响就是其中较常见的一种异响模式,当汽车行驶在颠簸稍微颠簸的路面时候,背门处如果产生异响会给乘员舱内的用户造成较大的影响。
3.因此,为了防止车辆在颠簸路面行驶时背门发生晃动,很多车辆的背门与车身之间都安装了缓冲块。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背门缓冲块可以提供缓冲作用以保证车辆在通过颠簸路况时,背门不与车身的其他零件产生干涉,降低受力与噪音。然而,每台车的内间隙不可能完全一样,且行车过程中缓冲块很容易出现位置偏移现象。这些细微的间隙差很容易导致缓冲块在行车过程中无法起到有效支撑作用,从而产生异响。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车辆的背门限位装置容易因颠簸等因素发生位移而造成背门限位装置的缓冲块无法起到有效支撑作用从而在行车过程中与其他零件发生干涉发出异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背门限位系统,其包括:背门限位装置、车身限位装置、感应装置和驱动装置;其中,
5.车身限位装置,其用于与车身的后保险杠活动连接,所述车身限位装置被配置为:当背门与所述车身关紧时,所述背门限位装置与所述车身限位装置贴合设置;
6.感应装置,其用于检测所述车身限位装置所受到的反力;
7.驱动装置,其与所述车身限位装置相连,并与所述感应装置信号连接,且所述伸缩驱动装置用于接收所述感应装置的反力信息,并驱动所述车身限位装置至少部分沿预设方向移动,以使所述背门限位装置与所述车身限位装置在贴合状态下的反力大小在预设区间内。
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身限位装置包括:
9.安装部,用于以预设角度组设于所述后保险杠上,所述安装部上沿所述预设方向设有滑槽;
10.活动部,其与所述安装部的滑槽活动连接,所述活动部用于在所述滑槽上移动以调整其在x方向、y方向和z方向的位置。
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部两端设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用于与所述背门限位装置贴合,所述活动部中部用于与所述伸缩驱动装置配合以使所述活动部移动。
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伸缩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单元,其用于组设于所述后保险杠中,所述电机单元与所述感应装置相连,所述电机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活动部在所述滑槽上滑动。
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伸缩驱动装置还包括:
14.齿轮传动部,其组设于所述活动部的中部,所述齿轮传动部与所述活动部上的配合面啮合;
15.传动杆,其首端与所述电机单元相连,尾端穿过所述活动部与所述齿轮传动部相连。
1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齿轮传动部包括:
17.驱动齿轮,其设于所述传动杆的尾端;
18.从动支架,其组设于所述活动部,所述从动支架上设有偏心轮和从动齿轮,所述偏心轮与所述活动部的配合面啮合,所述偏心轮通过偏心轮与所述驱动齿轮相连。
1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感应装置包括:霍尔传感器,其组设于所述电机单元中,所述霍尔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车身限位装置所受反力。
2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部由弹性材料制成。
21.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其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背门限位系统。
2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汽车的后保险杠上设有卡扣,所述车身限位装置通过所述卡扣组设于所述后保险杠上。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24.本发明中的背门限位系统通过设置感应装置检测背门与车身配合面处反力的大小,并以此对两者配合面处进行自动调节,使得本技术中背门限位系统的限位装置即使因为颠簸等因素发生偏差,也可以及时进行自动调节,快速解决异响问题。进一步的,车身限位装置按预设角度设置,并且部分按预设方向移动以使得背门限位装置与车身限位装置配合面为一个斜面,在调整车身限位装置只需要控制其按一个方向移动就可以完成调节。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背门限位块与车身限位装置贴合状态下的剖视图;
2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背门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螺母板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装置与后保险杠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身限位装置与后保险杠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身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2.图中:1、背门限位装置;11、螺母板;12、限位凸起;13、背门限位块;2、背门里板;3、车身限位装置;31、安装部;32、活动部;321、凸起结构;322、配合面;4、后保险杠;41、卡扣;5、伸缩驱动装置;52、电机单元;53、齿轮传动部;531、驱动齿轮;532、从动支架;533、偏心轮;534、从动齿轮;54、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车辆的背门限位装置容易因颠簸等因素发生位移而造成背门限位装置的缓冲块无法起到有效支撑作用从而在行车过程中与其他零件发生干涉发出异响的技术问题,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背门限位系统,其包括:背门限位装置1、车身限位装置3、感应装置和伸缩驱动装置5;其中,
35.车身限位装置3,其用于与车身的后保险杠4活动连接,所述车身限位装置3被配置为:当背门与所述车身关紧时,所述背门限位装置1与所述车身限位装置3贴合设置;感应装置,其用于检测所述车身限位装置3所受到的反力;伸缩驱动装置5,其与所述车身限位装置3相连,并与所述感应装置信号连接,且所述伸缩驱动装置5用于接收所述感应装置的反力信息,并驱动所述车身限位装置3至少部分沿预设方向移动,以使所述背门限位装置1与所述车身限位装置3在贴合状态下的反力大小在预设区间内。
36.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为背门和车身之间的限位装置提供了自适应的调整功能。当背门限位装置1和车身限位装置3贴合时,感应装置实时检测车身限位装置3所受到的反力大小并将其转化为电流信号以控制伸缩驱动装置5调整车身限位装置3的位置,使得车身限位装置3与背门限位装置1贴合时,可通过位移使两者的间隙发生改变以令令两者之间的反力在预设区间以内。
37.一般来说,预设区间需要根据背门静态闭锁力及防止干涉和异响的影响因素进行计算,侧向限位块在y向(如图1所示,y向即车身与背门配合面的方向)需要提供单侧80n的侧向力,故侧向限位块的背门端与侧身端的干涉量需要保证1mm。但在实际的制造过程中,考虑制造偏差及零部件的公差,侧向限位块在安装后无法始终保证接触且压缩量保证1mm。
38.具体地,所述车身限位装置3包括:安装部31和活动部32;其中,
39.安装部31,用于以预设角度组设于所述后保险杠4上,所述安装部31上沿所述预设方向设有滑槽;活动部32,其与所述安装部31的滑槽活动连接,所述活动部32用于在所述滑槽上沿预设方向移动以调整其在x方向、y方向和z方向的位置。如图5和图6所示,x向为车身限位装置3的长度方向,z向为车身限位装置3的宽度方向,y向为活动部32与背门限位装置1配合面的法向
40.需要说明的是,安装部31安装的预设角度需要与滑槽的预设方向配合。一般来说,由于y向为活动部32与背门限位装置1配合面的法向使得调整时对于y向的作用力最大。而对于x向和z向的角度设置,主要基于后保险杠4安装的的成型性,以及背门里板2安装面的冲压可行性来决定的。但需要确保活动部32移动时,x向和z向都有分力变化。且本技术中活动部32移动方向并不限于从附图6中一样靠近z方向。
41.优选地,所述预设方向不在所述x方向、y方向及z方向组成的任一坐标平面上。即车身限位装置3与背门限位装置1的配合面为一个斜面。
42.具体地,所述活动部32两端设有凸起结构321,所述凸起结构321用于与所述背门
限位装置1贴合,所述活动部32中部用于与所述伸缩驱动装置5配合以使所述活动部32移动。
43.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伸缩驱动装置5包括:电机单元52、齿轮传动部53和传动杆54;其中,
44.一电机单元52,其用于组设于所述后保险杠4中,所述电机单元52与所述感应装置相连,所述电机单元52用于驱动所述活动部32在所述滑槽上滑动。齿轮传动部53,其组设于所述活动部32的中部,所述齿轮传动部53与所述活动部32上的配合面322啮合;传动杆54,其首端与所述电机单元52相连,尾端穿过所述活动部32与所述齿轮传动部53相连。
45.优选地,所述感应装置安装在电机单元52内,并将感应到的反力大小转化为电流信号。一般采用霍尔传感器以更精确的进行感应和调节。
46.具体地,所述齿轮传动部53包括:驱动齿轮531和从动支架532;其中,
47.驱动齿轮531,其设于所述传动杆54的尾端;
48.从动支架532,其组设于所述活动部32,所述从动支架532上设有偏心轮533和从动齿轮534,所述偏心轮533与所述活动部32的配合面322啮合,所述偏心轮533通过偏心轮533与所述驱动齿轮531相连。
49.优选地,活动部32为弹性材料制成。本技术实施例中,活动部32需缓冲背门与车身之间产生的压力,因此活动部32为具有弹性的材质制成。本技术实施例中活动部32的材质可选为橡胶、硅胶、塑料等。
50.值得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背门限位装置1包括组设在背门里板2上的螺母板11和背门限位块13,螺母板11上设有限位凸起12,所述限位凸起12会卡接在背门里板2的通过孔中,以起到定位及打紧过程中的止转作用。背门限位块13通过螺母板11安装在背门里板2上。
51.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车身限位装置3包括安装部31和活动部32,皆为硬质塑料件。安装部31具有一矩形基板,基板的下表面向下凸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卡接结构,基板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向上凸设有一导引部,在本实施例中,导引部是一倒等边梯形凸台。安装部进一步设有一竖直贯穿导引部中部和基板的锁固孔,该锁固孔位于两卡接结构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锁固孔是一用于固定螺栓的不具有调节量的圆形通孔。所述导引部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为置于锁固孔两侧的两排搓板齿,且该两排搓板齿皆沿着导引部的导引方向设置。
52.具体地,所述车身限位装置3的活动部32可滑动地安装于安装部31上,其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向上凹设形成一与安装部31的导引部匹配导引的导引槽,在一些优选地具体实施例中,导引槽是一等边梯形槽。活动部32进一步设有一竖直贯穿其中部和导引槽的上槽壁中部且与安装部31的锁固孔连通的具有调节量的长条形调节孔,该调节孔一方面用于固定螺栓,另一方面通过具有的调节量调节活动部32相对于安装部31的位置。所述导引槽的槽壁相对于第一限位结构的位置设有与第一限位结构匹配卡合的第二限位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结构为置于调节孔两侧的两小排搓板齿,且该两小排搓板齿皆沿着导引槽的导引方向设置。
53.优选地,所述辅助限位块为橡胶件,内嵌有用于定型及安装用的金属嵌块,其设有一贯穿上表面的安装孔和一凸伸在上表面上的定位凸台,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孔是用于固
定螺栓的不具有调节量的圆形形状。所述活动部32的上表面和辅助限位块的下表面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坡度面和第二坡度面。
54.上述优选方案中背门限位系统在装配时,安装部31和活动部32通过导引块和导引槽配合在一起,在较小的外力作用下,两者间沿槽的方向可以产生相对滑动,从而可对活动部32进行滑动调节;之后,将车身限位装置3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安装部31上的卡接结构卡接于侧围上,此时安装部31的位置已基本上固定,然后将一安装螺栓拧入调节孔和锁固孔以将车身限位装置3稳稳的固定于侧围上。辅助限位块通过定位凸台和另一螺栓拧入安装孔而安装固定于背门上,其第二坡度面与车身限位装置3的第一坡度面相互配合以进一步完成调节。
55.本发明在进行调节时,仅需将调节限位块上的安装螺栓拧松,然后根据需要调整滑动调节块,调整完毕后拧紧安装螺栓即可完成调节固定,在此,固定块的第一限位结构和滑动调节块的第二限位结构相互卡合以增大摩擦,从而防止调节完毕后滑动调节块相对固定块滑动。更优地,固定块的导引部的上表面向下凹设形成一凹槽,两排搓板齿置于凹槽内且与导引部的上表面平齐,此设计可使导引块的上表面和导引槽的上槽壁紧密贴合,在减小了调节限位块高度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调节限位块调节时的稳定性,在此,凹槽的开设位置并不限于导引部上,例如其亦可设于滑动调节块的导引槽的上槽壁上。
5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其包括:一种背门限位系统,门限位系统包括:背门限位装置1、车身限位装置3、感应装置和伸缩驱动装置5;其中,
57.车身限位装置3,其用于与车身的后保险杠4活动连接,所述车身限位装置3被配置为:当背门与所述车身关紧时,所述背门限位装置1与所述车身限位装置3贴合设置;感应装置,其用于检测所述车身限位装置3所受到的反力;伸缩驱动装置5,其与所述车身限位装置3相连,并与所述感应装置信号连接,且所述伸缩驱动装置5用于接收所述感应装置的反力信息,并驱动所述车身限位装置3至少部分沿预设方向移动,以使所述背门限位装置1与所述车身限位装置3在贴合状态下的反力大小在预设区间内。
58.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为背门和车身之间的限位装置提供了自适应的调整功能。当背门限位装置1和车身限位装置3贴合时,感应装置实时检测车身限位装置3所受到的反力大小并将其转化为电流信号以控制伸缩驱动装置5调整车身限位装置3的位置,使得车身限位装置3与背门限位装置1贴合时,可通过位移使两者的间隙发生改变以令令两者之间的反力在预设区间以内。
59.一般来说,预设区间需要根据背门静态闭锁力及防止干涉和异响的影响因素进行计算,侧向限位块在y向(如图1所示,y向即车身与背门配合面的方向)需要提供单侧80n的侧向力,故侧向限位块的背门端与侧身端的干涉量需要保证1mm。但在实际的制造过程中,考虑制造偏差及零部件的公差,侧向限位块在安装后无法始终保证接触且压缩量保证1mm。
60.具体地,所述车身限位装置3包括:安装部31和活动部32;其中,
61.安装部31,用于以预设角度组设于所述后保险杠4上,所述安装部31上沿所述预设方向设有滑槽;活动部32,其与所述安装部31的滑槽活动连接,所述活动部32用于在所述滑槽上沿预设方向移动以调整其在x方向、y方向和z方向的位置。如图5和图6所示,x向为车身限位装置3的长度方向,y向为车身限位装置3的宽度方向。
62.需要说明的是,安装部31安装的预设角度需要与滑槽的预设方向配合。一般来说,
活动部32与背门限位装置1配合面的法向应尽量靠近y向,以使得调整时对于y向的作用力最大。而对于x向和z向的角度设置,主要基于后保险杠4安装的的成型性,以及背门里板2安装面的冲压可行性来决定的。但需要确保活动部32移动时,x向和z向都有分力变化。
63.优选地,所述预设方向不在所述x方向、y方向及z方向组成的任一坐标平面上。即车身限位装置3与背门限位装置1的配合面为一个斜面。
64.具体地,所述活动部32两端设有凸起结构321,所述凸起结构321用于与所述背门限位装置1贴合,所述活动部32中部用于与所述伸缩驱动装置5配合以使所述活动部32移动。
65.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伸缩驱动装置5包括:电机单元52、齿轮传动部53和传动杆54;其中,
66.一电机单元52,其用于组设于所述后保险杠4中,所述电机单元52与所述感应装置相连,所述电机单元52用于驱动所述活动部32在所述滑槽上滑动。齿轮传动部53,其组设于所述活动部32的中部,所述齿轮传动部53与所述活动部32上的配合面322啮合;传动杆54,其首端与所述电机单元52相连,尾端穿过所述活动部32与所述齿轮传动部53相连。
67.优选地,所述感应装置安装在电机单元52内,并将感应到的反力大小转化为电流信号。一般采用霍尔传感器以更精确的进行感应和调节。
68.具体地,所述齿轮传动部53包括:驱动齿轮531和从动支架532;其中,
69.驱动齿轮531,其设于所述传动杆54的尾端;
70.从动支架532,其组设于所述活动部32,所述从动支架532上设有偏心轮533和从动齿轮534,所述偏心轮533与所述活动部32的配合面322啮合,所述偏心轮533通过偏心轮533与所述驱动齿轮531相连。
71.优选地,活动部32为弹性材料制成。本技术实施例中,活动部32需缓冲背门与车身之间产生的压力,因此活动部32为具有弹性的材质制成。本技术实施例中活动部32的材质可选为橡胶、硅胶、塑料等。
72.值得说明的是,背门限位装置1包括组设在背门里板2上的螺母板11和背门限位块13,螺母板11上设有限位凸起12,所述限位凸起12会卡接在背门里板2的通过孔中,以起到定位及打紧过程中的止转作用。背门限位块13通过螺母板11安装在背门里板2上。
73.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车身限位装置3包括安装部31和活动部32,皆为硬质塑料件。安装部31具有一矩形基板,基板的下表面向下凸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卡接结构,基板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向上凸设有一导引部,在本实施例中,导引部是一倒等边梯形凸台。安装部进一步设有一竖直贯穿导引部中部和基板的锁固孔,该锁固孔位于两卡接结构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锁固孔是一用于固定螺栓的不具有调节量的圆形通孔。所述导引部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为置于锁固孔两侧的两排搓板齿,且该两排搓板齿皆沿着导引部的导引方向设置。
74.具体地,所述车身限位装置3的活动部32可滑动地安装于安装部31上,其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向上凹设形成一与安装部31的导引部匹配导引的导引槽,在一些优选地具体实施例中,导引槽是一等边梯形槽。活动部32进一步设有一竖直贯穿其中部和导引槽的上槽壁中部且与安装部31的锁固孔连通的具有调节量的长条形调节孔,该调节孔一方面用于固定螺栓,另一方面通过具有的调节量调节活动部32相对于安装部31的位置。所述导引槽的槽
壁相对于第一限位结构的位置设有与第一限位结构匹配卡合的第二限位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结构为置于调节孔两侧的两小排搓板齿,且该两小排搓板齿皆沿着导引槽的导引方向设置。
75.优选地,所述辅助限位块为橡胶件,内嵌有用于定型及安装用的金属嵌块,其设有一贯穿上表面的安装孔和一凸伸在上表面上的定位凸台,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孔是用于固定螺栓的不具有调节量的圆形形状。所述活动部32的上表面和辅助限位块的下表面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坡度面和第二坡度面。
76.上述优选方案中背门限位系统在装配时,安装部31和活动部32通过导引块和导引槽配合在一起,在较小的外力作用下,两者间沿槽的方向可以产生相对滑动,从而可对活动部32进行滑动调节;之后,将车身限位装置3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安装部31上的卡接结构卡接于侧围上,此时安装部31的位置已基本上固定,然后将一安装螺栓拧入调节孔和锁固孔以将车身限位装置3稳稳的固定于侧围上。辅助限位块通过定位凸台和另一螺栓拧入安装孔而安装固定于背门上,其第二坡度面与车身限位装置3的第一坡度面相互配合以进一步完成调节。
77.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后保险杠4上设有卡扣41,所述车身限位装置3通过所述卡扣41组设于所述后保险杠4上。
78.综上所述,本发明中的背门限位系统通过设置感应装置检测背门与车身配合面处反力的大小,并以此对两者配合面处进行自动调节,使得本技术中背门限位系统的限位装置即使因为颠簸等因素发生偏差,也可以及时进行自动调节,快速解决异响问题。进一步的,车身限位装置按预设角度设置,并且部分按预设方向移动以使得背门限位装置与车身限位装置配合面为一个斜面,在调整车身限位装置只需要控制其按一个方向移动就可以完成调节。
7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8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81.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
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背门限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背门限位装置(1);车身限位装置(3),其用于与车身的后保险杠(4)活动连接,所述车身限位装置(3)被配置为:当背门与所述车身关紧时,所述背门限位装置(1)与所述车身限位装置(3)贴合设置;感应装置,其用于检测所述车身限位装置(3)所受到的反力;伸缩驱动装置(5),其与所述车身限位装置(3)相连,并与所述感应装置信号连接,且所述伸缩驱动装置(5)用于接收所述感应装置的反力信息,并驱动所述车身限位装置(3)至少部分沿预设方向移动,以使所述背门限位装置(1)与所述车身限位装置(3)在贴合状态下的反力大小在预设区间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门限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限位装置(3)包括:安装部(31),用于以预设角度组设于所述后保险杠(4)上,所述安装部(31)上沿所述预设方向设有滑槽;活动部(32),其与所述安装部(31)的滑槽活动连接,所述活动部(32)用于在所述滑槽上移动以调整其在x方向、y方向和z方向的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门限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32)两端设有凸起结构(321),所述凸起结构(321)用于与所述背门限位装置(1)贴合,所述活动部(32)中部用于与所述伸缩驱动装置(5)配合以使所述活动部(32)移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门限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驱动装置(5)包括:电机单元(52),其用于组设于所述后保险杠(4)中,所述电机单元(52)与所述感应装置相连,所述电机单元(52)用于驱动所述活动部(32)在所述滑槽上滑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门限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驱动装置(5)还包括:齿轮传动部(53),其组设于所述活动部(32)的中部,所述齿轮传动部(53)与所述活动部(32)上的配合面(322)啮合;传动杆(54),其首端与所述电机单元(52)相连,尾端穿过所述活动部(32)与所述齿轮传动部(53)相连。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门限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部(53)包括:驱动齿轮(531),其设于所述传动杆(54)的尾端;从动支架(532),其组设于所述活动部(32),所述从动支架(532)上设有偏心轮(533)和从动齿轮(534),所述偏心轮(533)与所述活动部(32)的配合面(322)啮合,所述偏心轮(533)通过偏心轮(533)与所述驱动齿轮(531)相连。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门限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包括:霍尔传感器,其组设于所述电机单元(52)中,所述霍尔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车身限位装置(3)所受反力。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门限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32)由弹性材料制成。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背门限位系统。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的后保险杠(4)上设有卡扣(41),所述车身限位装置(3)通过所述卡扣(41)组设于所述后保险杠(4)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门限位系统及汽车,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该装置包括背门限位装置、车身限位装置、感应装置和驱动装置;其中,车身限位装置,其用于与车身的后保险杠活动连接,驱动装置,其与车身限位装置相连,并与感应装置信号连接,且伸缩驱动装置用于接收感应装置的反力信息,并驱动车身限位装置至少部分沿预设方向移动,以使背门限位装置与车身限位装置在贴合状态下的反力大小在预设区间内。本发明中的背门限位系统通过设置感应装置检测背门与车身配合面处反力的大小,并以此对两者配合面处进行自动调节,使得本申请中背门限位系统的限位装置即使因为颠簸等因素发生偏差,也可以及时进行自动调节,快速解决异响问题。快速解决异响问题。快速解决异响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饶天宇 戴文硕 李希顺 李涛 孙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7

技术公布日:

2022/11/22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3:28: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0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装置   门限   车身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