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毒性杂质作用原理-中文版

遗传毒性致癌物发生致癌和致突变的作用,第一步一般认为都是和DNA发生反应。从机理上理解基因毒性杂质的作用原理,不用死记硬背,就能轻松记住所有的基因毒性杂质。
根据Miller的理论:
致癌物要么是亲电试剂,要么可以代谢成亲电试剂。然后和DNA的亲核基团发生反应。
DNA的亲核活性基团主要有:
碱基上的氮
鸟笼的制作
碱基上的氧
一次性台布磷酸酯骨架
先来看一下DNA的结构
双螺旋的DNA主要含有四个碱基,分别是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以及磷酸酯的串联骨架
这些嘧啶和嘌呤上面的氮氧都富有电子,如果遇见一些缺电子的试剂,很容易发生取代等反应。
事实上,DNA的反应种类除了只反应某一处位点外,还会有一些比较复杂的反应类型:
可以看到有的碱基上不仅含有一个亲核位点,如果一个致癌物有两处亲电位点,反应一处后,还会和碱基的另外一个位点反应,生成一些小环。
双亲电基团的另外一个基团也有可能和两个不同的碱基链接,甚至可以和两个螺旋上的不同碱基链接。
也会有可能另外一个基团和蛋白质反应,造成DNA-蛋白质的链接。
DNA的反应活性除了亲核性之外,主要受空间结构的影响。
Guanine中的N7位置位于DNA双螺旋的大沟槽处,空间较大,容易和亲电试剂接触,反应活性显然要比Adenine中处于小沟槽中的N3(红数字)要高。
当然根据结构也能预知,Adenine的N1和Cytosine的N3(绿数字)位置处于狭窄的分子空间内,又有氢键相连,所以基本上没有反应活性。
DNA反应并不都是反应在氧和氮上,比如粉红的C8位置也能发生反应,不过该反应也是先和相邻的N7反应然后重排到C8
纯粹的理论说明略显枯燥,下面会详细介绍每一类含有警示结构的致癌物。
酰化试剂
酰基卤化物
酰基卤化物由于卤原子电负性较大,吸引电子,导致羰基碳非常缺电子,一旦和DNA接触,会和腺嘌呤的羰基氧发生酯化反应。
二甲氨基甲酰氯和二乙氨基甲酰氯被IARC归为致癌物2A类。
异氰酸酯类
异氰酸酯是具有多种商业应用的高活性化合物。广泛用于制造聚氨酯泡沫、弹性体、涂料、粘合剂、涂料、杀虫剂和许多其他产品。单芳基异氰酸酯是制造药品和农药的重要中间体。
观察到胞嘧啶、腺嘌呤和鸟嘌呤的外环氨基上的氨和异氰酸酯反应,胸腺嘧啶未检测到加合物。
烷基化直接作用试剂
磺酸、磷酸酯类烷基化试剂
一般烷基为小于5个碳的小分子烷烃,因为烷烃为供电子基团,碳原子越多,给电子能力强,磺酸、磷酸的诱导作用减弱,烷基的亲电变差,反应活性减弱。
磷酸酯中PC都是亲电位点,和DNA反应主要有两种反应机理:
亲核试剂进攻烷基碳
亲核试剂进攻磷原子
第一种机理是遗传毒性主要的因素,烷基越小反应活性越高。
有机磷农药不仅具有遗传毒性,还有神经毒性。通过一些数据已经观察到有机磷杀虫剂可以使Guanine的N7位置烷基化。
道路反光镜
磺酸酯类主要是通过使DNA烷基化发挥遗传毒性。
高频电子水处理器
烷基化的反应机理分为两种:
通过SN1反应机理,一般是小分子烷烃,比如磺酸甲酯、磺酸乙酯。DNA烷基化的主要位点是鸟嘌呤的风速辅助N7
通过SN2反应机理,一般是支链烷烃,比如磺酸异丙酯。DNA烷基化的主要位点是鸟嘌呤的O6酸洗设备。
值得着重介绍一下的是Busulfan,白消安,1,4-双(甲基磺酰氧)丁烷。是一种双功能烷化剂,可以和两分子鸟嘌呤反应产生鸟嘌呤-鸟嘌呤桥,将DNA相互交联。
N-羟甲基衍生物
该类物质属于代谢后产生活性甲醛,发挥遗传毒性。
甲醛属于高活性致癌物,会和DNA发生多种反应。详见后面醛类遗传毒性杂质。
硫芥和氮芥
硫芥和氮芥的反应机理类似。
首先是一个氯原子离去,形成氮杂环丙烷1,然后被鸟嘌呤的N7位开环成2,另外一个氯原子离去,再次形成氮杂环丙烷3,3可以被水开环成4,也可以和另外一分子的鸟嘌呤反应,成两分子交联。
正是由于它们可以诱导DNA链间交联,使DNA丧失了复制能力,所以导致高度的遗传毒性和细胞毒性。
β-内酯和γ-磺酸内酯
β内酯四元环具有很大的张力能,因此遇到亲核试剂很容易开环。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53: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086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反应   毒性   遗传   试剂   鸟嘌呤   活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