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梁无接触整体打捞装置等比例试验用顶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水下打捞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弧形梁无接触整体打捞装置等比例试验用顶梁结构


背景技术:



2.在传统的水下打捞项目中,通常采用浮筒法,即直接在需打捞的物品上捆上若干浮筒,借助浮筒产生的浮力,直接将物品吊到水面,而这种打捞方式在面对比较脆弱的物体时,往往会产生难以复原的伤害。
3.为了避免在打捞过程中对脆弱的待打捞物体产生伤害,在一些沉船打捞项目中,使用了封箱法,通过大型铁箱先罩住沉船,再在铁箱底部通过钢梁进行密封,将沉船及沉船周围的泥土整体进行起吊,这样的方式相对于传统打捞方式,能比较完整的保护沉船,并打捞出水。但是该方式具有现场操作难度大,施工风险高等缺点,且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清除待打捞物体周边的泥土,将消耗较多的时间与人工。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弧形梁无接触整体打捞装置等比例试验用顶梁结构,解决了现有封箱法现场操作难度大、施工风险高且施工过程中需要清除待打捞物体周边的泥土等问题,且为实际顶梁结构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基础,避免了现场试验的高难度、高成本问题。
5.本发明通过如下方案来实现:一种弧形梁无接触整体打捞装置等比例试验用顶梁结构,包括垂直可拆卸地连接于两个端板之间并分别可拆卸地串接多根弧形梁的两个端部的两个内外顶梁组,所述内外顶梁组包括并排设置的内顶梁和外顶梁,所述内顶梁和所述外顶梁之间留有供所述弧形梁的端部插入的间隙,所述内外顶梁组还包括用于贯穿插接所述内顶梁、所述外顶梁和所述弧形梁的端部的定位插销。
6.本发明弧形梁无接触整体打捞装置等比例试验用顶梁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弧形梁通过弧形发射架发射就位,两个所述内外顶梁组上对应于多根所述弧形梁的位置处均分别设有供所述发射架的两个端部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内顶梁上的第一吊耳以及位于所述外顶梁上且对位于所述第一吊耳的第二吊耳。
7.本发明弧形梁无接触整体打捞装置等比例试验用顶梁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可供起吊梁连接,所述起吊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吊耳和所述第二吊耳可拆卸地连接。
8.本发明弧形梁无接触整体打捞装置等比例试验用顶梁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两个所述内外顶梁组的相对外侧对应于多根所述弧形梁的位置处均分别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发射架的限位销。
9.本发明弧形梁无接触整体打捞装置等比例试验用顶梁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发射架的端部设有限位套,所述限位销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内外顶梁组的外侧、另一端延
伸出所述内外顶梁组并于所述内外顶梁组的上方形成用于穿入所述限位套的插销段。
10.本发明弧形梁无接触整体打捞装置等比例试验用顶梁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吊耳和所述第二吊耳的结构相同,且底部均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内顶梁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吊耳的安装位置处以及所述外顶梁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吊耳的安装位置处均开设有与所述固定板相适配的定位卡槽,所述固定板嵌入相应所述定位卡槽并通过螺栓固定。
11.本发明弧形梁无接触整体打捞装置等比例试验用顶梁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顶梁的两端固定有用于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端板的第一安装板,所述外顶梁的两端固定有用于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端板的第二安装板。
12.本发明弧形梁无接触整体打捞装置等比例试验用顶梁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两个所述内顶梁的第一安装板相对向内延伸并形成为扩大的横向安装板,两个所述外顶梁的第二安装板向下延伸并形成为扩大的竖向安装板。
13.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有益效果:
14.1、通过双顶梁形式的内外顶梁组作为顶梁结构,为弧形梁提供了就位空间,配合定位插销的可拆卸固定形式,满足了弧形梁后安装结构,使得采用该顶梁结构的打捞装置更方便下沉和封箱,操作方便,施工风险低。
15.2、通过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的设置,一方面,使该发射架的端部可同时固定于内顶梁和外顶梁,保证了发射架稳定可靠的连接,且不影响该发射架依次发射顶进多个弧形梁;另一方面,使起吊梁可同时固定于内顶梁和外顶梁,保证了起吊梁稳定可靠的连接,便于对内外顶梁组进行整体可靠吊装。
16.3、通过限位销的设置,实现了对发射架的定位,进而使得弧形梁能够准确就位。
17.4、通过扩大的安装板的设置,既保证了内外顶梁组可靠安装在端板上,又避免了对弧形梁的插入间隙的占用。
附图说明
18.图1示出了本发明中顶梁结构与端板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19.图2示出了本发明中顶梁结构、端板、弧形梁以及发射架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20.图3示出了本发明中限位销与限位套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解决封箱法下压箱体时,容易出现下沉箱体困难,且在安装底托梁时,需先清空箱体周围土体,施工量较大等问题,研发了一种弧形梁无接触整体打捞装置,只需定位并安装好顶梁、端板等定位固定架构,在下沉定位固定架构之后再安装底部的弧形梁,将待打捞物体整体密封后捞出,本发明针对该弧形梁无接触整体打捞装置提供了一种等比例试验用的顶梁结构,解决了现有封箱法现场操作难度大、施工风险高且施工过程中需要清除待打捞物体周边的泥土等问题,且为实际顶梁结构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基础,避免了现场试验的高难度、高成本问题。
22.下面以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该弧形梁无接触整体打捞装置等比例试验用顶梁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23.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一种弧形梁无接触整体打捞装置等比例试验用顶梁结构,包
括垂直可拆卸地连接于两个端板1之间并分别可拆卸地串接多根弧形梁2的两个端部的两个内外顶梁组3,该内外顶梁组3包括并排设置的内顶梁31和外顶梁32,该内顶梁31和该外顶梁32之间留有供该弧形梁2的端部插入的间隙33,该内外顶梁组3还包括用于贯穿插接该内顶梁31、该外顶梁32和该弧形梁2的端部的定位插销。
24.具体来说,两个该内外顶梁组3连接于两个端板1的相对两侧,与两个端板1共同形成可围设于待打捞物体周围的定位固定架,在打捞时仅需下沉该定位固定架,待下沉就位后,再利用发射架4逐一发射弧形梁2,使多个弧形梁2作为待打捞物体的底托梁并排铺设并封挡于该定位固定架的底部,形成罩设该待打捞物体的“集装箱”结构。该内外顶梁组3通过内外双顶梁间隔设置形式,为弧形梁的两个端部留设了插入间隙33,同时,于内顶梁31、外顶梁32以及弧形梁2的端部上留设定位插销孔,以便于在弧形梁2的端部插入间隙33时,可以利用定位插销同时插入三者留设的定位插销孔,以便于将弧形梁2的端部插设固定至相应内外顶梁组3上。该定位插销可以为长度不小于内顶梁31、弧形梁2以及外顶梁32三者留设的定位插销孔的长度之和的长销子,且该定位插销的一端为大于定位插销孔的直径的扩大头,另一端留孔供固定销锁定。该定位插销还可以为长度不小于内顶梁31、弧形梁2以及外顶梁32三者留设的定位插销孔的长度之和的长螺杆,在该长螺杆穿过相应定位插销孔后通过螺母螺合固定。本发明的顶梁结构充分配合弧形梁的后安装形式,满足打捞装置的设计初衷,解决了封箱法下压箱体时,容易出现下沉箱体困难,且在安装底托梁时,需先清空箱体周围土体,施工量较大等问题。
25.作为一较佳实施方式,该弧形梁2通过弧形发射架4发射就位,两个该内外顶梁组3上对应于多根该弧形梁2的位置处均分别设有供该发射架4的两个端部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5,该第一连接结构5包括位于该内顶梁31上的第一吊耳51以及位于该外顶梁32上且对位于该第一吊耳51的第二吊耳52。具体地,该第一吊耳51和该第二吊耳52的结构相同,且底部均固定有固定板,该内顶梁31上对应于该第一吊耳51的安装位置处以及该外顶梁32上对应于该第二吊耳52的安装位置处均开设有与该固定板相适配的定位卡槽,该固定板嵌入相应该定位卡槽并通过螺栓固定。采用该固定方式,有利于对吊耳进行定位以及稳定可靠的安装。通过该第一吊耳51和该第二吊耳52的设置,使该发射架4的端部同时固定于内顶梁31和外顶梁32,保证了对发射架4稳定可靠的连接,且不影响该发射架4依次发射顶进多个弧形梁2。
26.进一步地,配合图3所示,两个该内外顶梁组3的相对外侧(即两个外顶梁32的相对外侧)对应于多根该弧形梁2的位置处均分别设有用于定位该发射架4的限位销6。具体地,该发射架4的端部设有限位套41,该限位销6的一端通过折角板61固定于该内外顶梁组3的外侧、另一端延伸出该内外顶梁组3并于该内外顶梁组3的上方形成用于穿入该限位套41的插销段62。通过该限位销6的配合设置,实现了对该发射架4的定位,进而使得弧形梁2能够准确就位。
27.作为一较佳实施方式,该第一连接结构5可供起吊梁7连接,该起吊梁7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一吊耳51和该第二吊耳52可拆卸地连接。使得该起吊梁7可同时固定于内顶梁31和外顶梁32,保证了该起吊梁7稳定可靠的连接,便于对内外顶梁组3甚至整个打捞装置进行整体可靠吊装。
28.作为一较佳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该内顶梁31的两端固定有用于可拆卸地连接该
端板1的第一安装板34,该外顶梁32的两端固定有用于可拆卸地连接该端板1的第二安装板35。具体地,第一安装板34和第二安装板35上均布设有多个安装孔,端板1上对应位置处同样布设有安装孔,利用螺栓穿过相应安装孔并实现内顶梁31和外顶梁32的端部固定。连接形式简单可靠,且方便拆装。
29.作为一较佳实施方式,两个该内顶梁31的第一安装板34相对向内延伸并形成为扩大的横向安装板,两个该外顶梁32的第二安装板35向下延伸并形成为扩大的竖向安装板。通过扩大的安装板的设置,既保证了内外顶梁组3可靠安装在端板1上,又避免了对弧形梁2的插入间隙33的占用。
30.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弧形梁无接触整体打捞装置等比例试验用顶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可拆卸地连接于两个端板之间并分别可拆卸地串接多根弧形梁的两个端部的两个内外顶梁组,所述内外顶梁组包括并排设置的内顶梁和外顶梁,所述内顶梁和所述外顶梁之间留有供所述弧形梁的端部插入的间隙,所述内外顶梁组还包括用于贯穿插接所述内顶梁、所述外顶梁和所述弧形梁的端部的定位插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梁无接触整体打捞装置等比例试验用顶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梁通过弧形发射架发射就位,两个所述内外顶梁组上对应于多根所述弧形梁的位置处均分别设有供所述发射架的两个端部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内顶梁上的第一吊耳以及位于所述外顶梁上且对位于所述第一吊耳的第二吊耳。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弧形梁无接触整体打捞装置等比例试验用顶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可供起吊梁连接,所述起吊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吊耳和所述第二吊耳可拆卸地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弧形梁无接触整体打捞装置等比例试验用顶梁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内外顶梁组的相对外侧对应于多根所述弧形梁的位置处均分别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发射架的限位销。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弧形梁无接触整体打捞装置等比例试验用顶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架的端部设有限位套,所述限位销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内外顶梁组的外侧、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内外顶梁组并于所述内外顶梁组的上方形成用于穿入所述限位套的插销段。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梁无接触整体打捞装置等比例试验用顶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耳和所述第二吊耳的结构相同,且底部均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内顶梁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吊耳的安装位置处以及所述外顶梁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吊耳的安装位置处均开设有与所述固定板相适配的定位卡槽,所述固定板嵌入相应所述定位卡槽并通过螺栓固定。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梁无接触整体打捞装置等比例试验用顶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顶梁的两端固定有用于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端板的第一安装板,所述外顶梁的两端固定有用于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端板的第二安装板。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弧形梁无接触整体打捞装置等比例试验用顶梁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内顶梁的第一安装板相对向内延伸并形成为扩大的横向安装板,两个所述外顶梁的第二安装板向下延伸并形成为扩大的竖向安装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弧形梁无接触整体打捞装置等比例试验用顶梁结构,包括垂直可拆卸地连接于两个端板之间并分别可拆卸地串接多根弧形梁的两个端部的两个内外顶梁组,所述内外顶梁组包括并排设置的内顶梁和外顶梁,所述内顶梁和所述外顶梁之间留有供所述弧形梁的端部插入的间隙,所述内外顶梁组还包括用于贯穿插接所述内顶梁、所述外顶梁和所述弧形梁的端部的定位插销。本发明针对弧形梁无接触整体打捞装置提供了一种等比例试验用的顶梁结构,解决了现有封箱法现场操作难度大、施工风险高且施工过程中需要清除待打捞物体周边的泥土等问题,且为实际顶梁结构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基础,避免了现场试验的高难度、高成本问题。高成本问题。高成本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周东荣 庄欠伟 朱小东 袁玮皓 张弛 刘雨 唐继蔚 屠垒 蒋哲 黄志红 朱海荣 杨正 张杰 袁一翔 王钰 金强强 蔡荔 陆伦捷 方本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4.12

技术公布日:

2022/8/12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5:48: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04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顶梁   所述   弧形   结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