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测绘

1. 我国以(理论最低潮面)作为测深基准面。
2. 近海水域的海图比例尺一般不得小于( 1:2.5 万)泡面碗
3. 我国常用的1956年国家高程基准是使用青岛验潮站(1950~1956 年)验潮数据推算得到。
4. 我国常用的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是使用青岛验潮站(1952~1979 年)验潮数据推算得到。
5. 国际海道测量局关于海道测量中测深精度与水深之间的关系近似为( 1:100 )。
太阳能充电背包6. 通常水深测量数据是以(深度基准面)为起算基准面。
7. 水深测量中,大于1:5000比例尺测图时定位点的点位中误差应不大于图上(1.5mm。
8. 水深测量中,小于 1:10000 比例尺测图时定位点的点位中误差应不大于实地(100)m。
9. 用回声测深仪进行深度测量时,测深范围 Z 为(50,100],其深度测量极限误差(置
信度 95%)为( ±1.0)
10. 大于(含)1:10000 比例尺测图采用(3)度带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
11. 海洋控制测量中,海控二级点相对于相邻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为(±0.5 )
12. 用附合导线方法测量一级海控点时,附合导线边长总长不得超过(30)公里
13. 用附合导线方法测量一级海控点时,附合导线边数不得超过(7)条
14. 用闭合导线方法测量二级海控点时,闭合导线全长不超过(10)公里
15. 当必须利用坐标反算边长方位角作为扩展海控点基础时,边长不应小于(3km),且
将起算点降一级使用。
16. 利用( GPS 高程测量)方法进行高程测量,必须对测区的高程异常进行分析。
17. 相邻验潮站之间的距离应满足最大潮高差不大于(1)米,最大潮时差不大于(2)
小时,潮汐性质基本相同。
18.(工作水准点)应埋设再水尺附近,以便经常检查水尺零点的变动情况。
19.(主要水准点)应设在高潮线以上,地质坚固稳定、能长期保存、易于进行水准联测的地方。
20. 工作水准点与主要水准点之间的高差,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工作前后各测定一次。
21. 验潮站的水尺零点与工作水准点之间的高差是用(等外水准测量)方法测定的。
22. 采用自记验潮仪、便携式验潮仪和水尺等设备的沿岸验潮站进行水位观测,其观测
误差不得大于(2cm)。
23. 用水尺进行水位观测时,应每隔(30min)观测一次,整点时必须观测。
24. 在(半日潮)海区,一般选择大潮日期作为一次 24 小时水位观测良好日期。
25. 在(全日潮)海区,一般选择回归潮日期作为一次 24 小时水位观测良好日期。
26. 对大于1:10000 比例尺测图,定位中心和测深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最大不超过(2.0m)。
27. 对小于1:10000 比例尺测图,定位中心和测深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最大不超过(5.0)。
28. 检查线的方向应尽量与主测深线垂直,分布均匀,并要求布设在较平坦处,能普遍
检查主测深线。检查线总长应不少于主测深线总长的(5%)。
29. 回声测深仪在出测前所做的停泊稳定性试验中,要连续观测( 8 小时)。
30. 用校对法直接计算测深仪总改正数适用于(20 米以内)水深,可用水听器或检查板对测深仪进行校正。
31. 当水深超过(含)(200)米时,一般可不进行水位改正。
32. 扫海测量中,定位点间隔不超过图上(2.0cm C )
33. 水深在 100m 以内的海区均须探测海底表层底质,底质点密度为图上(25)平方厘米一个点。
34. 锚地、停泊场、航道和重要海区及底质复杂海区,底质点密度一般为图上( 9~16 )平方厘米一个点。
节能35. 大于1:10000 比例尺得海岸地形测量,从海岸线以上向陆地延伸达到图上( 1.0cm )。
36. 小于 1:10000 比例尺得海岸地形测量,从海岸线以上向陆地延伸达到图上(0.5cm )。
37. 总图的比例尺一般小于( 1:300 万)
38. 航海图一般采用(墨卡托)投影。
39. 比例尺大于(1:50 万)的图上,应注出深度基准面的名称和深度的计量单位。
40. 世界海洋总图与大洋总图采用(2)位数字编号。
栅栏技术
41. 航海图的命名方法是以( 海域地名作起讫点命名)
42. 当岛屿面积小于(3mm)的图上直径时,不表示海岸性质。
43. 各种比例尺图上的孤立小岛,不论面积大小均不得舍去。如图上面积小到不能依比
例绘出时,应将封闭曲线的直径扩大至( 0.6mm)绘出。
44. 在比例尺大于(1:50)万图上,一般用等高线表示陆地地貌,缺乏资料时,也可以
用山形线表示。
45. 深于 50m 的海区的水深注记的密度(以图上相邻水深注记的间距表示)为(18~30mm)。
46. 当比例尺大于(1:100)万时,而制图资料、电子海图和定位系统三者坐标系不一致时,在在制图生产与海图使用两个环节上均应进行坐标改算。
47. 依测量精度要求和覆盖率的不同,共定义了(4)中测深等级。
48. 测深线间隔的确定应顾及海区的重要性、海底地形特征和海水的深度等因素确定。
原则上主测深线间隔图上为(1~2cm)。
49. 测点间距一般为(1)cm,海底地形编绘显著地段应适当加密,海底平坦或水深
超过 20m 的水域可适当放宽。
50.(测深时,当测深线偏离设定测线的距离不超过规定间隔的 1/2)情况下,不需要进行补测。
二、 多项选择题
1. 海道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水深测量、海岸地形测量、测定海底物质、获取航行障碍物)
2. 海道测量设备包括(多波束声纳系统、GPS 接收机、机载激光雷达测深仪、侧扫声纳系统)
3. 声纳系统包括(脉冲产生器、发射换能器、接收换能器、记录器、接收放大器)
4. 侧扫声纳可用于(矿产勘探、工程测量、海底搜索、水下考古、测量海底地质地貌)
5. 多波束声纳系统一般包括以下(高分辨率多波束宽幅声纳、上下、横摇和纵摇传感器、潮汐遥测装置和计程仪、高效率微计算机)关键部件。
6. 用回声测深仪进行测深作业时,要考虑(路线间距、测线方向、测深速度、测量比例尺)因素的影响。
7. 验潮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国家水准网提供一个统一的高程基准、建立深度基准面、为潮汐预报提供数据、获取有关平均潮位、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的信息)
8. 基于调和分析原理的潮汐分析方法包括(达尔文方法、最小二乘法、杜德逊方法、傅里叶方法)。
9. 根据确定平均海面使用的观测数据的时间长度,平均海面可分为(日平均海面、月平均海面、年平均海面、多年平均海面)
10. 短期验潮站的多年平均海面的确定方法有(水准联测法、同步改正法)
11. 确定深度基准面的原则为( AB )
A 考虑舰船的航行安全 B 充分提高航道的利用率 C 便于海图测量
12. 水位改正可根据验潮站的布设及控制范围,分为(一个站水位改正、两个站水位改正)
13. 回声测深仪进行水深测量时,需要进行(吃水改正、声速改正、基线改正、转速改正)
14. 水深测量的标准图幅尺寸包括(50cm×70cm 、70cm×100cm 、80cm×110cm)
15. 海道测量项目设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测区范围、划分图幅及确定测量比例尺、标定免测范围或确定不同比例尺图幅之间的具体分界线、编写项目设计书和绘制有关附图、明确实施测量工作中的重要技术保证措施)
16. 在技术设计之前,应收集有关测区的(最新出版的地形图和海图、控制策略成果资料及其说明、水位控制资料、助航标志及航行障碍物的情况)资料
17. 海控一、二级点布测方法主要采用(GPS 测量、导线测量、三角测量)方法
空包弹助退器
18. 测图点可采用(GPS 快速测量、导线、支导线交会法)方法测定
19. (助航标志、灯塔、无线电指向标、海上独立岩峰和礁石)的位置需要按测图点的要求测定
20. 海控点和测图点的高程测量方法主要有(几何水准测量、测距高程导线测量、三角高程测量、GPS 高程测量)
21. 验潮站可分为(长期验潮站、短期验潮站、临时验潮站、海上定点验潮站)
22.(短期验潮站、临时验潮站)平均海面,一般从邻近的长期验潮站用几何水准测量法转测获得。
23.(短期验潮站、临时验潮站、海上定点验潮站)的平均海面,可以从邻近的长期验潮站用同步改正法获得。
24. 海道测量常用的定位方法有(光学仪器的交会法、全站仪的极坐标法、无线电定位、
GPS 卫星定位)
25. 测深仪主要技术指标(测深精度、工作频率、换能器垂直指向角、连续工作时间、记录方式)
26. 当有海草及其他植被覆盖海底的海区,必须用(测杆、水铊)测深。
27. 扫海测量的主要手段有(侧扫声纳扫海、软(硬)式扫海具扫海、海洋磁力仪扫海)
28. 大面积扫海时,扫海趟应尽量满足(平行于测区风流方向、平行于扫海区域的长边、平行于测区等深线走向平行于探测目标走向)
29. 软式扫海具扫海测量主要目的是(确定船只安全航行的深度、确定航行障碍物的最浅深度、发现和探测航行障碍物)
30. 技术总结的内容包括(总述、专项总结、结论、经验教训和建议)
31. 技术总结中总述的内容包括(任务来源及要求、测区概况、作业过程概述、作业依据、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完成任务情况)
32. 技术总结中“专项总结”包括(控制测量总结、水深测量总结、海岸地形测量总结)
33. 水深测量上交资料内容包括(成果图及其经历薄、测深线和底质透写图、航行障碍物探(扫)测一览表及存档卡片、测深、定位及验潮等记录手薄、水位改正技术资料)
34. 海岸地形测量上交资料内容包括(着墨原图、各种观测和计算手薄、仪器检验资料、助航标志一览表)
35. 海图的内容可归结为下述(海岸、海底地貌、航行障碍物、助航标志)要素。
36. 海图的基本功能包括(海图时海洋区域的空间模型、海图是海洋信息的载体、海图是海洋信息的传输工具、海图是海洋分析的依据)
37. 海图的内容可划分为(数学要素、图形要素、辅助要素)
38. 航海图一般采用(黑、黄、紫、浅蓝)颜印刷出版。
39. 航海图按用途可分为(总图、航行图、港湾图)三种。
40. 航海图分幅的主要原则和方法包括(尽量减少图幅的数量、总图要保持制图区域的相对完整、航行图采用自由分幅的方法)
冰点渗透压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4:21: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042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测量   测深   包括   海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