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辽宁省农村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2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煤仓疏松机
语文试卷
stc2052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安全带插扣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儒学不仅是形而上之学,而且是形而下之学,两者融突和合,相得益彰,但儒学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是其形而下日用之学,儒学的生命在于日用,儒学的发展也在于日用。儒学为什么能存在那么久?自古以来就有人反孔,到了近代反孔就更激烈,但是孔子为什么一直打不倒?儒学为什么一直批不臭?原因就在于它是走向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甚至可以说儒学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什么叫日用儒学?是指儒学这只无形的手无时无刻不指导、支配人们的为人处事、日常生活、行为准则、所思所想等,它对每个人来讲都是无所不在,无时不参与的。儒学在多年日用实践中塑造了中华民族精神,养育了国民道德情操,造就了高尚的善良人性,形成以和为贵的国格,而挺立于世界学术舞台。正因为这样,所以它具有持续性、生命性、不衰性和传承性。从古到今,如果我们离开了日用儒学,我们的手足都不知道放哪里,因此可以说它同每个人与事都须臾不离。
(摘编自张立文《日用儒学与国民精神》)材料二:
诚如所说,“儒学是一套全面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体系”。既然如此,那么儒学就包含社会制度、人伦日用、精神信仰等各个层面。也就是说,作为社会制度的儒学只是儒学的一个层面,甚至可
以说是儒学的最外表的层面,而作为人伦日用和作为精神信仰的儒学才是儒学的更深层面。中国传统制度的崩溃,只意味着作为社会制度的儒学,或者说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儒学失去了依托,并不表明整个儒学生命的死亡。事实上,作为人伦日用和作为精神信仰的儒学,已经进入中国人的潜意识中,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血液中,甚至已经成为中国文化遗传基因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不仅仅寄托于传统制度。亨廷顿曾经说过:“文明是人类最高的文化归类、人类文化认同的最广范围,人类以此与其他物种相区别。”在这个意义上,几千年来作为中华文明核心价值的儒学,是同中华民族生死与共的,它的根系永远存活在中国人的肌体中。
(摘编自郭沂《儒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材料三:
中、日、韩社会跟西方还没有全方位接触以前,仁、义、礼、智、信作为儒学代表性的
价值,在三国儒学中都受到普遍的提倡。但因为历史、社会、传统的制约,不仅三国儒者的精神风貌不一样,而且每个社会里儒学的价值系统和其支配性的原理也有所不同,从而使这三个国家儒学的精神气质呈现出不同风貌。
中国的儒学虽然也提倡“义”,重视“忠”,但更推崇的是“仁恕”之道。日本儒学虽然也讲“仁”与“义”,但比起中国、韩国,更突出“忠”的价值。韩国儒学虽然在理论上兼重仁、义、礼、智、信,但从士祸[注]的历史、从外患的历史看,韩国儒学更加注重“义”的精神。这些不同也体现在三国各自近代化
的进程之中。
中国的儒学把“仁恕”变成一种普遍主义的价值原理,一种对仁爱等平等价值的追求,因此在近代对西方近代文明半信半疑。中国有悠久的文明历史,中国人秉持仁爱这一价值观。在中西文明的冲突面前,中国人很难坦然承认在“文明”上是落后的。这一切决定了中国人不会像日本人那样不顾一切地去拥抱西方文化。近代中国人总是对西方的文明有很多的怀疑,但是既然打不过西方,又得跟它学,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造成了现代化进程的迟缓。
日本的儒学因为突出“忠”和“勇”的价值,在接受西方近代文明时较少受到价值观方面的阻碍,对帝国主义没有根本性的抵触情绪,唯西方列强马首是。同时,因为日本文化突出的是特殊主义的价值原理——对君主的特殊主义的承诺,胜过了对普遍价值——自由、平等、正义等价值的承诺,这使得日本最终付出了代价。
韩国充满“义节”精神的儒学,可以说造就了韩国近代民族的主体性。韩国的民族主义非常强烈,这不仅仅是在最近一百年才形成的,跟它自古代以来强调“义节”的精神有关系:“义节”精神对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一种促进的作用。
总之,“仁”包含的是一种和谐原则:“义”所凸显的是正义原则:“忠”体现的是秩序原则,这些原则应该是现代东亚社会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需的。在当今东亚国家和地区,中、日、韩三国如果就历史文化传
统来讲,都应该在进一步反思传统的优点和缺点的同时,能吸取其他民族和地区的优点,取长补短,使每一个国家在精神成长和发展方面能够更完善,这样也有利于增进中、日、韩三个国家间的互相了解,有助于共建一个和谐的未来。
(摘编自陈来《中日韩的儒学气质与国民精神》)【注】士祸:指朝鲜成宗以后开始作为新政治势力而登场的“士林”受祸的一连串政治事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日、韩三国儒学对“义”与“忠”、“仁”与“义”、“礼”与“智”等价值观念均不够重视。
B.在我国,人们的所思所想、为人处事、行为准则等方面均受到了儒学的指导和支配。C.中国的儒学把“仁恕”变成普遍主义的价值原理,导致了中国人对世界文明半信半疑。D.中、日、韩三国间共建和谐未来的必经途径是在经济、文化、传统、历史等方面兼收并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学所具有的持续性、生命性、不衰性和传承性,决定了其拥有塑造民族精神,养育国民道德情操等诸多功能。
B.一种社会制度崩塌可能导致儒学失去制度依托,但儒学不会因此灭亡,因为儒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特质。
C.儒学作为与中华民族生死与共的中华文明核心价值,它生生不息,从来没有、也永远不可能被摒弃。
D.“仁”包含的和谐原则、“义”凸显的正义原则、“忠”体现的秩序原则适用于现代东亚却不适用于世界。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提出中国儒学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学问,并着重从形而上角度阐述中国儒学是日用之学。
B.材料二引用了和亨廷顿关于儒学的话语意在强调文明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C.材料三总体上采用总分(总)式结构,阐明中、日、韩三国儒学气质与国民精神方面的特点,结构明晰。
D.材料一、二阐明中国儒学的重大作用,重在“立”;材料三则在对比中见高下,以“破”为主。
4.材料一认为“儒学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请从“仁”“礼”“信”中任意选择两个价值观念并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4分)
5.有学者认为,中、日、韩三国儒学因历史文化特不同而有差异。请结合材料三的内容,简要概括在近代化进程中,中、日、韩三国儒学精神风貌的特点及影响。(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坏良心的窖
陈力娇
皮肤一痒,石田就心烦。满洲给了他大片土地,却没给他相应的气候,一到冬天,皮肤就里里外外都是“小虫子”。
和皮肤一样令他心焦的是蔬菜问题,冬天皑皑白雪,地里长不出菜,怎样才能吃上新鲜蔬菜呢?通讯兵知道他的苦衷,出去打探,回来后说,中国部落里的老百姓,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蔬菜。
石田马上来了精神,问:“怎么回事?”
通讯兵说:“他们挖窖,每家都挖窖,在院子中,挖个宽一米见方,深五米的窖,大白菜和土豆就放在里面,吃一棵拿一棵,再吃一棵再拿一棵。”
通讯兵的描述让石田咧开了大嘴,笑意如浪。但他还是不太相信,冬天能冻掉下巴,怎么会不冻白菜,真会如此神奇?就对通讯兵说:“带我去看,难道老天爷真的饿不死瞎麻雀?”
通讯兵把他领到吴冬瓜家。吴冬瓜七尺汉子,瘦得跟地里的高粱秆似的,一碰就能倒。他正在家里腌酸菜,几十棵大白菜,被他放在屋中的一口大缸中,上面还压上块石头。石田问:“你的,这是干什么?”
吴冬瓜回答:“腌了冬天吃。”
石田捋着小胡子,示意通讯兵,记下来。通讯兵拿出本子,把腌酸菜的方法和情形,一一记下。石田来到院中的地窖前用指着吴冬瓜,秋风大,黄树叶乱飞,直叮吴冬瓜的脸,石田扭头问吴冬瓜的儿子:“你的,下去过?”
吴冬瓜的儿子八岁,他下窖取白菜是常事,就点点头。石田见他点头,脸上堆起笑意,说:“呦西,下去,我的,看看!”
孩子接受了指令,顺着窖口竖着的梯子下去了。不一会,他上来了,怀里抱着一棵鲜鲜嫩嫩的大白菜。
石田信了,如一块石头落地,和通讯兵一起离开了吴冬瓜的家。
第二天,太阳刚轻佻地蹦出来,吴冬瓜就被叫到“红部”挖地窖去了,一起去的,还有同村的二闷子和小顺子。
三个人挖了一天,窖挖好了,大棵饱满水灵的白菜搬到窖中,土豆和萝卜也成袋成袋地
放了进去,这才完事大吉。石田很高兴,眉开眼笑,忘情地喝了二两酒,脸喝得红扑扑的,跳起了日本舞。
事情出在第二年春天。那窖仿佛认生人,故意和石田红部里的人麻烦,起因是小通讯兵下去取白菜,以前取都挺好的,下去就上来了,可这一次下去,足有一个时辰也没上来。
石田觉得不对劲,又派一个人下去,可是这个人下去也没上来,眼见着锅里的肉变成了泥,石田急了,骂道:“一饭桶,无用的东西!”又把一个胆大心细的女人叫来,让她看看他们俩在下面干什么?
女人倒是比男人心细,她只下到一半,就从梯子上爬了上来,上来的她,脸发青,喘气急促,趴在窖沿上半天不动弹。好一会儿她才对石田说:“他们都死了。”
犹如天降劈雷,石田皱起了眉头,旋即让警卫班长去叫吴冬瓜。警卫班长走出不远,他又叫住了他,说:“把另外两个挖窖的也一起叫来。”
一袋烟工夫,吴冬瓜和二闷子、小顺子都来了,他们一听说死了人,脸上的汗立即下来了,石田问他们:“这是怎么回事?”
吴冬瓜说:“我也不知道,从没有听说哪家的窖死过人。”
石田听他这么说,怒了,掏出手,吼道:“你的,下去,看个究竟!”
吴冬瓜浑身发抖,却只有下去了,石田的一直在他脑壳上晃。
十分钟过去了,里面没一点动静,哪怕能听到狼嚼骨头也算应答呀。
二闷子和小顺子慌了手脚,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命运,无非就是下一个吴冬瓜。二闷子比小顺子胆小,他伺机逃跑。小顺子看上去稍稍冷静,他曾给大户人家赶过车,和主人家的二小子很熟,二小子在大城市念过书,和他提起过沼气,说沼气这东西邪乎,跟毒气弹似的,人闻到它就死,多在窖下生成。就对石田说:“太君,春天阳气上涨,里面有沼气,再不能下去人了。”
“沼气?你的怎么知道?”石田问。
小顺子说:“书上说的。”
生态仪
他没敢提二小子,若提,就越扯越多。
石田说:“你的知道沼气?你的下去看看什么是沼气。”
小顺子想了想说:“我下去可以,不过我得用湿毛巾捂上嘴,还得在腰间拴根绳子,我一晃绳子,你们就得把我拽上来。”
石田同意。很快有人来了湿毛巾和绳子,小顺子“武装”了一番,下去了。
二闷子为他一节一节往里捣绳子,心却掐把汗。腿颤得站不稳。
绳子在缩短,缩着缩着突然就跟抽风似的,一阵紧一阵歇,歇了又紧,紧了又歇。二闷子直看石田的脸,石田却跟没事一样,二闷子等不及了,擅自往出拽,旁边的石田立即瞪大眼睛,“嗯”了一声,接着一脸狞笑,对二闷子说,“你们中国人,良心大大地坏了,给自己挖好窖,给我们挖带沼气的窖,你的,下去!”
起风了,黄树叶受了惊吓,冥钱一样砸了下来。
(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生活气息浓郁:东北农村秋天腌白菜、挖菜窖的场景如在眼前;口语化的表达,清新自然。
B.洗练而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书上说的”表现了小顺子的仗义和机智。
C.小说画波浪线处对绳子的细节描写极为传神,它的收放牵动着读者的心,也渲染了紧张、
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恐怖的气氛。
D.小说中石田具有双重性格:笑着让小孩下菜窖凸显其和善,逼吴冬瓜等人下菜窖则暴露其凶残本性。
7.下列对文中两处画横线句子作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处:突出节令特点,秋天到来,正是东北农村腌菜、藏菜的时节。
B.第一处:衬托人物心情,落叶乱飞似衬托吴冬瓜面对石田的紧张心情。
C.第二处:烘托环境,营造紧张氛围,黄树叶仿佛因目睹暴行而受到惊吓。
D.第二处:运用拟人、借代、象征手法,渲染悲凉氛围,似有控诉侵略者之意。
8.石田发现菜窖情况不对后,他的心理随着情节的发展而有变化。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4分)
9.俗语说:“题好一半文。”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作者以“坏良心的窖”为题的用意。(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节选自《论语·公冶长》)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
耐寒输送带
..,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节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材料二:
昔者,越王勾践近侵于疆吴,远媲于诸侯,兵革散空,国且灭亡,乃胁诸臣而与之盟:“吾欲伐吴,奈何有功?”臣默然而无对。王曰:“夫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何大夫易见而难使也?”计倪官卑年少,其居在后,举首而起,曰:“殆.哉!非大夫易见难使,是大王不能使臣也。”王曰:“何谓也?”计倪对
曰:“夫官位财币,王之所轻,死者,是士之所重也。王爱所轻,责士所重,岂不艰哉?”王自揖,进计倪而问焉。计倪对曰:“夫仁义者,治之门,士民者,君之根本也。阀门固根,莫如正身。正身之道,谨选左右。愿君王公选于众,精炼左右。明主用人,不由所从,不问其先。是故周文、齐桓,躬于任贤,太公、管仲,明于知人。今则不然,臣故曰殆哉。”越王勃然曰:“孤闻齐威淫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盖管仲之力也。寡人虽愚,唯在大夫。”计倪对曰:“齐威除管仲罪,大责任之,至易。斯可致王,
霸何足道。桓称仲父,文称太公,计此二人,曾无跬步
..之劳,授以上卿。传曰:直能三公。今置臣而不尊,使贤而不用,盖智士所耻,贤者所羞。君王察之。”越王曰:“诚者不能匿其辞,大夫既在,何须言哉!”计倪对曰:"臣闻智者不妄言,以成其劳,贤者始于难动,终于有成。故贤君用臣,施之职而成其功,远使.,以效其诚。内告以匿,以知其信。与之讲事,以观其智。饮之以酒,以观其态。选士以备,不肖者无所置。”越王大媿,乃坏池填堑,开仓谷,贷贫乏,乃使臣身问疾病,躬视死丧,不厄穷僻,尊有德;与民同苦乐,激河泉井,示不独食。行之六年,士民一心,不谋同辞,不呼自来,皆欲伐吴。遂有大功而霸诸侯。孔子曰:“宽则得众。”此之谓也。
(节选自袁康《越绝书·越绝外传第十一》)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3:20: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038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儒学   中国   冬瓜   精神   材料   通讯兵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