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考试习题答案

名词解释。
1、单克隆抗体:由单细胞分裂增殖而形成的细胞即单克隆, 单克隆细胞将合成针对一种抗原决定簇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2、生物制品:用微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动物病毒、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等加工制成的预防和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疾病的免疫制剂。
3、生物制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或其他成分、综合应用生物学与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物理化学与工程学和药学的原理与方法加工制成的一类用于预防诊断和康复保健的制品。
4、基因工程:用酶学方法将异源基因与载体DNA在体外进行重组,将形成的重组DNA导入宿主细胞,是异源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表达,从而达到改造生物品种或性状,大量生产出人类所需的生物品种和产物。
5、细胞工程: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生物细胞或组织为研究对象,利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工程学的步骤,按照预定目标和设计有利的改变细胞的遗传
物质并使之繁殖,从而生产有用的细胞产品或获得新型生物品种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6、酶工程:指酶的生产及其在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催化应用技术过程。
7、发酵工程:又称微生物工程,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活动,并通过现代化技术,大量生产人们所需的产品过程的理论和工程技术。交换目录
8、蛋白质工程:指以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功能关系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蛋白质修饰等分子设计,对现存蛋白质加以改造,组建新型蛋白质的现代化生物技术。
9、生物制药工艺学:是从事各种生物药物的研究,生产和制造的综合应用技术科学。
10、固相吸出分离法:在生化物质的提取和纯化的整个过程,目的物经常作为溶质而存在于溶液中,改变溶液条件,使之以固相形式从溶液中分出的操作技术。
11、盐析法:是利用各种生物分子在浓盐溶液中溶解的差异,通过向溶液中引入一定量的中性盐,使目的物或杂蛋白以沉淀形式析出,从而得到纯化目的的方法。
电流变换器12、有机溶剂沉淀法:指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能显著的减小蛋白
质的溶解度而发生沉淀。
13、PI点:即等电点,指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或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所带的净电荷为零,呈中性,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14、离子交换法:利用溶液中各种带点粒子与离子交换剂之间结合力的差异进行物质分离的操作方法。
15、分子量的截留值:指阻留率达90%以上的最小被截留物质的分子量。
16、氨基酸输液:指多种结晶L—氨基酸依特定比例混合制成的静脉内输注液。
17、吸附法:利用吸附作用,将样品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和或杂质吸附于适当的吸附剂上,利用吸附剂对活性物质和杂质间吸附能力差异,使目的物和其他物质分离,达到浓缩和提纯的目的方法。
18 正吸附:指吸附提取液中有效成分。
19、负吸附:指吸附提取液中的杂质,如利用活性炭脱。
20、热源反应:由致热源引起的反应. 药物本身含有热源或在配制过程中污染;储存期间产生热源或霉变;输液器等等污染;输液前液体配制污染及输液操作不规范引起污染.
粘胶带21、维生素:是生物体内一类微量、化学结构各异、具有特殊功能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22、糖类药物:指具有药用价值的糖类。包含:单糖类:如葡萄糖;低聚糖类:如麦芽糖;多糖类:植物多糖:如人参多糖 ②动物多糖:如肝素 ③微生物多糖:如香菇多糖 ④糖的衍生物:如磷酸肌醇。
23、生物反应器:是微生物在液体发酵过程中进行生长繁殖和合成产物时所必需的装置。
24、硫酸软骨素:糖胺聚糖的一种,由D-葡糖糖醛酸和N-乙酰氨基半乳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重复二糖单位组成的多糖,并在N-乙酰氨基半乳糖的C-4位或C-6位羟基上发生硫酸酯化,在体内一般存在于软骨、腱、韧带和动脉等组织的基质中,有利尿、解毒、镇痛的作用。
填空题。
1、维生素B2的作用:递氢作用。
2、维生素B6的作用:参与氨基酸的转氨作用、脱羧作用,参与转氨基反应及多烯脂肪酸的代谢。
3、维生素C作用:氧化还原作用  促进间质的形成
4、生物素的作用:与co2固定有关
5、辅酶I(NAD+):脱氢酶的辅酶
6、泛酸的作用:参与转酰基作用
7、维生素A作用:促进粘多糖合成维持上皮组织正常功能
8、维生素D作用:促进骨的生成作用
9、维生素E作用  抗氧化作用,保护生物膜,维持肌肉正常功能和维持升值功能
10、维生素K作用:促进凝血蛋白酶原和促凝血球蛋白等凝血因子组成
11、硫锌酸:转酰基、转氨作用
12生产蛋白质的方法:提取分离纯化法、化学合成法和基因工程法
简答题:
一、生物制药发展趋势?
答:生物制药的发展前景。
a 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已进入蛋白质工程药物新时期。
b研究发展新型生物技术药物与疫菌。
c新的高效表达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d将基因组血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物技术新药的研究与发展。
e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研究迅速发展。
天然生物药物的发展趋势:
a深入研究开发人体来源的新型生物药物。
b扩大和深入研究开发动物来源的天然活性物质。
c努力促进海洋药物和海洋活性物质的开发研究。
d综合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加速天然生物药物的创新和产业化。
e中西结合创制新型生物药物。
二、生物制药中式放大的主要内容
答:1工艺路线与各步反应方法的最后确定  2设备材质与型号的选择  3反应器的规模选择及反应搅拌器形式与搅拌速度的考查  4生产反应条件的研究  5工艺流程与操作方法的确定  6物料衡算  7安全生产与“三废”防治措施研究  8原辅材料、中间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工常数的测定  9原辅材料、中间体质量标准的制定  10消耗定额、原料成本、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等的计算
三、基因、细胞和发酵工程生物制药的主要程序
答:1、基因工程制药程序:获得目的基因→构建DNA重组体→将重组体导入宿主细胞→
鉴定筛选阳性克隆→构建基因工程菌→培养工程菌→分离纯化表达产物→除菌过滤→半成品检定→制剂→成品检定→包装。
2、发酵工程制药的工艺程序:菌种→菌种扩大培养→发酵大量培养→菌体分离→菌体破碎→纯化→液体分装→冻干→包装。
3、细胞工程制药的工艺程序:细胞株→细胞株扩大培养→细胞大量培养→细胞分离→细胞破碎→纯化→液体分装→冻干→包装
(A、细胞工程制药的程序:氧浓度传感器动物细胞:包括分批式操作(a、一次性加入细胞和培养基吧b、达到终点取出反应物提纯);半连续式操作(细胞和培养基一起加入后每间隔一段时间取出部分培养物,并不断地添加新的培养基)、灌流式操作(细胞和培养基一起加入后不断地取出部分培养基,另加新的培养基)。植物细胞培养:包括摇瓶、搅拌型生物反应器、鼓泡塔生物反应器与气升式生物反应器、转鼓式生物反应器。
B联合签名、发酵工程制药的程序:①分批发酵②补料分批发酵③连续发酵)
四、盐析和有机溶剂沉淀法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
答:(1)盐析法:利用各种生物分子在浓盐溶液中溶解度的差异,通过向溶液中引入一定数量的中性盐,使目的产物或杂蛋白以沉淀形式析出,从而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盐析原理:A盐离子与蛋白质表面具有相反电性的离子基团结合,形成离子对,因此盐离子部分中和了蛋白质的电性,使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电排斥作用减弱而能相互聚集起来B中性盐的亲水性比蛋白质大,盐离子在水中发生水化而使蛋白质脱去水化膜,暴露疏水区域,由于疏水区域的相互作用,使其沉淀
影响因素:无机盐的种类,溶质种类,蛋白质浓度,温度,pH
(2)有机溶剂沉淀法: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能显著地减少蛋白质的溶解度而发生沉淀。其原理:A亲水性有机溶剂加入溶液后降低了介电常数,使溶质分子之间的静电引力增加,聚集形成沉淀B水溶性有机溶剂本身的水合作用降低了自由水的浓度,压缩了亲水性层的厚度,降低了它的亲水性,导致脱水凝集
影响因素:有机溶剂的种类与用量,pH的影响,温度,无机盐的含量,某些金属离子的助沉淀作用,样品浓度
五、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的依据和原理
答:(依据:根据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配率的差别把它们分配于可用机械方法分离的两个或几物相中,外加一定作用力,从而达到分离。原理:1根据分子形状和大小不同进行分离。2根据分子电离 性质的差异进行分离。3根据分子极性大小和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4根据物质吸附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离。5根据配体特异性进行分离。)
a、依据
1 根据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配率差别,吧他们分配与于可用机械方法分离的两个或几个物相中
2 或将混合物置于某一物相中,外加一定作用力,使多组分分配于不同区域,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3 除了一些小分子如氨基酸、脂肪酸、某些维生素及固醇类外,几乎所有生物大分子都不能融化,也不能蒸发,只限于分配在固相或液相中,并在两相中相互交替进行分离纯化
b、原理无纺布手提袋设计
1 根据分子形状和大小不同进行分离,如差速离心与超速离心、膜分离于超滤法,凝胶过滤法
2 根据分子电离性质的差异进行分离,如离子交换法,电泳法,等点聚焦法
3 根据分子极性大小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如溶剂提取法,盐析法,等电点溶液法及有机溶剂沉淀法
4 根据物质吸附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离,如选择性吸附与吸附层析法
5 根据配体特异性进行分离——亲和层析分离
六 、生物分子分离纯化,浓缩干燥的基本方法
分离 :1 萃取分离法 2固相析出分离法 3吸附分离法 4凝胶层析 5离子交换法 6亲和纯化技术
浓缩 :1盐析浓缩 2有机溶剂沉淀浓缩 3用葡萄糖凝胶浓缩 4用聚乙二醇浓缩 5超滤浓缩 6真空减压浓缩与薄膜浓缩
干燥: 1减压干燥 2喷雾干燥 3冷冻干燥
提取方法:1、酸碱盐水溶液的提取法2、表面活性剂与反胶囊提取法3、有机溶剂提取法4、双水相萃取法5、超临界萃取法。
七 、SOD的理化性质于生产工艺路线
SOD理化特性:1、对热稳定性2、pH适应性(5.3-10.5)3、与Zn、Cu等金属离。Zn与结构稳定有关,Cu与催化作用有关。4、吸收光谱的特性:在λ=680nm下有最大的吸收值。
工艺路线:新鲜的牛红细胞(离心除血浆)→红细胞(2 % NaCl乳洗)→干净红细胞(加水溶血30分钟)→溶血液(0.25体积乙醇、0.15体积CCl4离心去血红蛋白)→
上清液(加1.2到1.5分级丙酮离心沉淀)→沉淀物(热变性、60-70度处理10分钟)→SOD粗提液(超滤)→浓缩液(二乙氨基柱层析、洗脱、超滤)→精致浓缩液(冷冻、干燥)→冻干粉、成品。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7:12: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016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生物   分离   蛋白质   细胞   作用   进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