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糖酵解:在机体缺氧的情况下,葡萄糖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丙酮酸进而还原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
2、底物水平磷酸化ADP或其他核苷二磷酸的磷酸化作用与底物的脱氢作用直接相偶联的反应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3、糖异生:由非糖物质(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
4、必需脂肪酸:某些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是动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称为必需脂肪酸。
5、脂肪动员:储存在支付脂肪细胞中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逐步水解,释放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供其他组织细胞氧化利用的过程
6、酮体:脂肪酸在肝细胞中经有氧氧化分解而产生的中间产物,包括了乙酰乙酸, 羟丁酸,丙酮,三者统称酮体
7生物氧化: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
中央供氧
8、电子传递链:线粒体内膜中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系列具有电子传递功能的酶复合体,可通过连锁的氧化还原反应将代谢物脱下来的电子传递给氧生成水。这一系列的酶和辅酶称为呼吸链或者电子传递链。
9、氧化磷酸化:代谢物脱下的2H,经电子传递链氧化为水时释放的能量用于ADP的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
10、必需氨基酸;魔盒防晒霜体内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共给的氨基酸。
11、一碳单位 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称为一碳单位。
氨基酸联合脱氨作用:有两种脱氨作用的联合作用,使氨基酸的a-氨基脱下产生游离氨的过程。
12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以及CO2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飘零核苷酸,称为从头合成途径
13、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利用体内游离的嘌呤或嘌呤核苷,经过简单的反应过程合成嘌呤核苷酸。称为补救合成途径。
14酶的化学修饰:酶蛋白肽链上某些残基在酶的催化下可发生可逆的共价修饰,从而引起酶的活性改变,这种调节称为酶的化学修饰。
15、复制: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时,将遗传信息准确的复制到子代DNA分子上,这一过程称为复制
16、复制叉:复制开始后,DNA双链解开后形成两股单链,两股单链延伸成叉状,称为复制叉
17、逆转录:以RNA为模板,以dNTPs为原料,由逆转录酶催化,按照RNA中核苷酸的顺序合成DNA链的过程称为逆转录
18、不对称转录:在DNA分子双链上,一股链作为模板指引转录,另一股链 不转录;同时模板链并非永远在一条单链上。这种转录选择性称为不对称转录
19、模板链DNA分子中可以作为模板转录生成RNA的一股链称为模板链
风筝绞盘
20、断裂基因:真核生物的结果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被非编码区互相隔离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因此真核生物的基因称为断裂基因
21、启动子RNA聚合酶与模板结合的部位,也是控制转录的关键部位,由起始部位,结合部位,识别部位组成。启动子的核苷酸序列具有特殊性,在DNA上开始转录的第一个碱基定位+1,去为起始部位,沿转录方向顺流而下的核苷酸序列均用正值表示;逆流而上的核苷酸序列均用负值表示。在-10区德一致序列是TATAAT,是RNA聚合酶的结合部位,在-35区,是RNA聚合酶的识别位置,为识别部位。
22、氨基酸活化: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氨基酸与tRNA结合为氨基酰-tRNA的过程称为氨基酸的活化。
23SD序列:原核生物mRNA起始密码子上游8-13个碱基处存在一段一致性序列,可与小亚基16S-rRNA 3‘端互补序列配对结合,使起始密码准确定位于翻译起始点,称SD序列。
多顺反子:原核细胞中数个结构基因常串联为一个转录单位,转录生成的mRNA可编码几种功能相关的蛋白质,为多顺反子。
24、操纵子:原核生物几个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连同其上游的调控成分,称为一个操纵子。
25、基因表达:基因表达包括了转录和翻译过程。就是指DNA携带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传递给RNA, mRNA通过翻译将基因的遗传信息在细胞内合成具有生物功能的各种蛋白质的过程。
26、反式作用因子:由某一基因表达产生的蛋白质因子,通过与另一种基因的特异性的顺式作用元件相互作用(DNA-蛋白质相互作用),调节基因表达,这种蛋白质因子称为方式作用因子。
27DNA克隆:应用酶学方法,在体外将目的基因与载体DNA结合成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DNA 分子——复制子,继而通过转化或转染宿主细胞,帅选除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化子细胞,在进行扩增,提取获得大量同一DNA分子的过程。
28cDNA 文库:以mRNA为模板,利用反转录酶合成与mRNA互补DNA,再复制成双链cDNA片段,与适当载体相连接后转入受体菌,这些受体菌包含了细胞所表达的基因信息,称冰棍机cDNA文库
29plasmid(质粒):存在细菌染体外的小型环状双链DNA分子。其本身有复制功能的遗传结构,能在宿主细胞独立自主的复制,并在细胞分裂时恒定的传给自带细胞,质粒带有某些遗传信息,所以会赋予宿主细胞一些遗传性状。因为质粒DNA有自我复制功能以及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等特征性,顾客作为重组DNA操作的载体。
目的基因:应用重组DNA技术有时时为分离、获得某一些感兴趣的基因或DNA序列,或是为了得到感兴趣的基因表达的产物蛋白质,这些感兴趣的基因或DNA序列就是目的基因,又称目的DNA
30急性时相蛋白质:在急性炎症或某种组织损伤时,某些血浆蛋白的水平会增高,称急性时相蛋白质。
3123-BPG支路:红细胞内糖酵解的侧支循环,分支点事1,3-二磷酸甘油酸。因2.3BPG活性较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活性低,23-BPG的生成大于分解,故红细胞内2,3-BPG升高。2,3-BPG 可调节血红蛋白的运氧功能。
便利贴印刷32、结合胆红素:胆红素在肝微粒体中与普糖醛酸结合生成的普糖醛酸胆红素称结合胆红素,它水溶性差,易从尿中将排出
33、次级胆汁酸:由初级胆汁酸在肠道内经细菌的作用下氧化生成胆汁酸,包括脱氧胆酸和石胆酸以及其与甘氨酸和牛磺酸的结合产物。
34、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在肝细胞合成的初级胆汁酸,岁胆汁进入肠道,转变为刺激胆汁酸。肠道中约百分之九十五胆汁酸经门静脉被重吸收入肝,并同新合成的胆汁酸一起再次被排入肠道,次循环过程称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35、胆素原的肠肝循环:生理情况下,肠中产生的胆素原约有10%-20%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其中大部分又以原形随胆汁再次排入肠道,此过程称为胆素原的肠肝循环。
36、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中的局部空间结构,即该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不含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
37、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整条肽链中全部按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即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38、结构域: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常可折叠成多个结果较为紧密的区域,并各自行使其功能,称为结构域
39、分子伴侣:通过提供一个保护环境从而加速蛋白质折叠成天然构象或行形成四级结构的一类蛋白质
40、蛋白质的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以及亚基相互接触的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41菌瓶、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有序的空间结构变为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42DNA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解开形成两条单链的过程,称为DNA变性。
43、增效应DNA变性时OD260增高的现象。
44、解链温度DNA解链过程中,紫外吸光度的变化达到最大变化一半时所对应的温度。
45DNA复性:在变性条件缓慢去除后,两条解链的互补链可以重新配对,恢复原来的双螺旋结钩。这一现象称为DNA复姓。
46、减效应DNA复性时,其溶液OD260降低。
47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必需基团在空间结构上相互靠近,集中在一起并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区域,,这个区域能与地物特异性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这一空间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48、同工酶: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以及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称为同工酶
49、变构调节:体内一些代谢物可以与某些酶分子活性中心外的某一部位可逆的结合,使酶发生变构并改变其催化活性,对酶催化活性的这种调节方式称为酶的变构调节。
50、酶的共价修饰:有些酶,尤其是一些限速酶,在其他酶的作用下,使其结构中的某些特殊基团进行可你的共价修饰,从而改变其活性。
51维生素:维生素是指机体维持正常功能所必须,但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或合成量少的,需要由食物提供的一组低分子的有机物质。
52、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    均为非极性疏水的异戊二烯衍生物,不溶于水,溶于脂类以及脂肪溶剂,故称为脂溶性维生素。
53、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可溶于水,不溶于脂溶剂,古称水溶性维生素。
54病毒癌基因:是一类存在于肿瘤病毒中的,能使靶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基因。
55、原癌基因:(proto oncogene)指存在于正常细胞基因中的癌基因。也称细胞癌基因
,在正常情况下静止或者低表达状态,它对维持细胞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56、抑癌基因:是存在于正常细胞基因组中的一类抑制细胞过度生长、增值从而遏制肿瘤形成的基因,这类基因的丢失或失活可导致肿瘤的发生。主要的抑癌基因有Rbp53
57、基因诊断:是应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技术,通过检测致病基因的存在、基因结构缺陷或表达异常,对人体状态和疾病做出诊断的方法。
58、基因:用基因疾病,指外源正常基因或基因通过载体转移到人体靶细胞,进行修饰或表达,已达到和改善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方法。
59PCR:即是聚合酶链反应,在模板引物4dNTP和耐热DNA聚合酶存在的条件下,特异性的扩增位于两端已知序列之间的DNA区段的酶促合成反应。
60G蛋白:全称GTP结合蛋白或GTP结合调节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细胞膜上,在受体与效应蛋白之间按传递信息。G蛋白是由α,β,γ三个亚基构成的三聚体,不同来源的β和γ亚基十分相似,而α亚基结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G蛋白。G蛋白的多样性决定了受体作用的专一性和功能上的差异性。当受体和配体结合时,激活G蛋白,原来结合在α亚基上的GDPGTP取代,从而使α亚基与βγ二聚体分离而表现活性,作用于效应酶。由效应酶催化第二信使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2:24: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012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称为   基因   过程   细胞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