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应用

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应用
作者:林树勇 王 忱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第14
        [关键词] ;疼痛;神经病理性
        [中图分类号] R9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二钼酸铵05bp2p网络电视录像专家-016-02
       
键盘防尘罩
        疼痛是临床大多数疾病的共同症状,是人类共有而个体差异很大的一种感觉。国际疼痛研究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IASP)将疼痛定义为: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或以这种损伤形式描述的一种感观和情感的不愉快体验。疼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感受性疼痛,直接由伤害性刺激造成,是机体防御机制的关键组成部分,与组织损伤或炎症有关,又称为炎症性疼痛;另一种是神经病理性疼痛,IASP将其定义为由神经系统原发损害或功能障碍所导致的疼痛”[1]阻塞密度,包括一系列的疼痛综合征,如复杂的区域疼痛综合征、幻肢痛、癌性疼痛、AIDS痛、三叉神经痛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
        疼痛的分子和细胞机制极其复杂。目前认为神经源性疼痛的产生机理包括外周及中枢两个方面。前者包括损伤的外周传入神经纤维的异常放电、神经元的交互混传诱发的放电及交感神经的兴奋作用等;后者包括脊髓背角神经元敏化、中枢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功能下降及脑中枢敏化等。中枢神经系统(CNS)最重要的兴奋性氨基酸反垃圾邮件系统(EAAs)谷氨酸,绝大部分兴奋性突触均以谷氨酸为其递质。而谷氨酸和神经肽类物质是参与痛觉信息传递的主要递质。谷氨酸作用于NMDAAMPAKainate及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其中,NMDA受体与一系列神经元损伤的级联反应相耦联。此外模结构,细胞内Ca2+浓度增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外周组织损伤后,CNS中兴奋性突触传递显著增加,NMDA受体被激活,胞内Ca2+浓度增加或直接激活G蛋白耦联受体,启动胞内第二信号转导系统,通过激活相应的蛋白激酶磷酸化底物蛋白,发挥病理效应。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5:19: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1005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疼痛   损伤   包括   谷氨酸   中枢   组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