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广播”技术,赋能地灾防范

“北斗+广播”技术,赋能地灾防范gcr15热处理工艺
文、图/黄尚宁范雁阳
泥浆固液分离地质灾害是人类面临的一种多因素破坏性灾害。自然资源部要求,要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装备 能力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众生命财产损伤。
地处南方山地丘陵地区的广西,今年的汛期来得比往年早,已出现了几次持续强降雨天气,又叠加疫 情影响,地质灾害防范压力更大。如何加强地灾隐患点的监测预警?“测防”还不够,“科技防灾”来加持。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下简称“广西自然资源厅”)联合广西广播电视局、深圳思凯微电 子公司、武汉大学等机构,成功研发了“北斗+广播”边坡高精度自动监测系统,以“北斗+广播”的技术 跨界融合方式,通过技术创新攻关赋能地灾防范。试验3个月,效用初显,业内看好。
“北斗+广播”跨界融合创新数据传输方式传统的地灾监测技术,通常是采用卫星导航定 位技术,通过在监测点周边建立卫星导航定位基准 站,通过移动通讯信号向监测点发送定位修正信 息,将地表变形的监测精度从米级提升至厘米或毫 米级,再通过移动通讯信号回传监测信息,给后方 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及监测员提供应急处置数 据参考。“由于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造价高昂、移 动通讯稳定性差且持续产生后续费用等局限性,给 这类技术的推广使用带来了一定难度。”广西自然 资源厅副厅长黎修旦介绍道。
在广西,传统技术的短板愈发明显。工作人员 发现,单个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成本在5万元 以上,边远山区造价更高。若不单独建站,而是使 用现有各类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提供的定位增强 服务,由于地灾监测点数量巨大,其同时容纳的高 精度定位请求并发数量有限,难以满足海量监测点 的不间断定位需求。
广西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目前自治区登记 在册的隐患点达10474处,其中易发区5634个,涉 及人口约143万人,威胁人民众财产安全约120亿 元。2019年发生滑坡、崩塌等地灾386起,造成人 员伤亡27人,直接经济损失13245.86万元。既然传 统技术有缺陷,那么如何创新?出路在哪?
广西自然资源厅国土测绘处处长王龙波介绍 说:“广西有测绘技术的优势,早在2018年底,我 们就建成了北斗高精度基准站网。我们想,能不能 把北斗高精度基准站网运用到地灾监测中?这就需 要在现有资源和技术基础上进行再挖掘、再创 新。”为推进监测预警技术创新,今年1月,该厅 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了 “北斗+广播”监测预警技术 研宄,利用共生数字调频广播信号技术和北斗卫星 导航高精度定位技术相结合,在定位信息广域覆盖 基础上,融合武汉大学GNSS核心解析算法和MEMS四维监测系统的技术体系,实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功 能。
主题策划Topic
温室保温被据了解,广西于2018年底建成了覆盖全自治区的北斗高精度 基准站网,其包含1个数据中心和110座
平均布设的北斗高精度基 准站。利用现有的北斗高精度基准站网提供定位服务,无需重新 在监测点周边建设北斗导航定位基准站,既可以实现毫米级的定 位精度,又可以省去独立建设基准站的费用,可谓一举两得!
有了广西北斗高精度基准站网提供定位服务,那么接下来还 要解决定位信号的播发问题。传统的导航定位基准站网以测绘定 位服务为设计初衷,其系统平台能够同时容纳的高精度导航定位 服务数量有限。按传统模式,当海量监测点24小时不间断地向北 斗高精度基准站网系统平台发送定位信息,信号“堵车”可能导 致系统平台崩溃,定位信号数据的稳定性和传输的实时性难以保 障。这就好像一条原本设计为双向四车道“县道”的公路,涌入 了大量车流并24小时不停运行,必将导致交通瘫痪。
为解决这一“堵点”,研发人员创新性地采用“广播”技术 播发定位信号,将以往“一对一”的移动网络信号传输方式,利 用“广播”的特性提升为“一对多”传输,将“县道”变成了 “高速公路”,不仅完全满足了海量监测设备的定位请求,大规 模播发也不会造成信号堵塞,同时还解决了移动通讯信号在偏远 地区不稳定的问题。
深圳思凯微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罗青介绍,利用我国自 主创新的共生调频数据广播技术一CDRadio(数字和模拟信号 同播技术),播发北斗卫星导航差分修正数据,具有成本低廉、覆盖广阔、信号强大、部署快捷和普遍适用的特点。
说干就干!今年1月,在思凯微公司等多方支持下,广西 “北斗+广播”监测系统在梧州市长洲区宝石园北侧山坡开展试 运行。目前,“监测系统试运行状态良好,己经完成了前期各项 试验工作。”广西自然资源厅总工程师周涛说,总结前期试验成 果,监测系统至少有三个优势:一是利用了广西北斗高精度基准 站网资源,这是广西多年积累的优势;二是借助广播广域播发北 斗信号,破解了播发难点、增强了监测稳定性;三是利用 LPWAN物联网技术取代4G、5G等传统数据回传手段,配合“广 播”播发技术,实现了稳定性高、后续成本近乎为零的信号传输 技术闭环。
塑料标签业内人士评价说,高精度、低成本、易维护、自动化,这套 “北斗+广播”边坡高精度自动监测系统具有的特点,正是一套 优秀的地灾监测系统所应具备的品质。
监测系统结构原理
系统设备经济适用监测成本大幅降低常规的地灾监测,每个监测点需要建一个卫星导航 定位基准站,大约5万元,同时每年还会产生1000元左右 的4G网络通信费。监测的点越多,投入就越大。高昂的 成本和持续的费用,是全面铺开监测的“痛点”“难 点”。
与传统监测不同的是,经济适用正是广西“北斗+广 播”监测系统的一大亮点。无需建设基准站,没有通信 费等后续使用成本一如果这个系统在全自治区10474个 登记在册的地灾隐患点全面推广应用,就能节省近5亿元 的建设资金,后续每年还将节约通信费用约1000万元。同时,采用“广播”技术播发定位信号,将直接节省监 测点后续网络服务费用,每个监测点每年可节省网络费 用约800元,从而满足地灾隐患点的大规模应用需求。尼龙纤维植绒拭子
以目前在梧州市长洲区宝石园北侧山坡的滑坡隐患 点试点为例,该边坡共需安装4套监测设备,按传统边坡 监测方案核算,一套监测设备成本约10.3万元。而采用 “北斗+广播”边坡高精度自动监测系统的一体化设备,只需要约一半的费用。同时,根据这套系统研发的一体 化监测设备,也价廉实用。
罗青介绍,“北斗+广播”监测系统研制的一体化监 测设备,通过采用边缘计算技术和LPWAN通信技术,能直 接获取并上传精确位置坐标,自动化程度高,大幅减少 移动通信网络流量需求,可完全实现远程监测、远程数 据下载与共享,便于预警信息发布。监测设备直接获取 的是监测点的三维坐标及其绝对或相对变化量,不存在 变形范围限制,较声纳类、光波类、影像类、频谱类监 测手段优势明显。此外,该系统的一体化监测设备将全 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定位终端、通信终端、供电及 诊断设备高度集成于单一柱体内部,易于安装,能耗也 低。
“T”字型的一体化监测设备结构简单,北斗卫星接 收机、基合接收机、无线通信设备和锂电池集成于
柱体 内部,顶端有北斗卫星天线、无线通信天线、基合系统 天线、太阳能板和避雷针等,集成度非常高。广西自然 资源信息中心主任杨如军坦言:“过去我们在地灾‘技 防’上使用了一些不同厂家的产品,采用了不同的数据 平台,相互不共享,使用起来有‘硬伤’。新技术在传 输方式上进行了创新,并且数据集成度高,如果进一步 试验取得成功,完全可以考虑逐步推广应用。”推广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发试验
梧州市长洲区宝石园北侧山坡的滑坡隐患点,是一 个高60米的陡峭边坡,经周围施工影响及常年降雨冲 刷,坡面土质松软,如遇强暴雨天气,极易发生山体滑 坡次生灾害。2016年,边坡西侧受降雨影响发生过一次 滑坡,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此处一旦再次发生滑坡,将会冲击到公路和对面的居民区,轻则导致交通阻塞,重则伤及行人或周边居民。
地灾监测系统的布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场地质 条件和周边环境。因此,广西自然资源厅在该隐患点布 设了4台GNSS位移监测设备、1台自动化雨量站和1套系统 监测平台(软件)。系统的运行流程为:监测设备将采 集的数据,通过LORA无线通信技术回传至梧州市自然资 源局顶楼接收网关,然后通过有线宽带网络回传至云端 服务,为测防提供决策参考。
汽车除霜器
到目前为止北斗+广播”监测系统己经对该隐患 点实时监控了3个月,整体运行良好,监测平面精度达到 ±6毫米,高程精度达±10毫米,符合预期标准。这期 间,梧州市有过连续40多天的绵绵阴雨天气,
对设备的 供电能力提出了巨大的考验。在阴雨天气下,太阳能板 发挥不了作用,锂电池最多能撑20天,但是如何更好地 解决设备供电问题,还需要继续推进研宄。
日前广西自然资源厅召开的“北斗+广播”新技术监 测地灾有关工作研宄会议透露,新技术的试验和推广应 用,将会纳入广西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推 广研发和技术攻关,进一步扩大试验范围,以期实现全 域内地灾隐患点的实时监测。
多山地丘陵的广西,96.65%的陆地面积属于地质灾 害易发区。除了 “北斗+广播”监测系统的建设,广西自 然资源主管部门还积极推进超融合实景三维应用平台、1:5万遥感技术的运用,充分发挥广西的技术优势。
“测防仍然是当前地质灾害防治的最有效手 段,但仅靠人的力量是防不过来的,监测预警一定要依 靠科技的力量。‘北斗+广播’新技术的应用,正是体现 了广西从传统‘人防’到‘人防+技防’的深刻转变。”广西自然资源厅厅长陈建军表示,下一步该厅将加快地 灾监测预警普适性设备的推广应用,尽最大努力提升 “隐患什么时候发生”的预警能力。
(作者单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4:46: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968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监测   技术   系统   定位   广西   设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