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智慧农业建设项目策划书

互联⽹+农业智慧农业建设项⽬策划书互联⽹+农业智慧农业建设项⽬策划书
【此⽂为WORD版本,下载后可⾃由编辑】
⽬录
第1章公司简介 (4)
1.1项⽬承担单位 (4)
1.2承担单位简介 (4)
第2章项⽬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5)
2.1项⽬概要 (5)
2.2项⽬建设背景 (5)
2.3项⽬建设的⽬的和意义 (7)
第3章项⽬实施的技术基础 (10)
3.1主要技术基础 (10)
第4章项⽬实施⽅案 (16)
4.1项⽬建设⽬标 (16)
4.2建设内容及规模 (16)
4.3项⽬技术⽅案 (17)
第5章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 (36)
5.1环境影响评价 (36)
5.2节能 (37)
第6章效益与预期效果分析 (40)
6.1基础数据与参数 (40)
6.2增量营业收⼊ (41)
6.3经营成本与总成本 (41)
6.4盈利能⼒分析 (42)
6.5偿债能⼒分析 (44)
6.6财务⽣存能⼒分析 (44)
6.7不确定性与风险分析 (44)
6.8风险分析 (46)
第7章申请物联⽹发展专项资⾦的理由 (51)
第8章结论 (52)
8.1经济效益分析 (52)
8.2社会效益分析 (53)
8.3⽣态效益分析 (54)
第1章公司简介
1.1项⽬承担单位
某某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
传真:
邮件:
1.2承担单位简介
某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某某科技)——是⼀家专注于企业软件开发、移动互联、⽆线远程监测、物联⽹技术应⽤与开发的⾼科技企业。公司总部设在某某省成都市,注册资本500万元。
某某科技是成都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新技术企业、“某某省物联⽹协会”的龙头⾻⼲企业、成都市经信委“两化融合”企业协会的理事单位,同时还是多家国内外知名软、硬件产品核⼼代理。
企业团队:公司现有员⼯20余⼈,有专业的研发和技术⽀持团队,其中80%均为具备丰富的软件⾏业经验的⾼技术⼈才。
技术实⼒:某某科技依托物联⽹技术研发优势,集中优秀计算机软件⼈才,拥有⼀⽀专业知识丰富的技术队伍。在数据模型构建、数据库开发、系统框架设计,基于物联⽹的应⽤系统开发、物联⽹应⽤系统集成等多项IT技术领域内均可为客户提供⾼质量的应⽤服务。
理念与追求:不断的创新精神、追求完美的技术和产品服务、诚信为本、合作共赢,是某某科技的信念。注重实效、注重技术、注重服务是某某科技的经营⽬标。某某科技拥有⼀批训练有素、经验丰富、专业布局合理的⾼素质的应⽤软件系统开发⼈员、市场营销⼈员和企业管理⼈员,禀承严谨、⾼效、创新的经营理念,凭借与国内外著名⼚商良好的合作关系,建⽴了完善的技术⽀援和服务体系。在满⾜⽤户需要的同时,充分考虑⽤户现有的技术和条件,保护⽤户投资利益。为⽤户设计具有最优性能价格⽐的系统;开发最实⽤的应⽤软件产品;提供最优秀的应⽤系统集成解决⽅案;采⽤最严格的⼯程项⽬管理规范,保证⽤户的根本和长远利益。
第2章项⽬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2.1项⽬概要
物联⽹(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近年来新兴的⼀种信息技术,被认为是继计算机和互联⽹后⼜⼀次新的信息技术⾰命。伴随着总理着重提出的“物联⽹”概念,物联⽹⼰成为信息产业中的下⼀个战略⾼点,我国⼰将“物联⽹”明确列⼊《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2050年国家
产业路线图。
所谓农业物联⽹,是指通过物联⽹技术实现农作物⽣长、农产品⽣产流通等信息的获取,通过智能农业信息技术实现农业⽣产的基本要素与农作物栽培管理、畜禽饲养、灌溉、植保以及农民教育相结合,以提升农业⽣产、管理、交易和物流等各环节的智能化程度,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新⼀代技术⽀撑平台。
本项⽬为农业物联⽹系统建设项⽬,主要建设内容为3000平⽅⽶的物联⽹信息服务中⼼、⼤型智能化育秧⼯⼚、农⽥环境远程监控系统、农产品检测检验与质量追溯系统、农产品物流服务平台、农产品⽹上信息发布与交易平台等。通过农业物联⽹系统的实施,能够实时收集农⽥温度、湿度、风⼒、⼤⽓、降⾬量等数据信息,监视农作物灌溉情况,监测⼟壤和空⽓状况的变更,根据⽤户需求,随时进⾏处理,为现代农业综合信息监测、环境控制以及智能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农产品产量。利⽤物联⽹技术建⽴农产品⾷品安全追溯系统,为农产品增加RFID标签,建⽴对农产品的种植、⽣产、加⼯、运输与销售的全过程跟踪和监控,实现“从农⽥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
该项⽬的实施通过先进的物联⽹技术实现三个10%的⽬标。即减少投⼊(包括⽣产资料、⼈⼯及管理) 10%;增加产量10%;在提⾼农产品质量、安全性⽅⾯增收10%。
2.2项⽬建设背景
随着微电⼦、计算机和⽹络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渗透和普及,以全球互联⽹为基础的“物
联⽹”正在兴起,并被业界称之为第三次信息技术⾰命。⽹络信息技术的提升对科学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的机遇。有关资料表明,过去三⼗年,⽹络信息科技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0%,⽽采⽤全新框架的“物联⽹”将会导致整个互联⽹和其他应⽤⽹络体系的重建,进⽽创造⼀个更⼤的市场需求,成为拉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动⼒,因此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投⼊研究,“物联⽹”已经成为未来⾼科技领域国际竞争的热点。
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全⾯实践这⼀新技术体系的转变,⽹络信息化技术将发挥独特⽽重要的作⽤,也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充分利⽤智能化信息管理技术发展现代化农业,同样成为当今各个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热点之⼀。以欧美为代表的世界发达国家,在农业信息⽹络建设、农业信息技术开发、农业信息资源利⽤等⽅⾯,全⽅位推进农业⽹络信息化的步伐,利⽤“5S”技术(GPS, RS, GIS, ES, DSS)、环境监测系统、⽓象与病⾍害监测预警系统等,对农作物⽣产进⾏精细化管理和调控,有⼒地促进了农业整体⽔平的提⾼。上个世纪90年代,在我国随着互联⽹技术的成熟和普及,计算机互联⽹络开始进⼊农业领域,从事农业⼈员甚⾄普通农民,即可以随时随地及时快捷的获得各种科技信息、管理信息、市场供求信息、⽓象与⼟壤信息、作物与病⾍害信息等等。互联⽹络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结合,正在改变因农业⾼度分散、⽣产规模⼩、时空变异⼤、量化与规模化程度差、稳定性和可控程度低等⾏业性弱点。⽹络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普及和应
⽤,使“电脑上也能把地种”的愿望变为可能,使“运筹帷幢决胜千⾥”的管理调控理念梦想成真。2009年8⽉,总理提出建⽴中国传感信息中⼼的战略设想,物联⽹再度成为热点,也为发展“农业物联⽹”或“物联⽹农业”提供了契机和动⼒,农业⽹络信息化建设似乎⼜迎来了新的春天。
随着智能农业、精准农业的发展,智能感知芯⽚、移动嵌⼊式系统等物联⽹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逐步拓宽,通过使⽤⽆线传感器⽹络可以有效降低⼈⼒消耗和对农⽥环境的影响,获取精确的作物环境和作物信息,从⽽⼤量使⽤各种⾃动化、智能化、远程控制的⽣产设备,⾜不出户就可以监测到农⽥信息,实现科学种植、科学管理,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式的转变.农业物联⽹技术的推⼴应⽤,也是农业现代化⽔平的⼀个重要标志.
物联⽹在农业和农村信息化领域中得到⼴泛应⽤,如:精准农业、智能化专家管理系统、远程监测和遥感系统、⽣物信息和诊断系统、⾷品安全追溯系统等.数字农业重⼤专项已在中国新疆、⿊龙江、吉林、北京、上海、河北、江苏等地建⽴起26个设施农业数字化技术、⼤⽥作物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农业继承技术综合应⽤⽰范基地。中国科学院中国新农村信息化研究中⼼是较早开展⼤⽥农业精准⽣产、农资农产品物联⽹溯源系统开发的科研单位,他们于2009年开始与沈阳军区的双⼭农场合作进⾏了⼤⽥农业的精准⽣产和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在2010和2011年的实地演⽰中,获得中国科学院、沈阳军区、中国农业部、⿊龙江省各级领导的⼀致好评。基本实现了⼟壤信息的快速获取、⼤⽥资源苗情、墒情的实时监控、⽔肥药的⾃动浇灌、产量分布的⾃动测量;2010年他们开始研发农资、农产品物联
⽹溯源系统,基本实现了低成本可视化、产品可溯源、物流智能配送可追踪和智能服务个性化在2011年的深圳⾼交会上进⾏了成功的演⽰,获得了⼴泛的好评。另外,国家农业信息化⼯程技术研究中⼼成功研制了基于GNSS,GZS,GPRS等技术的农业作业机械远程监控调度系统,可优化农机资源分配,避免农机⾃⽬调度。中国农业⼤学建⽴了蛋鸡健康养殖⽹络系统和⽔产养殖环境智能监控系统。我国每年还通过还农业环境监测⽹络实施农业环境的常规监测;利⽤传感器⽹络实现了农业墒情的⾃动监测并在各地进⾏了有效的推⼴应⽤。
2.3项⽬建设的⽬的和意义
2.3.1减少农业投⼊品消耗,减少农业污染
传统的农业作业靠⼤量使⽤化肥、农药,过量消耗⽔源来提⾼农业产量,已经造成⽔⼟流失、⽣态环境恶化、⽣物多样性损失等不良影响。虽然我国⽤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1%的⼈⼝,但却使⽤了世界上35%的化肥。我国化肥的⽣产量和施⽤量居世
界⾸位,单位⾯积使⽤量是美国的2.6倍,但化肥利⽤率低,氮仅为30%-35%、磷仅为10%-20%,钾仅为35%-50%;农药利⽤率也很低下,仅在30%左右。化肥、农药的过量和不合理使⽤,造成化肥、农药残留,造成⼟质酸化、硬化、环境破坏等,也使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抗⽣素残留、激素残留、重⾦属残留超标,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农业⽣产的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造成严重威胁。
另外,传统农业⽣产采⽤漫灌供⽔⽅式,不仅对⽔资源造成⼤量浪费,还使农川残留的农药、化肥流⼊江河,给⽔体⽣态带来严重的危害,是造成河⽹⽔质恶化的重要因素,严重威胁居民饮⽔安全。
在农作物⽣产管理中,针对不同的作物对象(如:葡萄、草苟、蔬菜等),综合应⽤现代物联⽹技术,建⽴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和控制作业装备⾼度集成系统,从⽽形成从⽣物及环境信息实时获取、⽆线传输、数字化分析处理到科学管理决策、实施完整的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农业⼴域空间分布的资源、环境和⽣产管理信息的⾼效实时采集、监测、科学分析处理,优化资源配置和⽣产科学管理,提⾼农业⽣产的科学性、主动性,减少低效投⼊,改变传统农业⽤⼤量施肥、⽤药和漫灌⽔提⾼产量的⽅式,消除传统农业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不良影响,从⽽达到减少投⼊、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的,从⽽提⾼农户亩产的经济效益。
2.3.2提⾼病⾍害防治⽔平
进⾏农业⽣态环境监测能够提⾼病⾍害防治⽔平。通过部署相应的传感器对环境进⾏实时监测,获取相应的数据进⾏分析,以提前预防病⾍害,并可迅速采取相应措施抑制病⾍害的发病条件,控制农药使⽤,达到提⾼产品质量及降低⽣产成本的⽬的。
2.3.3提⾼农作物种植⽔平
农业物联⽹在现代农作物智能种植领域中的应⽤主要包括:收集温度、湿度、风⼒、⼤⽓、降⾬量等数据信息,监视农作物灌溉情况,监测⼟壤和空⽓状况的变更,根据⽤户需求,随时进⾏处理,为现代农业综合信息监测、环境控制以及智能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农作物种植⽔平。
在温室环境⾥单个温室即可成为⽆线传感器⽹络⼀个测量控制区,采⽤不同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线⽹络来测量⼟壤湿度、⼟壤成分、pH值、降⽔量、温度、空⽓湿度和⽓压、光照强度、CO2浓度等来获得作物⽣长的最佳条件,同时将⽣物信息获取⽅法应⽤于⽆线传感器节点,为温室精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从⽽达到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品质、调节⽣长周期、提⾼经济效益的⽬的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3:16: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950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农业   技术   物联   系统   信息   环境   分析   管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