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径流控制

【篇一: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管理模式】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管理模式初探:从bmp到lid
日期: 2009-07-09
  目前,发达国家的点源污染已基本得到有效的控制,降雨冲刷城市表面(如道路、屋面等)的沉积物和淋洗大气中污染物已成为城市水体污染物的主要因素。在我国,近些年随着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迅速完善,点源污染已逐步得到有效的控制,降雨径流带来的面源污染问题正日渐突出。很多城市雨洪资源不仅没有充分利用,还给城市造成很严重的内涝灾害,并引起污水溢出(雨污混流和生活污水溢流)、地表侵蚀、水质污染等环境问题,已成为水环境质量改善的严重制约。
因此,控制和管理城市径流污染将是城市雨洪利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的特点
由于城市化的建设,城市降雨的径流量已经由城市开发前的10%增加到开发后的55%,降雨带来的城市径流污染已经越来越严重。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具有晴天累积、雨天排放,随机性强,突发性强,污染径流量大且面广的特点。因此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和削减的难点在于几个方面:一是不透水路面比例高,雨水径流量大;二是污染物由于含有部分城市污水,其水质组成复杂,污染物负荷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大;三是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具有排放间接性,发生随机性的特点;四是初期径流污染严重,溢流严重;五是系统上游初期雨水到达时,下游初期雨水还没到达,初期雨水集中收集非常困难。
二、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管理的发展
雨水。
美国制定的“最佳管理措施”(bmp,best management practice)是实现城市降水径流面源控制的最为重要的技术与管理体系。它是一套高效、经济、符合生态学原则的径流控制措施。其主要是在法规政策支持下采用工程性(如滞留池、渗透设施、人工湿地、生物
过滤和停留系统等)并辅之以非工程性(如土地使用规划、垃圾管理、街道清扫等)的措施来达到控制的目的。
目前,由于城市的“空间限制”和提倡“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加之很多城市即使采取了bmp管理模式,其城市的扩张和改造对环境造成的强烈影响仍然难以消除。因此,近些年,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提出一些更新的、更合理的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管理模式,比较突出的是低冲击开发模式(low impactment development)。与传统的雨水径流管理模式不同,低冲击开发模式尽量通过一系列多样化,小型化,本地化,经济合算的景观设施来控制城市雨水径流的源头污染。它的基本特点是从整个城市系统出发,采取接近自然系统的技术措施,以尽量减少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为目的来进行城市径流污染的控制和管理。
我国在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方面刚刚起步,尚未建立与降雨径流控制有关的技术与法规体系,主要还停留在“雨污分流”、快速排放雨水来解决问题。部分城市采取的控制措施比较零散,倾向于在雨水集中排放处采取工程性处理措施,治理有很大的盲目性。
三、最佳管理模式介绍
最佳管理措施(bmp)是典型的雨水径流管理控制模式,是实现城市降水径流面源污染控制的最为重要的技术与管理体系。美国环保局将bmp定义为:利用适当的技术保护自然、提高生活标准和生活质量。bmp是一个或几个措施的组合,目的是减少地表径流量和各种污染物的浓度,防治和削减径流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使雨水水质符合所需水质目标的实际措
施,并要求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切实可行。
经过多年的应用和发展,目前已经发展为第二代bmp,更强调与植物和水体等自然条件结合的生态设计和非工程性的管理办法,使最佳管理措施更加科学和完善。
bmp的方法分为两大类,即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工程方法指兴建工程设施来达到控制污染的目的,如修建沉淀池、渗漏坑、多孔路面、储水池等。非工程方法是指用加强管理来达到控制污染的目的,如城市环境管理、清扫路面、政策法规措施等。其实,非工程方法就是对源的控制,而工程措施就是对污染物扩散途径和控制以及实行终端治理。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各地具体的气候状况、自然地理状况等因地制宜,把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应用,可以取得很好的去处污染物的效果。
四、低冲击开发模式介绍
由于城市高速发展和扩张,bmp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消除环境造成的强烈影响,因此,美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暴雨管理新概念—低冲击开发模式(low impactment development)。这种低冲击开发模式是从源头进行降雨径流污染的控制和管理,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机制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物的控制,并综合采用入渗、过滤、蒸发和蓄流等多种方式来减少径流排水量,使开发后城市的水文功能尽可能的接近开发之前的状况。
lid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地区,其处理效果也有所不同,但是根据目前的实验资料可知:lid可以减少约30%-99%的暴雨径流并延迟大约5-20分钟的暴雨径流峰值;还可有效的去除雨水径流中的磷、油脂、氮、重金属等污染物,并具有中和酸雨的效果,是可持续发展技术的核心之一。
lid策略的实施包含两种措施,即结构性措施和非结构性措施。结构性措施,包含湿地、生物滞留池( bioretention devices)、雨水收集槽、植被过滤带、塘、洼地等。非结构性措施,包括街道和建筑的合理布局,如已增大的植被面积和可透水路面的面积。
五、启示
虽然我国对城市径流污染的研究始于70年代,但是由于面源污染矛盾突出,其控制发展速度较慢。近年来,国内对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控制的研究已逐步在全国部分城市深入展开。我们应加快制定适合我国城市发展的雨水径流管理控制模式,使我国城市水环境治理再上一个新台阶。
(1)水环境治理应标本兼治
治理雨水污染,不仅需要重视处理工艺,更要控制各类污染源,我国对待城市雨水的问题主要还停留在“雨污分流”的老观念,我们应该进行从终端治理到源头治理的转变;从污染物的单一治理到综合治理的转变;从大规模集中治理到小规模分散治理的转变来全面控制和管理城市雨水径流带来的污染问题。
(2)建立典型的评估模型
尽管人们普遍接受了bmp和lid的概念和方法,但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推广却一直很缓慢,这主要是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径流调节工程设计和评估工具,人们无法科学的设计调节工
程中各种措施的实施范围,无法科学评估各种措施实施后的效果以及对排水系统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对城市雨水径流控制和管理模式进行功能化的连接,利用典型的评估模型对雨洪的管理模式的位置、方法进行测算分析,对其去除的效果进行量化的计算,对成本效益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得出适合城市发展的雨洪利用管理模式。
(3)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管理模式
鉴于我国降雨径流污染的严重性,今后应重点加强降雨径流污染的理论研究,了解降雨径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降雨径流污染的控制和管理方面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降雨径流污染的控制进行量化,最终提出切实可行、经济实用的控制管理
技术、方法,更好的推动绿城市、生态城市、和谐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市政处 陈立新,市规划院  杨晨 任心欣 王国栋)
【篇二:浅谈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
浅谈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
作者:鲁鑫 钟江
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雨水特征,结合城市雨水径流资源化利用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探讨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管理方案,望能够为我国今后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有效的建议。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stormwater, combined with urban stormwater runoff problems existing in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explore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the relevant management plan is proposed, which can bring effectiv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future of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关键词: 城市;雨水径流;资源化;利用
key words: city;stormwater runoff;resources;ut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9-0079-02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雨水径流状况随之出现了不少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弘扬生态文明和自然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在整个社会树立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养成热爱、尊重、善待自然的优良气氛,客观地利用城市的雨水,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维护好生态文明,推进时代的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雨水利用也有了更新和更广泛的含义,城市的雨水资源化利用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系统工程,因此对城市雨水的科学利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雨水流径的水质特征及当前的使用情况
①雨水和生活污水不同,溶解性cod的浓度较低,ss的浓度较高,水质易变,其与降雨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雨水会携带沿途的污染物,并被污染;有研究表明,雨水被污染的程度与降雨的历时有着显著的关系,降雨历时越长,雨水的污染程度越小[1]。一般降雨初期的雨水cod高达3000mg/l左右,ss达到1000mg/左右[2]。②雨水是一种最根本、最直接、最经济的水资源,这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3]。雨水净化处理工艺简单,费用低,具有长期效益,并且这些雨水资源的产出不受其他社会和人为因素影响。对雨水的综
合利用能够减少城市街道路面雨水的流量,减轻排水的水压。雨水还可应用到生活和农业生产中,成为城市的新型水源,化解城市发展与水源缺乏的矛盾。
2 我国城市的雨水回收利用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篇三:雨水的控制与利用】
  雨水的控制与利用
【摘要】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而我国年降雨量达6190亿m3,有效的控制和利用雨水对缓解我国干旱缺水的状况是非常有意的。本文在分析我国雨水的控制与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雨水控制利用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
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我国是雨水资源国家,年降雨量达6190亿m3,但由于大范围地采用管道直排式的传统雨水处置方式;不健全的集蓄、利用设施;不断增加的不透水面积比例以及大量弃流排放的雨水等使得雨水资源的大量流失。如在北京,1995年不透水面积占城市行政区总面积的67%,平均每年要流失0.6亿m3的雨水,占城市生活用水量的7.6%,相当于市政和环境用水量的2倍。预计到2010年,流失的雨水资源将达到2.3亿m3。因此,在我国现行的排水体制下,城市的雨洪水将带来以下问题: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6:27: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934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城市   雨水   径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