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架“海绵化”绿化改造探讨

2022年第24期现代园艺
城市高架“海绵化”绿化改造探讨
林伟勋
(厦门市颖艺景观工程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000)
摘要:传统的城市高架雨污排水系统功能单一,无法实现水资源的过滤与再利用,且暴雨来临时易出现排水不畅、积水问题。而“海绵化”改造通过“渗、滞、蓄、净、用”等一系列技术途径,实现了降水的科学化引排、渗透、积存、净化、再利用,达成了自然降水与城市用水之间良性循环,使“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且改造后绿化景观效果更好、更具美感。简要概述了城市高架“海绵化”改造的技术原理与技术要素,并着重探讨了城市高架“海绵化”改造技术要点(雨水收集系统、透水铺装、雨水花园构建),供业内同仁参考。
关键词:城市高架;海绵城市;“海绵化”改造
城市高架“海绵化”改造依循“海绵城市”理念,结合高架桥排水系统与周边微地形,通过组合使用雨水收集、过滤、存储、利用等多种装置,实现了降雨的科学利用,改善了高架排水,减少了绿化植物浇灌所需用水量,并可通过组合使用适宜的废旧材料与新材料,做到节材的同时,体现“复古情怀”,还可以通
过营建卵石旱溪,实现晴天、雨天皆成趣的别样景观,营造出可赏、可游的景观绿地,提升城市形象与居民生活环境,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1城市高架“海绵化”改造技术原理
传统的市政道路雨水控制是经路面引流、收集后通过雨水口直接流入市政雨水管网,之后经由市政管网外排。此种方式不仅无法滞留、积蓄雨水资源,导致在无降雨时道路两侧的绿化带需要使用大量自来水进行浇灌,白白浪费了降水资源,并且会因硬化的路面雨水渗透率极低,在遭遇强降雨时易形成大规模的地表径流,引发洪涝灾害[1]。因此,城市高架“海绵化”改造项目以“海绵城市”理念为指导,结合“渗透、滞留、积蓄、净化、利用、外排”六大“海绵化”改造基本技术要素,充分考虑高架桥排水系统与周边微地形,遵循优先渗透、滞留、储存,最后多余的雨水再经过市政排水管网进行外排,力求最大限度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再利用,解决传统雨水控制的弊端。城市高架“海绵化”改造项目雨水收集、吸纳主要通过高架桥雨水收集装置、透水铺装面层及高架桥下生态公园绿地等途径,其中,高架桥雨水收集装置收集的雨水在经过多级过滤设施过滤后,干净的雨水集中汇聚到雨水储存设施待用,待储存设施存水达到上限后外排至市政排水管网;而人行道的雨水通过透水铺装面层直接渗透积蓄,超出积蓄能力的集中存至蓄水池,超出蓄水池积蓄空间的再外排至市政排水设施。通过一系列的“海绵化”改造,可以实现对雨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形成良性循环的水资源系统,对解决城市水资源浪费、洪涝威胁问题大有裨益。
2城市高架“海绵化”改造技术要素
城市高架“海绵化”改造项目中,从功能及原理上可分为雨水收集、积蓄及利用,通常包括高架桥雨水收集管、透水铺装及雨水花园、雨水循环再利用系统。“海绵化”改造结合“渗透、滞留、积蓄、净化、利用、外排”六大基本技术要素,以全面提升园林绿地对径流雨水的吸纳、集中、净化及回用能力,加强园林绿地的“海绵”功能,构建良好的水资源循环与利用体系[2]。城市高架“海绵化”改造项目“海绵化”技术要素见表1。
3城市高架“海绵化”改造技术要点
3.1雨水收集
城市高架下绿化带内的植物由于无法接收自然雨水,需要采用移动式水车或埋设自动喷淋系统,定期浇灌,但这两种浇灌方式运营维护成本过高,且资源利用率较低。为降低市政管网建设成本支出,减少后期城市道路运营养护成本,城市高架“海绵化”改造项目采用桥面雨水收集装置,分段分点收集雨水,雨水经多级过滤设施后,汇集到雨水储存装置,用作底部生态公园养护用水,多余的则通过溢流管汇入到下游的雨水管道中,改造要点如下。
3.1.1弃流过滤。初期污染较为严重的雨水通过初期弃流装置外排至排污管,雨量增大后水流压力变大,
排污管道上方浮球受压关闭,雨水经出水管流向蓄水罐。出水管处安装了不锈钢滤网,可再次过滤通过的雨水,过滤的杂质在下次降雨时通过排污管冲走,进而实现了初期弃流、自动过滤与排污的功能。
3.2.2深层过滤。深层过滤装置可采用3片网径不同的过滤网片,通过3层过滤实现对雨水的深度过滤,过滤装置安装在蓄水罐顶部,与蓄水罐固定连接,过滤装置为长方体盒子,顶部盖子可打开,内部有固定过滤网片技术要素技术措施应用载体
渗透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绿地、园路
滞留雨水花园、雨水罐绿地、高架
积蓄雨水罐、雨水花园绿地、旱溪
净化生物净化:生物净化落
物理净化:过滤层、沉淀池
粗砂、植被利用用于灌溉、中水或景观补给绿地浇灌系统
表1“海绵化”改造技术要素
153
--
2022年第24期现代园艺
的卡槽,过滤网片可定期清理与更换。
3.2.3蓄水罐安装。蓄水罐施工时,为保证罐底受力均匀,应在两桥墩之间浇筑混凝土放置平台,平台表面应按照平整度要求抹刮平整,平台表面强度达标后,用吊车吊装蓄水罐至平台位置,蓄水罐出水口与道路坡度应保持一致[3]。
3.2透水铺装
透水路面即使用各种透水良好、空隙率较高的人工材料铺设的地面,主要包括多孔的嵌草砖(草皮砖)、各种材质透水砖、透水性混凝土、老枕木类透水材料以及碎石地面等透水性较好的材料,部分常用材料的施工要点如下。
3.2.1旧枕木。城市高架下园路的铺设可采用铁路旧枕木与砾石融合搭配,将轨枕的施工工艺及流程运用在园路枕木的铺设,既用作场地铺装的分隔,和周围的植物景观形成彩对比,还能随心铺设出很
多造型。枕木小路具有复古的意境,且木材本身就有一种人心的力量。另外,枕木吸水性很强,下雨时雨水能快速下渗,雨水一停,走道很快就会干爽,不仅经济实用,而且极具美学价值。铺设枕木时,应先将地面龙骨按要求规则摆放,将枕木正面用不锈钢十字螺丝与龙骨连接固定;然后用螺丝将龙骨固定在防腐木反面,几块连接拼接成为整体,此种铺设方式不仅清洗养护方便,而且不会对地面造成破坏。
3.2.2透水砖。为解决雨水渗透问题,使雨水径流尽快消散,减少城市内涝与“热岛效应”,通常应用透水混凝土、陶瓷透水砖等渗水材料,雨水通过透水面层渗透进入土壤,有效削减雨水径流量,渗滤处理后的雨水可补充地下水,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其中,陶瓷透水砖因具备特殊性能,逐渐代替传统硬质路面,其具有强大的透水功能,较高的孔隙率,特别是有较多的连接孔,透水率在20mm/s以上,能够应付60mm/h的降雨量,即使下暴雨时,雨水也能迅速透过地表渗入地下,留住宝贵的水资源[4]。同时,陶瓷透水砖还具有较强的保水性,在雨天大量吸收并保存水分,在太阳的照射下,可慢慢蒸发,以达到降低地表温度的功能,让植被得到充分的水分,生长更为茂盛。陶瓷透水砖还具有防滑和耐用的特性,其表面呈微小凹凸,防止路面反光,耐磨耐风化性好、抗冻融性能强、使用年限久,且其景观效果强、彩丰富、自然朴实。
透水砖铺装结构由下向上分别为:级配碎石层、透水混凝土层、透水土工布、中粗砂层、透水砖层,(见图1)。施工要点为:①级配碎石层。所用原材应为级配良好的花岗石碎块石,石料承载力为500
kPa,渗透系数>1×10-3m/s,铺设厚度20cm,均匀摊铺压实,密实度为≥93%[5]。②透水混凝土层。铺设厚度40cm,拌制所用原材应参数指标合格,并按照设计配比规范施工,确保配制的混凝土性能达标且透水性良好。③透水土工布。铺设透水土工布的主要目的在于发挥透水、防堵与保土作用,避免粒径较小的颗粒将下部透水通道堵塞,因此,应选择800g/m2反滤土工布进行铺设,并确保土工布参数指标达标[6]。④中粗砂层。土工布铺设完成后于上方铺设3cm厚度的中粗砂,其目的主要是进行渗透过滤并对上部透水结构进行支承、平,中粗砂层铺设时应在保证透水性的同时适当予以压密,以保证透水效果与支承性。⑤透水砖层。结构最上层为陶瓷透水砖,除应具备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外,还应确保透水率在20mm/s以上,并且耐磨、耐风化,铺设应平整、缝隙均匀。
3.3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也被称作旱溪,具有传输、滞留、下渗、净化雨水等功能,其仿照自然溪流蜿蜒曲折的布局形式,通过降低水流速度,将雨水滞留下渗,通常由大型鹅卵石与泥土构筑,虽无水,但水生植物长势喜人,同时,通过景观造坡自然过渡实现了自然排水的功能。
(1)雨水花园(旱溪)建在高架桥下比周围地势更低的中心区域,由人工挖掘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下沉绿地。雨水花园施工前,应现场勘查建设区域的地形条件、土壤状况、植物适用性以及排蓄水能力等,并结合现场地形、雨水规律及绿地功能等进行绿地改造。雨水花园整体结构表现为凹槽形,以
便于存储集中收集的雨水,形成雨水自然汇集的集中区域。旱季时为自然绿地,与周围绿化植物融为一体;雨季时储存雨水,并经过植物与土壤的过滤、净化后补充地下水,可有效缓解高架桥下的积水内涝问题,实现雨水的再次循环利用,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实用性,可发挥良好的生态效应。
(2)雨水花园(旱溪)主体结构施工操作要点如下:首先,严格依照设计要求进行测量放线,并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位要求打好标志桩。待现场放样完成后,及时清理干净场地内的树木、杂草、砖块等,整平处理影响施工的土堆、凹坑,整平后,按照雨水花园设计标高要求进行土方开挖。在完成基坑开挖后,应适当整平坑底,坡度比例与平整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最后,
按要求铺设雨
图1透水砖铺装结构示意
154 --
2022年第24期现代园艺
水花园各结构层。需要注意的是,雨水花园结构边线与构筑物或道路基础间的距离应≥3m,对于两者间距不满足3m的,应在与构筑物或道路基础临近侧铺设防渗膜,主体结构边线与绿地间过渡应平缓,常水位下浅滩区面积应结合实际适当延伸[7]。
(3)雨水花园(旱溪)结构主要包括蓄水层、覆盖层、种植层、细砂过渡层、砾石层等(见图2)。各结构层所用材料及铺设厚度如下:①蓄水层厚度约20cm,该层主要是沉淀初期雨水,雨水在蓄水层集中并形成向下的压力,以利于雨水向下渗透;②覆盖层铺设厚度5cm,铺设材料为粒径3~5cm的卵石,卵石不仅利于雨水下渗,而且有利于微生物挂膜,进而提升有机物的降解速度;
③种植土层采用中粗砂、腐殖土以及黏土组合物,铺设厚度45cm(局部乔木区种植层厚度为50~70cm),上方为5cm厚有机肥料层,为雨水花园植物提供必要的养分,雨水通过蓄水层微生物降解与种植层植物根系吸收,对雨水中的TP、TN等重金属以及COD有机物处理效果较好,避免污染地下水
资源;④过渡层多采用透水性较好的粗砂,铺设厚度5㎝,过渡层下方铺设渗透性较强的土工布;⑤砾石层主要用于积蓄下渗的雨水,采用粒径约2~3cm的卵石铺设,厚度25cm,砾石层底部为防渗膜;⑥雨水花园边坡位置设置溢流管,溢流管与市政排水管道连接,在雨水花园内水位积蓄至一定高度时,多余的雨水可通过溢流管外排至排水管网,在土壤渗透率较大或地下水位较低的区域,应在雨水花园底部铺设防渗膜等防渗设施[8]。
(4)雨水花园(旱溪)的上层植物宜选择树形美观、高大的乔木类植物如小叶榄仁、水杉、串钱柳、垂柳等,中层选择具有较强观赏性的灌木如榆叶梅、变叶木、金边假连翘、花叶良姜等,下层植物选择成景效果好、耐水能力强的植物,如睡莲、水竹、鸢尾、香蒲、美人蕉等,通过绿化植物与卵石的科学配置形成鲜明的彩对比,营造成为自然风趣、软硬相宜的旱溪景观。
4结语
实践表明,城市高架经过透水性铺装、旱溪营造、生态公园构建等一系列“海绵化”改造,可以很好地解决以往传统高架所带来的易积水、易内涝、热岛效应、灌溉难等问题,避免水资源浪费,保护区域生态,改善区域环境,提升区域绿化效果,美化城市形象,符合“绿发展”理念,对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与居民生活、工作环境的提升大有裨益。
(收稿:2022-12-02)参考文献:
[1]王兴,许哲瑶.海绵城市理念在珠海横琴道路绿地改造中的应用途径[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1,15(2):88-95.
[2]肖椿,孟军.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21,6(9):208-209.
[3]范卓越.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安徽建筑,2021,28(9):97-98+108.
[4]高源,王媛媛,何俊超,白伟岚,郭明青.西北半干旱地区既有城市道路海绵化改造模式探索——
—以西宁为例[J].中国园林,2022,38(02):77-82. [5]李劭静.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市政道路项目中的应用研究[J].建设科技,2021(24):109-111.
[6]周飞祥,徐秋阳.既有市政道路海绵城市改造案例中若干关键问题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22,38(12):100-106.
[7]杜建康.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高架桥雨水排水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08):134-136+151+18-19.
[8]吴寿可.三亚市某市政道路海绵化改造方案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21(07):
150-154+18.
图2雨水花园结构示意
155
--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9:29: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934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雨水   透水   城市   海绵   铺设   改造   花园   过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