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丙酮尿症

苯丙酮尿症
一、苯丙酮尿症概述
    苯丙酮尿症( phenylketonuria, PKU)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病,1934年由挪威Folling医生首次报告。本症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 PAH)基因突变导致PAH缺陷或PAH辅助因子一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 BH4)缺之,使得苯丙氨酸不能转变成为酪氨酸,导致苯丙氨酸及其酮酸蓄积并从尿中大量排出,故称“苯丙酮尿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智能低下、惊厥和素减少。本病属常染体隐性遗传,其发病率随种族而异,美国约为1/14000,日本约为1/60000,我国约为1/11180。
二、苯丙酮尿症病因
    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A)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之一。正常人每日需要的摄入量约为200-500mg,其中1/3供合成蛋白,2/3则通过肝细胞中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催化作用,转化为酪氨酸,以合成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和黑素等。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的过程中,除需PAH外,还必须有四氢生物蝶呤(BH4)作为辅酶参与。人体内的BH4是由鸟苷三磷酸(GTP),经过鸟苷三磷酸环化水解酶(GTP-CH)、6一丙酮酸四氢蝶呤合成酶(PTPS)和二
氢生物蝶呤还原酶(DHPR)等一系列酶的催化而合成。PAH基因定位于12q22 - 12q24.1,GTP-CH基因定位于17q22.1 - 22.2,  DHPR基因定位于4p15.3, PTPS基因定位于llq22.3,上述任一编码基因的突变都有可能造成相关酶的活性缺陷,致使苯丙氨酸发生异常累积。
    苯丙酮尿症( PKU)患者临床上出现的各种症状,是因为PAH或BH4缺乏不仅导致苯丙氨酸升高、酪氨酸和正常代谢产物减少,还导致其旁路代谢产物苯丙酮酸以及其它中间代谢产物苯乳酸、、羟等在血中含量增高,并从尿中大量排出。这些物质抑制了脑组织内L一谷氨酸脱羧酶活性,最终使y一氨基丁酸减少而影响脑细胞的发育和功能。除了苯丙氨酸代谢障碍之外,病人血中酪氨酸和氨酸的浓度常有明显降低。与氨酸有关的代谢产物,如吲哚乙酸、吲哚乳酸、吲哚丙酮酸等也从尿中大量排出。血中5一羟胺和尿中的代谢物5~羟吲哚乙酸则明显减少,说明与苯丙氨酸有关的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也受到严重干扰。以致在临床上出现(PKU)的各种表现。
三、苯丙酮尿症临床表现及分型
(一)临床表现
    PKU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故新生儿即有高苯丙氨酸血症。只是因未进食,血苯丙氨酸及其有害的代谢产物浓度不高,故出生时无临床表现。如果对新生儿未作苯丙酮尿症筛查,随着喂食时间延长,血中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逐渐升高,临床症状才渐渐表现出来,主要临床表现有:
    1生长发育迟缓:除躯体生长发育迟缓外,主要表现在智力发育迟缓。表现在智商低于同龄正常婴儿,生后4-9个月即可出现,语言发育障碍尤为明显。这些表现提示大脑发育障碍。限制新生儿摄入苯丙氨酸可防止智力发育障碍,重型PKU患儿智力发育障碍比轻型者血中苯丙氨酸浓度高,据此可以认为智力发育障碍与苯丙氨酸毒性有关,但更为详细的病理生理机制仍不清楚。
    2.神经精神表现:脑萎缩、脑畸形,反复发作的抽搐(可随年龄增大而减轻),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常有兴奋不安、多动和异常行为。
    3皮肤毛发表现:皮肤常干燥,易有湿疹和皮肤划痕症。由于酪氨酸酶受抑,使黑素合成减少,故患儿毛发淡而呈棕。
    4.气味: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苯丙氨酸经旁路代谢产生苯乳酸和增多,从汗液和尿中排出而有霉臭味(或鼠气味)。
(二)苯丙酮尿症的分型:本病分为典型型和BH4缺乏型两类:
1.典型PKU型
    患儿肝细胞缺乏PAH,不能将苯丙氨酸正常转化为酪氨酸,因此苯丙氨酸在血、脑脊液、各种组织和尿液中的浓度极度增高,同时经旁路代谢产生大量的苯丙酮酸、、苯乳酸和对羟基,并从尿中排出。由于酪氨酸生成减少,致使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和黑素等合成不足,而蓄积的高浓度苯丙氨酸及其旁路代谢产物导致细胞受损。
2.BH4缺乏型
    由于GTP-CH、PTPS或DHPR等任何一种酶缺乏所导致。BH4是苯丙氨酸、酪氨酸和氨酸等芳香氨基酸在羟化过程中所必须的共同的辅酶,其缺乏不仅使苯丙氨酸不能转变成酪氨酸,而且造成酪氨酸不能转变成多巴胺,氨酸不能转变成5-羟胺,而多巴胺、5-羟胺均为重要的神经递质,其缺乏可加重神经系统的损害,故BH4缺乏型PKU
的临床症状更重,亦不易。
    本病绝大多数为典型PKU,约1 0%一1 5%左右为BH4缺乏型,国内目前发现的BH4缺乏型全为PTPS缺乏类型。
四、苯丙酮尿症的诊断
    本病为少数可治性遗传代谢病之  ,应力求早期诊断与,以避免神经系统的不可逆损伤。在PKU的典型症状
出现后,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已失去最好的时机,故强调症状前诊断,即新生儿期的早期诊断。
(一)实验室检查:
    1新生儿筛查:新生儿筛查是新生儿期诊断的有效方法。传统的筛查方法,苯丙氨酸浓度采用Guthrie细菌生长抑
制法或酶联免疫法,目前串联质谱法正在逐步推广。当苯丙氨酸含量> 120 u mol/L{2mg/dl)
时,应复查确认。通常苯丙氨酸含量>1200rJ mol/L(20mg/dl)时,为经典PKU;当苯丙氨酸含量在120 u mol/L(2mg/dl)-1200 u mol/L(20mg/dl)时,为高苯丙氨酸血症,可能为BH4缺乏型,需进一步进行鉴别诊断。
    2.一般实验室检查:尿三氯化铁试验和2,4-二硝基苯肼试验,由于患儿尿中排出苯丙酮酸增多,尿苯丙酮酸试验阳性。两者都是检测尿中苯丙酮酸的化学呈法。由于其特异欠佳和假阴性的可能,一般用作较大儿童的初筛。
    3.特殊生化检查:
    典型PKU型:血滤纸片串联质谱检测苯丙氨酸显著升高,酪氨酸/苯丙氨酸值增高,氨酸/苯丙氨酸值增高;尿液滤纸片气相谱一质谱有机酸检测、苯乳酸和对羟基显著升高。
    BH4缺乏型:血氨基酸检测苯丙氨酸、酪氨酸和氨酸显著升高;尿液有机酸检测,一般无特异性变化。
    血和尿液的氨基酸谱、有机酸谱分析不仅为本病提供生化诊断依据,同时也可鉴别其他
可能的氨基酸、有机酸代谢缺陷。
    4.尿蝶呤分析:应用高压液相层析(HPLC)测定尿液中新蝶呤和生物蝶呤的含量,可以鉴别各型苯丙酮尿症:PAH缺乏的患儿尿中蝶呤总排出量增高,新蝶呤与生物蝶呤比值正常;DHPR缺乏患儿呈现蝶呤总排出量增加,四氢生物蝶呤减少;6-PTS缺乏患儿则呈现新蝶呤与生物蝶呤比值增高,新蝶呤排出量增加;GTP-CH缺乏患儿呈现蝶呤总排出量减少。
    5.酶学诊断:PAH仅存在于肝细胞中,因而它的活性检测比较困难。其他3种酶的活性都可采用外周血中红、白细胞或皮肤成纤维细胞测定。
    6.DNA分析:目前对PAH和DHPR缺陷可用DNA分析方法进行基因诊断。但由于基因的多态性众多,分析结果务须谨慎。
(二)其他检查:
    1.脑电图(EEG)检查:
    主要是棘慢波,偶见高波幅节律紊乱。EEG随访研究显示,随年龄增长,EEG异常表现逐渐增多,1 2岁后EEG异常才会逐渐减少。
    2.×线检查:
    可见小头畸形,CT和MRI(核磁共振)可发现弥漫性脑皮质萎缩等非特异性改变
五.苯丙酮尿症的
    诊断一旦明确,应尽早给予积极,主要是饮食疗法。开始的年龄愈小,效果愈好。
    1.低苯丙氨酸饮食
    低苯丙氨酸饮食疗法是目前经典型PKU的惟一方法,的目的是预防脑损伤。饮食疗法的原则是使苯丙氨
酸的摄入量能保证生长和代谢的最低需要量。主要适用于经典型PKU以及血苯丙氨酸持续高于1200 u mol/L (20mg/dl)的患者。由于苯丙氨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完全缺乏
时亦可导致神经系统损害,因此对婴儿可喂给特制的低苯丙氨酸奶粉,到幼儿期添加辅食时应以淀粉类、蔬菜、水果等低蛋白食物为主。苯丙氨酸需要量:2个月以内约需
50-70mg/ (kg.d);3-6个月约40mg/ (kg.d);2岁均约为25-30mg/ (kg. d);4岁以上约10-30mg/ (kg. d),以能维持血中苯丙氨酸浓度在120-600 u mo/L (2-l0mg/dl)为宜。饮食控制至少需持续到青春期以后。
    饮食还必须考虑到个体的差异。由于患儿苯丙氨酸羟化酶的活性缺陷程度差别很大,因此饮食要坚持个体化的原则,而且由于各年龄段患儿蛋白质、热量、苯丙氨酸需要量和耐受量的不同,应根据每个患儿的年龄、体重、血Phe浓度制定、调整食谱,使血苯丙氨酸浓度维持在适当的水平。一般一岁以下患儿每个月调整一次食谱,一岁以上的可两个月调整一次,学龄儿童可以3—4个月调整一次。
    2.补充BH4、5-羟胺和L-DOPA
    主要用于BH4缺乏型PKU,除饮食控制外,需给予此类药物。
    3.基因技术
    2006年美国科研人员利用基因技术治愈了老鼠的苯丙酮尿症。相关基因需要依靠载体随机插入到细胞基因中。目前基因及酶仍处在研究阶段。
六、苯丙酮尿症的预防
    避免近亲结婚。开展新生儿筛查,以早期发现,尽早。
对有本病家族史孕妇必须采用DNA分析或检测羊水中蝶呤等方法对其胎儿进行产前诊断。
目前,我国PKU患儿中约80%基因突变已明确,还有约20%的基因突变机制未明。每个PKU家庭存在两个突变基因,因此基因诊断可有三种结果:
    1.两个突变基因均能诊断清楚
    2.一个突变基因诊断清楚、另一个突变基因诊断不清
    3.两个突变基因均不能诊断清楚
    前两种结果可提供产前诊断,第三种结果在鉴别非经典型PKU的前提下,通过连锁分析可以做间接基因诊断。
由于PKU是遗传性疾病,进行基因诊断时需要患儿和父母同时留取血样,同时因突变基因的种类繁多,分析复杂,因此基因诊断应提前在再次怀孕前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进行,这样才能在妊娠时依据基因诊断结果进行有针对性诊断。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20:31: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915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基因   蝶呤   诊断   患儿   代谢   治疗   缺乏   表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