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趣味——精选推荐

1.电灯泡为什么呈梨形?
电灯泡为什么呈梨形电灯泡的灯丝是用金属钨制成的。通电后,灯丝发热,温度高达2500℃以上。金属钨在高温下升华,一部分金属钨的微粒便从灯丝表面跑出来,附着在灯泡内壁上。时间一长,灯泡就会变黑,降低亮度,影响照明。科学家们根据气体对流是自下而上的特点,在灯泡内充有少量惰性气体,并把灯泡做成梨形。这样,灯泡内的惰性气体对流时,金属钨蒸发时的黑微粒大部分被气体卷到上方,着在灯泡的颈部,便可保持玻璃透明,使灯泡亮度不受影响。
2.怎样使干电池复活?
在干电池的底部用铁钉打两个小孔,孔要打在靠锌皮的地方,深度要超过电池高度的2/3以上。在小孔内分别灌入氯化铵饱和溶液,如果没有氯化铵,可用普通食盐。饱和溶液的制法是,取一杯热水,渐渐加入氯化铵或食盐,不断地搅拌,待杯底有一些沉淀而且不再溶化了,就停止加氯化铵或食盐。放置24小时以后,上面澄清的水就是饱和溶液(有条件的话,再加入0.3~0.5%的更好)。然后将该溶液注入小孔内,一直到注不进去为止,最后用熔化的蜡封住两个小孔,干电池就复活了。用它可使小灯泡重放光明。
这种干电池复活的方法,虽然从经济上讲价值不大,但是当干电池不能用时,我们自己用简单的方法使它重新复活,确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同学们不妨试一试。需要注意的是,一节干电池用这种方法使
它复活一般只能重复进行2、3次,次数多了就不起作用了。
3.鱼能放电打死人
很久以前就发现,在南美洲的某些河里,常发生有些人洗澡时忽然昏迷过去甚至死亡的事件.后来才知道这是一种鱼在作怪,这种鱼现在叫电鳗.它靠发出电流脉冲(即短暂的电流)来打死其他小鱼或生物然后吞而食之为生.经实验测定,这种鱼在头和尾之间可以产生的800 V以上的脉冲电压,导致周围的水中产生大到1 A的脉冲电流.0.05 A的电流就足以致人于死命了,人靠近它的时候,被它打昏甚至打死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据研究,这种鱼体内有一种特殊的细胞称为"电板",接受到大脑传来的命令,即一种神经刺激时,能像电池那样产生电压.一个细胞产生的电压微不足道,但亿万个细胞共同放电就可以产生很可观的电压了.生物体内产生的电压或电流叫生物电.现在已发现的能产生生物电的鱼类有500种之多,其中电鳐能产生60 V的电压,电鲶能产生350 V的电压.
人体内也有生物电.
4. 不用电的“家用电器”
我们现在熟悉的家用电器都需要耗电,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外已出现了许多不用电的"家用电器
"。
不用电的空调器:日本横滨大学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的空调器,它不仅冷、暖两用,更重要的是它无需电源,既不污染空气,又不产生噪音,是根据金属氢化物受热释放氢气,受冷吸入氢气的特性研制成的。
不用电的冰箱:法国BJM公司研制成功一种不用电的冰箱,冰箱的制冷系统十分简单,在白天与黑夜有无阳光的交替中,冰箱制冷系统中的活性炭微粒与甲醇发生结合与分离的循环,从而使冷藏品冷冻。
不用电的灯泡:日本一公司开发出一种新型灯炮,只要将天线靠近灯泡,用电磁波激荡灯泡内的水银蒸气,使其射出紫外线就可发光,其寿命为一般灯泡的40倍。
不用电的洗衣机:美国最近出现一种迷你免电洗衣机,它采用独特的高压涡轮洗涤方式,当肥皂粉在水中溶化后用手摇动,通过高压产生数以万计的泡沫来洗衣,而且不会有死角,只要两分钟,就可轻轻松松地洗净5-7件衣服。这种体积仅电饭锅大小的手摇式洗衣机,最适合用来洗丝、麻等质料较好、怕皱的衣服,具有省时、兔电等优点,适合人口少的家庭和单身人士使用。
不用电的吸尘器:日本推出一种不用电的吸尘器。它利用吸尘器底部特殊化纤制成的滚轮在滚动时产生的静电,把要清除的尘埃乃至果皮、纸屑等吸入吸尘器内。工作时无噪声,且灰尘不会飞扬。
5. 小轿车后窗玻璃上为什么有细条?
冬天,小轿车内外的温差比较大,里面热,外面冷。坐在车里面的人不断呵出的水汽往往在车窗玻璃上凝结,形成一层白白的霜花。这样,车外的景物就看不清楚。然而,驾驶员在行车、倒立中需要随时知道车后的情况。怎么办呢?
人们把小轿车的后窗玻璃做成双层,里面帖上带有一条条电阻丝的薄膜,通电后电阻丝发热,凝结在玻璃上的霜花,随着玻璃温度的升高就会融化蒸发掉。所以小轿车后窗玻璃上的细条,实际是一件特制的电热除霸器。有了它,即使天气再冷,从小轿车里向后看时,外面的景物都能一目了然。
6. 征服雷电的避雷针
18世纪以前,人类对于雷电的性质还不了解,那些信奉上帝的人,把雷电引起的火灾看作是上帝的惩罚。但一些富有科学精神的人,则已在探索雷电的秘密了。
1749年,波尔多科学院悬赏征求这样一个问题的答案:“在电和雷之间有什么类似之处?”一个叫巴的医生在论文中宣称:电跟雷是一回事。他的论文因此而中奖。
然而,真正以科学实验寻求答案的,却是美国的富兰克林。
1752年6月,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进行了著名的费城风筝试验。这一天,狂风漫卷,阴云密布,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一道,带着上面装有一个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富兰克林高举起风筝,他的儿子则拉着风筝线飞跑。由于风大,风筝很快就被放入高空。刹那,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拉着风筝线躲进一个建筑物内。此时,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空掠过,富兰克林的手上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我被电击了!我被电击了!”随即他用一串铜钥匙与风筝线接触,钥匙上立即放射出一串电火花。在进行风筝实验之后的当年,富兰克林就发明了避雷针。其办法是:在建筑物的最高处立上一根2米至3米高的金属杆,用金属线使它和地面相连接,等到雷雨天气,雷电驯服地沿着金属线流向地下,建筑物就不会遭雷电了。
7. 闪电为什么总是弯弯曲曲的
大家都知道,带异性电的两块云接近时放出闪电,闪道中因高温使空气体积迅速膨胀、水滴汽化而发出强烈的爆炸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闪电雷鸣”。
闪电为什么总是弯弯曲曲的呢?美国国家气象局的内泽特·赖德尔认为,每当暴风雨来临,雨点即能获得额外的电子。电子是带负电的,这些电子会追寻地面上的正电荷。额外的电子流出云层后,要碰撞别的电子,使别的电子也变成游离电子,因而产生了传导性轨迹。传导的轨迹会在空气中散布着的不规则形状的带电离子中间跳跃着迂回延伸,而一般不会是直
线。所以,闪电的轨迹总是蜿蜒曲折的。
8. 超导世界的秘密
在电能传输过程中,由于导线电阻的存在,都要产生热效应,白白地消耗了电能,还会给机器、设备造成损害,科学爱为此伤透了脑筋,千方百计地探索电阻很小甚至为零的导体输送电能。在人类以自己的智慧和劳动踏入从未进入的低温奇异世界时,1911年科学爱发现在4.2K附近,水银的电阻消失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超导现象。这时水银进入了一种新的状态,电阻变为零,这种特殊的导电性质的物质状态,科学爱称为超导态。从此揭开了研究超导的第一页。超导现象这一伟大发现,促使人们挖掘物质世界中超导电性所隐藏的最神秘的宝藏。
具有超导电性的物质叫超导体,超导体电阻突然变为零的温度叫超导临界温度至今已发现有28种元素、几千种合金和化合物是超导体。超导体进入超导状态时,不仅其内的电阻为零,而且体内的磁场也为零,表现出完全的抗磁性。请看一个有趣的实验:把由三条铜腿支撑着的铅碗浸入液氦中,这时温度为4K,铅进入超导状态,当永久磁棒靠近铅碗表面时,奇怪的现象发生了,磁棒悬空漂浮在碗的上面。这是由于铅碗的完全抗磁性产生了足够大的排斥力,与磁棒受到的重力相平衡的缘故。
9. 亲眼看看交流电
我们知道,家庭照明电路使用的是电压为220v的交流电,而且电流的强弱和方向依正弦规律变化。
如果有条件,你也许还从荧光屏上看过正弦曲线,但是你很可能仍留有疑问:
交流电在灯丝中忽强忽弱,忽左忽右,那么电流强时灯应该亮,电流为零时灯应该暗,可是怎么看不到灯有暗的时候呢?下面教给你可以看到灯有忽明忽暗的现象实验:
夜间,请你把屋内其他的灯关上,只留一盏日光灯。你在日光灯前挥一下手,就可以看到相互重叠但又有一定间隔的一串手的影子,如果伸出一个手指再挥动手臂,则手指不会重叠,而是一排手指的影子,这说明日光灯发光是有明有暗的;灯亮时照亮了你的手,灯暗时就看不见你的手,所以你的手成为一排亮暗间隔的影子,平时我们感觉不到灯有明暗变化是因为变化太快眼睛分辨不出来的缘故。
10. 家电要慎用!常见电磁辐射大揭秘
科技的进步带来了生活上的便利,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电磁污染。什么是电磁污染?电视、电冰箱、电脑、手机等工作时,产生的电磁波就是电磁辐射。但电磁辐射和电磁污染不同,电磁辐射无处不在,而电磁污染只有在电磁辐射超过一定强度后,才会致人头疼、失眠、记忆衰退、视力下降、血压升高或下降等,严重的可能引起部分人员流产、白内障,甚至诱发癌症。
研究证实:磁场会增加儿童得癌的风险,而且从2mg(毫高斯)起,风险开始加倍。事实上,长期处在磁场超过1mg的地方你就已经受到辐射污染了,而实际上在家中所测到的数据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卧室:“床头音响”勿放床头
床铺大概要算是测量家中电磁场的重头戏。如果长期睡在高磁场的地方,可以想见这影响有多大。由此也可以知道所谓的“床头音响”是不应该放置在床头的。原则上任何的电器用品都应该远离你的床铺。游人总抱怨睡眠质量不好,其实很可能就是宾馆的床铺附近放置了电暖
器、电风扇、空气清新机、空调等电器作怪,要知道,一个小型电暖器的磁场就可以高达200mg以上。
微波炉:只插电未使用也辐射
与其他家电用品不同的是,微波炉即使仅是插着电没有使用它,有的机型前方按键板的磁场仍可高达30~60mg,使用时的磁场则超过200mg。
11.触电的人是被吸住了么?
常听人们有这种说法:触电时人被电吸住了,抽不开。
实际上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我们知道,不论是否存在电流,在一般情况正导线中、电器中的正、负电荷的电量是相等的,对外的静电作用是相互抵消。即使局部地方偶尔出现少许正、负电荷但不相等,
其静电引力也是微不足道的。如若不然,就会出现下列奇特现象:用手去移动台灯引线,即使不被吸"住",至少也会明显感到这种"吸"力,照明电线,特别是高压裸线,会"吸住"大量尘土从而形成粗长的的尘土柱。事实上,这些现象都没出现。但是问题出现了,人手触电时,为什么有时不把手抽回来?难道不想抽回来?显然是被吸住了抽不回来。对这一提问可用电流的生理效应来解释。
人手触电时,由于电流的刺激,手会由痉挛到麻痹。即使发出抽回手的指令,无奈手已无法执行这一指令了。调查表明,绝大多数触电死亡者,都是手的掌心或手指与掌心的同侧部位触电。刚触电时,手因条件反射而弯曲,而弯曲的方向恰使手不自觉地握住了导线。这样,加长了触电时间,手很快地痉挛以致麻痹。这时即使想到应松开手指、抽回手臂,已不可能,形似被"吸住"了。如若触电时间再长一点,人的中枢神经都已麻痹,此时更不会抽手了。这些过程都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的。
如手的背面触电,对一般的民用电,则不容易导致死亡,有经验的电工为了判断用电器是否漏电而手边又无线电笔,有时就用食指指甲一面去轻触用电器外壳。若漏电,则食指将因条件反向而弯曲,弯曲的方向又恰是脱离用电器的方向。这样,触电时间很短,不致有危险。当然,电压很高,这样作也会发生危险。
12. 低压触电为什么会被吸住?高压触电为什么会被弹开?
第一,低压触电被吸住是由于:与交流电接触会造成肌肉僵直性收縮,使得病人无法放开电源,这是
所谓的被吸牢。如果有人因不懂有关知识空手去拉被触电的病人,他也将被"吸"在了一起。
第二,高压触电在10千压以上有被弹开脱险的可能。这一说法,根据资料上讲:"当人接近高压电时,人体内还会有感应电流产生",这是一种涡电流,而这种电流强大时间极短,于是产生的磁场也不弱,跟高压电流产生的磁场相斥,其斥力大小足以使接近高压电的人被弹开来。还想说明的是,高压触电仅仅是有可能被弹开,但不一定都能被弹开,因高触电有两种:跨步触电和电孤触电,如果发生跨步触电,弹不开;发生电孤触电则人将被电孤烧伤烧焦。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5:18: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910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产生   触电   灯泡   电流   风筝   电子   磁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