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主要名词解释考点归纳

系统解剖学主要名词解释考点归纳
1.椎间孔:由相邻椎骨的椎弓根上、下切迹围成的孔。
2.胸骨角:胸骨柄与体连结处,形成微向前突的角,两侧平对第二肋,后方正对4、5胸椎间。
3.界线:骶岬向两侧,经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状线。
4.坐骨大孔:由髋骨上的坐骨大切迹与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围成的孔。
5.坐骨小孔:由髋骨上的坐骨小切迹与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围成的孔。
6.梨状肌上、下孔:坐骨大孔被梨状肌穿行,分为下、下孔称梨状肌上、下孔。
7.骺软骨:骨干与骺相邻部,幼年时保留一片软骨,称~。成年后,骺软骨骨化遗留的痕迹为骺线
8.黄韧带:连结相邻两椎弓板间的韧带。
9.耻骨联合:由两侧耻骨联合面借纤维软骨构成的耻骨间盘连结而成。
10.耻骨下角:两侧坐骨支与耻骨下支连成耻骨弓形成的夹角。
11.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者称~。
12.三边孔位于肩胛下肌前面或小圆肌(后面观〕,大圆肌上方,肱三头肌长头之间的三边形间隙。
13.四边孔:位于肩胛下肌〔前面观〕或小圆肌〔后面观〕下方,大圆肌上方,肱三头长头和肱骨上端内侧之间的间隙。
14.板障:颅盖骨内、外骨板间的骨松质。
15.翼点:在颞窝处,由额、顶、颞、蝶四骨会合成H形的骨缝。属于一薄弱区,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
16.滑液囊:位于腱与骨面相接触处封闭的结缔组织小囊,内有滑液。
17.胸骨下角:由两侧肋弓在中线构成向下开放的角。
18.腱鞘:是包围在长肌腱外面的鞘管,由纤维层和滑膜层共同构成。
19.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的空隙。
20.膈肌中心腱:膈的三部起点肌束在膈中央移行为腱膜汇合在一起称~。
21.腱划:为肌的腱性部分,为原始肌节愈合的痕迹,由结缔组织构成。
22.联合腱: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的内下部,腱膜会合形成的腱性结构,止于耻骨梳的内侧端。
23.腹股沟管:在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是腹前外侧壁肌与腱形成的裂隙。
24.腕管:由屈肌支持带〔腕横韧带〕和腕骨沟围成的管。
25.翼腭窝:为上颌骨体,蝶骨翼突和腭骨之间的小间隙,在颞下窝内侧。
26.腰肋三角:在膈的起始处,肋部与腰部之间,有三角形小空隙,没有肌束,为膈的薄弱区之一。
27.胸肋三角:在膈的起始处,胸骨部与肋部之间有三角形小空隙,没有肌束,为膈的薄弱区之一。
28.咽峡: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的狭窄部,是口腔与口咽的分界处。
29.幽门窦(胃窦):幽门部的左侧部份较为扩大称幽门窦,通常居胃的最低部。
30.十二指肠大乳头:是指十二指肠降部纵襞下端的隆起,此处是肝总管与胰管的共同开口。
31.肝胰壶腹括约肌(oddi括约肌〕:在肝胰壶腹周围有环形平滑肌包绕称oddi括约肌。
32.肝蒂:出入肝门的结构称肝蒂,包括:肝固有动脉左、右支;左、右肝管;门静脉左、右支;神经;淋巴管。
33.肝门:在肝的脏面,连结左、右纵沟中份的横沟称肝门。
34.胆囊三角(calot三角):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是胆囊手术
中寻胆囊动脉的标志。
35.肛柱:肛管内面纵行的粘膜皱襞,柱内有动、静脉及纵行肌〕。
36.肛瓣:肛柱下端之间的半月形粘膜皱襞。
37.易出血区:鼻中隔前下份,粘膜内血管丰富,位置表浅,血管易破裂出血。
38.声门裂:两侧声襞及杓状软骨基底部之间的裂隙。
39.喉室:喉中间腔向两侧延伸至前庭襞与声襞间的梭形隐窝。
40.前庭裂:两侧前庭襞间的裂隙,前窄后宽。
41.心包区:在第4胸肋关节平面以下,两侧胸膜前返折线之间的区域。
42.肺根:进出肺门的结构〔支气管、肺动、静脉、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神经等〕被结缔组织包绕称肺根。
43.纵隔:左、右纵隔胸膜间全部器官、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
44.肋膈隐窝:肋胸膜与膈胸膜相互转折处的胸膜隐窝,为胸膜腔最低点。
45.输尿管间襞:两输尿管口之间的粘膜形成一横行皱襞,膀胱镜检时,此间襞为一苍白带,可作为寻输尿管口的标志。
46.肾门:肾内侧缘中部的凹陷。是肾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肾盂出入的部位。
47.尿道膜部:尿道穿过生殖膈的部分,周围有尿道膜部括约肌环绕,管腔狭窄,位置固定。
48.肾筋膜:位于脂肪囊的外面,分前、后两层包绕肾和肾上腺,向上向外侧两层互相融合,向下两层互相分离,其间有输尿管通过。
49.肾蒂:出入肾门的结构总称,包括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淋巴管。
50.肾区:竖脊肌外侧缘与第十二肋之间的部位,相当于肾门和肾内侧部分的投影。
51.肾柱:位于肾锥体之间的皮质部分。
52.睾丸鞘膜:来源于腹膜,包绕睾丸与附睾,贴于其表面者为脏层,于后缘处反折移行为壁层。
53.射精管:输精管壶腹下端变细,与精囊腺的排泄管汇合成~。
54.阴囊肉膜:阴囊浅筋膜含有平滑肌,可以收缩,调节阴囊内温度。
55.输卵管伞:输卵管腹腔口周围,输卵管末端边缘形成许多细长的突起。是判断是否为输卵管的标志。
56.阴道前庭:位于两侧小之间的裂隙。
57.乳房悬韧带:乳房皮肤与乳腺深面胸筋膜之间,连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束,对乳有支持作用。
58.齿状线:肛柱下端与肛瓣基部连成锯齿状环形线,环绕肛管内面称~。
59.支气管肺段: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和它所属的肺组织。
60.尿道海绵体:位于阴茎海绵体腹侧,尿道贯穿全长,中部为柱状,前端-阴茎头,后端-尿道球。
61.肾窦:肾门向肾内扩展的腔隙。窦内包含肾动脉、静脉、肾大盏、肾小盏、肾盂和脂肪组织。
62.睾丸鞘膜腔:睾丸鞘膜壁层与脏层之间的腔隙,内有少量浆液。
63.阴茎脚:两侧阴茎海绵体后端分离称阴茎脚,分别附于耻骨下支和坐骨支。
64.包皮系带:在阴茎头腹侧中线上,包皮与尿道外口下端间相连的皮肤皱襞。
65.卵巢悬韧带:是由腹膜形成的皱襞,起自骨盆缘,向下至卵巢的输卵管,内含卵巢血管、淋巴管、神经等。
66.卵巢门:卵巢前缘、中部,血管、神经出入处。
67.阴道穹:阴道上端宽阔,环绕子宫颈阴道部,二者之间形成的环形凹陷。
68.腹膜鞘突:在睾丸下降之前,于腹股沟管腹环处,腹膜向外突出形成一囊袋,即~。
69.冠状窦:位于冠状沟后部,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的静脉窦,收集心的大部分静脉血,开口于右心房。
70.心纤维骨骼:心肌和瓣膜附着处的纤维性支架。
71.动脉韧带:在肺动脉干分叉处稍左侧与主动脉弓下缘之间的一纤维结缔组织,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的遗迹。
72.掌浅弓:由尺动脉末端与桡动脉浅支吻合而成的动脉弓,位于掌腱膜深面。
73.掌深弓:由桡动脉末端和尺动脉的掌深支吻合而成,位于屈指肌腱深面。
74.侧支吻合:发自血管主干不同高度的侧副管,彼此吻合,称~。
75.窦房结:是心的正常起捕点,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界沟上部的心外膜深面,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成。
76.心卵圆窝:是房间隔右心房侧下部的一浅凹,为胎儿时期卵圆孔闭合的遗迹。
77.房室交点:房间沟、后室间沟和冠状沟的交叉处。
78.主动脉峡:主动脉弓在第4胸椎体下缘左侧移行为胸主动脉处管径略小,称~。
79.臀部十字吻合:在臀大肌深面,股方肌和大转子附近,由臀上动脉,臀下动脉、股深动脉的第1穿动脉、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吻合而成;该吻合是沟通髂内动脉和股动脉之间的重要途径。
80.静脉角: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后方汇合处形成的夹角。
81.足背静脉弓:足背的浅静脉在跖骨远端皮下相吻合而形成。
82.椎内静脉丛:位于椎管内骨膜与硬脊膜之间的硬膜外腔内的静脉丛。
83.椎外静脉丛:位于椎管外围绕脊柱形成的静脉丛,颈区较发达。
84.右纤维三角:又名中央纤维体,位于二尖瓣环,三尖瓣环和主动脉后瓣环之间。
85.心包横窦:心包腔内,位于升主动脉,肺动脉干后方与上腔静脉,左心房前方之间的间隙。
86.动脉圆锥:右心室腔在室上嵴与肺动脉口之间的部分,腔壁光滑,又称漏斗部。
87.隔缘肉柱:又名节制索,是右心室腔内一条连于前乳头肌根部与室间隔下部的一条肌束,其内有右束支通过。
88.主动脉前庭:左室腔的前内侧部分流出道,又称主动脉前庭,此部室壁光滑无肉柱,缺乏伸展性和收缩性,位于主动口以下。
89.主动脉窦:主动脉口周围的纤维环上附有三个半月形的瓣膜称主动脉瓣,瓣膜与动脉壁之间的内腔称主动脉窦,可区分为右、右、后三个窦。
90.静脉瓣:由静脉管壁内膜形成,薄而柔软,形似半月状小袋,袋口输心脏,顺血流开放,逆血流关闭,是防止血流逆流的重要装置。
91.板障静脉:为藏于颅盖骨松质中的特殊静脉,扁平无静脉瓣,借导血管外连头皮静脉,内连硬脑膜窦,是颅内、外静脉间的重要交通途径。
92.硬脑膜窦:为颅内一种特殊结构的静脉系统,行于两层硬脑膜之间,窦壁无肌层及瓣膜。
93.静脉丛:深静脉在动脉或某些脏器周围或壁内吻合成的血管丛叫~。
94.蔓状静脉丛:一侧的数条睾丸静脉蔓状缠绕睾丸动脉形成丛状,称~。
95.直肠静脉丛:是位于直肠后方及两侧的静脉,在直肠下部较发达,分为直肠内、外两个静脉丛,内、外直肠丛相互交通。
96.动静脉吻合:小动脉或小静脉之间借血管支直接相连,称动静脉吻合。这种吻合具有缩短循环途径,调节局部血流量和体温的作用。
97.翼丛:是位于颞下窝内,居颞肌、翼内肌、翼外肌之间的静脉丛,其输出静脉主要是上颌静脉。
98.眼的屈光系统:指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99.结膜:是一层薄而透明的粘膜,覆盖在眼睑的后面和巩膜的前部。
100.视神经盘:在眼球后极偏内侧,视神经起始处呈白圆形隆起,称~。
101.黄斑:在视神经盘颞侧约3毫米(或两个视神经盘直径距离)稍偏下方,有一黄区域称黄斑,属感光敏锐区。其中央部位的凹陷即中央凹,只有视锥细胞,感光最敏锐。
102.运动传导通路:是指大脑皮质至躯体运动效应器的神经体系,由上、下运动神经元组成。
103.上运动神经元:在运动传导路中,为自大脑皮质(运动区)至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的传出神经元链索。
104.下运动神经元: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细胞。
105.外侧丘系:由蜗神经前、后核发出的纤维横越至对侧组成斜方体,斜方体的纤维折向上行,称为外侧丘系。
106.三叉丘系:由三叉神经脊束核和脑桥核发出的纤维交叉至对侧组成。
107.硬脑膜窦:硬脑膜在某些部位两层分开,内面衬有内皮细胞,构成含静脉血的腔隙。
108.蛛网膜颗粒:蛛网膜在上矢状窦两旁形成许多小颗粒状突起,突入硬脑膜窦内。
109.第四脑室:是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的室腔。
110.隐神经:是股神经的终末支,伴股动脉入收肌管下行,分布于腿内侧面入足内侧缘。
111.阴部神经:骶丛的分支,与阴部内动、静脉一同出梨状肌下孔,绕坐骨棘经坐骨小孔入坐骨直肠窝,分布于会阴部和外生殖器。
112.肌皮神经:自臂丛外侧束发出穿喙肱肌,发肌支支配臂前肌,终支为前臂外侧皮神经。
113.腰骶干:第4腰神经前支的余部和第5腰神前支合成腰骶干,向下加入骶丛。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2:41: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905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静脉   动脉   位于   形成   纤维   耻骨   血管   神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