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

著录项
  • CN201110347324.9
  • 20111031
  • CN103089559A
  • 20130508
  • 杜坚
  • 杜坚
  • F03G7/10
  • F03G7/10

  • 江西省萍乡市老干部活动中心
  • 中国,CN,江西(36)
摘要
利用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这一发明根据其作用主体的差异可分为三种类型即:(一)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二)利用固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它又包括柱型机和板型机两种机型)、(三)利用氢氧物质在化合、分解以及被加热的过程中其工作物质会前后出现显著的体积变化这种规律来获取能量的机器,这三种类型的利用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能够利用物质体积的无偿改变,从而获取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那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
权利要求

1.根据物质的热胀冷缩规律我们知道:当流体物质的温度发生改变时其体积也会随之 改变,而如果我们将这个流体物质装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并给这个密闭的容器开辟一条或 数条动能获取管道(即一种带有活塞机件的管道)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将这种流体物质的体 积变化现象转化成动能获取管道中活塞的运动现象,而一旦有了运动就能对外做功,于是我 们便因此而实现了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目的,这就是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 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的工作原理,在本发明中发明人为大家提供了这样的一些关键技术A、 将计划用来做功的流体物质装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在说明书中我们称这个密闭的容器为流 体仓)。B、为这个密闭的容器(即流体仓)开辟一条或数条动能获取管道,以此来将流体物质 的体积变化转化成为动能获取管道中的活塞的运动,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物质的体积变化来 收获可供利用的能量了。在说明书中发明人针对这些关键技术为大家列举了这样一种具体实 施方式(以图1为例)在图1中:首先我们旋开流体入口的盖子(12)然后将活塞(3)推至动 能获取管道(5)的合适部位,然后限制住它的活动。这时我们就可以将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 (2)由流体入口(11)处注入流体仓(1)中,当流体仓(1)被注满后,即可将流体入口的 盖子(12)盖严,同时解除对活塞(3)的限制。这时当本发明所处的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 由于物质的热胀冷缩规律的客观存在,这就必然会导致本发明的流体仓(1)中的水或热胀率 高的流体(2)会随着其温度的升高而体积膨胀或随着其温度的降低而体积缩小。而当流体仓 (1)中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的体积增大时流体仓(1)的内部压力就会增大,这时体 积膨胀了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就会推动活塞(3)向着流体仓外的方向移动,而这样 一来活塞的做功舌(4)就会带动齿轮发电机(6)使它发出电来,齿轮发电机(6)发出的电 由导线(7)输送给用电器(8)使用;而当流体仓(1)中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的体 积缩小时流体仓(1)内部的压力就会减小,这时大气压就会推动活塞(3)向着流体仓内的 方向移动,而这样一来活塞的做功舌(4)同样会带动齿轮发电机(6)使它发出电来,齿轮发 电机(6)发出的电由导线(7)输送给用电器(8)使用;如果是大型号的机器或是在数机联 用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在动能获取管道通气口(9)处设置一台或数台风力发电机(10),利 用它将出入此口的空气中的动能转化成电能,风力发电机(10)发出的电由导线(7)输送给 用电器(8)使用。

2.根据物质的热胀冷缩规律我们知道:当固体物质的温度发生改变时其体积也会随之 改变,而这也就意味着其长度、宽度和厚度都会发生变化而如果我们在这个固体物质的终端 (一般是取其长度终端)加上一个能量传递机件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将这种固体物质的体积 变化现象转化成为能量受递机件的运动现象,而一旦有了运动就能对外做功,于是我们便因 此而实现了利用固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目的,这就是利用利用固体物质的体积变 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柱型机)的工作原理,在本发明中发明人为大家提供了这样的一些关 键技术A、为计划用来做功的固体物质(在说明书中我们称这个固体物质为固体物质聚能柱) 连接上一个能量传递机件,这个能量传递机件能够将固体物质(即固体物质聚能柱)的体积发 生变化时所产生的势能传递给能量受递机件。B、用能量受递机件将能量传递机件传递过来的 势能转化成其自身的运动,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物质的体积变化来收获可供利用的能量了。 在说明书中发明人针对这些关键技术为大家列举了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以图2为例)在图2 中:首先我们将一个固体物质聚能柱(1)固定在一堵支撑墙(2)上,并用一个支架(3)将 它支起,再把它的圆柱形(或轴承)终端(4)穿入能量传导杠杆上的终端运动空间(6)里 面,然后将能量传导杠杆的轴承支点(7)固定住,同时再将能量传导杠杆的工作齿(8)与 做功齿轮(9)连接好,这时当本发明所处环境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固体物质聚能柱(1)便会 随着温度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体积并因此而释放出能量来:当本发明所处环境的温度变热时, 固体物质聚能柱(1)便会因为热胀冷缩规律而体积变大,这时它的长度和直径就会增加,而 当它的长度增加时它就会推动能量传导杠杆(5)的动力臂向前运动,而就在能量传导杠杆(5) 的动力臂向前运动时,其阻力臂却会同时向后运动,而阻力臂的运动又会借助于能量传导杠 杆的工作齿(8)而带着做功齿轮(9)转动从而对外做功(如果做功齿轮与发电机的转子相 连接的话,那么它就能使发电机发出电来);而当本发明所处环境的温度变冷时,固体物质聚 能柱(1)便会因为热胀冷缩规律而体积变小,这时它的长度和直径就会缩短,而当它的长度 缩短时它就会拉动能量传导杠杆(5)的动力臂向后运动,而就在能量传导杠杆(5)的动力 臂向后运动时,其阻力臂却会同时向前运动,而阻力臂的运动又会借助于能量传导杠杆的工 作齿(8)而带着做功齿轮(9)转动从而对外做功(如果做功齿轮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接的 活,那么它就能使发电机发出电来)。而由于地球的表面温度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所以 本发明也就能够在没有任何消耗的情况下,永不停息的工作,从而为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能 量;另外发明人在说明书中还为人们介绍了:对于固体物质聚能柱的直径变化我们也能通过 在其柱体上绕上做功索的方式来获取能量这样一种关键技术。

3.根据物质的热胀冷缩规律我们知道:当固体物质的温度发生改变时其体积也会随之改 变,而这也就意味着其长度、宽度和厚度都会发生变化,而如果我们用两种热胀冷缩率差异 较大的固体物质板材叠合在一起,那么随着这块由两种热胀冷缩率差异较大的固体物质板材 叠合而成的合成板材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它就会出现一种上下两个组成部分的长度不一致的 现象,于是这块合成板材就会向着热胀较小或冷缩较大的板材一面弯曲,这样一来运动现象 便出现了,而一旦有了运动就能对外做功,于是我们便因此而实现了利用固体物质的体积变 化来获取能量的目的,这就是利用固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板型机)的工作 原理,在本发明中发明人为大家提供了这样的一些关键技术A、用两种热胀冷缩率差异较大的 固体物质板材叠合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可以随自身温度的变化而产生弯曲运动的特殊的 合成材料(在说明书中我们称这个特殊的合成材料为固体物质聚能板)。B、给这块特殊的合 成材料(即固体物质聚能板)连接上能量传递机件这样我们就能通过能量受递机件来收获到 可供利用的能量了。在说明书中发明人针对这些关键技术为大家列举了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 (以图3为例)在图3中:首先我们用支点(2)架起一个固体物质聚能板(1),使它的两个带 工作齿的圆弧形终端(3)能够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做以支点(2)为圆心的圆弧形运动,然 后再将固体物质聚能板带工作齿的圆弧形终端(3)与做功齿轮(4)连接好,这时当本发明 所处环境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固体物质聚能板(1)便会随着自身温度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体 积并因此而释放出能量来:当本发明所处环境的温度变热时,固体物质聚能板(1)便会因为 热胀冷缩规律而体积变大,这时它的长度和厚度就会增加,而当它的长度增加时,由于固体 物质聚能板(1)是用两种热胀冷缩率差异较大的固体物质叠合而成的,所以它就会出现上下 两个组成部分的长度不一致的现象,于是固体物质聚能板(1)就会向着热胀较小的板材一面 弯曲,而这种弯曲运动会通过固体物质聚能板带工作齿的圆弧形终端(3)来带动做功齿轮(4) 转动从而对外做功(如果做功齿轮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接的活,那么它就能使发电机发出电 来);而当本发明所处环境的温度变冷时,固体物质聚能板(1)便会因为热胀冷缩规律而体 积变小,这时它的长度和厚度就会减少,而当它的长度减少时,由于固体物质聚能板(1)是 用两种热胀冷缩率差异较大的固体物质叠合而成的,所以它就会出现上下两个组成部分的长 度不一致的现象,于是固体物质聚能板(1)就会向着冷缩较大的板材一面弯曲,而这种弯曲 运动会通过固体物质聚能板带工作齿的圆弧形终端(3)来带动做功齿轮(4)转动从而对外 做功(如果做功齿轮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接的话,那么它就能使发电机发出电来)。而由于地 球的表面温度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所以本发明也就能够在没有任何消耗的情况下,永 不停息的工作,从而为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能量。

4.在自然界中水是一种具有非常特殊的做功能力的物质,这主要表现在:首先是水在被 电解时它一方面能将电能转化成为化学能从而实现了能量的守恒,而另一方面它在被电解后 出现了一种同等质量的物质体积增大的现象,所以这样一来我们就能通过采用这样一种技术 手段:即将计划用来电解用的水装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在说明书中我们称这个密闭的容器为 电解水器的电解室)中,并给这个密闭容器(即电解水器的电解室)开辟一条动能获取管道 (即一种带有活塞机件的管道),这样我们就能利用水被电解后质量不变而体积增大这种现象 使密闭的容器(即电解水器的电解室)中的压力不断增大从而推动动能获取管道中的活塞向 前运动,而我们便可因此而获得能量。其次是由水电解而来的氢气和氧气在其被点燃之后能 以动能、光能和热能的方式向外释放能量,但是当氢气和氧气的化合反应结束后,降温这种 必然的趋势却会使氢气和氧气的化合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即水蒸气的体积缩小,而这样一来我 们又能通过采用这样的一种技术手段即让氢气和氧气的化合反应所生成的水蒸气居于一个密 闭的容器(在说明书中我们称这个密闭的容器为氢氧化合器)中并给这个密闭的容器开辟一 条或数条动能获取管道(即一种带有活塞机件的管道),这样我们就能利用氢氧化合器中的低 压条件来诱导大气压为我们推动活塞和动能获取管道通气口处的风力发电机运动,从而使我 们因此而获得能量。最后是水在被加热后,一方面是它的体积会增大。本发明针对这个现象 为大家提供了这样一种技术手段,即用一个密闭的容器(在说明书中我们称这个密闭的容器 为压力水箱)将本发明工作过程中的主要的热源(即说明书中所说的氢氧化合器)带水一起 包裹起来,并给这个密闭的容器(即压力水箱)开辟一条动能获取管道(即一种带有活塞机 件的管道),这样当氢氧化合器变热之后就能将自身的热能传递给它周围的水,这样一来这个 水的体积就会增大并最终推动动能获取管道中的活塞对外做功;另一方面是它虽然体积增大 了,但质量却不会变,所以在正常情况下热水要比冷水的密度小,而这样一来当热水和冷水 混合在一起时热水就会因为受到冷水的浮力作用而向上升起,因为我们知道一旦有了运动就 能对外做功,本发明针对这个运动为大家提供了这样一种技术手段,即用一个连通器为这种 水的运动创造一个循环的回路,这样一来我们只要在这个连通器的水道中放置一台或数台水 力发电机就能把这个水流运动中的动能转化成电能。以上所说的这些内容就是利用氢氧物质 在化合、分解以及被加热的过程中其工作物质会前后出现显著的体积变化这种规律来获取能 量的机器这一发明的关键技术。为了让这些关键技术能够相互协调着工作,在说明书中发明 人为大家列举了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以图4为例)在图4中:首先我们把一个氢氧化合器(1) 筑进一个连通器(30)中,但要让它的动能获取管道的通气口(22)穿过连通器(30)的池 壁而与自然界的空气相连。然后我们再根据这个氢氧化合器(1)以及连通器(30)的大小, 来设计一个与它们相配套的压力水箱(25),压力水箱(25)一方面通过它的箱轴使自己固定 在连通器(30)的池壁上,另一方面它又将整个的氢氧化合器(1)函合在自己的箱体内,然 后我们将本发明中的各种电路和气路接通,再在连通器(30)内注满冷水(8),之后我们先 利用外接电源来驱动本发明中的电解水器(6)这一工作机件,从而使电解水器的供气室(17) 中装满氢气和氧气,并将此氢气和氧气注入本发明中的氢氧化合器(1)中,这时我们就可以 利用火花塞(2)的外接电源为本发明进行第一次打火,这时氢氧化合器(1)中的氢气和氧 气将产生剧烈的化合反应,于是我们首先会观察到,有一个巨大的动力作用于气活塞及其做 功舌(3)上,从而推动汽活塞及其做功舌(3)迅速沿着动能获取管道(21)向氢氧化合器 外的方向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汽活塞(3)的做功舌会带动齿轮发电机A(4)进行发电,这 就将氢氧化合过程中所产生的一部分动能转化成了电能,齿轮发电机A(4)所发之电由导 线(5)输送给本发明的电解水器(6)的电解室(7)使用,从而将电解室(7)中的水(8) 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这就为本发明的下一次的工作准备了化学能源这方面的条件。而由于 在电解室(7)的封气阀门(12)没有被开启以前,电解室(7)是一个密闭的容器,当它里 面的水(8)被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之后,因为同等质量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要远大于同等质 量的水的体积,于是随着氢气和氧气不断增加,电解室(7)中的压力也就会不断地增大,而 这个压力最终会推动液活塞A(9)向着电解室外的方向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液活塞A及其做 功舌(9)会带动齿轮发电机B(10)进行发电,这就将电解室(7)中所产生的势能转化成 了电能。齿轮发电机B(10)所发之电由导线(5)输送给本发明的电解水器(6)的电解室 (7)使用,从而将电解室(7)中的水(8)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这就为本发明的下一次的 工作准备了化学能源这方面的条件。当液活塞A(9)的做功舌前进到一定的时候,它就会按 下设在它前方的电解室封气阀门开启系统的启动按钮(11),而当该按钮被按下之后,电解室 的封气阀门(12)将会被打开,这时电解水器的补水池(13)与压力水池(19)之间就变成了 一个连通器,而因为在设计上我们会让补水池(13)的水位高于压力水池(19)的水位,而这样 一来补水池(13)中的水(8)就会带动液活塞A及其做功舌(9)向着电解室内的方向移动, 而当液活塞A(9)越过补水通道(14)的入口时,液活塞A(9)便会停止后退,而补水池(13) 中的水(8)则会由补水通道(14)流入电解室(7),并将电解室(7)中的氢气和氧气排挤 进入电解水器(6)的供气室(17)中,供气室(17)中本来装满了水(8),但随着氢气和氧 气的进入,里面的水(8)又会因为受到氢气和氧气的排挤而顺着压力水道(18)流入压力水 池(19)中,等到电解室(7)中的氢气和氧气全部被排完之后,电解室(7)中补入的水(8) 所产生的浮力会引发浮球闭阀开关(20)工作,这时封气阀门(12)将会再次被关闭,这样 电解室(7)就开始进入下一次的工作过程。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氢氧化合器(1)方面接 下来的工作过程,当气活塞及其做功舌(3)迅速沿着动能获取管道(21)向氢氧化合器外的 方向运动时,除了气活塞(3)的做功舌会带动齿轮发电机A(4)发电外,同时气活塞(3) 还会推动动能获取管道(21)中的空气向着动能获取管道的通气口(22)的方向移动,而这 样一来移动的空气就会带动设在动能获取管道的通气口(22)处的风力发电机(23)使它发 出电来,这就将氢氧化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另一部分动能也转化成了电能,风力发电机(23)所 发之电由导线(5)输送给本发明的电解室(7)使用,从而将电解室中的水(8)电解成为氢 气和氧气,这就为本发明的下一次的工作准备了化学能源这方面的条件。氢气和氧气在氢氧 化合器(1)中进行化合反应时,会发出强烈的白光,而当这种白光作用于氢氧化合器内壁的 表面上所布设的光能电池(24)时,光能电池(24)会将这强烈的白光转化为电能,这就将 氢氧化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光能转化成了电能,光能电池(24)所发之电由导线(5)输送给本 发明的电解室(7)使用,从而将电解室(7)中的水(8)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这就为本发 明的下一次的工作准备了化学能源这方面的条件。在本发明的氢氧化合过程中,除了会产生 动能和光能外,还会产生热能,而这个热能绝大部分都集中在氢氧化合器(1)中,而由于整 个的氢氧化合器(1)都浸泡在压力水箱(25)内部的水(8)中,所以本发明在氢氧化合过 程中所产生的热能,就只能经由氢氧化合器(1)的外壳传递给了压力水箱(25)中的水(8), 这样一来压力水箱(25)中的水(8)的就会被加热,而我们知道水(8)被加热后,它的体 积就会增大,从而导致压力水箱(25)内的压力也随之增大,这样便产生了一个可以用来做 功的势能,于是这个体积增大了的水(8)就会推动液活塞B及其做功舌(26)向着压力水箱 外的方向移动,而在这个过程中液活塞B(26)的做功舌会带动齿轮发电机C(27)进行发电, 这就将存在于压力水箱(25)中的势能转化成了电能。齿轮发电机C(27)所发之电由导线 (5)输送给本发明的电解室(7)使用,从而将电解室(7)中的水(8)电解成为氢气和氧 气,这就为本发明的下一次的工作准备了化学能源这方面的条件。但是为了不影响下一个工 作步骤,本发明也同时要求压力水箱(25)中的水(8)的温度不能过高,故我们在本发明的 压力水箱(25)中安放了一个温度控制机关即压力水箱启闭系统的温控开关(28),本发明在 压力水箱启闭系统的温控开关(28)的作用下,当氢氧化合器(1)反复工作多次之后,压力 水箱(25)内部水温就会不断上升,而等到它升到某一高度时,温控开关(28)就会启动压 力水箱的开箱系统,这时压力水箱(25)就会象蚌壳一样打开,将其内部的那些温度相对较 高的水(8)被释放出来,同时让连通器(30)中的那些温度相对较低的水(8)补充进去[而 就在这个时候,液活塞B及其做功舌的复位弹簧(29)也会趁着压力水箱的内部压力消失这 个空档,将液活塞B及其做功舌(26)推回至其工作的初始位置],从而使压力水箱(25)的 内部温度重新降低,而等到其温度降到某一程度时,温控开关(28)又会启动压力水箱的关 箱系统,这时压力水箱(25)将会再次被关闭,从而开始它的下一次工作过程。当压力水箱 (25)内的水(8)被释放出来后,因为它较连通器(30)中的水(8)的温度更高,于是它 就会往上浮起,而这样一来就会在整个的连通器(30)中造成一个水流的循环,而这个循环 的水流又将带动设在联通器(30)水道上的水力发电机(31),使它发出电来。这就将存在于 流水中的动能转化成了电能。水力发电机(31)所发之电由导线(5)输送给本发明的电解室 (7)使用,从而将电解室(7)中的水(8)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这就为本发明的下一次的 工作准备了化学能源这方面的条件。而就在压力水箱(25)中的水(8)被加热的同时,氢氧 化合器(1)中的氢氧化合物即水蒸气却在被冷即,并最终被凝聚成水,而由于同等质量的水 的体积要比同等质量的水蒸汽的体积小得多,所以这时在氢氧化合器(1)里就会出现一个真 空环境。而这样一来氢氧化合器外的空气,就会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反过来从动能获取管 道的通气口(22),进入动能获取管道(21),从而推动气活塞及其做功舌(3)向着氢氧化合 器内部的方向移动,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会看到:a、流入的空气会带动设在动能获取管道 的通气口处的风力发电机(23)使它发出电来。b、气活塞(3)的做功舌也同样会带动齿轮 发电机A(4)进行发电,这就将存在于空气中的大气压强能(一种势能)转化成了电能。风 力发电机(23)和齿轮发电机A(4)所发之电都由导线(5)输送给本发明的电解室(7)使 用,从而将电解室(7)中的水(8)电解成为氢气和氧气,这就为本发明的下一次的工作准 备了化学能源这方面的条件。至此关于本发明如何获取能量的事情就已经结束了,但是关于 它的工作过程却还没有结束,随着气活塞(3)的不断后退,接下来我们会看到:首先它将会 按下安置在氢氧化合器内部的蒸汽按钮(32),当蒸汽按钮(32)被按下之后,从蒸汽喷口(33) 处就会释放出一缕水蒸汽(它的压强与本机所用的氢气和氧气的压强相当),但是由于这缕水 蒸汽过于稀少而并不足以与氢氧化合器外的大气压相抗衡,所以气活塞(3)还将继续后退, 于是它又会接着按下火花塞启动按钮(34),而当火花塞启动按钮(34)被按下之后,在它被 按下的过程中会让火花塞(2)出现一次打火,但是因为气活塞(3)还在后退,于是它又会 紧接着按下火花塞保险按钮(35),而当火花塞保险按钮(35)被按下之后,火花塞(2)将 无法继续工作,于是打火现象被中止,而在打火现象被中止之后,不久汽活塞的铲角(36) 就会将限制氢气和氧气进入的弹力阀门(37)以及限制氢氧化合器内的存水流出的弹力阀门 (38)相继铲起,这时氢气和氧气便会通过输气管道(39)从供气室(17)中进入氢氧化合 器(1)中,而由于进入氢氧化合器(1)中的氢气和氧气的压力既高于氢氧化合器外的大气 压,也高于氢氧化合器内的存水输出管道(40)中的水压,所以它能一方面将冷凝于氢氧化 合器(1)中的水排挤到氢氧化合器内的存水输出管道(40)中,而另一方面又能推动气活塞 (3)再次向着氢氧化合器外的方向移动,直到限制氢气和氧气进入的弹力阀门(37)以及限 制氢氧化合器内的存水流出的弹力阀门(38)再次被关闭为止。而当限制氢气和氧气进入的 弹力阀门(37)以及限制氢氧化合器内的存水流出的弹力阀门(38)被再次关闭之后,本来 气活塞(3)将会停止移动,但是由于这时蒸汽喷口(33)处还在不断地释放水蒸汽,所以气 活塞(3)将会继续前进,并继而依次松开火花塞保险按钮(35)和火花塞启动按钮(34), 而火花塞启动按钮(34)在被松开的过程中又会引发火花塞(2)的一次打火,这样一来氢氧 化合器(1)内的氢气和氧气又将再一次被点燃,于是本发明全面进入到了下一次的工作过程; 另外发明人在说明书中还为人们介绍了:如果我们用磁性材料来做活塞或是让活塞携带上磁 体的话,那么我们就只需在活塞的动能获取管道上绕上发电机的发电线圈,我们就能够将活塞 上的动能直接转化成为电能这样一种关键技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物质的体积变化,来向自然界永恒获取获取无偿能量的机器。

世界上现有的能源,大多数都需要通过消耗大量的物力资源才能获得。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没有直接消耗,却能直接输出能量的新型机器。而我们 根据这种机器其作用主体的差异,又可以将它们分为三种类型即:(一)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 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二)利用固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它又包括柱型机和 板型机两种机型)、(三)利用氢氧物质在化合、分解以及被加热的过程中其工作物质会前后 出现显著的体积变化这种规律来获取能量的机器。下面请让我分别来介绍一下这三种不同类 型的机器其各自的发明内容。

(一)

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

本发明的组成部分及其各自的作用是:1、流体仓:是用坚实的热的良导体做成的流体容 器,用来装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用来在环境 温度改变时,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其自身体积的作用。3、活塞:起根据流体仓中流体的体 积的变化,而作前后运动的作用。4、活塞的做功舌:它与活塞连为一体,活塞可以通过它 来带动发电机的齿轮转动,从而将它自身所携带的动能转化为电能。5、动能获取管道: (动能获取管道可以有多条,但在本说明书附图中我们只画了一条来介绍它的作用)它与流 体仓相连,是活塞的运动区域,活塞通过它将流体中的势能转化为动能。6、齿轮发电机: 用来接收做功舌上的动能并将它转化为电能。7、导线:用来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输送给用 电器使用。8、用电器:用来利用发电机所发出的电能来为人类服务。9、动能获取管道 的通气口:它能让动能获取管道里的空气自由流通。10、置于动能获取管道通气口处的风力 发电机:它能将出入此口的空气中的动能转化成电能(此机件仅供大型号的机器或数机联用 的情况下使用,小型号机可无此机件)。11、流体入口:本机流体仓中的流体物质由此口注 入。12、流体入口的盖子:它采用螺栓式封盖方法,所以当盖子封严后不能用向外的压力 来打开它。

本发明的特点是:首先我们旋开流体仓的流体入口的盖子,然后将活塞推至动能获取管 道的合适部位(不能太过向内,以防环境温度过冷时活塞被吸入流体仓内)然后限制住它的 活动。这时我们就可以将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注入流体仓,当流体仓被注满后,即可把盖子 盖严,这时便可以解除对活塞的限制。这样一台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 就可以开始工作了。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当本发明所处的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由于物质的热胀冷缩规律 的客观存在,这就必然会导致本发明的流体仓中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会随着其温度的升高 而体积膨胀或随着其温度的降低而体积缩小。而当流体仓中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的体积增 大时,流体仓的内部压力就会增大,这时这个体积增大了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就会推动 活塞向着流体仓外的方向移动,而这样一来活塞的做功舌就会带动齿轮发电机使它发出电来; 而当流体仓内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的体积缩小时,流体仓内部的压力就会减小,这时大气 压就会推动活塞向着流体仓内的方向移动,而这样一来活塞的做功舌同样会带动齿轮发电机 使它发出电来。齿轮发电机所发之电由导线输送给用电器使用。如果是大型号的机器或是在 数机联用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在动能获取管道通气口处设置一台或数台风力发电机,利用它 将出入此口的,空气中的动能转化成电能,风力发电机发出的电由导线输送给用电器使用。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图中:1、流体仓  2、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  3、活塞  4、活塞的做功舌  5、动能 获取管道  6、齿轮发电机  7、导线  8、用电器  9、动能获取管道通气口  10、置于动能 获取管道通气口处的风力发电机 11、流体入口  12、流体入口的盖子

在图1中:首先我们旋开流体入口的盖子(12)然后将活塞(3)推至动能获取管道(5) 的合适部位,然后限制住它的活动。这时我们就可以将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由流体入口 (11)处注入流体仓(1)中,当流体仓(1)被注满后,即可将流体入口的盖子(12)盖严, 同时解除对活塞(3)的限制。这时当本发明所处的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由于物质的热胀冷 缩规律的客观存在,这就必然会导致本发明的流体仓(1)中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会 随着其温度的升高而体积膨胀或随着其温度的降低而体积缩小。而当流体仓(1)中的水或热 胀率高的流体(2)的体积增大时流体仓(1)的内部压力就会增大,这时体积膨胀了的水或 热胀率高的流体(2)就会推动活塞(3)向着流体仓外的方向移动,而这样一来活塞的做功 舌(4)就会带动齿轮发电机(6)使它发出电来,齿轮发电机(6)发出的电由导线(7)输 送给用电器(8)使用;而当流体仓(1)中的水或热胀率高的流体(2)的体积缩小时流体仓 (1)内部的压力就会减小,这时大气压就会推动活塞(3)向着流体仓内的方向移动,而这 样一来活塞的做功舌(4)同样会带动齿轮发电机(6)使它发出电来,齿轮发电机(6)发出 的电由导线(7)输送给用电器(8)使用;如果是大型号的机器或是在数机联用的情况下, 我们还能在动能获取管道通气口(9)处设置一台或数台风力发电机(10),利用它将出入此 口的空气中的动能转化成电能,风力发电机(10)发出的电由导线(7)输送给用电器(8) 使用。

特别说明

1、可将本发明置于阳光充足、潮汐往返之地,或是热能发电厂和金属冶炼厂等等热能 富裕之地,并采用分错供热法来提高它的工作效率(所谓分错供热法是指用一个热源分错着 为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机器供热,给这台机器供热时就让另外的机器自行冷却或有措施冷却, 这样做就能让所有的机器同时进行工作),同时这也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对那些分散的无序的失 控的热能作有效的利用。

2、如果是气体机的话其活塞面积要做大一点,同时可能还要考虑到热胀冷缩率相同会 影响本发明的工作效率的问题,其解决的方法有二:a、灌入与空气的热胀冷缩率不同的气体 b、将本发明的动能获取管道通气口连接到一个恒温环境中去(例如隧道中)。

3、利用等臂杠杆原理,在一个等臂杠杆或数个等臂杠杆(此时程风车形状)的两端, 各挂一个重量相等的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这样一来我们就能用一个 很小的力来使两台很重的机器上下移动很远的距离,而如果在这个距离里面有两个温差较大 的小环境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因此而通过本发明来获取两个可观的能量。例如我们用蒸汽机工 作之后所排出的热蒸汽去吹动一个挂满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气体机) 的风车(这个风车本身也可以是一台风力发电机)由于这个风车是由数个等臂杠杆组成的, 而每个等臂杠杆的两端所挂的机器的重量也一样,所以我们并不要用很大的力就能吹动它, 而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利用那种本来已成废物的蒸汽为我们做三件有用的事:a、用它做动力, 来吹动风力发电机即大风车使它发电b、用它做热源,给挂在风车上的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 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加热,从而使其流体仓中的气体迅速膨胀,最终推动活塞做功c、也 是用它做动力,将被加热后的利用流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吹到高处进行冷却, 以此来获得能量。

4、本发明可以通过让几台机器同时相互配合着使用,从而使自己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的 各种动作都显得完整而连贯。

5、在本发明的实物形态中,其机件的布设位置及其大小比例和数目的多少都可随实施的 方便与经济而变动,无需严格按照说明书附图中所示。

(二)

利用固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

A柱型机

本发明的组成部分及其各自的作用是:1、固体物质聚能柱:它是用坚实的固体物质做成 的柱子,其一端被固定在支撑墙上,另一端则能够自由伸展,起随着温度的变化来改变自己 的体积从而释放出势能的作用。2、支撑墙:起固定固体物质聚能柱,使其只能向着一个方向 延伸的作用。3、固体物质聚能杜的支架:起架起固体物质聚能杜的作用(如果固体物质 聚能柱是利用水来改变温度的话则其支架可以是一个沟漕;如果固体物质聚能柱是直立工作 的话则可以无此支架)。4、能量传递机件:它能将固体物质聚能柱的长度发生变化时所产 生出来的势能传递给能量受递机件,在说明书附图中我们是以固体物质聚能柱的圆柱形或轴 承终端为例(除了圆柱形或轴承终端外,它还可以是工作齿终端等等)来进行说明的,所谓固 体物质聚能杜的圆柱形或轴承终端即是指在固体物质聚能柱的终端连接上一个圆柱形或轴承 组它能在固体物质聚能柱的终端前进或后退时保证能量传导杠杆运动的顺畅5、能量受递机 件:它的作用是接收能量传递机件的势能并将这种势能最终转化成其自身的运动,在说明书 附图中我们是以能量传导杠杆为例(除了能量传导杠杆外,它还可以是做功齿轮或做功齿轮系 等等)来进行说明的,所谓能量传导杠杆即是指一个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它的阻力臂 有一个圆弧形的终端且这个圆弧形的终端上铸有能够带动齿轮转动的工作齿,能量传导杠杆 正是通过自己的工作齿将固体物质聚能柱所释放出来的势能传递给做功齿轮。6、能量传 导杠杆上的终端运动空间:它是在能量传导杠杆上为固体物质聚能杜的终端预留的运动空间, 有了它,固体物质聚能柱的终端前进或后退时才不会对能量传导杠杆形成破坏作用。7、 能量传导杠杆的轴承支点:能量传导杠杆能绕此支点转动,从而将其从固体物质聚能柱处获 取的势能转化为动能。8、能量传导杠杆的工作齿:工作齿位于能量传导杠杆阻力臂的圆 弧形终端处,它能将能量传导杠杆上所携带的能量传递给做功齿轮使它转动从而对外做功。 9、做功齿轮(或做功齿轮系):它能利用自己从能量传导杠杆处所获得的能量对外做功(例 如带动发电机的转子转动,从而使发电机发出电来)。

本发明的特点是:首先我们将一个固体物质聚能柱固定在一堵支撑墙上,并用一个支架 将它支起,再把它的圆柱形(或轴承)终端穿入能量传导杠杆上的终端运动空间里面,然后 将能量传导杠杆的轴承支点固定住,同时再将能量传导杠杆的工作齿与做功齿轮连接好,这 样一台利用固体物质的体积变化来获取能量的机器(柱型机)就可以开始工作了。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当本发明所处环境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固体物质聚能柱便会随着 温度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体积并因此而释放出能量来:当本发明所处环境的温度变热时,固 体物质聚能柱便会因为热胀冷缩规律而体积变大,这时它的长度和直径就会增加,而当它的 长度增加时它就会推动能量传导杠杆的动力臂向前运动,而就在能量传导杠杆的动力臂向前 运动时,其阻力臂却会同时向后运动,而阻力臂的运动又会借助于能量传导杠杆的工作齿而 带着做功齿轮转动从而对外做功(如果做功齿轮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接的话,那么它就能使 发电机发出电来);而当本发明所处环境的温度变冷时,固体物质聚能柱便会因为热胀冷缩规 律而体积变小,这时它的长度和直径就会缩短,而当它的长度缩短时它就会拉动能量传导杠 杠的动力臂向后运动,而就在能量传导杠杆的动力臂向后运动时,其阻力臂却会同时向前运 动,而阻力臂的运动又会借助于能量传导杠杆的工作齿而带着做功齿轮转动从而对外做功(如 果做功齿轮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接的话,那么它就能使发电机发出电来)。而由于地球的表面 温度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所以本发明也就能够在没有任何消耗的情况下,永不停息的 工作,从而为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能量。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20:19: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843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