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站立架及其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站立架及其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2.有站立功能障碍的患者(如脑瘫、偏瘫、截瘫或神经肌肉病患者)因无法自主站立而行动不便,在进行康复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时段、定时长地进行站立康复训练。目前,多使用站立架来辅助患者进行站立训练,为适应康复训练者的身体状况,往往需将站立架调整至不同位姿,如仰卧、直立、斜卧、俯卧等。然而,传统站立架的调节装置存在操作不方便及安全隐患大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站立架及其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可方便操作者改变站立架不同位姿,且操作过程中安全隐患小,有利于保障人身安全。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站立架的调节装置,包括:
6.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丝杠螺母机构,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与所述套筒滑动连接,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丝杠与所述套筒转动连接;
7.移动杆,与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固定连接,并从所述套筒的第一端伸出;
8.罩壳,与所述套筒远离所述第一端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罩壳内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丝杠同轴布置并与所述丝杠相连,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轴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出轴的轴线相距预设距离;
9.驱动件,与所述输入轴的输入端相连。
10.可选地,在上述调节装置中,所述罩壳为l形。
11.可选地,在上述调节装置中,所述传动机构为锥齿轮机构或者蜗轮蜗杆机构。
12.可选地,在上述调节装置中,所述移动杆具有圆柱形的中空腔,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丝杠穿设于所述中空腔。
13.可选地,在上述调节装置中,所述丝杠位于所述中空腔内的部位设置有支撑衬套,所述支撑衬套的外表面与所述中空腔的内壁贴合。
14.可选地,在上述调节装置中,所述移动杆与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螺纹连接。
15.可选地,在上述调节装置中,所述套筒的第一端设置有环状的耐磨堵头,所述耐磨堵头的内表面与所述移动杆的外表面贴合。
16.可选地,在上述调节装置中,所述丝杠位于所述罩壳内的部位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布置的锁止孔,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罩壳的锁止件,所述锁止件的一端为与所述锁止孔插接配合的卡接部,另一端为伸出所述罩壳的操作部。
17.可选地,在上述调节装置中,所述锁止件为复位型分度销。
18.一种站立架,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公开的调节装置。
1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调节装置中,驱动件通过依次设置的传动机构和丝杠螺母机构与移动杆传动连接,由于传动机构位于罩壳内,丝杠螺母机构位于套筒内,所以调节装置的外露结构较为简洁,避免了例如丝杠等运动部件直接外露导致的容易对外界造成伤害的问题,因此操作过程中安全隐患小,有利于保障人身安全。同时,由于传动机构的输出轴与丝杠螺母机构的丝杠同轴布置,而传动机构的输入轴的输入端与输出轴的轴线相距预设距离,所以,与输入轴的输入端相连的驱动件实际上位于丝杠径向上的一侧,这样有助于将驱动件布置在站立架的左侧或右侧,从而方便操作者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站立架的示意图;
22.图2是图1中的调节装置1的立体示意图;
23.图3是图2所示调节装置的俯视图(省去盖体14);
24.图4是图3中的a-a剖视图。
25.图中标记为:
26.1、调节装置;2、第一支座;3、第二支座;
27.11、移动杆;12、套筒;13、锁止件;14、盖体;15、驱动件;
28.16、安装板;17、安装座;18、连接杆;19、箱体;
29.20、耐磨堵头;21、支撑衬套;22、丝杠;23、螺母;24、轴承;25、防转件。
具体实施方式
3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站立架及其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可方便操作者改变站立架不同位姿,且操作过程中安全隐患小,有利于保障人身安全。
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2.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站立架,包括调节装置1,此调节装置1既与底盘上的第一支座2铰接,也与身体支撑骨架后部(或者说背部)的第二支座3铰接。底盘是站立架的承载其他组成部分的重量的部件,用于使站立架平稳地放置于地面,为了便于转移站立架,通常在底盘上设置有轮子。身体支撑骨架是站立架的对站立训练者的身体形成支撑的部件,其正面设置必要的身体固定装置用以使站立训练者的身体与身体支撑骨架保持相对固定,从而实现站立训练者的身体能够随身体支撑骨架运动以调整位姿。站立训练者靠在身体支撑骨架上,能够随身体支撑骨架调整至例如仰卧、直立、斜卧等不同位姿,即,调节装置1能够驱动身体支撑骨架在竖直面内转动。
33.调节装置1包括移动杆11、套筒12、罩壳和驱动件15,其中,套筒12内设置有丝杠螺
母机构,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23与套筒12滑动连接,丝杠螺母机构的丝杠22与套筒12转动连接;移动杆11与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23固定连接,并从套筒12的第一端伸出;罩壳与套筒12远离第一端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罩壳内设置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输出轴与丝杠螺母机构的丝杠22同轴布置并与丝杠22相连,传动机构的输入轴的输入端与输出轴的轴线相距预设距离;驱动件15与输入轴的输入端相连。
34.调节装置1的工作原理是,驱动件15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丝杠螺母机构的丝杠22转动,从而使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23相对套筒12移动,于是移动杆11伸出套筒12的长度发生变化,进而带动身体支撑骨架在竖直面内旋转,实现不同位姿的调整。由于传动机构位于罩壳内,丝杠螺母机构位于套筒12内,所以调节装置1的外露结构较为简洁,避免了例如丝杠22等运动部件直接外露导致的容易对外界造成伤害的问题,因此操作过程中安全隐患小,有利于保障人身安全。同时,由于传动机构的输出轴与丝杠螺母机构的丝杠22同轴布置,而传动机构的输入轴的输入端与输出轴的轴线相距预设距离,所以,与输入轴的输入端相连的驱动件15实际上位于丝杠22径向上的一侧,这样有助于将驱动件15布置在站立架的左侧或右侧,从而方便操作者进行操作。
35.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令驱动件15为手摇把手,即,驱动件15具有呈l形布置的摇臂和手柄,此摇臂的一端与手柄连接,另一端传动机构的输入轴连接,操作人员握持手柄转动摇臂,依靠人力来驱动传动机构的输入轴。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驱动件15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形式,例如,可以令驱动件15为与传动机构的输入轴可拆卸连接的棘轮扳手,此棘轮扳手具有相对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均能够与输入轴的输入端套接,当第一卡槽套到输入轴上时,操作驱动件15使输入轴正转;当第二卡槽套到输入轴上时,操作驱动件15使输入轴反转。此外,为了能够省力,调节装置1的动力单元可以设置为电驱动的方式,例如,驱动件15可以设置为具有操作面板的电机,此操作面板设置有控制电机正转和反转的按键,操作人员通过按键可以方便地对调节装置1进行控制。更进一步地,可以将遥控方式应用到调节装置1的动力单元,即,当驱动件15为电机时,可以为驱动件15配置遥控器,操作人员利用遥控器对调节装置1实施控制。容易理解的是,相比于电驱动的方式,人力驱动的调节装置1的生产成本更低。
36.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是示例性地展示了站立架的一种具体结构形式,本技术提供的调节装置1还能够应用于其他结构形式的站立架,即本技术对站立架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制。此外,调节装置1除了如图1所示选择令罩壳与第一支座2铰接以外,还可以选择令套筒12与第一支座2铰接,同样能够实现调节装置1在站立架上的安装。容易理解的是,套筒12与罩壳可以设计为一体式结构,即套筒12和罩壳可以是属于同一部件的两个不同部分,并不会对本技术方案的实施造成影响,同样能够实现前述的调节装置1的外露结构较为简洁的效果。
37.罩壳内的传动机构起到了运动改向的作用,即,传动机构的输入轴的输入端与输出轴的轴线相距预设距离,使得输入轴与输出轴呈一定夹角布置,优选地,本技术令输入轴与输出轴垂直布置。具体地,此传动机构可以为锥齿轮机构或者蜗轮蜗杆机构,前述的预设距离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只要驱动件15所在的空间位置能够方便操作者进行操作即可。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尽量减小罩壳体积,本技术优选令罩壳为l形,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展示罩壳内部的部件,图3省去了罩壳的盖体14,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罩壳包括安装板
16和盖体14,布置在罩壳内的部件与安装板16固定连接,例如,本实施例将传动机构的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连接部分设置在箱体19内,此箱体19通过螺栓固定于安装板16上,前述的输出轴伸出箱体19通过连接杆18与丝杠22连接。再例如,本实施例令安装板16上固定有安装座17,丝杠22通过轴承24与安装座17转动连接,如图4所示。
38.为了优化调节装置1的结构,本技术令移动杆11可以具有圆柱形的中空腔,丝杠螺母机构的丝杠22穿设于此中空腔。更优选地,移动杆11为圆筒形。将丝杠22穿设于移动杆11的中空腔,可以使移动杆11与丝杠22的布局更紧凑,这样移动杆11能够更加平稳地移动。如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运动的平稳性,本技术可以令丝杠22位于移动杆11的中空腔内的部位设置有支撑衬套21,支撑衬套21的外表面与中空腔的内壁贴合。优选地,支撑衬套21设置在丝杠22的前端并与套筒12的第一端相对应,即,丝杠22的前端位于与套筒12的第一端大致平齐的位置。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移动杆11还可以设置为其他结构形式,例如移动杆11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杆体,此两个杆体位于丝杠22的两侧且均与螺母23固定连接,远离螺母23的一端则固定连接在一起,即,移动杆11可以整体呈u形。
39.为了实现移动杆11与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23固定连接,本技术令移动杆11与螺母23之间可以为螺纹连接,例如,移动杆11的中空腔开设有内螺纹,螺母23开设有与此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移动杆11随螺母23一起相对套筒12运动,为了减小移动杆11的运动对套筒12的磨损,本技术令套筒12的第一端可以设置有环状的耐磨堵头21,耐磨堵头21的内表面与移动杆11的外表面贴合,如图4所示,移动杆11从耐磨堵头21穿过,耐磨堵头21由耐磨材料制作,例如耐磨堵头21可以为陶瓷件。耐磨堵头21固定于套筒12的第一端,消除套筒12第一端的端口与移动杆11之间的间隙,使移动杆11不因大的间隙而晃动。
40.如图2和图4所示,为了使移动杆11能够可靠地保持在所需要的位姿状态,本技术还可以令调节装置1包括设置于罩壳的锁止件13,丝杠22位于罩壳内的部位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布置的锁止孔,锁止件13的一端为与锁止孔插接配合的卡接部,另一端为伸出罩壳的操作部,通过此操作部对锁止件13进行操作,可以使锁止件13相对罩壳沿丝杠22的径向移动,从而实现锁止件13的卡接部与锁止孔的卡接(上锁)和分离(解锁)。当锁止件13的卡接部插入锁止孔后,丝杠22受锁止件13的限制而无法转动,因而移动杆11不会发生移动。
41.具体地,锁止件13可以为复位型分度销,复位型分度销带有复位弹簧,在调整站立架位姿时,操作人员需用一只手向上提着锁止件13使卡接部从锁止孔中拉出,另一只手转动驱动件15,等调整到所需的位姿后,操作人员松开锁止件13,锁止件13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重新回到卡接部插入锁止孔的状态,这样能够避免因操作人员忘记将锁止件13的插回锁止孔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42.具体地,与锁止件13配合的锁止孔可以直接开设在丝杠22上,也可以开设在与丝杠22相对固定设置的部件上,例如,本实施例设置有与丝杠22固定连接的防转件25,防转件25的外表面开设有前述的锁止孔。
43.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站立架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丝杠螺母机构,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与所述套筒滑动连接,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丝杠与所述套筒转动连接;移动杆,与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固定连接,并从所述套筒的第一端伸出;罩壳,与所述套筒远离所述第一端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罩壳内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丝杠同轴布置并与所述丝杠相连,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轴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出轴的轴线相距预设距离;驱动件,与所述输入轴的输入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为l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为锥齿轮机构或者蜗轮蜗杆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具有圆柱形的中空腔,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丝杠穿设于所述中空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位于所述中空腔内的部位设置有支撑衬套,所述支撑衬套的外表面与所述中空腔的内壁贴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与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螺纹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第一端设置有环状的耐磨堵头,所述耐磨堵头的内表面与所述移动杆的外表面贴合。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位于所述罩壳内的部位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布置的锁止孔,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罩壳的锁止件,所述锁止件的一端为与所述锁止孔插接配合的卡接部,另一端为伸出所述罩壳的操作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为复位型分度销。10.一种站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站立架及其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包括套筒、移动杆、罩壳和驱动件。套筒内设置有丝杠螺母机构,丝杠螺母机构的丝杠与套筒转动连接,螺母与套筒滑动连接,移动杆与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固定连接并从套筒的第一端伸出,罩壳与套筒远离第一端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罩壳内设置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输出轴与丝杠螺母机构的丝杠同轴布置并与丝杠相连,传动机构的输入轴的输入端与输出轴的轴线相距预设距离,驱动件与输入轴的输入端相连。本申请提供的调节装置可方便操作者改变站立架不同位姿,且操作过程中安全隐患小,有利于保障人身安全。障人身安全。障人身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

刘刚 黄水平 赵超 王龙 苏莹 李爱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安徽爱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02

技术公布日:

2023/3/28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0:49: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831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螺母   罩壳   套筒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