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注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井下注油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煤矿全面推进辅助运输整治活动,大力推广柴油单轨吊运输,解决轨道矿车运输中存在的掉道、装封车等安全风险,同时避免了巷道卧底、轨道调整等大量人力资源的投入,提高井下运输的安全和效率;淮南矿区目前各矿井推广应用共计187套单轨吊,柴油单轨吊井下注油工作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单轨吊正常运行和施工安全。
3.目前各矿均利用平板车装载油桶打运到井下,使用油抽进行手动注油,此种加油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一是装卸油桶和现场注油时,需要多次搬运油桶,人员投入多且劳动强度高;二是注油过程采用油抽手动注油,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高效的进行井下注油。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6.一种井下注油装置,包括油箱(1)、换向阀(2)、自动注油机构(3);所述油箱(1)内设有储油区(11)、储物区(12),所述储油区(11)和储物区(12)分隔设置;所述自动注油机构(3)设置于储物区(12)内;所述储油区(11)通过第二管路(171)与自动注油机构(3)连通;所述第二管路(171)上设置有换向阀(2),用于向油箱(1)内加油和向井下装置注油的双向选择。
7.有益效果:通过换向阀、自动注油机构的相互配合,下井前调节换向阀,通过自动注油机构向油箱内加油,下井后调节换向阀,通过自动注油机构向井下装置注油,通过上述设置,不用多次装卸油桶,能够有效减少人员投入,提高井下注油的效率。
8.进一步的,所述储油区(11)上靠近自动注油机构(3)的侧壁上贯通开设有出油口(17),所述出油口(17)内固定有第二管路(171),位于储油区(11)外部的所述第二管路(171)上依次固定连通有第二球阀(172)、换向阀(2)、自动注油机构(3)。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路(171)上还固定连通有第二过滤器(173),所述第二过滤器(173)位于换向阀(2)和自动注油机构(3)之间。
10.进一步的,所述换向阀(2)为三通换向阀,第一通连通于第二管路(171)的输入端,第二通连通于第二管路(171)的输出端,第三通连通于第三管路(174),第三管路(174)与油库连通。
11.进一步的,所述油箱(1)上位于储油区(11)顶端的位置处固定有盖板(13),盖板(1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注油口(131)。
12.进一步的,所述注油口(131)内均固定有第一过滤器(133)。
13.有益效果:通过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的设置,实现双层过滤,能够有效保证油脂的质量。
14.进一步的,所述自动注油机构(3)包括气动隔膜泵(31)、加油管(32)、加油(33),所述气动隔膜泵(31)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第二管路(171),所述气动隔膜泵(31)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加油管(32),所述加油管(32)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加油(33)。
15.有益效果:通过气动隔膜泵的设置能够直接使用井下的气体提供动力;通过加油管、加油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注油操作方便、快捷,有效避免了油脂泄露造成的安全隐患。
16.进一步的,所述气动隔膜泵(31)上还连通有进气管(312),所述进气管(312)上固定连通有气体处理机构(313)。
17.进一步的,所述气体处理机构(313)为空气过滤器、减压阀、油雾器。
18.进一步的,还包括自动卷盘(4),所述加油管(32)缠绕于自动卷盘(4)上。
19.有益效果:通过自动卷盘的设置,能够自动回收加油管,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满足装置整洁,提高操作效率。
20.进一步的,所述储油区(11)上远离自动注油机构(3)的侧壁外侧固定有油位计(14)。
21.进一步的,所述储油区(11)上远离自动注油机构(3)的侧壁外侧固定有温度计(15)。
22.进一步的,所述储油区(11)上远离自动注油机构(3)的侧壁底部上贯通开设有排污口(16),排污口(16)内固定有第一管路(161),位于储油区(11)外部的第一管路(161)上固定有第一球阀(162)。
23.进一步的,所述油箱(1)顶端的四角处固定有吊耳。
2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5.本实用新型在井下注油装置中设置有油箱、换向阀、自动注油机构,通过换向阀、自动注油机构的相互配合,下井前调节换向阀,通过自动注油机构向油箱内加油,下井后调节换向阀,通过自动注油机构向井下装置注油,通过上述设置,不用多次装卸油桶,能够有效减少人员投入,提高井下注油的效率。
26.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的设置,实现双层过滤,能够有效保证油脂的质量。
27.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动隔膜泵的设置能够直接使用井下的气体提供动力;通过加油管、加油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注油操作方便、快捷,有效避免了油脂泄露造成的安全隐患。
28.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卷盘的设置,能够自动回收加油管,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满足装置整洁,提高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井下注油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井下注油装置的正剖示意图;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井下注油装置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实施例一
3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井下注油装置,包括油箱1、换向阀2、自动注油机构3、自动卷盘4。
35.如图1、图2、图3所示,油箱1内设有储油区11、储物区12,油箱1上位于储油区11顶端的位置处固定有盖板13,盖板1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注油口131,本实施例示例盖板13上开设有两个注油口131,注油口131内均固定有第一过滤器133,保证油脂清洁;储油区11上远离自动注油机构3的侧壁外侧固定有油位计14和温度计15,便于观察油位和检测油温;储油区11上远离自动注油机构3的侧壁底部上贯通开设有排污口16,排污口16内固定有第一管路161,位于储油区11外部的第一管路161上固定有第一球阀162;储油区11上靠近自动注油机构3的侧壁上贯通开设有出油口17,出油口17内固定有第二管路171,位于储油区11外部的第二管路171上依次固定连通有第二球阀172、换向阀2、第二过滤器173、自动注油机构3;
36.如图1所示,换向阀2为三通换向阀,第一通连通于第二管路171的输入端,第二通连通于第二管路171的输出端,第三通连通于第三管路174,第三管路174与油库(图未示)连通,实现向油箱1内加油和向单轨吊注油的双向选择;
37.如图1所示,油箱1顶端的四角处固定有吊耳,便于将注油装置运输到井下进行注油;油箱1的侧壁上固定有防撞机构,防止注油装置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碰撞,提高安全性。
38.如图1所示,自动注油机构3包括气动隔膜泵31、加油管32、加油33,气动隔膜泵31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第二管路171,气动隔膜泵31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加油管32,加油管32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加油33,使得工作人员注油操作方便、快捷,有效避免了油脂泄露造成的安全隐患;气动隔膜泵31上还连通有进气管312,进气管312上固定连通有气体处理机构313,本实施例示例气体处理机构313为空气过滤器、减压阀、油雾器,用于保证气源的安全可靠;给井下单轨吊注油时,进气管312的输入端连通于井下气体库(图未示),通过气动隔膜泵31的设置,不仅能够直接使用井下的气体提供动力,还可以减少人员投入、提高注油效率;加油管32缠绕于自动卷盘4上,能够自动回收加油管32,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满足装置整洁,提高操作效率。
39.下井前,关闭第二球阀172,将第三管路174与换向阀2的第三通连通,将加油33对准第一过滤器133,打开气动隔膜泵31将油库内的油通过第二过滤器173、加油管32、加油33、第一过滤器133注入油箱1内直到将油箱1注满,然后将换向阀2的第三通关闭;然后将注油装置整体运输到井下,打开第二球阀172、气动隔膜泵31,将加油33对准单轨吊的加油口,油箱1内的油通过第二过滤器173、加油管32、加油33注入单轨吊内。
40.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
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井下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1)、换向阀(2)、自动注油机构(3);所述油箱(1)内设有储油区(11)、储物区(12),所述储油区(11)和储物区(12)分隔设置;所述自动注油机构(3)设置于储物区(12)内;所述储油区(11)通过第二管路(171)与自动注油机构(3)连通;所述第二管路(171)上设置有换向阀(2),用于向油箱(1)内加油和向井下装置注油的双向选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区(11)上靠近自动注油机构(3)的侧壁上贯通开设有出油口(17),所述出油口(17)内固定有第二管路(171),位于储油区(11)外部的所述第二管路(171)上依次固定连通有第二球阀(172)、换向阀(2)、自动注油机构(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下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171)上还固定连通有第二过滤器(173),所述第二过滤器(173)位于换向阀(2)和自动注油机构(3)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井下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2)为三通换向阀,第一通连通于第二管路(171)的输入端,第二通连通于第二管路(171)的输出端,第三通连通于第三管路(174),第三管路(174)与油库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上位于储油区(11)顶端的位置处固定有盖板(13),盖板(1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注油口(13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井下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口(131)内均固定有第一过滤器(13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区(11)上远离自动注油机构(3)的侧壁外侧固定有油位计(14)。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井下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区(11)上远离自动注油机构(3)的侧壁外侧固定有温度计(15)。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区(11)上远离自动注油机构(3)的侧壁底部上贯通开设有排污口(16),排污口(16)内固定有第一管路(161),位于储油区(11)外部的第一管路(161)上固定有第一球阀(162)。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顶端的四角处固定有吊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井下注油装置,包括油箱、换向阀、自动注油机构;油箱内设有储油区、储物区,储油区和储物区分隔设置;自动注油机构设置于储物区内;储油区通过第二管路与自动注油机构连通;第二管路上设置有换向阀,用于向油箱内加油和向井下装置注油的双向选择。本实用新型在井下注油装置中设置有油箱、换向阀、自动注油机构,通过换向阀、自动注油机构的相互配合,下井前调节换向阀,通过自动注油机构向油箱内加油,下井后调节换向阀,通过自动注油机构向井下装置注油,通过上述设置,不用多次装卸油桶,能够有效减少人员投入,提高井下注油的效率。下注油的效率。下注油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

单杰 曹彬 操礼发 何维斌 王全效 杨雪 王征 宋煊 柳晓飞 杨友来 丁枫 平静 何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11

技术公布日:

2022/12/27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22:36: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826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注油   所述   井下   储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