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及制备方法和锂电池与流程



1.本技术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及制备方法和锂电池。


背景技术:



2.锂电池隔膜的两面分别为锂电池正极和负极,锂电池隔膜的用途是使锂电子正负极隔开,并使电解质离子自由穿梭,目前使用广泛的锂离子电池隔膜为聚乙烯隔膜和聚丙烯隔膜等聚烯烃隔膜,然而随着锂电池技术的发展,对锂电池隔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聚乙烯隔膜和聚丙烯隔膜等聚烯烃隔膜本身熔点较低,在高温下容易收缩或熔化,使得锂电池正负极接触导致短路等危险情况发生,为提高聚烯烃隔膜的热稳定性,通常在聚烯烃隔膜表面涂覆一层二氧化硅等无机颗粒制备陶瓷涂覆隔膜,得到锂电池陶瓷隔膜,以提高聚烯烃隔膜的热稳定性,减少聚烯烃隔膜收缩或熔化等情况导致锂电池正负极接触的情况发生;同时,由于锂电池后续往往面临复杂的使用环境,电极片和隔膜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位移,导致正负极直接接触造成短路,因此,锂电池陶瓷隔膜会在表面涂覆粘结剂后与正负电极片压合在一起,以减少电极片和隔膜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位移的概率。
3.目前常用的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然而聚偏氟乙烯pvdf室温下粘结效果不好,需要溶解在n-甲基吡咯烷酮等有机溶剂中,并通过热压粘结工艺使得锂电池正极、负极与隔膜粘结,操作工艺复杂,有机溶剂的使用不符合绿环保的理念。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及制备方法和锂电池,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室温下粘结效果不好,电极片和隔膜容易发生位移的技术问题。
5.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包括核层和壳层;
6.所述核层为苯乙烯类聚合物;
7.所述壳层为聚丙烯酸酯
8.所述聚丙烯酸酯的单体为烷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
9.所述烷基丙烯酸酯和所述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1:1~3。
10.优选的,所述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的粒径为1~3微米。
11.优选的,所述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的粒径为1.5~2微米。
12.优选的,所述核层和壳层的质量比为1:1~2。
13.优选的,所述苯乙烯类聚合物的苯乙烯类单体选自苯乙烯,a-甲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甲基丙烯酸苯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
14.优选的,所述苯乙烯类聚合物的苯乙烯类单体为苯乙烯。
15.优选的,所述聚丙烯酸酯的单体中的烷基丙烯酸酯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
16.所述聚丙烯酸酯的单体中的丙烯酸酯单体选自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
17.优选的,所述聚丙烯酸酯的单体中的烷基丙烯酸酯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
18.所述聚丙烯酸酯的单体中的丙烯酸酯单体为丙烯酸甲酯。
19.优选的,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甲酯的质量比为8:17;
20.所述核层和壳层的质量比为1:1。
21.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22.步骤s1、将苯乙烯类单体、引发剂以及溶剂混合后,进行核层聚合反应,得到苯乙烯类聚合物分散液;
23.步骤s2、将苯乙烯类聚合物分散液、丙烯酸酯单体、烷基丙烯酸酯单体、分散稳定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引发剂、乳化剂以及溶剂水进行壳层聚合反应,得到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分散液;
24.步骤s2中,所述烷基丙烯酸酯和所述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1:1~3。
25.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核层聚合反应的温度为65~75℃,时间为12h~24h。
26.优选的,步骤s1和步骤s2中,所述引发剂油都为溶性引发剂。
27.优选的,所述溶性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偶氮二异庚腈、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己酯、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过氧化二碳酸二苯氧乙基酯、过氧化双(3,5,5-三甲基乙酰)、过氧化新葵酸异丙苯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
28.优选的,所述溶性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和过氧化二苯甲酰。
29.优选的,所述溶剂为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
30.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为亲水性有机溶剂;
31.所述亲水性有机溶剂选自乙醇、甲醇、丙醇、异丙醇、丙酮、丁酮、乙二醇甲醚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
32.优选的,步骤s2中,所述壳层聚合反应的温度为60~80℃,时间为9h~15h。
33.优选的,步骤s2中,所述乳化剂为阴离子型乳化剂;
34.所述阴离子型乳化剂选自对甲苯磺酸钠、丙烯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二异辛基琥珀磺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
35.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锂电池,包括锂电池陶瓷隔膜、正电极、负电极、上述粘结剂以及电解液;
36.所述正电极、所述负电极通过所述粘结剂粘附在锂电池陶瓷隔膜两面;
37.所述锂电池陶瓷隔膜、正电极、负电极、上述粘结剂浸润在所述电解液中。
38.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及制备方法和锂电池,其中,锂电池陶瓷涂覆隔膜粘结剂包括核层和壳层,核层为苯乙烯类聚合物,壳层为丙烯酸酯和烷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聚丙烯酸酯,核层苯乙烯类聚合物含有的苯基,使得核层苯乙烯类聚合物硬度远高于壳层丙烯酸酯和烷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聚丙烯酸酯,得到的是“硬核软壳”粘结剂,质量比为1:1~3的烷基丙烯酸酯和所述丙烯酸酯共聚形成的壳层聚丙烯酸酯的玻璃化温度较低,玻璃化温度在-10℃~-30℃左右,在室温下为玻璃态,粘弹性好,能在室温下将正负极片和电池陶瓷隔膜通过常规压制后很好的粘结,正负极片和电池陶瓷隔膜之间剥离强度高,正负极片和电池陶瓷隔膜难以剥离、移动,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锂电池
陶瓷隔膜粘结剂室温下粘结效果不好,电极片和隔膜容易发生位移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的粒径测试结果图;
41.图2为本技术对比例2提供的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的粒径测试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及制备方法和锂电池,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室温下粘结效果不好,电极片和隔膜容易发生位移的技术问题。
4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4.实施例1
4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为核壳结构,核层为苯乙烯类聚合物,壳层为丙烯酸酯和烷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聚丙烯酸酯,核层苯乙烯类聚合物含有的苯基,使得核层苯乙烯类聚合物硬度远高于壳层丙烯酸酯和烷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聚丙烯酸酯,从而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硬核软壳”粘结剂,质量比为1:1~3的烷基丙烯酸酯和所述丙烯酸酯共聚形成的壳层聚丙烯酸酯的玻璃化温度较低,玻璃化温度在-10℃~-30℃左右,在室温下为玻璃态,粘弹性好,能在室温下将正负极片和电池陶瓷隔膜通过常规压制后很好的粘结,正负极片和电池陶瓷隔膜之间剥离强度可以达到13.3n/m,剥离强度高,正负极片和电池陶瓷隔膜难以剥离、移动,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室温下粘结效果不好,电极片和隔膜容易发生位移的技术问题。
46.作为优选,本技术提供的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粒径为1~3微米,优选1.5~2微米,本技术提供的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粒径较大,粘结剂的中位粒径d50可以达到1.8微米左右,其中核层粒径可以达到1.5微米左右,粘结剂中壳层在室温下为玻璃态,粘弹性好,能在室温下将正负极片和电池陶瓷隔膜通过常规压制后很好的粘结,并且硬质核层粒径较大,硬质核层在压制过程后不容易变形,不容易出现粘结剂堵塞隔膜、且硬质核层不容易变形,较大粒径,有利于粘结剂之间留有缝隙,从而为电极或隔膜浸润电解液后膨胀提供缓冲空间,提高锂电池性能。
47.作为优选,本技术提供的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中核层和壳层的质量比为1:1~2,当核层和壳层的质量比较低,核层和壳层的质量比为1:0.5时,壳层没有完全包覆核层,压制后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与电极片、隔膜接触的一些位置没有壳层,核层裸露,核层为苯乙烯类聚合物,粘结效果不好,因此,本技术通过限定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中核层和壳层的质量比为1:1~2,能够提高粘结剂对电极片和隔膜的粘结效果。
48.作为优选,本技术提供的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壳层聚合物中的聚合单体包括丙烯酸酯和烷基丙烯酸酯,接枝烷基的烷基丙烯酸酯玻璃化温度较高,容易导致壳层粘结效果,本技术中烷基丙烯酸酯和所述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1:1~3,烷基丙烯酸酯的质量百分数较低,有利于提高粘结效果,作为优选,本技术中烷基丙烯酸酯选自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酯选自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丁酯的质量比为8:17。
49.实施例2
50.本实施例提供了制备实施例1所述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的一种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核层苯乙烯类聚合物的制备步骤以及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的制备步骤。
51.其中,核层苯乙烯类聚合物的制备步骤包括在带有温度计,通氮气管,回流装置和搅拌装置反应器中,加入溶剂无水乙醇320g和溶剂去离子水80g,分散稳定剂聚乙烯吡咯烷酮20g,室温下搅拌溶解,再加入单体苯乙烯100g,通n2,升温至70℃。温度升至70℃后,快速加入引发剂偶氮二异,继续在70℃搅拌聚合反应12h。反应完毕,降温至室温,制备得到含核层苯乙烯类聚合物的分散液,分散液中核层苯乙烯类聚合物粒径约为1.5um,核层苯乙烯类聚合物含有的苯基使得核层为“硬核”微球。
52.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的制备步骤包括向反应釜中加入含核层苯乙烯类聚合物的分散液130g,加入溶剂去离子水154g,再加入分散稳定剂聚乙烯吡咯烷酮1.25g和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0.25g室温下搅拌5~6h,再升温至65℃,并通n2除氧,将烷基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12g和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酸丁酯13g,引发剂偶氮二异0.13g室温混合溶解后一次性加入反应釜中,65℃保温6~7h,升温至75℃保温3h,反应完毕降温至室温,将反应液过滤,收集滤液可获得得到核层为苯乙烯类聚合物,壳层为聚丙烯酸酯的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粒径约为1.8um左右,壳层为聚丙烯酸酯玻璃化温度较低,粘弹性较好,质地软,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为“硬核软壳”结构粘合剂。
53.实施例3
54.本实施例提供了制备实施例1所述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的一种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烷基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质量为10g,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酸丁酯的质量为15g。
55.实施例4
56.本实施例提供了制备实施例1所述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的一种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烷基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质量为8g,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酸丁酯的质量为17g。
57.实施例5
58.本实施例提供了制备实施例1所述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的一种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加入核层苯乙烯类聚合物的分散液的质量为86g,加入溶剂去离子水的质量为166g。
59.对比例1
60.本对比例提供了制备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的一种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烷基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质量为17g,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酸丁酯的质量为8g。
61.对比例2
62.本对比例提供了制备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的一种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的制备步骤不同,本对比例中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的制备步骤包括向反应釜中加入含核层苯乙烯类聚合物的分散液130g,加入溶剂去离子水107g,再加入分散稳定剂聚乙烯吡咯烷酮0.63g和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0.13g室温下搅拌5~6h,再升温至65℃,并通n2除氧,将烷基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6g和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酸丁酯6.5g,引发剂偶氮二异0.07g室温混合溶解后一次性加入反应釜中,65℃保温6~7h,升温至75℃保温3h,反应完毕降温至室温,将反应液过滤,收集滤液可获得得到核层为苯乙烯类聚合物,壳层为聚丙烯酸酯的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粒径的约为1.5um左右,壳层为聚丙烯酸酯没有完全包裹核层,部分核层苯乙烯类聚合物裸露。
63.实施例6
6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锂电池,包括锂电池陶瓷隔膜、正电极、负电极、实施例2-5提供的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以及电解液;
65.正电极、负电极通过实施例2-5提供的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粘附在锂电池陶瓷隔膜两面。
66.锂电池陶瓷隔膜、正电极、负电极、实施例2-5提供的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浸润在电解液中。
67.本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由于使用了室温下粘结强度优异的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因此,正电极、负电极通过粘结剂粘附在锂电池陶瓷隔膜后,能改善极片和隔膜容易发生位移的情况,减少正负极直接接触造成短路的概率;同时与聚偏氟乙烯pvdf需要溶解在n-甲基吡咯烷酮等有机溶剂中使用相比,还能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量,更加绿环保。
68.本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不局限于作为汽车动力的动力锂电池、还包括用于风光发电厂的储能锂电池以及手表、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使用的锂电池等。
69.测试例1
70.本技术实施例2-5以及对比例1-2提供的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进行性能测试,性能测试包括粒径测试和剥离强度测试(粘度测试)。
71.其中,粒径测试为测试实施例1和对比例2提供的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平均粒径,粒径测试过程为以蒸馏水为流动相将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滴加至topsizer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池中,测定聚合物的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平均粒径,结果如图1-2所示。
72.剥离强度测试(粘度测试)为实施例2-5以及对比例1-2提供的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均匀刮涂在陶瓷隔膜的表面,60℃干燥,获得带有粘合剂涂层的陶瓷隔膜,将该隔膜与电极片的涂覆面贴合,随后在1mpa条件下,室温下压15s,测试电极片与隔膜的剥离强度,剥离强度测试(粘度测试)过程为按国标gb/t 2792-2014《胶粘带剥离强度的试验方法》,测试室温隔膜与极片的180
°
剥离强度,剥离强度测试(粘度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0073][0074]
表1
[0075]
从表1可以看出,本实施例2-5提供的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中由丙烯酸酯和烷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聚丙烯酸酯玻璃化温度能在室温下将正负极片和电池陶瓷隔膜通过常规压制后很好的粘结,正负极片和电池陶瓷隔膜之间剥离强度为8.3~13.3n/m左右,剥离强度高,这说明本技术提供的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室温下压制粘结正负极片和电池陶瓷隔膜后,正负极片和电池陶瓷隔膜难以剥离、移动,粘结性能优异,从而能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室温下粘结效果不好,电极片和隔膜容易发生位移的技术问题。
[0076]
从实施例2-4提供的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的剥离强度可以确定,调整壳层中聚合单体丙烯酸酯和烷基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例,即增加壳层单体丙烯酸酯的质量,减少单体烷基丙烯酸酯的质量可以改善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粘结强度;进一步的从对比例1提供的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的剥离强度可以确定,而减少壳层单体丙烯酸酯的质量,增加单体烷基丙烯酸酯的质量可能导致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失去粘结效果,这是烷基丙烯酸酯质量增加后导致壳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过高引起的,结合剥离强度测试(粘度测试)结果可以确定,当壳层中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丁酯的质量比为8:17时,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的剥离强度(粘度)性能优异。
[0077]
从实施例5、1可以确定,与实施例1提供的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相比,实施例5减少了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中核层苯乙烯类聚合物的质量,而结果显示实施例1和5提供的锂电池陶瓷隔膜剥离强度相近,粘结性能几乎相同,这说明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的核层对粘结性能没有影响,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中与锂电池极片和隔膜粘结的壳层,为表面粘结,硬质核层在压制过程后不容易变形,能减少粘结剂堵塞隔膜的情况,并为电极或隔膜浸润电解液后膨胀提供缓冲空间,提高锂电池性能;从对比例2提供的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测试结果可以进一步确定,当减少了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中壳层聚丙烯酸酯的质量,即当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中壳层质量较低时,无法包裹核层,导致核层裸露,核层粘结效果不好,从而导致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剥离强度(粘度)性能下降,结合剥离强度测试(粘度测试)结果可以确定,当核层与壳层的质量比为1:1~2时,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的剥离
强度(粘度)性能优异。
[0078]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核层和壳层;所述核层为苯乙烯类聚合物;所述壳层为聚丙烯酸酯;所述聚丙烯酸酯的单体为烷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所述烷基丙烯酸酯和所述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1: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的粒径为1~3微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的粒径为1.5~2微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层和壳层的质量比为1: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苯乙烯类聚合物的苯乙烯类单体选自苯乙烯,a-甲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甲基丙烯酸苯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酯的单体中的烷基丙烯酸酯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所述聚丙烯酸酯的单体中的丙烯酸酯单体选自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酯的单体中的烷基丙烯酸酯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聚丙烯酸酯的单体中的丙烯酸酯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优选的,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甲酯的质量比为8:17。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步骤s1、将苯乙烯类单体、引发剂以及溶剂混合后,进行核层聚合反应,得到苯乙烯类聚合物分散液;步骤s2、将苯乙烯类聚合物分散液、丙烯酸酯单体、烷基丙烯酸酯单体、分散稳定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引发剂、乳化剂以及溶剂水进行壳层聚合反应,得到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分散液;步骤s2中,所述烷基丙烯酸酯和所述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1:1~3。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核层聚合反应的温度为65~75℃,时间为12h~24h;步骤s2中,所述壳层聚合反应的温度为60~80℃,时间为9h~15h。10.一种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锂电池陶瓷隔膜、正电极、负电极、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以及电解液;所述正电极、所述负电极通过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粘附在锂电池陶瓷隔膜两面;所述锂电池陶瓷隔膜、正电极、负电极、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锂电池陶瓷隔膜粘
结剂浸润在所述电解液中。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及制备方法和锂电池,锂电池陶瓷涂覆隔膜粘结剂包括核层和壳层,壳层为质量比为1:1~3的烷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的共聚物聚丙烯酸酯,玻璃化温度在-10℃~-30℃左右,在室温下为玻璃态,粘弹性好,能在室温下将正负极片和电池陶瓷隔膜通过常规压制后很好的粘结,正负极片和电池陶瓷隔膜难以剥离、移动,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锂电池陶瓷隔膜粘结剂室温下粘结效果不好,电极片和隔膜容易发生位移的技术问题。易发生位移的技术问题。易发生位移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谭树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英德侗富贵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2.07

技术公布日:

2023/3/28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2:23: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818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隔膜   锂电池   丙烯酸酯   陶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