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罩式炉炉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热处理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罩式炉炉罩。


背景技术:



2.热处理是机械电子工业生产中极其重要的工艺,指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该工艺所用的主要加热设备就是热处理炉,热处理炉按照结构分为滚筒底炉、步进炉、手推车炉、链条炉、回转炉和罩式炉等,这些热处理炉都是通过对炉内的金属材料进行加热来改变金属材料机械性能。
3.在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芯式钟罩炉中,其包括外罩、底座和中心加热棒,外罩上设有便于外罩起吊的吊耳,中心加热棒固定在底座中心位置。车间生产使用的这种钟罩炉体积较大,在热处理前后都需要使用起重机来吊装罩式炉的外罩。由于外罩顶端的吊耳处于较高的位置,并且起重机起吊钩在移动过程处于游离状态而很难钩住吊耳,需要作业人员攀高将起重机的起吊钩精准勾住吊耳,整个过程不仅消耗大量人力,还影响了生产效率,而且高空作业也存在较多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罩式炉炉罩吊装困难且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罩式炉炉罩,方便了起重机起吊钩的定位,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罩式炉炉罩,包括罩体和吊杆所述罩体顶部设有相对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之间形成第一导向槽,所述吊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轨连接,所述吊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轨连接;所述吊杆、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导轨和所述罩体之间形成用于穿钩的空腔。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先将起重机起吊钩定位至第一导向槽内,随后使起吊钩沿着第一导向槽移动,直到起吊钩钩住吊杆,再将罩体吊起。起吊钩在移动的过程中活动范围受限,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导向下可直线移动到吊杆所在之处,提高了罩体上钩的效率,并且无需作业人员高空作业。
8.优选的,所述第一导轨端部和所述第二导轨端部分别设有第一斜轨和第二斜轨,所述第一斜轨和所述第二斜轨之间形成渐窄槽,所述渐窄槽的宽度沿所述吊杆所在的方向逐渐减小。起吊钩先定位至渐窄槽后,再沿着渐窄槽进入第一导向槽。渐窄槽的平均宽度大于第一导向槽的宽度,相较于第一导向槽更容易定位,可方便起吊钩定位至第一导向槽,从而提高作业效率。
9.优选的,所述第一斜轨和所述第二斜轨均凸出于所述罩体侧面。第一斜轨和第二斜轨凸出罩体侧面后,在地面上操纵起重机的作业人员可看到第一斜轨和第二斜轨凸出罩体侧面的部分,再根据第一斜轨和第二斜轨所凸出来的部分将起吊钩快速定位至渐窄槽内。
10.优选的,所述罩体顶部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设有相对的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所述第三导轨和所述第四导轨之间形成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宽度沿所述吊杆所在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吊杆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上方。第二导向槽进一步缩小了起吊钩的活动范围,从而进一步提高吊杆上钩的概率。
11.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封闭起吊钩钩口的闭锁板,所述闭锁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轨连接,所述闭锁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轨连接。当起吊钩钩住吊杆并将罩体吊起时,闭锁板上靠近吊杆的的一端与起吊钩抵接,并将起吊钩钩口封闭,避免起吊钩顺着脱钩的方向转动,从而使起吊钩在吊装罩体的过程中保持稳定。
12.优选的,所述吊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导轨转动连接,所述吊杆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导轨转动连接;所述闭锁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轨转动连接,所述闭锁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轨转动连接;所述吊杆或所述闭锁板上连接有吊绳,所述吊绳一端连接有垂块;所述罩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遮挡所述垂块的遮挡件,所述遮挡件上设有供所述垂块穿过的容纳腔,当所述吊杆向上转动时所述闭锁板向上转动并且所述垂块可上升至所述容纳腔内。吊杆未被吊起时,垂块位于遮挡件下方;而在起吊钩钩住吊杆并将罩体吊起的过程中,吊杆向上运动,并推动闭锁板向上转动,同时吊绳带动垂块一起向上运动,直到垂块进入容纳腔内被遮挡件挡住,地面上的作业人员看不到垂块即说明起吊钩已经顺利钩住吊杆,此时才可以继续向上吊起罩体。利用垂块提示地面上的作业人员此时吊杆的状态,避免起吊钩吊空后因需重新定位起吊钩而降低了作业效率。
13.优选的,所述罩体侧壁上位于所述遮挡件下方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垂块的支承板。在不起吊罩体时,垂块落在支承板上,支承板可支撑垂块使得吊绳处于松弛状态,避免吊绳长期处于拉紧状态,从而延长吊绳的使用寿命。
14.优选的,所述闭锁板靠近所述第二导轨的一侧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呈“l”形,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闭锁板的一端与所述吊绳连接。当闭锁板向上转动时会带动吊绳和垂块一齐向上运动,当闭锁板向下转动时吊绳和垂块也向下运动。将吊绳连接在闭锁板上,防止因吊绳距离吊杆太近被起吊钩钩住而影响了垂块的位置精度。
15.优选的,所述第二导轨上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有防护腔,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防护腔内。防护罩可防止起吊钩误钩住连接部而损坏连接部。
16.优选的,所述吊杆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增重板和第二增重板,所述第一增重板和所述第二增重板均呈“l”形,所述第一增重板和所述第二增重板上分别设有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当所述吊杆向下运动时,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可与所述闭锁板抵接。吊杆在运动至最高点时会受到第一增重板和第二增重板的拉力,当起吊钩脱钩后吊杆会因受到第一增重板和第二增重板的拉力而向下运动复位,从而方便下一次上钩;并且,在吊杆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也会向上运动至与闭锁板抵接,防止闭锁板继续向下转动,使得每次吊杆在被吊起时闭锁板都能随着吊杆的运动而运动。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来限制起吊钩的运动,使起吊钩可顺着第一导向槽的方向快速定位至吊杆,提高了吊杆上钩的概率,无需高空作业,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利用闭锁板抵住起吊钩并封闭起吊钩钩口,防止起吊钩顺着脱钩的方向转动,提高起吊钩的稳定性和起吊的安全性;使用可随着吊杆运动而运动的垂块来提示作业人员吊杆是否已上钩,从而提高作业效率,为罩体的吊装工作带来了便利。
附图说明
18.图1是一种罩式炉炉罩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空腔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21.图4是闭锁板和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垂块与遮挡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第一增重件和第二增重件与吊杆的连接示意图;
24.图7是第一增重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8是第二增重件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中:1-罩体;2-吊杆;201-空腔;202-第一连接件;203-第二连接件;3-第一导轨;301-第一导向槽;4-第二导轨;5-第一斜轨;501-渐窄槽;6-第二斜轨;7-第三导轨;701-第二导向槽;8-第四导轨;9-闭锁板;901-连接部;10-吊绳;11-垂块;12-遮挡件;1201-容纳腔;13-支承板;14-防护罩;1401-防护腔;15-第一增重板;1501-第一抵接部;16-第二增重板;1601-第二抵接部;17-起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27.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30.实施例1
31.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罩式炉炉罩,包括罩体1和吊杆2,罩体1顶部焊接有相对的第一导轨3和第二导轨4,第一导轨3和第二导轨4之间形成第一导向槽301,吊杆2的一端与第一导轨3连接,吊杆2的另一端与第二导轨4连接;吊杆2、第一导轨3、第二导轨4和罩体1之间形成用于穿钩的空腔201。
32.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或工作流程:先将起重机起吊钩17定位至第一导向槽301内,随后使起吊钩17沿着第一导向槽301移动,直到起吊钩17钩住吊杆2,再将罩体1吊起。起吊钩17在移动的过程中因活动范围受限,在第一导轨3和第二导轨4的导向下可直线移动到吊杆2所在之处并顺利钩住吊杆2。
33.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利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来限制起吊钩的运动,使起吊钩可顺着第一导向槽的方向快速定位至吊杆,提高了吊杆上钩的概率,从而提高了罩体吊装
的作业效率,并且无需高空作业,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34.实施例2
35.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导轨3端部和所述第二导轨4端部分别设有第一斜轨5和第二斜轨6,第一斜轨5和第二斜轨6之间形成渐窄槽501,渐窄槽501的宽度沿吊杆2所在的方向逐渐减小。起吊钩17先定位至渐窄槽501后,再沿着渐窄槽501进入第一导向槽301。渐窄槽501的平均宽度大于第一导向槽301的宽度,相较于第一导向槽301更容易定位,可方便起吊钩17定位至第一导向槽301,从而提高作业效率。
36.具体的,第一斜轨5和第二斜轨6均凸出于罩体1侧面。第一斜轨5和第二斜轨6凸出罩体1侧面后,在地面上操纵起重机的作业人员可看到第一斜轨5和第二斜轨6凸出罩体1侧面的部分,再根据第一斜轨5和第二斜轨6所凸出来的部分将起吊钩17快速定位至渐窄槽501内。
37.进一步的,罩体1顶部位于第一导向槽301内还焊接有相对的第三导轨7和第四导轨8,第三导轨7和第四导轨8之间形成第二导向槽701,第二导向槽701的宽度沿吊杆2所在的方向逐渐减小,吊杆2位于第二导向槽701的上方。第二导向槽701进一步缩小了起吊钩17的活动范围,从而进一步提高吊杆2上钩的概率。
38.本实施的其他特征、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与实施例1一致。
39.实施例3
40.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还包括用于封闭起吊钩17钩口的闭锁板9,闭锁板9的一端与第一导轨3连接,闭锁板9另一端与第二导轨4连接。当起吊钩17钩住吊杆2并将罩体1吊起时,闭锁板9靠近吊杆17的一端与起吊钩17抵接,并将起吊钩17钩口封闭,当罩体1晃动而导致起吊钩17欲顺时针转动时,闭锁板9抵住起吊钩17使起吊钩17无法转动,避免脱钩的情况发生,从而使起吊钩17在吊装罩体1的过程中保持稳定。
41.具体的,吊杆2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202与第一导轨3转动连接,吊杆2另一端通过二接件203与第二导轨4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202和二接件203分别位于第一导轨3和第二导轨4的外侧,以使吊杆2可向下运动至与第一导轨3和第二导轨4抵接;闭锁板9的一端与第一导轨3转动连接,闭锁板9另一端与第二导轨4转动连接;结合图1和图5,闭锁板9上连接有吊绳10,吊绳10一端连接有圆柱体状的垂块11;罩体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遮挡垂块11的遮挡件12,遮挡件12上设有供垂块11穿过的容纳腔1201,当吊杆2向上转动时闭锁板9向上转动并且垂块11可上升至容纳腔1201内。吊杆2未被吊起时,垂块11位于遮挡件12下方;而在起吊钩17钩住吊杆2并将罩体1吊起的过程中,吊杆2向上运动,并推动闭锁板9向上转动,同时吊绳10带动垂块11一起向上运动,直到垂块11进入容纳腔1201内被遮挡件12挡住,地面上的作业人员看不到垂块11即说明起吊钩17已经顺利钩住吊杆2,此时才可以继续向上吊起罩体1。利用垂块11提示地面上的作业人员此时吊杆2的状态,避免起吊钩17吊空后因需重新定位起吊钩17而降低了作业效率。
42.进一步的,罩体1侧壁上位于遮挡件12下方设有用于支撑垂块11的支承板13。在不起吊罩体1时,垂块11落在支承板13上,支承板13可支撑垂块11使得吊绳10处于松弛状态,避免吊绳10长期处于拉紧状态,从而延长吊绳10的使用寿命。
43.具体的,如图4所示,闭锁板9靠近第二导轨4的一侧设有连接部901,闭锁板9通过连接部901与第二导轨4转动连接,连接部901呈“l”形,连接部901远离闭锁板9的一端与吊
绳10连接。当闭锁板9向上转动时会带动吊绳10和垂块11一齐向上运动,当闭锁板9向下转动时吊绳10和垂块11也向下运动。将吊绳10连接在闭锁板9上,防止因吊绳10距离吊杆2太近被起吊钩17钩住而影响了垂块11的位置精度。
44.进一步的,第二导轨4上设有防护罩14,防护罩14设有防护腔1401,连接部901位于防护腔1401内。防护罩14可防止起吊钩17误钩住连接部901而损坏连接部901。
45.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吊杆2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增重板15和第二增重板16,第一增重板15和第二增重板16的结构分别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增重板15和第二增重板16均呈“l”形,第一增重板15和第二增重板16上分别设有第一抵接部1501和第二抵接部1601,当吊杆2与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抵接时,第一抵接部1501和第二抵接部1601可与闭锁板9抵接。吊杆2在运动至最高点时会受到第一增重板15和第二增重板16的拉力,当起吊钩17脱钩后吊杆2会因受到第一增重板15和第二增重板16的拉力而下降至与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抵接,从而方便下一次上钩;并且,在吊杆2向下运动至与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抵接的过程中,第一抵接部1501和第二抵接部1601也会向上运动至与闭锁板9抵接,防止闭锁板9继续向下转动,使得每次吊杆2在被吊起时闭锁板9都能随着吊杆2的运动而运动。
46.本实施的其他特征、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与实施例2一致。
47.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罩式炉炉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1)和吊杆(2),所述罩体(1)顶部设有相对的第一导轨(3)和第二导轨(4),所述第一导轨(3)和所述第二导轨(4)之间形成第一导向槽(301),所述吊杆(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轨(3)连接,所述吊杆(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轨(4)连接;所述吊杆(2)、所述第一导轨(3)、所述第二导轨(4)和所述罩体(1)之间形成用于穿钩的空腔(2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罩式炉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3)端部和所述第二导轨(4)端部分别设有第一斜轨(5)和第二斜轨(6),所述第一斜轨(5)和所述第二斜轨(6)之间形成渐窄槽(501),所述渐窄槽(501)的宽度沿所述吊杆(2)所在的方向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罩式炉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轨(5)和所述第二斜轨(6)均凸出于所述罩体(1)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罩式炉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顶部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301)内设有相对的第三导轨(7)和第四导轨(8),所述第三导轨(7)和所述第四导轨(8)之间形成第二导向槽(701),所述第二导向槽(701)的宽度沿所述吊杆(2)所在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吊杆(2)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槽(701)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罩式炉炉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封闭起吊钩钩口的闭锁板(9),所述闭锁板(9)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轨(3)连接,所述闭锁板(9)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轨(4)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罩式炉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2)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202)与所述第一导轨(3)转动连接,所述吊杆(2)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203)与所述第二导轨(4)转动连接;所述闭锁板(9)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轨(3)转动连接,所述闭锁板(9)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轨(4)转动连接;所述吊杆(2)或所述闭锁板(9)上连接有吊绳(10),所述吊绳(10)一端连接有垂块(11);所述罩体(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遮挡所述垂块(11)的遮挡件(12),所述遮挡件(12)上设有供所述垂块(11)穿过的容纳腔(1201),当所述吊杆(2)向上转动时所述闭锁板(9)向上转动并且所述垂块(11)可上升至所述容纳腔(1201)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罩式炉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侧壁上位于所述遮挡件(12)下方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垂块(11)的支承板(13)。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罩式炉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板(9)靠近所述第二导轨(4)的一侧设有连接部(901),所述连接部(901)呈“l”形,所述连接部(901)远离所述闭锁板(9)的一端与所述吊绳(10)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罩式炉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4)上设有防护罩(14),所述防护罩(14)设有防护腔(1401),所述连接部(901)位于所述防护腔(1401)内。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罩式炉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2)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增重板(15)和第二增重板(16),所述第一增重板(15)和所述第二增重板(16)均呈“l”形,所述第一增重板(15)和所述第二增重板(16)上分别设有第一抵接部(1501)和第二抵接部(1601),当所述吊杆(2)向下运动时,所述第一抵接部(1501)和所述第二抵接部(1601)可与所述闭锁板(9)抵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热处理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罩式炉炉罩,其包括罩体和吊杆,所述罩体顶部设有相对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之间形成第一导向槽,所述吊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轨连接,所述吊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轨连接;所述吊杆、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导轨和所述罩体之间形成用于穿钩的空腔。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罩式炉炉罩吊装困难且效率低下的不足,利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来限制起吊钩的运动,使起吊钩可顺着第一导向槽的方向快速定位至吊杆,提高了吊杆上钩的概率,从而提高了吊装效率,无需高空作业,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劳动强度。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

周根荣 林素 吴佳丽 赵柏成 李洪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乳源东阳光优艾希杰精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09

技术公布日:

2023/3/28

本文发布于:2024-09-26 02:17: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817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吊杆   导轨   吊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