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烟草领域,尤其涉及供料成条机预供丝体保护支持结构。


背景技术:



2.预供丝体是卷烟供料成条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负责烟丝的接收和预分配任务。在预供丝体维护、检修、清洁时,需要保护支撑装置将预供丝体从供料成条机中移除或移入;另外预供丝体在供料成条机内工作时,也会产生移动,需要保护支撑装置来调节或缓冲预供丝体在供料成条机内的移动。
3.现有设计中,如公开号为cn205036659u的专利文件中,对预供丝体的保护支撑结构通过液压系统来实现,但液压系统进油及回油速度慢,且容易出现故障,并无法缓冲对预供丝体的冲击;
4.现有设计也公开了如cn108244695b的专利文件中,对预供丝体的保护支撑结构采用机械系统来实现,但机械系统需要大量的人工辅助,且使得预供丝体的移动缓慢,容易出现机械故障,且也无法缓冲对预供丝体的冲击。
5.申请内容
6.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一种保护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气缸组件、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一气泵、控制器,所述第一气泵通过气管连通所述第一气缸组件,所述气管经过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解通过所述气管内气体流量的大小;所述第一气泵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可接收所述控制器的信号来调整经过所述气管的气体流量大小;
7.流量调节阀内含饲服功能,将电流信号转变成相对应的直线位移,自动地控制调节阀开度,达到对管道内流体的压力、流量、温度、液位等工艺参数的连续调节。
8.所述第一气缸组件包括气缸侧壁、气缸上壁、气缸底壁、活塞连通管,所述活塞位于所述气缸侧壁之间,所述气缸侧壁、所述气缸底壁、所述活塞围成气缸下腔,所述气缸侧壁、所述气缸上壁、所述活塞围成气缸上腔;所述连通管用于测量所述气缸上腔与所述气缸下腔的气压差,所述连通管测量的气压差可传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气压差控制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调控所述气管内的气体流量大小;所述气缸上腔与所述气缸下腔的气压差对所述活塞产生作用力,带动所述活塞在所述气缸侧壁内上下移动。
9.所述连通管的上端连通所述气缸上腔,所述连通管的下端连通所述气缸下腔,所述连通管的内部还设置有传感膜,所述传感膜将所述连通管分成连通管上腔与连通管下腔,所述连通管上腔与所述连通管下腔通过所述传感膜密封连接。
10.所述传感膜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连通管上腔与所述气缸上腔气体连通,所述连通管下腔与所述气缸下腔气体连通,所述气缸上腔与所述气缸下腔的气压差会引起所述传感膜体积变化,进而产生不同的电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
11.所述电信号包括电阻信号或电容信号。
12.所述气管连通所述气缸下腔,所述气管不与所述气缸上腔连通;
13.所述保护支撑装置还包括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活塞垂直连接,所述推杆沿所述活塞从所述气缸上腔伸出,所述活塞推动所述推杆移动;
14.所述气缸上壁的中部为缺口形状,所述推杆通过所述缺口从所述气缸上腔伸出;
15.通过所述气泵对所述气缸下腔内抽吸过程调节所述气缸下腔内气压变化,所诉气缸上腔通过所述气缸上壁的缺口与外界气体连通。
16.所述连通管上腔与所述气缸上腔的通过多孔壁连接,所述多孔壁包括多个贯穿的气孔,所述多孔壁与所述气缸内壁平滑连接;
17.所述连通管下腔与所述气缸下腔的通过多孔壁连接,所述多孔壁包括多个贯穿的气孔,所述多孔壁与所述气缸内壁平滑连接。
18.所述第一气缸组件还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气缸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气缸上壁固定连接;
19.所述气缸内壁的水平方向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一弹簧的水平方向截面是圆形,所述第二弹簧的水平方向截面是圆形,所述活塞的水平方向截面为圆形;沿水平方向,所述第一弹簧的截面小于所述活塞的截面,所述第二弹簧的截面大于所述推杆的截面,所述推杆贯穿所述第二弹簧,且所述推杆不与所述第二弹簧接触。
20.所述保护支撑装置的工作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21.初始过程,由于所述活塞的重力大于所述活塞与所述气缸侧壁的最大静摩擦力,所述活塞下落并压缩所述第一弹簧;
22.启动过程,所述控制器接受到启动指令,所述控制器打开所述第一气泵并调整所述第一气泵为充气模式,所述控制器打开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并通过所述气管向所述气缸下腔内充气,使得所述气缸下腔内气压大于所述气缸上腔内气压,从而对所述活塞产生向上的推力,至所述活塞受到压力差的向上推力与所述活塞受到所述第一弹簧的向上推力大于所述活塞与所述气缸侧壁的最大静摩擦力,所述活塞开始向上运动;
23.调解过程,所述连通管检测所述气缸上腔与所述气缸下腔的压力差,并通过所述传感膜发送信号给所述控制器以调解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来调解所述活塞在所述气缸内壁上的移动速度;
24.下落过程,所述控制器接到信号,所述控制器调整所述第一气泵为抽气模式,所述气缸上腔与所述气缸下腔的压力差对所述活塞产生向下的推力,以减缓所述活塞向上运动的速度,或使得所述活塞向下运动;
25.触顶过程,随着所述活塞向上运动至所述活塞接触所述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随之压缩并对所述活塞产生向下的推力,以缓解所述活塞对气缸上壁的冲击,也缓解所述推杆对外部设备的冲击;
26.其中,所述下落过程与所述触顶过程的先后顺序可由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气泵及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来调整;
27.所述推杆与供料成条机的预供丝体连接,所述保护支撑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气缸组件的循环往复运动实现所述预供丝体地摆开和合拢。
28.所述保护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二气缸组件,所述第二气缸组件通过所述气管与所述第一气泵气体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通过所述第二气缸组件与所述第一气泵之间的所述气管。
29.所述保护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二气缸组件、第二气泵、第二流量调节阀,所述第二气缸组件与所述第二气泵气体连接,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通过所述第二气缸组件与所述第二气泵之间的气管,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气泵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30.本技术通过电气控制加弹簧结构的保护支撑装置,通过检测气缸组件内的压差,进而通过控制器经过控制流量调节阀到气缸组件内的气体流量,进一步调解压差,对活塞产生不同大小甚至不同方向的推力,以控制活塞在气缸组件中的运动,相当于控制了推杆连接的外部设备如预供丝体的运动;
31.同时通过弹簧的设置缓冲了活塞对气缸的冲击,相当于缓冲了预供丝体运动的冲击;
32.同时通过双气缸设置,每个气缸的推杆都可以连接预供丝体,更加保证了支撑稳定性。解决了预供丝体受巨大冲击而产生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34.图1是本技术保护支撑装置单气缸实施方式整体结构示意图。
35.图2是本技术保护支撑装置爽气缸实施方式整体结构示意图。
36.图3是本技术第一气缸组件内部结构及a1、a2放大位置示意图
37.图4是本技术第一气缸组件中设置弹簧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8.图5是本技术a1位置放大结构示意图
39.图6是本技术第一气缸组件的能够截到弹簧的水平方向截面图
40.1第一气缸组件11气缸侧壁111气缸上腔112气缸下腔113多孔壁12活塞131第一弹簧132第二弹簧14推杆15气缸上壁16连通管161连通管上腔162连通管下腔17传感膜18气缸底壁19气管2第二气缸组件
41第一流量调节阀42第二流量调节阀51第一气泵52第二气泵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42.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如图1-6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保护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气缸组件1、第一流量调节阀41、第一气泵51、控制器6,所述第一气泵51通过气管19连通所述第一气缸组件1,所述气管19经过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41,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41用于调解通过所述气管19内气体流量的大小;所述第一气泵51与所述控制器6电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41与所述控制器6电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41可接收所述控制器6的信号来调整经过所述气管19的气体流量大小;
43.流量调节阀内含饲服功能,将电流信号转变成相对应的直线位移,自动地控制调节阀开度,达到对管道内流体的压力、流量、温度、液位等工艺参数的连续调节。
44.所述第一气缸组件1包括气缸侧壁11、气缸上壁15、气缸底壁18、活塞12、连通管16,所述活塞12位于所述气缸侧壁11之间,所述气缸侧壁11、所述气缸底壁18、所述活塞12围成气缸下腔112,所述气缸侧壁11、所述气缸上壁15、所述活塞12围成气缸上腔111;所述连通管16用于测量所述气缸上腔111与所述气缸下腔112的气压差,所述连通管16测量的气压差可传送给所述控制器6,所述控制器6根据气压差控制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41调控所述气管19内的气体流量大小;所述气缸上腔111与所述气缸下腔112的气压差对所述活塞12产生作用力,带动所述活塞12在所述气缸侧壁11内上下移动。
45.所述连通管16的上端连通所述气缸上腔111,所述连通管16的下端连通所述气缸下腔112,所述连通管16的内部还设置有传感膜17,所述传感膜17将所述连通管16分成连通管上腔161与连通管下腔162,所述连通管上腔161与所述连通管下腔162通过所述传感膜17密封连接。
46.所述传感膜17与所述控制器6电连接,所述连通管上腔161与所述气缸上腔111气体连通,所述连通管下腔162与所述气缸下腔112气体连通,所述气缸上腔111与所述气缸下腔112的气压差会引起所述传感膜17体积变化,进而产生不同的电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6。
47.所述电信号包括电阻信号或电容信号。
48.所述气管19连通所述气缸下腔112,所述气管19不与所述气缸上腔111连通;
49.所述保护支撑装置还包括推杆14,所述推杆14与所述活塞12垂直连接,所述推杆14沿所述活塞12从所述气缸上腔111伸出,所述活塞12推动所述推杆14移动;
50.所述气缸上壁15的中部为缺口形状,所述推杆14通过所述缺口从所述气缸上腔111伸出;
51.通过所述气泵对所述气缸下腔112内抽吸过程调节所述气缸下腔112内气压变化,所诉气缸上腔111通过所述气缸上壁15的缺口与外界气体连通。
52.所述连通管上腔161与所述气缸上腔111的通过多孔壁113连接,所述多孔壁113包括多个贯穿的气孔,所述多孔壁113与所述气缸内壁平滑连接;
53.所述连通管下腔162与所述气缸下腔112的通过多孔壁113连接,所述多孔壁113包括多个贯穿的气孔,所述多孔壁113与所述气缸内壁平滑连接。
54.所述第一气缸组件1还包括第一弹簧131、第二弹簧132,所述第一弹簧131与所述气缸底壁1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32与所述气缸上壁15固定连接;
55.所述气缸内壁的水平方向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一弹簧131的水平方向截面是圆形,所述第二弹簧132的水平方向截面是圆形,所述活塞12的水平方向截面为圆形;沿水平方向,所述第一弹簧131的截面小于所述活塞12的截面,所述第二弹簧132的截面大于所述推杆14的截面,所述推杆14贯穿所述第二弹簧132,且所述推杆14不与所述第二弹簧132接触。
56.所述保护支撑装置的工作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57.初始过程,由于所述活塞12的重力大于所述活塞12与所述气缸侧壁11的最大静摩擦力,所述活塞12下落并压缩所述第一弹簧131;
58.启动过程,所述控制器6接受到启动指令,所述控制器6打开所述第一气泵51并调整所述第一气泵51为充气模式,所述控制器6打开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41,并通过所述气管19向所述气缸下腔112内充气,使得所述气缸下腔112内气压大于所述气缸上腔111内气压,从而对所述活塞12产生向上的推力,至所述活塞12受到压力差的向上推力与所述活塞12受到所述第一弹簧131的向上推力大于所述活塞12与所述气缸侧壁11的最大静摩擦力,所述活塞12开始向上运动;
59.调解过程,所述连通管16检测所述气缸上腔111与所述气缸下腔112的压力差,并通过所述传感膜17发送信号给所述控制器6以调解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41,来调解所述活塞12在所述气缸内壁上的移动速度;
60.下落过程,所述控制器6接到信号,所述控制器6调整所述第一气泵51为抽气模式,所述气缸上腔111与所述气缸下腔112的压力差对所述活塞12产生向下的推力,以减缓所述活塞12向上运动的速度,或使得所述活塞12向下运动;
61.触顶过程,随着所述活塞12向上运动至所述活塞12接触所述第二弹簧132,所述第二弹簧132随之压缩并对所述活塞12产生向下的推力,以缓解所述活塞12对气缸上壁15的冲击,也缓解所述推杆14对外部设备的冲击;
62.其中,所述下落过程与所述触顶过程的先后顺序可由所述控制器6控制所述第一气泵51及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41来调整;
63.所述推杆14与供料成条机的预供丝体连接,所述保护支撑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气缸组件1的循环往复运动实现所述预供丝体地摆开和合拢。
64.所述保护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二气缸组件2,所述第二气缸组件2通过所述气管19与所述第一气泵51气体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41通过所述第二气缸组件2与所述第一气泵51之间的所述气管19。
65.所述保护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二气缸组件2、第二气泵52、第二流量调节阀42,所述第二气缸组件2与所述第二气泵52气体连接,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42通过所述第二气缸组件2与所述第二气泵52之间的气管19,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42与所述控制器6电连接,所述第二气泵52与所述控制器6电连接。
66.本技术通过电气控制加弹簧结构的保护支撑装置,通过检测气缸组件内的压差,进而通过控制器6经过控制流量调节阀到气缸组件内的气体流量,进一步调解压差,对活塞12产生不同大小甚至不同方向的推力,以控制活塞12在气缸组件中的运动,相当于控制了推杆14连接的外部设备如预供丝体的运动;
67.同时通过弹簧的设置缓冲了活塞12对气缸的冲击,相当于缓冲了预供丝体运动的冲击;
68.同时通过双气缸设置,每个气缸的推杆14都可以连接预供丝体,更加保证了支撑稳定性。解决了预供丝体受巨大冲击而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特征:


1.一种保护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气缸组件、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一气泵、控制器,所述第一气泵通过气管连通所述第一气缸组件,所述气管经过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解通过所述气管内气体流量的大小;所述第一气泵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可接收所述控制器的信号来调整经过所述气管的气体流量大小;所述第一气缸组件包括气缸侧壁、气缸上壁、气缸底壁、活塞、连通管,所述活塞位于所述气缸侧壁之间,所述气缸侧壁、所述气缸底壁、所述活塞围成气缸下腔,所述气缸侧壁、所述气缸上壁、所述活塞围成气缸上腔;所述连通管用于测量所述气缸上腔与所述气缸下腔的气压差,所述连通管测量的气压差可传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气压差控制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调控所述气管内的气体流量大小;所述气缸上腔与所述气缸下腔的气压差对所述活塞产生作用力,带动所述活塞在所述气缸侧壁内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的上端连通所述气缸上腔,所述连通管的下端连通所述气缸下腔,所述连通管的内部还设置有传感膜,所述传感膜将所述连通管分成连通管上腔与连通管下腔,所述连通管上腔与所述连通管下腔通过所述传感膜密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护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膜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连通管上腔与所述气缸上腔气体连通,所述连通管下腔与所述气缸下腔气体连通,所述气缸上腔与所述气缸下腔的气压差会引起所述传感膜体积变化,进而产生不同的电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保护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信号包括电阻信号或电容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保护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连通所述气缸下腔,所述气管不与所述气缸上腔连通;所述保护支撑装置还包括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活塞垂直连接,所述推杆沿所述活塞从所述气缸上腔伸出,所述活塞推动所述推杆移动;所述气缸上壁的中部为缺口形状,所述推杆通过所述缺口从所述气缸上腔伸出;通过所述气泵对所述气缸下腔内抽吸过程调节所述气缸下腔内气压变化,所诉气缸上腔通过所述气缸上壁的缺口与外界气体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保护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上腔与所述气缸上腔的通过多孔壁连接,所述多孔壁包括多个贯穿的气孔,所述多孔壁与所述气缸内壁平滑连接;所述连通管下腔与所述气缸下腔的通过多孔壁连接,所述多孔壁包括多个贯穿的气孔,所述多孔壁与所述气缸内壁平滑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保护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组件还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气缸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气缸上壁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内壁的水平方向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一弹簧的水平方向截面是圆形,所述第二弹簧的水平方向截面是圆形,所述活塞的水平方向截面为圆形;沿水平方向,所述第一弹簧的截面小于所述活塞的截面,所述第二弹簧的截面大于所述推杆的截面,所述推杆贯穿
所述第二弹簧,且所述推杆不与所述第二弹簧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保护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支撑装置的工作过程包括如下步骤:初始过程,由于所述活塞的重力大于所述活塞与所述气缸侧壁的最大静摩擦力,所述活塞下落并压缩所述第一弹簧;启动过程,所述控制器接受到启动指令,所述控制器打开所述第一气泵并调整所述第一气泵为充气模式,所述控制器打开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并通过所述气管向所述气缸下腔内充气,使得所述气缸下腔内气压大于所述气缸上腔内气压,从而对所述活塞产生向上的推力,至所述活塞受到压力差的向上推力与所述活塞受到所述第一弹簧的向上推力大于所述活塞与所述气缸侧壁的最大静摩擦力,所述活塞开始向上运动;调解过程,所述连通管检测所述气缸上腔与所述气缸下腔的压力差,并通过所述传感膜发送信号给所述控制器以调解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来调解所述活塞在所述气缸内壁上的移动速度;下落过程,所述控制器接到信号,所述控制器调整所述第一气泵为抽气模式,所述气缸上腔与所述气缸下腔的压力差对所述活塞产生向下的推力,以减缓所述活塞向上运动的速度,或使得所述活塞向下运动;触顶过程,随着所述活塞向上运动至所述活塞接触所述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随之压缩并对所述活塞产生向下的推力,以缓解所述活塞对气缸上壁的冲击,也缓解所述推杆对外部设备的冲击;其中,所述下落过程与所述触顶过程的先后顺序可由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气泵及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来调整;所述推杆与供料成条机的预供丝体连接,所述保护支撑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气缸组件的循环往复运动实现所述预供丝体地摆开和合拢。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保护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二气缸组件,所述第二气缸组件通过所述气管与所述第一气泵气体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通过所述第二气缸组件与所述第一气泵之间的所述气管。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保护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二气缸组件、第二气泵、第二流量调节阀,所述第二气缸组件与所述第二气泵气体连接,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通过所述第二气缸组件与所述第二气泵之间的气管,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气泵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保护支撑装置,第一气缸组件、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一气泵、控制器,所述第一气泵通过气管连通所述第一气缸组件,所述气管经过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解通过所述气管内气体流量的大小;所述第一气泵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可接收所述控制器的信号来调整经过所述气管的气体流量大小;所述控制器根据气压差控制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调控所述气管内的气体流量大小。本申请通过电气控制加弹簧结构的保护支撑装置,更好的控制预供丝体的运动,降低了预供丝体受巨大冲击而产生安全隐患。了预供丝体受巨大冲击而产生安全隐患。了预供丝体受巨大冲击而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

胡鹏 邓宇 万小兵 李强 万炜 邹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2.02

技术公布日:

2023/3/28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3:23: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810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气缸   连通管   活塞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