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叠碳纤维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层叠碳纤维布。


背景技术:



2.碳纤维布又称碳素纤维布、碳纤布、碳纤维编织布、碳纤维预浸布、碳纤维加固布、碳布、碳纤维织物、碳纤维带、碳纤维片材(预浸布)等。碳纤维加固布是一种单向碳纤维加固产品。传统的碳纤维布通常是单层的碳纤维丝构成,这类碳纤维布在成型后单向受力能力较为良好,但是在其他方向的受力能力较差。
3.为此市面上出现了碳纤维丝交织或是交错的碳纤维布,这类碳纤维布加强了碳纤维布在各方向上的抗拉能力和抗剪能力,但是这类碳纤维布还存在着难以加工成型的问题。交织类型的碳纤维布成型过程类似于编织布成型,同时还需要设计编织模具,基于预设编织路径对碳纤维丝进行编织,直至编织完成。碳纤维丝交错的碳纤维布通常是由单层单向的碳纤维布进行多次折叠或是多张碳纤维布交错叠放后进行裁剪贴合成型,所需的工作场地空间较大、裁剪过程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层叠碳纤维布,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层叠碳纤维布,包括碳纤维丝相互垂直交错并相互贴合的第一碳纤维布层以及第二碳纤维布层,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层以及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层之间通过环氧树脂ab胶黏连;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层包括若干第一碳纤维布块,每一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块为两对边与底边呈30~60
°
的平行四边形,且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块的碳纤维丝沿所述对边延伸,若干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块通过环氧树脂ab对边与对边依次首尾连接;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层包括若干第二碳纤维布块,每一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块的结构与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块呈镜像对称,若干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块通过环氧树脂ab对边与对边依次首尾连接。
6.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层远离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层的一侧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一离型纸层、pvc防水层,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层远离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层的一侧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二离型纸层、无纺基布层以及pvc基底层。
7.优选的,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层以及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层的厚度为0.08~0.12mm;
8.所述第一离型纸层以及所述第二离型纸层厚度为0.1~0.15mm;
9.所述pvc防水层的厚度为0.02~0.05mm;
10.所述pvc基底层的厚度为0.02~0.05mm。
11.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层与所述第二离型纸层通过热塑性树脂黏连;
12.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层与所述第一离型纸层通过热塑性树脂黏连;
13.所述pvc防水层与所述第一离型纸层通过热塑黏连;
14.所述pvc基底层与所述第二离型纸层通过热塑黏连。
15.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沿层叠碳纤维布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易撕断裂线,所述易撕断裂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层叠碳纤维布的延伸方向,且所述易撕断裂线贯穿所述层叠碳纤维布的两侧边。
16.作为进一步改进的,若干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块之间的连接缝与若干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块之间的连接缝互不相交。
17.优选的,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块或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块的两对边与底边之间的夹角为45
°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9.1.通过设置若干首尾相连的、两对边与底边呈30~60
°
的平行四边形的、碳纤维丝沿对边延伸的第一碳纤维布块以及第二碳纤维布块,且第一碳纤维布块与第二碳纤维布块的结构成镜像对称,实现了可从同一块单向碳纤维布上进行布块截取,截取之后进行布块的拼接以及叠放完成双层的碳纤维丝交错的层叠碳纤维布,节省了加工的场地,并且压缩了加工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20.2.通过将碳纤维布块设置为平行四边形状,碳纤维丝沿对边延伸,碳纤维布块之间通过对边与对边之间首尾依次连接,实现了同层碳纤维布块之间的连接缝必然是完全被另一层碳纤维布块所覆盖,避免了同层碳纤维布块之间由于连接缝导致强度下降,保证了碳纤维布块之间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碳纤维布块与第二碳纤维布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碳纤维布层与第二碳纤维布层叠放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碳纤维布层与第二碳纤维布层叠放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27.一种层叠碳纤维布,包括碳纤维丝相互垂直交错并相互贴合的第一碳纤维布层1
以及第二碳纤维布层2,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层1以及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层2之间通过环氧树脂ab胶黏连;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层1包括若干首尾依次通过环氧树脂ab胶相连的第一碳纤维布块,每一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块为两对边与底边呈锐角夹角的平行四边形,且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块的碳纤维丝沿所述对边延伸;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层2包括若干首尾依次通过环氧树脂ab胶相连的第二碳纤维布块,每一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块的结构与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块呈镜像对称。
28.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块与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块从同一张单向碳纤维布上截取而出,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块即将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块翻转180
°
后即可形成。
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改进的,若干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块之间的连接缝均不与若干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块之间的连接缝相交。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块之间的连接缝的中点分别与若干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块之间的连接缝中点一一重合。
30.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层2远离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层1的一侧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一离型纸层5、pvc防水层6,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层1远离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层2的一侧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二离型纸层3以及pvc基底层4。
31.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层1与所述第二离型纸层3通过热塑性树脂黏连;
32.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层2与所述第一离型纸层5通过热塑性树脂黏连;
33.所述pvc防水层6与所述第一离型纸层5通过热塑黏连;
34.所述pvc基底层4与所述第二离型纸层3通过热塑黏连。
35.在生产制造时,包括了一条切割流水线以及一条拼接流水线。其中,切割流水线包括了单向碳纤维布支架,所述单向碳纤维布支架上转动设置有单向碳纤维布卷,所述单向碳纤维布卷伸出的单向碳纤维布匹平铺设置于切割平台的传送带上,所述切割平台上沿传送方向可拆卸设置有平行四边形状的型板和刀片,所述切割平台的传送带由工作人员人工控制进给。所述型板将所述单向碳纤维布匹抵紧后,由刀片沿所述型板的外轮廓边缘对所述单向碳纤维布匹进行裁切,完成裁切后由工作人员取下成型的碳纤维布块转移至拼接流水线上。
36.所述拼接流水线包括了第一pvc布卷支架,所述第一pvc布卷支架的上方依次设置有第一离型纸卷支架,所述拼接平台的传送带上方沿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拼接区、第一热压合机构、第二拼接区、第二离型纸卷支架、第二pvc布卷支架以及第二热压合机构。所述拼接平台的传送带由工作人员人工控制进给。工作人员于所述第一拼接区内先对第二离型纸层3的上端表面涂刷热塑性树脂,再依次将切割完成的第一碳纤维布块首尾相连平铺于第二离型纸层3的上端表面,工作人员于第二拼接区内对第一碳纤维布块的上端表面涂刷环氧树脂ab胶,再于完成胶水涂刷的第一碳纤维布层1的上端表面首尾相连平铺设置第二碳纤维布块,再于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块的上端表面涂刷热塑性树脂。
37.优选的,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层1以及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层2的厚度为0.08~0.12mm;
38.所述第一离型纸层3以及所述第二离型纸层5厚度为0.1~0.15mm;
39.所述pvc防水层6的厚度为0.02~0.05mm;
40.所述pvc基底层4的厚度为0.02~0.05mm。
4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层叠碳纤维布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易撕断裂线,所述易撕断裂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层叠碳纤维布的延伸方向,且所述易撕断裂线贯穿所述层叠碳纤维布的两侧边。
42.优选的,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块或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块的两对边与底边之间的夹角为45
°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层叠碳纤维布,包括碳纤维丝相互垂直交错并相互贴合的第一碳纤维布层以及第二碳纤维布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层以及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层之间通过环氧树脂ab胶黏连;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层包括若干第一碳纤维布块,每一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块为两对边与底边呈30~60
°
的平行四边形,且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块的碳纤维丝沿所述对边延伸,若干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块通过环氧树脂ab对边与对边依次首尾连接;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层包括若干第二碳纤维布块,每一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块的结构与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块呈镜像对称,若干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块通过环氧树脂ab对边与对边依次首尾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层叠碳纤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层远离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层的一侧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一离型纸层、pvc防水层,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层远离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层的一侧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二离型纸层以及pvc基底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层叠碳纤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层以及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层的厚度为0.08~0.12mm;所述第一离型纸层以及所述第二离型纸层厚度为0.1~0.15mm;所述pvc防水层的厚度为0.02~0.05mm;所述pvc基底层的厚度为0.02~0.05mm。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层叠碳纤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层与所述第二离型纸层通过热塑性树脂黏连;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层与所述第一离型纸层通过热塑性树脂黏连;所述pvc防水层与所述第一离型纸层通过热塑黏连;所述pvc基底层与所述第二离型纸层通过热塑黏连。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层叠碳纤维布,其特征在于,沿层叠碳纤维布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易撕断裂线,所述易撕断裂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层叠碳纤维布的延伸方向,且所述易撕断裂线贯穿所述层叠碳纤维布的两侧边。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层叠碳纤维布,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块之间的连接缝与若干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块之间的连接缝互不相交。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层叠碳纤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块或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块的两对边与底边之间的夹角为45
°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层叠碳纤维布,包括碳纤维丝相互垂直交错并相互贴合的第一碳纤维布层以及第二碳纤维布层,第一碳纤维布层以及第二碳纤维布层之间通过环氧树脂AB胶黏连;第一碳纤维布层包括若干第一碳纤维布块,每一第一碳纤维布块为两对边与底边呈30~60


技术研发人员:

饶帮国 金中剑 张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厦门一诺得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19

技术公布日:

2023/3/28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3:32: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809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