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田盐碱土壤地力改良及种植方法与流程

一种农田盐碱土壤地力改良及种植方法
1.技术领域
2.本发明属于农田地力提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到一种农田盐碱土壤地力改良及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3.耕地不仅是农业生产的载体、受体,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供体,能够满足人类所需。耕地承受压力显著提高,导致耕地质量降低,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灌溉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盐碱地,以实现农业生产发展模式的全面创新,提高农业效益与农民经济收入,是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背景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田盐碱土壤地力改良及种植方法,可有效提升农田土壤地力及作物的耐盐能力。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田盐碱土壤地力改良及种植方法,包括土壤地力提升流程及春灌后播种前整地方法,其中土壤地力提升流程包括盐碱土壤改良培肥,盐碱土壤改良培肥是指在沿海及淮北部分地下水位较高的罐区,使用石膏和其他盐碱土壤调理剂产品。
6.所述土壤地力提升流程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在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土壤地力程度和调理剂应用范围,确定土壤调理剂施用量及方法,石灰使用量为每100平方米0.08-0.15千克,选择重金属含量低、质量安全的土壤调理剂,将土壤调理剂在农田翻耕前均匀撒在旱地、水田表面,播种、栽插前,将土壤调理剂翻入土层并与耕层土壤充分混合;步骤2、在农田灌水前对土壤进行打孔、灌沙;孔深度为80~100cm,孔密度为3~5孔/m2;步骤3、提高土壤含水量和积温,0-20cm土壤水分提高19%,20-40cm土层提高21.6%,作物生长土壤积温0-25cm提高6.5℃;步骤4、增加土壤的容重空隙度,使渗透性达到理想的种植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04%左右,土壤容重在相对保护性耕作以前下降至0.11-0.15的范围之间,土壤10cm深的平均容重下降的区间维持在0.11,20cm深的平均容重下降区间维持在0.24;步骤5、选择净度、纯度、发芽率、水分含量指标达国家三级种子标准的绿肥品种,适时进行选种、擦种、浸种和拌种,在适合绿肥种植的区域进行适时播种;步骤6、根据当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腐殖化系数、土壤有机质来确定维持耕层土壤有机质平衡的有机肥用量,依据当地土壤养分供应状况、作物类型和目标产量,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原理,采用同效相当量法,确定施用商品有机肥数量,实行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
步骤7、增施生物有机肥料、微生物菌剂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和耕地地力;步骤8、秸秆还田:包含水稻、小麦、玉米秸秆全量机械化粉碎还田,水稻秸秆覆盖于留高茬还田,小麦秸秆墒沟埋草还田。
7.所述春灌后播种前整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春灌后播种前整地时施用基肥,所述基肥包括复合肥和有机肥;b)作物播种后至收获前进行多次灌溉,第一次灌溉时追施氮肥;至少两次灌溉时追施作物专用肥、黄腐酸钾和鼠李糖脂中的至少两种。
8.进一步的,本方法中所针对的盐碱土壤的含盐量为2.21~7.01ms/cm。
9.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打孔、灌沙在农作物收获后立即进行,所述灌沙的沙子粒径为0.25~0.5mm。
10.进一步的,步骤8中所述全量机械化粉碎还田是指通过大动力机械进行小麦秸秆全量还田,辅以施用秸秆腐熟剂,并适量增加氮肥基施比例,调节碳氮比至25:1,加快麦草快速腐熟;所述墒沟埋草还田是指在没有大动力机械的地块,对部分麦草进行本田还田后多余的秸草,利用麦田墒沟进行埋草。
11.优选的,本方法中春灌的深度为120mm~150mm;作物播种后至收获前进行10次以上灌溉,第一次灌溉的深度为30mm以上;第二次以后灌溉的深度为30~40mm,灌溉方式为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水中,黄腐酸钾的浓度为0.2~1.0wt%;鼠李糖脂的浓度为0.1~0.4wt%。
12.优选的,所述基肥中,复合肥的施用量为500~800kg/公顷;有机肥的施用量为2250~13500kg/公顷。
13.优选的,春灌后播种前整地时还施用生物炭,所述生物炭的施用量为0~20cm土壤重量的0.5wt%~2wt%。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综合考虑已有研究技术,对各项技术进行综合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耕地质量,并且合理地运用科学进行规划耕地资源,以绿生态为导向,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施用有机肥,切实加强农业生产资源保护,本发明创新提出了各项技术综合利用的高效模式,并提出了不同背景条件下的适宜,通过基施生物炭,可以有效吸附盐离子,提高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提高作物抗氧化和光合作用,进而促进作物生长,利用生育期灌溉向作物根区施入有机肥、黄腐酸钾、鼠李糖脂等外源物质的施入,可以有效提高土壤孔隙度与有机质含量,增加根系层耐盐菌数量,进而提高农作物的耐盐能力,在实现盐碱土壤地力提升流程的同时,可有效提升作物的耐盐能力,从而促进盐碱地的高效开发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以下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1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17.实施例1
一种农田盐碱土壤地力改良及种植方法,包括土壤地力提升流程及春灌后播种前整地方法,其中土壤地力提升流程包括盐碱土壤改良培肥,盐碱土壤改良培肥是指在沿海及淮北部分地下水位较高的罐区,使用石膏和其他盐碱土壤调理剂产品。
18.其中,土壤地力提升流程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在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土壤地力程度和调理剂应用范围,确定土壤调理剂施用量及方法,石灰使用量为每100平方米0.08-0.15千克,选择重金属含量低、质量安全的土壤调理剂,将土壤调理剂在农田翻耕前均匀撒在旱地、水田表面,播种、栽插前,将土壤调理剂翻入土层并与耕层土壤充分混合;步骤2、在农田灌水前对土壤进行打孔、灌沙;孔深度为80~100cm,孔密度为3~5孔/m2;步骤3、提高土壤含水量和积温,0-20cm土壤水分提高19%,20-40cm土层提高21.6%,作物生长土壤积温0-25cm提高6.5℃;步骤4、增加土壤的容重空隙度,使渗透性达到理想的种植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04%左右,土壤容重在相对保护性耕作以前下降至0.11-0.15的范围之间,土壤10cm深的平均容重下降的区间维持在0.11,20cm深的平均容重下降区间维持在0.24;步骤5、选择净度、纯度、发芽率、水分含量指标达国家三级种子标准的绿肥品种,适时进行选种、擦种、浸种和拌种,在适合绿肥种植的区域进行适时播种;步骤6、根据当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腐殖化系数、土壤有机质来确定维持耕层土壤有机质平衡的有机肥用量,依据当地土壤养分供应状况、作物类型和目标产量,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原理,采用同效相当量法,确定施用商品有机肥数量,实行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步骤7、增施生物有机肥料、微生物菌剂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和耕地地力;步骤8、秸秆还田:包含水稻、小麦、玉米秸秆全量机械化粉碎还田,水稻秸秆覆盖于留高茬还田,小麦秸秆墒沟埋草还田。
19.春灌后播种前整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春灌后播种前整地时施用基肥,所述基肥包括复合肥和有机肥;b)作物播种后至收获前进行多次灌溉,第一次灌溉时追施氮肥;至少两次灌溉时追施作物专用肥、黄腐酸钾和鼠李糖脂中的至少两种。
20.本实施例中所针对的盐碱土壤的含盐量为2.21~7.01ms/cm。
21.本实施例中,步骤2中所述打孔、灌沙在农作物收获后立即进行,灌沙的沙子粒径为0.25~0.5mm,灌沙即为用沙子将整个孔填满,本实施例中,沙子包括中砂和粗砂。
22.本实施例中,步骤8中所述全量机械化粉碎还田是指通过大动力机械进行小麦秸秆全量还田,辅以施用秸秆腐熟剂,并适量增加氮肥基施比例,调节碳氮比至25:1,加快麦草快速腐熟;所述墒沟埋草还田是指在没有大动力机械的地块,对部分麦草进行本田还田后多余的秸草,利用麦田墒沟进行埋草。
23.本实施例中,春灌的深度为120mm~150mm,优选为130mm;作物播种后至收获前进行10次以上灌溉,第一次灌溉的深度为30mm以上;第二次以后灌溉的深度为30~40mm,灌溉方式为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水中,黄腐酸钾的浓度为0.2~1.0wt%;鼠李糖脂的浓度为0.1~0.4wt%。
24.本实施例中,复合肥的施用量为500~800kg/公顷;有机肥的施用量为2250~
13500kg/公顷,有机肥可为上述步骤8中粉碎的秸秆等。
25.本实施例中,春灌后播种前整地时还施用生物炭,生物炭的施用量为0~20cm土壤重量的0.5wt%~2wt%。
26.本发明综合考虑已有研究技术,对各项技术进行综合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耕地质量,并且合理地运用科学进行规划耕地资源,以绿生态为导向,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施用有机肥,切实加强农业生产资源保护,本发明创新提出了各项技术综合利用的高效模式,并提出了不同背景条件下的适宜,通过基施生物炭,可以有效吸附盐离子,提高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提高作物抗氧化和光合作用,进而促进作物生长,利用生育期灌溉向作物根区施入有机肥、黄腐酸钾、鼠李糖脂等外源物质的施入,可以有效提高土壤孔隙度与有机质含量,增加根系层耐盐菌数量,进而提高农作物的耐盐能力,在实现盐碱土壤地力提升流程的同时,可有效提升作物的耐盐能力,从而促进盐碱地的高效开发利用。
27.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28.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为突出本发明的创新特点,其余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农田盐碱土壤地力改良及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壤地力提升流程及春灌后播种前整地方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盐碱土壤地力改良及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地力提升流程包括盐碱土壤改良培肥;所述盐碱土壤改良培肥是指在沿海及淮北部分地下水位较高的罐区,使用石膏和其他盐碱土壤调理剂产品;所述土壤地力提升流程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在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土壤地力程度和调理剂应用范围,确定土壤调理剂施用量及方法,石灰使用量为每100平方米0.08-0.15千克,选择重金属含量低、质量安全的土壤调理剂,将土壤调理剂在农田翻耕前均匀撒在旱地、水田表面,播种、栽插前,将土壤调理剂翻入土层并与耕层土壤充分混合;步骤2、在农田灌水前对土壤进行打孔、灌沙;孔深度为80~100cm,孔密度为3~5孔/m2;步骤3、提高土壤含水量和积温,0-20cm土壤水分提高19%,20-40cm土层提高21.6%,作物生长土壤积温0-25cm提高6.5℃;步骤4、增加土壤的容重空隙度,使渗透性达到理想的种植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04%左右,土壤容重在相对保护性耕作以前下降至0.11-0.15的范围之间,土壤10cm深的平均容重下降的区间维持在0.11,20cm深的平均容重下降区间维持在0.24;步骤5、选择净度、纯度、发芽率、水分含量指标达国家三级种子标准的绿肥品种,适时进行选种、擦种、浸种和拌种,在适合绿肥种植的区域进行适时播种;步骤6、根据当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腐殖化系数、土壤有机质来确定维持耕层土壤有机质平衡的有机肥用量,依据当地土壤养分供应状况、作物类型和目标产量,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原理,采用同效相当量法,确定施用商品有机肥数量,实行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步骤7、增施生物有机肥料、微生物菌剂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和耕地地力;步骤8、秸秆还田:包含水稻、小麦、玉米秸秆全量机械化粉碎还田,水稻秸秆覆盖于留高茬还田,小麦秸秆墒沟埋草还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盐碱土壤地力改良及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春灌后播种前整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春灌后播种前整地时施用基肥,所述基肥包括复合肥和有机肥;b)作物播种后至收获前进行多次灌溉,第一次灌溉时追施氮肥;至少两次灌溉时追施作物专用肥、黄腐酸钾和鼠李糖脂中的至少两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田盐碱土壤地力改良及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盐碱土壤的含盐量为2.21~7.01ms/c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田盐碱土壤地力改良及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所述全量机械化粉碎还田是指通过大动力机械进行小麦秸秆全量还田,辅以施用秸秆腐熟剂,并适量增加氮肥基施比例,调节碳氮比至25:1,加快麦草快速腐熟;所述墒沟埋草还田是指在没有大动力机械的地块,对部分麦草进行本田还田后多余的秸草,利用麦田墒沟进行埋草。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田盐碱土壤地力改良及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打孔、灌沙在农作物收获后立即进行,所述灌沙的沙子粒径为0.25~0.5mm。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农田盐碱土壤地力改良及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春灌的
深度为120mm~150mm;作物播种后至收获前进行10次以上灌溉,第一次灌溉的深度为30mm以上;第二次以后灌溉的深度为30~40mm,灌溉方式为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水中,黄腐酸钾的浓度为0.2~1.0wt%;鼠李糖脂的浓度为0.1~0.4wt%。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农田盐碱土壤地力改良及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肥中,复合肥的施用量为500~800kg/公顷;有机肥的施用量为2250~13500kg/公顷。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农田盐碱土壤地力改良及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春灌后播种前整地时还施用生物炭,所述生物炭的施用量为0~20cm土壤重量的0.5wt%~2wt%。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农田盐碱土壤地力改良及种植方法,包括土壤地力提升流程及春灌后播种前整地方法,土壤地力提升流程包括盐碱土壤改良培肥;所述盐碱土壤改良培肥是指在沿海及淮北部分地下水位较高的罐区,使用石膏和其他盐碱土壤调理剂产品,本发明通过基施生物炭,可以有效吸附盐离子,提高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提高作物抗氧化和光合作用,进而促进作物生长,利用生育期灌溉向作物根区施入有机肥、黄腐酸钾、鼠李糖脂等外源物质的施入,可以有效提高土壤孔隙度与有机质含量,增加根系层耐盐菌数量,进而提高农作物的耐盐能力,在实现盐碱土壤地力提升流程的同时,可有效提升作物的耐盐能力,从而促进盐碱地的高效开发利用。从而促进盐碱地的高效开发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

刘斌 成玉环 郭金波 燕法凌 唐伟 李长绿 庄岩 王德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科明睿(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11

技术公布日:

2023/3/24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5:27: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760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土壤   地力   盐碱   所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