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生物反应器快速酿制优质酱油的方法

著录项
  • CN97104365.5
  • 19970528
  • CN1200247
  • 19981202
  • 朱清沧
  • 朱清沧
  • A23L1/238
  • A23L1/238

  • 北京市蓟门东里10-2-142
  • 中国,CN,北京(11)
摘要
用生物反应器快速酿制优质酱油的方法,是现代生物技术的综合应用。本法是在反应器中,用生物酶分解原料,经除渣的分解液单罐混合加入酵母菌发酵。全部酿造周期只需七天。本发明属发酵调味品生产技术领域。目前酿造酱油多用传统法,其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是:生产周期长,原料利用率低,厂房、设备占用多,资金周转慢,杂菌污染严重。本法不需蒸料制曲,在封闭式条件下生产,管道化输送、微机监控。可使酱油生产跨入大工业生产行列。
权利要求

1.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将生原料与水按比例直接加入反应器中分段加酶分解,过滤 除渣,分解液经调整后在搅拌式反应器中加入混合酵母菌液发酵,再经杀菌、澄清即得成品 酱油。

本发明的专利权要求保护以下内容:

1.原料处理:酿造酱油的原料例如大豆或其饼粕以及小麦粉碎至一定细度(<60目, 用次粉或麦麸代替小麦可不再粉碎处理),不需预先蒸炒制曲,即将生原料直接按适当比例 投入水中同时分解。

2.分解阶段:原料投入水中按以下工艺条件分三段加酶分解原料中所含淀粉及蛋白质, 即先加入液化型淀粉酶在pH6.2-6.5、70-75℃经2小时分解原料中所含的淀粉;其次 在pH8.5-9.0、45-50℃加入蛋白质分解酶40小时分解原料中所含的蛋白质;最后, 在pH5.0-5.2、62-65℃加入糖化型淀粉酶使原料中淀粉降解物转化成葡萄糖。分段分 解,可将原料分解时间缩短至48小时以内,提高原料分解率。

3.发酵阶段:在经除渣后调整至含盐10%、还原糖8%的分解液中按比例加入两种酵 母菌,不加入乳酸菌,单罐混合发酵。

4.按本发明方法中所给定的工艺条件配置的生产线。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征是:

将酱油酿制过程分为原料分解与发酵两步进行。第一步:将生原料直接加水分段加酶分 解,去掉了将全部原料蒸炒制曲工序,是酱油酿制技术的重大改进。第二步:将除渣调整后 的分解液加入酵母菌单罐混合发酵,不加酱油乳酸菌。

用生物反应器快速酿制酱油的方法属于发酵调味品工业技术领域。

说明书

一种用生物反应器快速酿制优质酱油的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用生物反应器快速酿制优质酱油的方法方面的专利,即在生物反应器中用 生物酶分解原料48小时后再加入酵母菌完成96小时发酵的快速酿制优质酱油方法的专 利。又称“七天法生物酱油”。本发明属发酵调味品工业技术领域。

目前酿制酱油的方法有传统法、酶解法、生物反应器法三类。

传统法包括天然晒露法、低盐固态发酵法、稀醪发酵法、无盐发酵法、固稀发酵法等, 这些方法虽然在原料组成、蒸料、制曲、取油的方法和设备以及是否添加纯菌种和添加的种 类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属固态(制曲、混合)发酵范畴,都离不开以下基本工序:原料→ 润水→蒸煮→制曲→腌制(原料分解与发酵)→取油→调配→杀菌→成品,并在调配或腌制 时添加素、香精、味精、防腐剂以及蛋白质或淀粉水解物等,这是早已形成的技术。

1986年3期食品科学公布的《酱油简易制法--酶解法》工艺,其流程为:豆饼→粉 碎→蒸煮--麦麸→加酶糖化→加盐→调节温度、pH→加蛋白酶、淀粉酶水解(6天)→ 补盐淋油→杀菌增→调配→成品。该法与传统法不同之处是不制曲,用蛋白酶、淀粉酶分 解原料。这个工艺流程中无发酵工序,因此制品、香、味均差,需加鲜味剂、素、香精 等。

1989年2期《日本酿造协会志》公布《用固定化生物反应器制作酱油样调味液》一文, 综述了自1982年以来日本用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开发酱油制作方法方面的成果,这类方法基 本工序如下:加工大豆→撒水→蒸煮小麦→煎炒→割碎→加液体曲→加水分解→压榨除渣→ 固定化谷氨酰胺酶反应器→固定化乳酸菌反应器→固定化鲁酵母反应器→固定化易变假丝 酵母反应器→配兑→加热→澄清→成品。这类方法与传统方法(日本称本酿造法)不同之处 有五:(一)使用液体曲(二)原料在低盐(10%)高温(40--50℃)条件下分解(三) 在发酵前先压榨除渣(四)以一种乳酸菌和两种酵母菌纯菌种分步发酵(五)发酵周期短 (7-10日)。由于该类方法制作的产品与传统酱油还有一些差别,称“酱油样调味液”。

本发明人在仔细研究了上述各类制作酱油的方法后,注意到(一)传统方法需将全部原 料蒸煮制曲然后加盐(或盐水)腌制、蒸料工序所用热能约占全部生产热能消耗的25--50 %,全国年产酱油400万吨以上,若按一吨混合料产五吨二级酱油计算,则每年需蒸原料80 万吨以上。当今世界面临能原匮乏,同时燃烧锅炉排放大量烟尘又是主要的环境污染源。其 次,腌制阶段将原料分解与发酵在同一容器相同条件下混合进行,曲中所含不同酶系的活性 表达与酱醪中多种有益微生物繁殖发酵条件很难一一兼顾,因此腌制周期长达一月至一年, 而原料利用率则偏低(全国平均在50%上下)。此外,开放式的分级扩大制曲与长期的腌 制过程又给杂菌繁殖、产毒提供可能。全国质量检查不少市售酱油细菌总数甚至黄曲霉毒素 超过允许含量,这会给消费者健康带来危害。因此研究开发节能、防止污染、提高原料利用 率、改善酱油品质的方法已是酿造业的当务之急。(二)酶解法不制曲、将蛋白质原料与淀 粉原料分别加酶水解,较易控制水解条件,但豆饼仍需蒸煮,分解液不经过发酵还不能称为 酿造酱油,此外加入多种化学添加剂的产品也难以被消费者所接受。(三)生物反应器法先 用液体曲分解原料,再将压榨除渣后的分解液分别经过固定化酶及细胞反应器发酵,发酵周 期缩短至7--10日,而乙醇和脂类生成速度和含量均好,反应器可连续使用较长时间,比传 统方法更具科学性及先进性。但原料仍需蒸炒处理,原料在相同温度条件(45--50℃)进行 分解,因而分解速度仍较慢(7-12日),发酵阶段需四套酶和细胞生物反应器,设备复 杂,费用大,固定化技术及管理要求高,在实用性方面还有不少尚待研究解决的课题,因此, 至今未见其在酱油生产企业中工业化应用。此外在酱油发酵时存在于酱醪中的大量酵母菌, 除了其代谢产物对酱油香气及风味形成至关重要外,酵母菌菌体本身所含核苷酸、蛋白质、 肽、氨基酸、多糖等成份也对酱油品质作出贡献。这可能是用固定化细胞生物反应器制作的 酱油风味略感单薄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此克服上述方法地缺点,本发明人设计了一种用生物反应器、分两步快速酿造酱油的 方法。第一步是在原料分解阶段去掉高温蒸料、制曲工序,将豆粕粉碎后与麦麸直接投入水 中加酶分解,以期达到节能,防止杂菌污染的目的。在原料分解时尽可能兼顾到与蛋白质、 淀粉分解相关酶类的最佳温度、pH等条件,分段分解,以缩短原料分解时间、提高原料分 解率、减少用酶量;第二步是发酵阶段,由于对酱油香气形成起协同作用的鲁酵母与球拟酵 母生长发酵条件较为一致,将发酵用的3--4套单菌种和酶固定化反应器改为只用一套共固定 化细胞反应器-混合游离细胞-单罐发酵,以节省设备投资,缩短发酵周期,改善酱油风味。 本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际研究后,认定以下实验例是有价值的:

实验例:即在搅拌式反应器中加水600升,预热至60℃,分别投入麦麸20kg,次粉10kg, 淀粉酶200克,豆粕粉70kg。pH6.4,升温至75℃,并保持120分钟。继续升温至沸,调 pH至8.5,降温至50℃,加蛋白酶2kg,食盐30kg,45--50℃分解40小时。升温至65 ℃,加糖化酶40克、63-65℃保温2小时。除渣,分解液调正至含盐量10%,加液体葡萄 糖20kg,酵母及乳酸菌菌液40kg,32-34℃发酵96小时,杀菌,沉淀,得成品酱油250kg。 产品外观棕红、清亮、有酿造酱油的香气,鲜味很明显,经测定其氨基酸态氮1.18g/100ml, 食盐14.34g/100ml,总酸(以乳酸计)5.67g/100ml。细菌总数<10个/ml,大肠菌<3 个/100ml,致病菌未检出,黄曲霉毒素B1未检出,以上主要理化、卫生指标均超过特级酱油 标准。原料出品率达85%以上,这一实验例的结果,说明本发明具备实用的可能性,本发明 人注意到上述产品检测指标中,总酸的含量超过规定的标准,口感略带酸味,因此在实施例 的发酵阶段不加入乳酸菌。

本发明的构成是:原料不蒸炒、不制曲,直接投入水中,在反应器中,分三段加酶分解、 除渣、分解液经调配后在反应器中加入混合酵母菌液发酵。

工艺流程为:原料配比→加水→pH6.2-6.5,75-80℃加淀粉酶保温2小时→升温至沸 →pH8.5-9.0,45-50℃加入蛋白分解酶保温40小时→62-65℃,pH5.0-5.2,加糖化酶保 温2小时→除渣→分解液经调正后,加入按适当比例混合的两种酵母菌液32-34度保温96 小时→调配→杀菌→沉淀→澄清→成品。为了验正这一方法的可靠性及可行性,本发明人设 计了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工艺流程:原料→加水调浆→加酶分解→除渣→调正→加酵母菌发酵→调配 →杀菌→沉淀→滤清→成品。

工艺操作:(一)1.原料分解:在搅拌式反应器中加6kl水,升温至60℃。2.分散投 入麦麸200kg,次粉100kg,淀粉酶2kg,豆粕粉700kg,升温至75℃,75-80℃保温2 小时。3.升温至沸,保持10分钟后冷却至50℃,调pH至8.5-9.0,加蛋白酶40kg,食盐 300kg,45-50℃保温40小时。4.升温至62℃,加糖化酶0.5kg,62-65℃保温2小时。(二) 除渣(三)分解液调正至含盐10%,还原糖8%,加入酵母菌液,32-34℃保温96小时。 (四)调配、杀菌、沉淀,澄清得成品酱油28kl,检测结果如下:

氨基酸态氮1.1克/100毫升;

食盐17.5克/100毫升;

总酸(以乳酸计)2.2克/100毫升;

细菌总数2900个/毫升;

大肠菌<3个/100毫升;

致病菌未检出。

本发明方法所得酱油中含19种氨基酸,总量达4.618克/100毫升,其组成比为:

天冬氨酸7.7%;谷氨酸13.5%;天冬酰氨3.3%;谷氨酰氨0.5%;丝氨酸5.9%,组 氨酸1.9%,甘氨酸+苏氨酸11.4%,精氨酸0.9%,酪氨酸0.7%,丙氨酸7.7%,蛋氨酸 0.8%,氨酸1.4%,缬氨酸5.5%,苯丙氨酸3.8%,异亮氨酸15.7%,亮氨酸6.3%, 赖氨酸6.4%,鸟氨酸6.6%。

本发明方法所制酱油中,还含有核苷酸(包括呈鲜味的肌苷酸、鸟苷酸),及核黄素, 硫胺素,抗坏血酸等维生素及葡萄糖、果糖、山梨糖等糖类。、香、味、体与传统法酿制 酱油无明显区别,不加防腐剂,贮存四年不变质,且香气随贮存时间延长而变浓。

本发明方法与现有方法有以下不同之处:

(一).原料选择性宽,除大豆、小麦外,可选用粮油加工副产品:豆粕、麦麸、次粉 等。

(二).豆粕粉碎后,与麦麸、直接水解,不蒸煮制曲。

(三).用酶代替曲分解原料。

(四).按不同酶类最适反应条件分段分解原料,将原料分解周期缩短到48小时以内。

(五).分解醪经除渣后发酵。

(六).谷氨酰氨脱酰氨反应在原料分解阶段进行,发酵阶段省去固定化谷氨酰氨酶反 应器。

(七).发酵阶段不加乳酸菌,省去固定化乳酸菌生物反应器。

(八).用两种酵母菌种、在一套搅拌式反应器中96小时完成发酵,代替两套固定化酵 母反应器。

(九).已实现工业化生产,建成5000吨/年生产线。

(十).由于不蒸炒制曲,从原料投入至出产品,可实现封闭式生产,管道化输送,计 算机监控,使传统作坊式生产一跃进入现代化发酵工程领域。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9:22: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737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