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位移-电流混合控制拟静力试验加载制度

著录项
  • CN201911029147.2
  • 20191028
  • CN110940573A
  • 20200331
  • 郑州大学
  • 张香成;赵军;罗京;余术刚;姜涛;吴德华
  • G01N3/02
  • G01N3/02 G01M13/00

  •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100号郑州大学新校区
  • 河南(41)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汤东凤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位移?电流混合控制拟静力试验加载制度,为设置磁流变阻尼器自复位结构(结构构件)的拟静力试验提供加载制度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本发明中用于作动器的主动控制参数,包括多级加载位移角、每级加载位移角下的循环加载圈数、每个循环加载的周期;S2、确定本发明中用于稳压直流电源的半主动控制参数,包括磁流变阻尼器的电流等级、电流施加时刻、电流持续时间、电流改变或终止时刻、电流等级个数;S3、将S1确定的参数输入作动器,将S2确定的参数输入稳压直流电源。本发明可通过持续施加电流增加自复位结构的刚度、承载力和耗能性能等,试验后切断电流,从而消除磁流变阻尼器对自复位结构自复位性能的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位移-电流混合控制拟静力试验加载制度,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本发明中用于作动器的主动控制参数,首先,根据设置磁流变阻尼器自复位结构构件的高度和磁流变阻尼器的冲程确定本发明的多级加载位移角;其次,确定每级加载位移角下设置磁流变阻尼器自复位结构构件的循环加载圈数;最后,在保证应变率对试验结果不造成任何影响的前提下,确定每个循环加载的周期T;

S2、确定本发明中用于稳压直流电源的半主动控制参数,首先,根据设置磁流变阻尼器自复位结构构件的刚度、变形、承载力、耗能等目标和磁流变阻尼器的饱和电流选择磁流变阻尼器的电流等级;其次,确定电流的施加时刻、电流持续时间、电流改变或终止时刻;最后,确定一个测试构件需要施加的磁流变阻尼器的电流等级个数;

S3、首先将S1确定的多级加载位移角乘以自复位结构构件的高度来确定作动器的往复加载位移;然后将往复加载位移、S1确定的循环加载圈数、每个循环加载的周期作为作动器的输入参数;最后将S2确定的电流等级、电流施加时刻、电流持续时间、电流改变或终止时刻作为稳压直流电源的输入参数,将上述参数分别输入作动器和稳压直流电源后,即可对设置磁流变阻尼器自复位结构构件进行拟静力加载试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位移-电流混合控制拟静力试验加载制度,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不同等级循环加载的位移角幅值增量是恒定值或变化值或二者的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位移-电流混合控制拟静力试验加载制度,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每级位移角下的循环加载圈数为2次至4次,并且每个循环加载的周期最小为300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位移-电流混合控制拟静力试验加载制度,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电流的施加、改变或终止时刻选在每个循环加载中加载位移角为0的时刻;电流持续1个循环加载圈或持续半个循环加载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位移-电流混合控制拟静力试验加载制度,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一个测试构件需要施加的磁流变阻尼器的电流等级个数为2次至4次,和每级位移角下的循环加载圈数保持一致,并且每级加载位移角的最后一个循环或最后半个循环的电流等级为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位移-电流混合控制拟静力试验加载制度,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每级位移角下的循环加载圈数大于等于所述步骤S2中磁流变阻尼器的电流等级个数。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置磁流变阻尼器的自复位工程结构和构件抗震试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位移-电流混合控制拟静力试验加载制度。

自复位结构是一种地震后不需修复或稍加修复即可恢复其使用功能的结构,主要通过在结构构件中内置高强筋材,或通过放松结构构件与基础之间的约束、并在二者之间贯通高强筋材进行连接,震后依靠高强筋材提供的弹性恢复力使结构回复到原位,自复位结构技术是工程结构抗震领域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在强烈的地震作用下,自复位结构的耗能能力普遍低于具有塑性变形能力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磁流变阻尼器是一种利用磁流变液在电磁场作用下快速流——固逆变特性进行阻尼力调节的半主动耗能装置,对设置磁流变阻尼器的自复位结构进行拟静力试验是获得其刚度、变形、承载力、耗能、破坏形态、自复位性能等信息的经济有效手段。

目前自复位结构拟静力试验普遍采用力-位移混合控制加载制度或位移控制加载制度。然而,关于设置磁流变阻尼器自复位结构的拟静力试验尚未见报道,由于磁流变阻尼器能够通过改变电流调节其对自复位结构各项性能的影响,现有的拟静力试验加载制度均无法考虑电流的影响,因此,如何在加载制度中考虑磁流变阻尼器电流的影响,并保证试验高效、可行是设置磁流变阻尼器自复位结构拟静力试验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位移-电流混合控制拟静力试验加载制度,解决了现有拟静力试验加载制度无法考虑磁流变阻尼器对自复位结构刚度、变形、承载力、耗能等性能的调节作用,为设置磁流变阻尼器自复位结构(结构构件)的拟静力试验提供合适的加载制度和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位移-电流混合控制拟静力试验加载制度,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本发明中用于作动器的主动控制参数,首先,根据设置磁流变阻尼器自复位结构构件的高度和磁流变阻尼器的冲程确定本发明的多级加载位移角(图1、图2的纵坐标);其次,确定每级加载位移角下设置磁流变阻尼器自复位结构构件的循环加载圈数(图1、图2的横坐标);最后,在保证应变率对试验结果不造成任何影响的前提下,确定每个循环加载的周期T。

S2、确定本发明中用于稳压直流电源的半主动控制参数,首先,根据设置磁流变阻尼器自复位结构构件的刚度、变形、承载力、耗能等目标和磁流变阻尼器的饱和电流选择磁流变阻尼器的电流等级(图1、图2中的虚线或实线);其次,确定电流的施加时刻(图1、图2中的虚线或实线的起点)、电流持续时间(图1、图2中的虚线或实线水平投影的时长)、电流改变或终止时刻(图1、图2中的虚线或实线的终点);最后,确定一个测试构件需要施加的磁流变阻尼器的电流等级个数(由图1、图2中左上角线条个数表示)。

S3、首先将S1确定的多级加载位移角乘以自复位结构构件的高度来确定作动器的往复加载位移;然后将往复加载位移、S1确定的循环加载圈数、每个循环加载的周期作为作动器的输入参数;最后将S2确定的电流等级、电流施加时刻、电流持续时间、电流改变或终止时刻作为稳压直流电源的输入参数。将上述参数分别输入作动器和稳压直流电源后,即可对设置磁流变阻尼器自复位结构构件进行拟静力加载试验。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不同等级循环加载的位移角幅值增量是恒定值或变化值或二者的结合,例如,位移角幅值增量是恒定值的情况:0.1%、0.3%、0.5%、0.7%、……,位移角幅值增量是变化值的情况:0.1%、0.3%、0.7%、1.3%、……,位移角幅值增量是恒定值和变化值结合的情况:0.1%、0.3%、0.5%、1.0%、1.5%、2.0%、……。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每级位移角下的循环加载圈数为2次至4次,并且每个循环加载的周期最小为300秒。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电流的施加、改变或终止时刻均选在每个循环加载中加载位移角为0的时刻;电流持续1个循环加载圈(如图1所示)或持续半个循环加载圈(如图2)所示。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磁流变阻尼器的电流等级个数为2次至4次,并且每级加载位移角的最后一个循环(图1)或最后半个循环(图2)的电流等级为零。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每级位移角下的循环加载圈数大于等于所述步骤S2中磁流变阻尼器的电流等级个数。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位移-电流混合控制拟静力试验加载制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位移-电流混合控制拟静力试验加载制度,每一级加载位移角下的作动器均循环2次至4次,如图1与图2所示,每一级位移角下的循环为2次至4次,既能考虑试件循环累积损伤效应,包含刚度、强度退化,又能够避免因循环次数过多造成疲劳破坏而无法得到试件的极限承载力。

(2)该位移-电流混合控制拟静力试验加载制度,通过每级位移角下循环加载过程中磁流变阻尼器施加的半主动控制电流大小均不相同,且最后一个循环磁流变阻尼器施加的半主动控制电流为零,既能采用一个试件测试得到不同电流下设置磁流变阻尼器自复位结构的刚度、变形、承载力、耗能、破坏形态、自复位性能等各项性能数据,又能在零电流时测得试件的自复位性能。

(3)该位移-电流混合控制拟静力试验加载制度,可同时完成多个电流工况,加载制度效率高,能有效减少设置磁流变阻尼器自复位结构构件的试验次数,降低试验成本,并为设置磁流变阻尼器的自复位结构(结构构件)的拟静力试验提供高效可行的加载制度。

图1为本发明一种位移-电流混合控制加载制度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位移-电流混合控制加载制度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3为设置磁流变阻尼器的自复位结构构件拟静力试验装配图。

图3中,1-试验台座、2-自复位结构构件、3-反力墙、4-作动器、5-反力架、6-横梁、7-滚动导轨、8-顶部千斤顶、9-锚固件、10-自复位结构构件底座、11-磁流变阻尼器、12-支架、13-底部千斤顶、14-稳压直流电源。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3为设置磁流变阻尼器的自复位结构构件拟静力试验装配图,图中试验台座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钢筋混凝土反力墙3,反力墙3右侧的顶部与作动器4铰接,试验台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反力架5,此外,两个反力架5的顶端为螺杆且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横梁6,横梁6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滚动导轨7,滚动导轨7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顶部千斤顶8,自复位结构构件底座10通过位于两个反力架5之间的锚固件9固定连接在试验台座1的顶部,两个顶部千斤顶8输出轴的底端与自复位结构构件2的顶部固定连接,自复位结构构件2的外侧与磁流变阻尼器11的左侧铰接固定在一起,磁流变阻尼器11内部的线圈通过导线与稳压直流电源14相连,自复位结构构件底座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架12,并且支架12左侧的顶部与磁流变阻尼器11的右侧固定连接,试验台座1顶部且位于自复位结构构件底座1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部千斤顶13,同时图3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参阅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示意图1和实施例二的示意图2,本发明实施例为图3设置磁流变阻尼器的自复位结构构件提供了一种拟静力加载方案:一种位移-电流混合控制拟静力试验加载制度,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S1、在对图3中设置磁流变阻尼器自复位结构构件进行拟静力试验之前,应先确定图中作动器4的主动控制参数。首先,根据自复位结构构件2的高度和磁流变阻尼器11的冲程确定多级加载位移角(图1或图2的纵坐标)为0.2%、0.4%、0.6%、0.8%、1.0%、1.2%、1.4%、1.6%、1.8%、2.0%、2.5%、3.0%、3.5%,然后将加载位移角乘以图3中自复位结构构件2的高度来确定作动器4的往复多级加载位移;其次,确定每级加载位移角下设置磁流变阻尼器自复位结构构件的循环加载圈数(图1或图2的横坐标)均为2圈;最后,在保证应变率对试验结果不造成任何影响的前提下,确定每个循环加载的周期T,如每个循环加载的周期T取为400秒。

S2、确定图3中稳压直流电源14的半主动控制参数。首先,根据设置磁流变阻尼器自复位结构构件的刚度、变形、承载力、耗能等目标和磁流变阻尼器11的饱和电流选择磁流变阻尼器11的电流等级(图1、图2中的虚线或实线),电流等级取值范围为0A至饱和电流;其次,确定电流的施加时刻(图1、图2中的虚线或实线的起点)、电流持续时间(图1、图2中的虚线或实线水平投影的时长)、电流改变或终止时刻(图1、图2中的虚线或实线的终点);最后,确定一个测试构件需要施加的磁流变阻尼器的电流等级个数。以图1为例说明,图1中电流等级为2个,电流的施加时刻为每个加载循环的开始时刻,电流的持续时间为1个加载循环周期T,电流的改变或终止时刻为每个加载循环的结束时刻,也是下一个加载循环的开始时刻。

S3、将S1确定的多级往复加载位移、循环加载圈数、每个循环加载的周期作为作动器4的输入参数;然后将S2确定的电流等级、电流施加时刻、电流持续时间、电流改变或终止时刻作为稳压直流电源14的输入参数。上述参数分别输入给作动器和稳压直流电源后,即可对设置磁流变阻尼器自复位结构构件进行拟静力加载试验。

本发明中,所述步骤S1中不同等级循环加载的位移角幅值增量可以是恒定值、可以是变化值、也可以是恒定值和变化值相结合。

本发明中,所述步骤S1中每级位移角下的循环加载圈数为2次至4次,并且每个循环加载的周期最小为300秒。

本发明中,所述步骤S2中电流的施加、改变或终止时刻选在每个循环加载中加载位移角为0的时刻;电流可以持续1个循环加载圈,如图1所示,也可以持续半个循环加载圈,如图2所示。

本发明中,所述步骤S2中一个测试构件需要施加的磁流变阻尼器的电流等级个数为2次至4次,和每级位移角下的循环加载圈数保持一致,并且每级加载位移角的最后一个循环(图1)或最后半个循环(图2)的电流等级为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8:18: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729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