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甲烷原位燃爆压裂的井下点火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1.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甲烷原位燃爆压裂的井下点火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出之后,我国的能源结构逐步调整,天然气消费量持续增加。为满足天然气需求,保障能源的自主供应,加大天然气尤其是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力度、创新开发技术、稳步推进增储上产等显得尤为重要。甲烷原位燃爆压裂技术就是通过向储层中注入助燃剂,利用页岩储层中的甲烷气体在地下燃爆致裂储层岩石,形成复杂裂缝。这项技术适用范围广,所形成的裂缝复杂程度高,是推动我国页岩气高效开发的新技术。
[0003]
现有技术主要采用地面点火和地下点火两种方式,其中地面点火需要使用电缆控制井下的点火装置,需要长达几千米的电缆控制点火装置,而电缆在起下过程中易损坏且检测难度大,容易造成施工失败;而地下点火方式主要采用撞针点火和传感器控制点火的方式,难以在地面控制点火时机,无法多次点火,难以监测点火是否成功,施工风险大。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如何提供一种用于甲烷原位燃爆压裂的井下点火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甲烷原位燃爆压裂的井下点火装置,包括:电点火模块,包括导电壳体、第一导体、蓄电池、以及电打火器,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电打火器容置于所述导电壳体内,所述导电壳体、所述电打火器、所述蓄电池的两端、所述第一导体的一端依次电性连接;变径短节,安装在所述导电壳体;触发模块,包括上触发部、下触发部、弹性复位件、以及第二导体,所述下触发部安装在所述变径短节与所述电点火模块相反的一侧,且与所述上触发部共同限定形成一密封腔体,所述下触发部和所述上触发部可相对活动设置,所述上触发部或所述下触发部具有沿活动行程上的初始位置和抵接位置,所述第二导体绝缘地设于所述下触发部,所述上触发部通过所述下触发部和变径短节与所述导电壳体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体与所述第一导体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弹性复位件和所述第二导体容置于所述密封腔体,且设于所述上触发部和所述下触发部之间;其中,所述上触发部/所述下触发部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导体与所述上触发部解除电性连接,所述弹性复位件处于自然状态;在所述下触发部/上触发部受到朝向所述上触发部/下触发部的压力时所述下触发部/上触发部自所述初始位置移动至所述抵接位置时,所述第二导体与所述上触发部电性连接;所述电点火模块、所述变径短节、所述触发模块依次贯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流体通道。
[0006]
优选地,所述流体通道包括第一通道;所述电点火模块还包括第一筒部,所述第一筒部内限定有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一筒部设于导电壳体内且与所述导电壳体之间限定有第一容腔,所述蓄电池和所述电打火器设于所述第一容腔内,所述第一导体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容腔且与所述第二导体电性连接。
[0007]
优选地,所述流体通道还包括第二通道;所述变径短节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小直径短节、以及与所述小直径短节连接的大直径短节,所述小直径短节和所述大直径短节呈中空设置并限定形成所述第二通道,所述小直径短节安装所述第一筒部内,且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0008]
优选地,所述流体通道还包括第三通道;所述下触发部包括第一环形连接板、自所述第一环形连接板朝向所述上触发部延伸的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所述第二筒体位于所述第三筒体内,所述第二筒体、所述第三筒体、所述上触发部共同围设形成所述密封腔体,所述第三筒体可沿第一方向活动设于所述上触发部,所述第二筒体内限定有所述第三通道。
[0009]
优选地,所述流体通道还包括第四通道;所述上触发部包括第二环形连接板、自所述第二环形连接板朝向所述上触发部延伸的第四筒体和第五筒体,所述第四筒体位于所述第五筒体内,所述第四筒体、所述第五筒体、所述第二筒体、以及所述第三筒体共同围设形成所述密封腔体,所述第三筒体可沿第一方向活动设于所述第五筒体的内壁,所述第四筒体内限定有所述第四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四通道连通,所述第二环形连接板与所述第五筒体电性连接。
[0010]
优选地,所述触发模块还包括第三导体,所述第三导体设于所述第二环形连接板朝向所述下触发部的一面,且与所述第二环形连接板电性连接。
[0011]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用于甲烷原位燃爆压裂的井下点火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井下点火装置用于对压裂井进行点火,压裂井内设有连续油管,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压裂井底产生的液柱压力p1,确定并安装触发压力为p1+p0的井下点火装置,其中,p0>0;向所述连续油管投入与所述连续油管内径相同的密封活塞;向所述连续油管内注入压井液,推动所述密封活塞朝向所述井下点火装置移动,直至活塞推动井下点火装置的电点火模块,电打火器触发并点燃压裂井中的甲烷气体。
[0012]
优选地,所述根据压裂井底产生的液柱压力p1,确定并安装触发压力为p1+p0的井下点火装置,包括:根据压裂井井深h和向连续油管中注入的压井液密度ρ,计算压裂井井底产生的液柱压力p1=ρgh;根据压裂井井底产生的液柱压力,选择触发压力为p1+p0的井下点火装置。
[0013]
优选地,所述向所述连续油管内注入压井液,推动所述密封活塞朝向所述井下点火装置移动,直至活塞推动井下点火装置的电点火模块,电打火器触发并点燃压裂井中的甲烷气体,包括:向所述连续油管内注入压井液,以推动密封活塞向井下点火装置移动,当压裂井
的井口压力升高且注入压井液的量v与连续油管的容积相当相当时,密封活塞已经到达井下点火装置处;继续向连续油管中注入压井液,使压裂井的井口压力达到p0以上,此时井下点火装置所受的压力为p1+p0,井下点火装置被触发。
[0014]
优选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井下点火装置触发失败后,降低压裂井的井口压力,此时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所述井下点火装置复位。
[0015]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连续油管中的压井液传递压力信号实现井下点火装置的触发、燃爆状态的监测,实现无电缆的精准可控多次点火,减少了几千米的电缆成本,避免了下入电缆过程中电缆破损等风险,更加安全可靠。
[0016]
进一步地,连续油管中加入压井液后也提高了燃爆压裂的安全性。通过更换触发装置中的弹簧可适用于不同井深、不同压井液,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为本发明提供用于甲烷原位燃爆压裂的井下点火装置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中变径短节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触发模块的剖视图。
[0019]
1-电点火模块,11-导电壳体,12-第一导体,13-第一筒部,131-第一通道,2-变径短节,21-小直径短节,22-大直径短节,23-第二通道,24-连接台阶,241-电极孔,3-触发模块,31-上触发部,311-第二环形连接板,312-第四筒体,3121-第四通道,313-第五筒体,32-下触发部,321-第一环形连接板,3211-让位孔,322-第二筒体,3221-第三通道,323-第三筒体,33-弹性复位件,34-第二导体,35-第三导体,36-绝缘垫圈,37-密封腔体。
[0020]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22]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0023]
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
[0024]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例
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例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0025]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甲烷原位燃爆压裂的井下点火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3,该井下点火装置该包括电点火模块1、变径短节2、以及触发模块3。
[0026]
其中,请参阅图1,电点火模块1包括导电壳体11、第一导体12、蓄电池、以及电打火器,蓄电池与电打火器容置于导电壳体11内,导电壳体11、电打火器、蓄电池的两端、第一导体12的一端依次电性连接,电点火模块1还包括第一筒部13,第一筒部13内限定有第一通道131,第一筒部13设于导电壳体11内且与导电壳体11之间限定有第一容腔,蓄电池和电打火器设于第一容腔内,第一导体12的另一端伸出第一容腔且与第二导体34电性连接。
[0027]
更具体地,蓄电池的负极与电打火器的负极连接,电打火器的正极与导电壳体11连接,第一导体12的一端与蓄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一筒部13和导电壳体11之间连接有连接部,第一导体12的另一端安装在连接部且伸出电点火模块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体12为电极或者其他硬质杆状导体,如此在压井液推动井下点火装置时不会影响内部的连接关系。
[0028]
电点火模块1还包括主体结构,主体结构呈中空圆筒状设置,主体结构包括位于内侧且呈中空的第一筒部13、位于外侧的导电壳体11、以及连接部,第一筒部13的中空结构限定形成第一通道131,导电壳体11为导电金属材质。第一导体12伸出连接部,且与连接部绝缘设置,可以是第一导体12的外侧设有绝缘物,也可以是采用其他方式,在此不做限制。
[0029]
请参阅图2,变径短节2安装在导电壳体11。具体地,变径短节2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小直径短节21、以及与小直径短节21连接的大直径短节22,小直径短节21和大直径短节22呈中空设置并限定形成第二通道23,小直径短节21安装第一筒部13内,且第二通道23与第一通道131连通。
[0030]
小直径短节21的外径与第一筒部13的内径相同,大直径短节22的外径大于小直径短节21的外径,如此小直径短节21安装在第一筒部13且与第一筒部13的内壁紧配合,大直径短节22抵接在连接部。小直径短节21与大直径短节22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台阶24,优选地,大直径短节22的内径也可以是与导电壳体11的外径相同,如此小直径短节21安装在第一筒部13内后,导电壳体11抵接在连接台阶24上。连接台阶24上设有电极孔241,第一导体12的另一端穿过电极孔241,且与电极孔241的内壁绝缘设置,可以是第一导体12的外侧设有绝缘物,也可以是采用其他方式,在此不做限制。小直径短节21和大直径短节22均为中空的筒体结构,以限定形成第二通道23。大直径短节22的内壁设有螺纹,如此便于与管柱连接。
[0031]
请参阅图3,触发模块3包括上触发部31、下触发部32、弹性复位件33、以及第二导体34,下触发部32安装在变径短节2与电点火模块1相反的一侧,且与上触发部31共同限定形成一密封腔体37,下触发部32和上触发部31可相对活动设置,上触发部31或下触发部32具有沿活动行程上的初始位置和抵接位置,第二导体34绝缘地设于下触发部32,上触发部31通过下触发部32和变径短节2与导电壳体11电性连接,第二导体34与第一导体12的另一端电性连接,弹性复位件33和第二导体34容置于密封腔体37,且设于上触发部31和下触发部32之间;其中,上触发部31/下触发部32在初始位置时,第二导体34与上触发部31解除电
性连接,弹性复位件33处于自然状态;在下触发部32/上触发部31受到朝向上触发部31/下触发部32的压力时下触发部32/上触发部31自初始位置移动至抵接位置时,第二导体34与上触发部31电性连接;电点火模块1、变径短节2、触发模块3依次贯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流体通道。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33为复位弹簧,该井下点火装置所需要的触发压力根据弹簧复位件的承压确定。
[0032]
下触发部32包括第一环形连接板321、自第一环形连接板321朝向上触发部31延伸的第二筒体322和第三筒体323,第二筒体322位于第三筒体323内,第二筒体322、第三筒体323、上触发部31共同围设形成密封腔体37,第三筒体323可沿第一方向活动设于上触发部31,第二筒体322内限定有第三通道3221,另外,第一环形连接板321贯设有让位孔3211,供第一导体12穿过。
[0033]
上触发部31包括第二环形连接板311、自第二环形连接板311朝向下触发部32延伸的第四筒体312和第五筒体313,第四筒体312位于第五筒体313内,第四筒体312、第五筒体313、第二筒体322、以及第三筒体323共同围设形成密封腔体37,其中密封腔体37内可以是真空,也可以填充有空气,在此不做具体限制。第三筒体323可沿第一方向活动设于第五筒体313的内壁,第四筒体312内限定有第四通道3121,第三通道3221与第四通道3121连通,第二环形连接板311与第五筒体313电性连接。
[0034]
更具体地,上触发部31和下触发部32均包括中心贯穿的环形槽 ,第二筒体322和第三筒体323共同限定形成下触发部32的环形槽,第四筒体312和第五筒体313共同限定形成上触发部31的环形槽。其中至少第五筒体313和第三筒体323为导电的金属壳体,还可以是第四筒体312和第二筒体322也为导电的金属壳体。第五筒体313的内径与第三筒体323的外径相同,第四筒体312的内径与第二筒体322的外径相同,如此,在上触发部31套设于下触发部32外围时,第二筒体322至第五筒体313共同围设形成密封腔体37。另外,触发模块3还包括第三导体35,第三导体35设于第二环形连接板311朝向下触发部32的一面,且与第二环形连接板311电性连接。第二导体34设于下触发部32且与第三导体35相对设置,第二导体34与下触发部32之间设有绝缘垫圈36,第一导体12穿过上触发部31、绝缘垫圈36后与第二导体34连接。第一导体12与上触发部31之间绝缘设置。且安装时,上触发部31和下触发部32同轴线设置,第三导体35和第二导体34接触时接触良好。
[0035]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33为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长度要保证在承受触发压力之前下触发部32的第二导体34与第三导体35之间断开。第三导体35和第二导体34均为电极。
[0036]
作业时,电打火器的正极依次与导电壳体11、变径短节2、下触发部32的第三筒体323、上触发部31的第五筒体313与第三导体35电性连接;电打火器的负极依次与蓄电池的负极、第一导体12、第二导体34电性连接,当井下点火装置受到预设推力时,复位弹簧压缩,第三导体35与第二导体34连接后电打火器可导通。
[0037]
实施例2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用于甲烷原位燃爆压裂的井下点火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井下点火装置用于对压裂井进行点火,压裂井内设有连续油管。
[0038]
需要说明的是,该井下点火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上述井下点火装置的所有实施例,该井下点火装置的控制方法中的有益效果可以适用于井下点火装置,同样,上述井下点
火装置中的有益效果可以适用于井下点火装置的控制方法。
[0039]
其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210,根据压裂井底产生的液柱压力p1,确定并安装触发压力为p1+p0的井下点火装置,其中,p0>0;具体地,步骤s210包括根据压裂井井深h和向连续油管中注入的压井液密度ρ,计算压裂井井底产生的液柱压力p1=ρgh; g为9.8n/kg;根据压裂井井底产生的液柱压力,选择触发压力为p1+p0的井下点火装置。
[0040]
安装时,将井下点火装置安装到连续油管的端部,并通过连续油管将井下点火装置放到目标层位,通过连续油管的内径d和下放长度l计算连续油管内部的容积,通过连续油管向井底注入助燃剂,使得助燃剂与井底的甲烷气体混合。
[0041]
步骤s220,向所述连续油管投入与所述连续油管内径相同的密封活塞;步骤s230,向所述连续油管内注入压井液,推动所述密封活塞朝向所述井下点火装置移动,直至活塞推动井下点火装置的电点火模块1,电打火器触发并点燃压裂井中的甲烷气体。
[0042]
具体地,步骤s230包括向所述连续油管内注入压井液,以推动密封活塞向井下点火装置移动,当压裂井的井口压力升高且注入压井液的量v与注入压井液的量相当时,密封活塞已经到达井下点火装置处;继续向连续油管中注入压井液,使压裂井的井口压力达到p0以上,此时井下点火装置所受的压力为p1+p0,井下点火装置被触发。
[0043]
需要说明的是p1相当于连续油管中的液柱压力,当液柱压力p1加载之后不会触发井下点火装置,需要再在地面继续施加一个p0的压力之后再触发。
[0044]
另外,井下空间中的甲烷气体被点燃后,燃爆压力会作用到密封活塞上,压力信号会通过压井液传导到地面的井口安全及监测装置;如果燃爆不成功井口压力不会发生明显变化,此时降低井口的压力,使点火装置复位后可重新点火。
[0045]
具体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井下点火装置触发失败后,降低压裂井的井口压力,此时在弹性复位件33的作用下所述井下点火装置复位。
[0046]
另外,当井口压力有明显升高但注入液体的量明显小于v时,说明活塞遇卡,可以提高注入压力以推动密封活塞移动。
[0047]
井下点火装置的大直径短节22的内径应与连续油管的内径相同,保证密封活塞能正常进入大直径短节22中。
[0048]
通过连续油管中的压井液传递压力信号实现井下点火装置的触发、燃爆状态的监测,实现无电缆的精准可控多次点火,减少了几千米的电缆成本,避免了下入电缆过程中电缆破损等风险,更加安全可靠。连续油管中加入压井液后也提高了燃爆压裂的安全性。通过更换触发装置中的弹簧可适用于不同井深、不同压井液,使用范围广。
[0049]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甲烷原位燃爆压裂的井下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点火模块,包括导电壳体、第一导体、蓄电池、以及电打火器,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电打火器容置于所述导电壳体内,所述导电壳体、所述电打火器、所述蓄电池的两端、所述第一导体的一端依次电性连接;变径短节,安装在所述导电壳体;触发模块,包括上触发部、下触发部、弹性复位件、以及第二导体,所述下触发部安装在所述变径短节与所述电点火模块相反的一侧,且与所述上触发部共同限定形成一密封腔体,所述下触发部和所述上触发部可相对活动设置,所述上触发部或所述下触发部具有沿活动行程上的初始位置和抵接位置,所述第二导体绝缘地设于所述下触发部,所述上触发部通过所述下触发部和变径短节与所述导电壳体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体与所述第一导体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弹性复位件和所述第二导体容置于所述密封腔体,且设于所述上触发部和所述下触发部之间;其中,所述上触发部/所述下触发部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导体与所述上触发部解除电性连接,所述弹性复位件处于自然状态;在所述下触发部/上触发部受到朝向所述上触发部/下触发部的压力时所述下触发部/上触发部自所述初始位置移动至所述抵接位置时,所述第二导体与所述上触发部电性连接;所述电点火模块、所述变径短节、所述触发模块依次贯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流体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甲烷原位燃爆压裂的井下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道包括第一通道;所述电点火模块还包括第一筒部,所述第一筒部内限定有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一筒部设于导电壳体内且与所述导电壳体之间限定有第一容腔,所述蓄电池和所述电打火器设于所述第一容腔内,所述第一导体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容腔且与所述第二导体电性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甲烷原位燃爆压裂的井下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道还包括第二通道;所述变径短节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小直径短节、以及与所述小直径短节连接的大直径短节,所述小直径短节和所述大直径短节呈中空设置并限定形成所述第二通道,所述小直径短节安装所述第一筒部内,且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甲烷原位燃爆压裂的井下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道还包括第三通道;所述下触发部包括第一环形连接板、自所述第一环形连接板朝向所述上触发部延伸的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所述第二筒体位于所述第三筒体内,所述第二筒体、所述第三筒体、所述上触发部共同围设形成所述密封腔体,所述第三筒体可沿第一方向活动设于所述上触发部,所述第二筒体内限定有所述第三通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甲烷原位燃爆压裂的井下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道还包括第四通道;所述上触发部包括第二环形连接板、自所述第二环形连接板朝向所述下触发部延伸的第四筒体和第五筒体,所述第四筒体位于所述第五筒体内,所述第四筒体、所述第五筒体、所述第二筒体、以及所述第三筒体共同围设形成所述密封腔体,所述第三筒体可沿第一方
向活动设于所述第五筒体的内壁,所述第四筒体内限定有所述第四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四通道连通,所述第二环形连接板与所述第五筒体电性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甲烷原位燃爆压裂的井下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模块还包括第三导体,所述第三导体设于所述第二环形连接板朝向所述下触发部的一面,且与所述第二环形连接板电性连接。7.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甲烷原位燃爆压裂的井下点火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点火装置用于对压裂井进行点火,压裂井内设有连续油管,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压裂井底产生的液柱压力p1,确定并安装触发压力为p1+p0的井下点火装置,其中,p0>0;向所述连续油管投入与所述连续油管内径相同的密封活塞;向所述连续油管内注入压井液,推动所述密封活塞朝向所述井下点火装置移动,直至活塞推动井下点火装置的电点火模块,电打火器触发并点燃压裂井中的甲烷气体。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甲烷原位燃爆压裂的井下点火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压裂井底产生的液柱压力p1,确定并安装触发压力为p1+p0的井下点火装置,包括:根据压裂井井深h和向连续油管中注入的压井液密度ρ,计算压裂井井底产生的液柱压力p1=ρgh;根据压裂井井底产生的液柱压力,选择触发压力为p1+p0的井下点火装置。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甲烷原位燃爆压裂的井下点火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连续油管内注入压井液,推动所述密封活塞朝向所述井下点火装置移动,直至活塞推动井下点火装置的电点火模块,电打火器触发并点燃压裂井中的甲烷气体,包括:向所述连续油管内注入压井液,以推动密封活塞向井下点火装置移动,当压裂井的井口压力升高且注入压井液的量v与连续油管的容积相当时,密封活塞已经到达井下点火装置处;继续向连续油管中注入压井液,使压裂井的井口压力达到p0以上,此时井下点火装置所受的压力为p1+p0,井下点火装置被触发。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甲烷原位燃爆压裂的井下点火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井下点火装置触发失败后,降低压裂井的井口压力,此时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所述井下点火装置复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甲烷原位燃爆压裂的井下点火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所述井下点火装置包括电点火模块、变径短节以及触发模块,电点火模块包括导电壳体、第一导体、蓄电池、以及电打火器,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电打火器容置于所述导电壳体内,所述导电壳体、所述电打火器、所述蓄电池的两端、所述第一导体的一端依次电性连接,变径短节安装在所述导电壳体,触发模块包括上触发部、下触发部、弹性复位件、以及第二导体,所述下触发部安装在所述变径短节与所述电点火模块相反的一侧,且与所述上触发部共同限定形成一密封腔体,所述下触发部和所述上触发部可相对活动设置,所述上触发部或所述下触发部具有沿活动行程上的初始位置和抵接位置。部具有沿活动行程上的初始位置和抵接位置。部具有沿活动行程上的初始位置和抵接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

吕明锟 曲占庆 郭天魁 郝彤 陈铭 王云鹏 孙海程 张源航 张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技术研发日:

2022.09.23

技术公布日:

2022/10/25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7:42: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72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井下   导体   装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