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甲醇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的一步转化

著录项
  • CN03127807.8
  • 19971231
  • CN1493518
  • 20040505
  • 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
  • 孙祥宁
  • C01B3/32(2006.01)
  • C01B3/32(2006.01) B01J23/06(2006.01) B01J23/02(2006.01) B01J21/10(2006.01) B01J37/00(2006.01) H01M8/06(2006.01)

  • CN97181103.2
  • 美国得克萨斯
  • 美国,US
  • 19961231 US60034114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黄淑辉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甲醇与水的催化转化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的一步方法,方法中使用不含氧化铜和/或氧化铬的催化剂,只生成微量的一氧化碳,并且催化剂不会迅速失活。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备甲醇转化催化剂的方法,方法包括:

制备含有含水碱和水溶性化合物的溶液,化合物中含有金属X和 Y,在分解条件下,X和Y可分解为金属氧化物,其中X为选自于锌、 镉、汞及其组合的金属,Y为选自于铍、镁、钙、锶、钡及其组合的 金属;

回收含有该金属X和Y的催化试剂;

分解该化合物生成该金属氧化物。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另外包括活化该催化剂。

3.权利要求1或2中任何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该回收催化试剂 的步骤包括用该催化试剂浸渍固体载体。

4.权利要求1、2或3中任何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该回收催化 试剂的步骤包括使该催化试剂从该溶液中沉淀出来。

5.权利要求1、2、3或4中任何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该活化步 骤包括把该催化剂置于还原条件中。

6.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金属氧化物与固体载体接触 以形成催化剂。

说明书

由甲醇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的一步转化

本申请要求1996年12月31目申请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 60/034,114号的优先权。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甲醇与水的催化转化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的一步方 法,方法中使用不含氧化铜和/或氧化铬的甲醇转化催化剂,只生成微 量的一氧化碳,并且催化剂不会迅速失活。

发明背景

氢气可用于燃料电池或其它目的如与化学和动力有关的应用,其 制备可以通过甲醇与蒸汽转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

                 

一般需要两步反应。第一步,甲醇分解为氢气和一氧化碳:

                  (1)  

第二步,即称为“水转换”的反应,一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和另外的氢气:

                  (2)  

甲醇转化的一步方法成本上更合算并且适于更多的应用。

从理论上讲,由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甲醇的催化剂也应能够转化甲 醇,得到二氧化碳和氢气。但是,合成甲醇的催化剂在甲醇与蒸汽的 转化过程中会迅速失活。可以一步转化甲醇又不会迅速失活的甲醇转 化催化剂将是很理想的。

发明概要

本发明提供了转化甲醇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包括使甲醇 和水通过甲醇转化催化剂,催化剂中含有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不含 有选自于氧化铜和氧化铬的金属氧化物,甲醇与水的比、温度、压力 以及重量时空速度都足以使甲醇转化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

发明详述

大体上目前使用或文献中报道的所有甲醇转化催化剂都含有氧化 铜和/或氧化铬。本发明人发现不含有氧化铜和/或氧化铬的甲醇转化 催化剂对于转化甲醇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更有效,而且这些催化剂不 象含有氧化铜和/或氧化铬的催化剂那样迅速失活。

本发明的甲醇转化催化剂具有如下的组成通式(干基):

                       XaYbZcOd

其中

X为选自于元素周期表中IA族、IB族、IIA族和IIB族的金属。

此类金属包括,但不一定限于铍、镁、钙、锶、钡、锌、镉、汞、

铷、铯、银及其组合。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X选自于锌、镉、汞 及其组合;

Y选自于铍、镁、钙、锶、钡及其组合;

Z为载体、填料或粘结剂材料,材料中含有其它金属,如IIIA族

IVA族金属,包括但不限于硼、硅、铝、硅铝酸盐、锆、钛、铪、 镓、镧、钪、钇及其组合。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由于铝和硅不 易氧化或还原,Z选自于铝、硅及其组合;

a∶b和a∶c地比值为1∶0.001到1000,优选地为1∶0.01到100, 最优选地为1∶0.1到10;并且

d随X、Y和Z的氧化态的不同而不同。

优选地,基于催化剂组合物(干基)总重,每种金属按照各自的 金属氧化物计算的总金属承载量应约为50%。

用于制备催化剂的金属化合物可以为任何无机或有机金属物质, 这种物质在暴露于足够的热和/或氧化剂时会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 可形成溶液的可溶性金属化合物为优选的,通过溶液,该化合物可以 浸渍在固体载体上,然后进行热分解。水溶性金属盐为最优选的。这 些物质的例子有有机盐,如乙酰丙酮、乙酸盐、甲酸盐、胺盐等等的 络盐。硝酸盐为优选的,可以提供由金属的含水溶液浸渍到载体上的 容易得到的、成本有效的方法。例如,氧化铝粉末可以与含锌化合物 一同浸渍,并且浸渍粉末可以制成不同的形状,或者可以把锌浸渍到 预先制备的有所需形状的载体上,如丸剂、颗粒、片剂、珠粒、挤出 料、筛分颗粒等等。

可以通过本领域熟知的许多方法,如干法混合、起始湿法浸渍、 离子交换、共沉淀等等,制备催化剂。就浸渍而言,应使干的固体载 体与一种化合物或盐,如锌盐的溶液接触,然后与另一种化合物或盐, 如钙盐的溶液接触,或反过来。固体载体也可与含有多于一种化合物 或盐的溶液接触。优选地,固体载体应如下进行浸渍(a)通过起始湿法 方法,需要最小量的溶液,以使全部溶液在最初或经过蒸发后被吸收, 或(b)通过一种方法,需要从一种或数种溶液吸收,随后通过过滤或蒸 发使成分全部吸收。可以在各种条件下进行浸渍,包括环境温度或高 温,以及大气压或高压。然后可把浸渍载体干燥或煅烧。

此外,可以通过沉淀方法,制备无载体的催化剂。例如,可以通 过把适当的试剂,如理想的金属成分的化合物或盐与碱,如氢氧化钠、 碳酸钠、氢氧化铵等等混合制备催化剂。金属通过与碱性试剂接触, 形成了共沉淀。

在浸渍或沉淀后,可在有氮气和/或氧气的气流中,或在真空中,在 高于约25℃,优选地在约75℃到150℃的温度范围内加热,使催化剂 干燥。应在足以使复合物或盐中的金属分解,以形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的温度下煅烧催化剂。适宜的煅烧温度范围为约100℃到约700℃,优 选地为约200℃到约500℃。应避免过高的温度。可在约200℃到约500 ℃,优选地在约250℃到约350℃的温度下,通过还原,优选地通过与 氢气或含氢气气体接触还原,使催化剂活化。

催化剂一旦活化后,甲醇与水的混合物就可以与催化剂接触,优 选地在固定床中(a)在催化区,温度范围为约100℃到约1000℃,优选 地为约200℃到约800℃,最优选地为约400℃到约700℃,并且(b)压 力范围为约0.068千帕到约6,800千帕(0.01-1000磅/平方英寸(绝 压)),优选地为约0.68千帕到约5,440千帕(0.1-800磅/平方英寸 (绝压)),最优选地为约3.9千帕到约1,700千帕(0.5-250磅/平方 英寸(绝压))。甲醇与水的摩尔比应为约1或小于1,优选地为小于1。 重量时空速度—即小时流速与甲醇重量和催化剂重量的比,范围应为 约0.01小时-1到约500小时-1,优选地为约0.1小时-1到约200小时-1, 最优选地为约0.3小时-1到约50小时-1。可通过改变反应参数,控制 转化率。一般地,较低的重量时空速度和较高的温度下,可得到较高 的转化率。

本发明适用于生产氢气燃料电池。燃料电池为把燃料的化学能直 接地转化为电能和/或热能的电化学装置,如同Kirk-Othmer化工百科 全书,1997年,第4版,John Wiley&Sons公司出版,第11卷,1098-1121 页中介绍的,此处引用作为参考。

本发明可通过参考以下实施例,得到更好的理解。

                实施例I-催化剂的制备

在室温下,通过在50毫升水中溶解6.97克二水合乙酸锌和4.21 克一水合乙酸钙,制备了水溶液。在此溶液中加入1.5克135等级的 氧化硅-氧化铝和0.5克951等级的硅,二者都是从Aldrich化学公 司购买的。把此混合物在110℃下干燥,随后在550℃下煅烧16个小 时。然后把催化剂研磨并造粒,以得到筛目为-16到+20的筛分颗粒, 以进行进一步的评价。

                实施例II-发明物

把5.0立方厘米(大约3.3克)的实施例I中制备的催化剂与15 立方厘米的石英珠混合,并装填入由三区电炉加热的1.9厘米(3/4 英寸)外径的316不锈钢管状反应器中。第一区作为预热区,使进料 汽化。中心区的温度设置为480℃。压力保持在约134千帕(5磅/平 方英寸(绝压))。在0.89小时-1的重量时空速度下,摩尔比为1∶1的 甲醇/水混合物与催化剂相接触。以预定时间间隔,通过装有热导检测 器和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在线气相谱分析流出物。甲醇生成二氧化 碳和氢气的转化率基本上为100%。在流出物中只检测到了很少量的甲 醇、CO和二甲醚。

本实施例说明,作为本发明的方法,一步转化方法是可以做到的。

本领域中具有一般技能的人会理解,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和范 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做很多修改。此处介绍的实施方案只是用 做例证,不应作为本发明的限制,这些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中有说明。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3:26: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711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