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氨车用瓶及液氨车用瓶供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液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氨车用瓶及液氨车用瓶供气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温室效应愈加明显、能源短缺愈加严峻,因而开发环保的替代能源愈显重要。在交通运输行业,目前已经开发的替代能源有电能、天然气、生物能、氢能等,但是,这些替代能源在大规模应用方面都面临着诸多挑战:电能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主要是采用车用电池,车用电池的使用寿命、续航能力、再充电能力有限,使用存在局限性;此外,退役车用电池回收利用的产业化技术尚不成熟,因而退役车用电池如何处置也是个难题。
3.天然气、生物燃料都是碳链结构,燃烧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而我国2013年碳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27.7%,大于美国和欧盟的总和,人均碳排放比全球平均水平高45%,因而使用天然气、生物燃料对二氧化碳减排任务具有一定的影响。
4.氢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可再生清洁燃料,但氢气因难于液化而给运输、加注、使用带来诸多麻烦,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研究指出,利用现存或相近的商业技术来建造氢生产基础设施的成本将高达6000多亿美元,这对车企和当地政府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此外,氢气还存在因能量密度低、点火能量低、燃烧速度快带来的早燃、回火等技术瓶颈,这些技术难题使其大规模应用在汽车等小型运输工具的目标一时还难以实现,所以,有人仍然把氢燃料视为“未来的燃料”。
5.与氢相同,氨不含碳元素,完全燃烧只产生清洁无污染的水和氮气,且其含氢量高,目前已有广泛使用的基础设施,故被认为是可用于发动机的理想绿燃料之一。氨还具备常用燃料应有的主要特点:廉价易得、易挥发、便于贮运、适当的燃烧值、高辛烷值、操作相对安全、可与一般燃料兼容等。目前各大发动机厂都开始着手研发液氨发动机,为顺应形势,抢占市场高地,研发液氨车用瓶及液氨车用瓶供气系统已刻不容缓。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安全储存液氨的液氨车用瓶,以及将液氨车用瓶的液氨转化成氨气后供液氨发动机正常使用的液氨车用瓶供气系统。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一种液氨车用瓶,包括:左右水平方向横卧放置的瓶体,在瓶体的瓶头处设置有充供液系统总成;瓶体由内胆、包裹于内胆上的发泡保温层、包裹于发泡保温层上的蒙皮层构成;所述的充供液系统总成包括:气相端分配头系统、液相端分配头系统和增压管路系统,其中,气相端分配头系统和液相端分配头系统通过分配头结构安装于瓶体的瓶头处,分配头结构密封穿插固定于瓶头处的安装孔中。
8.本方案中所述的气相端分配头系统的结构为:在位于内胆的空腔中的分配头结构上设置有内部气相管,内部气相管伸入内胆的空腔的顶部;在位于瓶体外的分配头结构上
设置有第一接管、第二接管、增压接管和气相接管,第一接管、第二接管、增压接管和气相接管均分别通过分配头结构上的内部通道与内部气相管连通;在第一接管管口处分别安装有液氨压力表、一级安全阀、液氨液位显示表,液氨液位显示表的接线与内胆的内腔中的液位计连接,在第二接管管口处安装有二级安全阀,在气相接管管口处安装有气相口瓶阀,增压回气截至阀安装于增压接管上。
9.本方案中所述的液相端分配头系统的结构为:在位于内胆的空腔中的分配头结构上设置有内部液相管,内部液相管伸入内胆的空腔的底部;在位于瓶体外的分配头结构上设置加注接管和出液接管,加注接管、出液接管均分别通过分配头结构上的内部通道与内部液相管连通;在加注接管管口处安装有液氨加注口,在出液接管上由出液接管的进口向出液接管的出口方向依次安装有出液过流一体式截止阀和出液电磁阀。
10.分配头结构可以是一个单独的分配头,也可以由二个分配头:第一分配头和第二分配头构成。当分配头结构是由两个分配头构成时,对应瓶体上的安装孔由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构成,第一分配头密封穿插固定于第一安装孔中,第二分配头密封穿插固定于第二安装孔中;此时,气相端分配头系统通过第一分配头安装于瓶体的瓶头处,液相端分配头系统通过第二分配头安装于瓶体的瓶头处。
11.本方案中所述的增压管路系统包括:直通接头,直通接头密封穿插固定于瓶头处的嵌装孔中,在位于内胆的空腔中的直通接头端部设置有内部增压出液管,内部增压出液管伸入内胆的空腔的底部;在位于瓶体外的直通接头端部设置有增压接管,增压接管通过直通接头与内部增压出液管连通;在增压接管上由增压接管的进口向增压接管的出口方向依次安装有增压出液过流一体式截止阀和增压出液电磁阀;第一增压管路的进口密封连接于增压接管管口处,第一增压管路的出口与汽化器上的第一进口连通,第二增压管路的进口与汽化器上的第一出口连通,第二增压管路的出口密封连接于气相端分配头系统中的增压接管管口处,在第二增压管路上设置有增压回气限流阀。
12.为了实现智能控制,本方案在气相端分配头系统的第一接管管口处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在瓶体的瓶头处设置设置有电磁阀智能控制盒,压力传感器、出液电磁阀、增压出液电磁阀均与电磁阀智能控制盒信号连接。电磁阀智能控制盒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通过控制系统实现远程控制出液与否、增压与否目的。
13.为提高资源利用率,本方案在瓶体的瓶头处设置有储水箱,在储水箱上设置有与储水箱的内腔连通的进水管、排水管、排气管和进气管,气相端分配头系统中的一级安全阀的出口、二级安全阀的出口、气相接管管口均通过泄放管路与储水箱的进气管密封连通。通过一级安全阀、二级安全阀、气相接管排出液氨车用瓶外的氨气通过储水箱的进气管进入储水箱中,与储水箱中的水中和,以实现氨气的回收利用。
14.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液氨车用瓶,其中,在瓶头处固定安装有保护罩,保护罩将位于瓶头处的气相端分配头系统、液相端分配头系统、带增压出液电磁阀和增压出液过流一体式截止阀的增压接管、以及储水箱罩于保护罩内,从而保护这些罩于保护罩内的元器件,提高它们的使用寿命。
15.为了防止液氨过充,本方案在内胆的空腔中还设置有防过充结构。防过充结构与液氢瓶中的防过充结构相同,因而这里不再对防过充结构展开赘述。
16.液氨车用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因路面不平、刹车等因素会存在晃动冲击力、惯性
冲击力等问题,为了减少液氨对内胆的冲击力,本方案在内胆的空腔中固定设置有防波板,以保护内胆中的元器件。防波板与瓶体的轴线垂直,在防波板上间隔开设有若干左右水平贯穿的贯通孔,防波板的顶面和底面均为水平平面结构,且防波板的顶面与内胆的空腔的顶端留有间距,防波板的底面与内胆的空腔的底端留有间距。
17.所述的液氨车用瓶供气系统应用了本方案所述的液氨车用瓶,液氨车用瓶的液相端分配头系统中的出液接管与第一供气管路的进口连通,第一供气管路的出口与增压管路上的汽化器的第二进口连通,第二供气管路的进口与增压管路上的汽化器的第二出口连通,第二供气管路的出口与液氨发动机的进气口连通,在第二供气管路上由第二供气管路的进口向第二供气管路的出口方向依次设置有缓冲罐和稳压阀。当汽车功率较大,启动时需要较多的氨气时,增加缓冲罐,可以储备一定量的氨气,供液氨发动机使用。
18.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液氨车用瓶供气系统,其中,汽化器的介质进口与发动机的冷却水出口连通。
19.为了隔热,防止缓冲罐内部氨气压力受外部环境影响而升高,本方案在缓冲罐的外轮廓面上包裹有外部发泡保温层。此外,为了预防氨气液化,本方案在缓冲罐中设置有电加热装置,在缓冲罐外设置有控制电加热装置工作与否的电加热控制器。电加热控制器、磁阀智能控制盒均可以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通过控制系统实现远程控制出液与否、增压与否、加热装置加热与否智能控制目的。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结构的液氨车用瓶能够适应车辆行驶工况的振幅,满足液氨存储和使用的安全性要求;

通过一级安全阀、二级安全阀、气相接管排出液氨车用瓶外的氨气通过储水箱的进气管进入储水箱中,与储水箱中的水中和,以实现氨气的回收利用;

液氨车用瓶的出液和增压采用电磁阀智能控制盒控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实现远程控制出液与否、增压与否目的;

利用液氨发动机的冷却水作为汽化器的冷媒介质,资源利用率高;此外,通过汽化器对增压、供气系统控制,能够优化整体液氨车用瓶供气系统。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液氨车用瓶安装在支座上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图1左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图2中气相端分配头系统所处位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图2中液相端分配头系统所处位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图2中增压管路系统所处位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液氨车用瓶的内胆的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27.图7是图6中a-a剖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是图1中b-b剖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9.图9是缓冲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0.图10是液氨车用瓶供气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2.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液氨车用瓶,包括:左右水平方向横卧放置的瓶体1,瓶体1由内胆11、包裹于内胆11上的发泡保温层12、包裹于发泡保温层12上的蒙皮层13构成,其中,内胆11由内筒体112、封装在内筒体112左端敞开口处的前封头111和封装在内筒体112右端敞开口处的后封头113构成,如图6所示,前封头111所处位置处的瓶体称之为瓶头101,后封头所处位置处的瓶体称之为瓶尾102。瓶体1通过支座15和拉带16支撑固定安装于车辆上的指定安装位置上。
33.在瓶体1的瓶头101处设置有充供液系统总成。所述的充供液系统总成包括:气相端分配头系统2、液相端分配头系统3和增压管路系统4。其中,气相端分配头系统2和液相端分配头系统3通过分配头结构安装于瓶体1的瓶头101处,分配头结构密封穿插固定于瓶头101处的安装孔中。
34.参见图2、图3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气相端分配头系统2的结构为:在位于内胆11的空腔100中的分配头结构上设置有内部气相管22,内部气相管22伸入内胆11的空腔100的顶部,即内胆11的气相空间中。在位于瓶体1外的分配头结构上设置有第一接管23、第二接管24、增压接管25和气相接管26,第一接管23、第二接管24、增压接管25和气相接管26均分别通过分配头结构上的内部通道与内部气相管22连通。在第一接管23的管口处分别安装有液氨压力表231、一级安全阀233、液氨液位显示表232,液氨液位显示表232的接线与内胆11的内腔100中的液位计114连接,在第二接管24管口处安装有二级安全阀241,在气相接管26管口处安装有气相口瓶阀261,增压回气截至阀251安装于增压接管25上。
35.一级安全阀233和二级安全阀241对液氨车用瓶起到泄压保护的作用,两者的开启压力值不相同,假设一级安全阀233的开启压力值小于二级安全阀241的开启压力值,当液氨车用瓶内的压力达到一级安全阀233的开启压力值时,通过一级安全阀233泄压。如若一级安全阀233出现故障无法开启,则液氨车用瓶内的压力继续上升直至达到二级安全阀241的开启压力值,此时二级安全阀241开启泄压。如若一级安全阀233、二级安全阀241均出现故障无法开启,则可以手动打开气相口瓶阀261,进行手动泄压。三种泄压方式大大提高了液氨车用瓶的安全使用性能。
36.参见图2、图4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液相端分配头系统3的结构为:在位于内胆11的空腔100中的分配头结构上设置有内部液相管32,内部液相管32伸入内胆11的空腔100的底部,即内胆11的液相空间中。在位于瓶体1外的分配头结构上设置加注接管33和出液接管34,加注接管33、出液接管34均分别通过分配头结构上的内部通道与内部液相管32连通。在加注接管33管口处安装有液氨加注口331,充液时,液氨通过液氨加注口331向内胆11的内腔100中充入液氨,将液氨存储于内胆11的空腔100中。在出液接管34上由出液接管34的进口向出液接管34的出口方向依次安装有出液过流一体式截止阀341和出液电磁阀342。
37.如图2、图5、图6和图10所示,在瓶体1的瓶头101上开设有与内胆111的空腔100连通的嵌装孔105。所述的增压管路系统4包括:直通接头41,直通接头41密封穿插固定于嵌装孔105中,在位于内胆11的空腔100中的直通接头端部设置有内部增压出液管42,内部增压出液管42伸入内胆11的空腔100的底部,即内胆11的液相空间中。在位于瓶体1外的直通接头端部设置有增压接管43,增压接管43通过直通接头41与内部增压出液管42连通。在增压接管43上由增压接管43的进口向增压接管43的出口方向依次安装有增压出液过流一体式
截止阀431和增压出液电磁阀432。第一增压管路44的进口密封连接于增压接管43管口处,第一增压管路44的出口与汽化器7上的第一进口连通,第二增压管路45的进口与汽化器7上的第一出口连通,第二增压管路45的出口密封连接于气相端分配头系统2中的增压接管25管口处,在第二增压管路45上设置有增压回气限流阀451。
38.需要对液氮车用瓶内进行增压时,打开增压出液过流一体式截止阀431,控制增压出液电磁阀432使增压接管43连通,液氨通过增压接管43、第一增压管路进入汽化器7中进行热交换,汽化后通过第二增压管路45、增压接管25回到内胆11的空腔100中,对液氨车用瓶内进行增压作业。
39.上述结构的液氨车用瓶能够适应车辆行驶工况的振幅,满足液氨存储和使用的安全性要求。
40.实施例二实施例一中的分配头结构是一个单独的分配头,本实施例是将分配头结构设置成由二个分配头:第一分配头21和第二分配头31构成的组合结构。当分配头结构是由两个分配头构成时,对应的安装孔由第一安装孔103和第二安装孔104构成,第一分配头21密封穿插固定于第一安装孔103中,第二分配头31密封穿插固定于第二安装孔104中。此时,气相端分配头系统2通过第一分配头21安装于瓶体1的瓶头101处,液相端分配头系统3通过第二分配头31安装于瓶体1的瓶头101处。本实施例仅对分配头结构做了上述调整,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一中所述结构相同。
41.如图2、图3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气相端分配头系统2包括:第一分配头21,第一分配头21密封穿插固定于第一安装孔103中,在位于内胆11的空腔100中的第一分配头103上设置有内部气相管22,内部气相管22伸入内胆11的空腔100的顶部,即内胆11的气相空间中。在位于瓶体1外的第一分配头21上设置有第一接管23、第二接管24、增压接管25和气相接管26,第一接管23、第二接管24、增压接管25和气相接管26均分别通过第一分配头21上的内部通道与内部气相管22连通。在第一接管23的管口处分别安装有液氨压力表231、一级安全阀233、液氨液位显示表232,液氨液位显示表232的接线与内胆11的内腔100中的液位计114连接,在第二接管24管口处安装有二级安全阀241,在气相接管26管口处安装有气相口瓶阀261,增压回气截至阀251安装于增压接管25上。
42.如图2、图4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液相端分配头系统3包括:第二分配头31,第二分配头31密封穿插固定于第二安装孔104中,在位于内胆11的空腔100中的第二分配头31上设置有内部液相管32,内部液相管32伸入内胆11的空腔100的底部,即内胆11的液相空间中。在位于瓶体1外的第二分配头31上设置加注接管33和出液接管34,加注接管33、出液接管34均分别通过第二分配头31上的内部通道与内部液相管32连通。在加注接管33管口处安装有液氨加注口331,充液时,液氨通过液氨加注口331向内胆11的内腔100中充入液氨,将液氨存储于内胆11的空腔100中。在出液接管34上由出液接管34的进口向出液接管34的出口方向依次安装有出液过流一体式截止阀341和出液电磁阀342。
43.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实现智能控制,如图2和图10所示,本方案在气相端分配头系统2的第一接管23管口处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7,在瓶体1的瓶头101处设置设置有电磁阀智能控制盒8,压力传感器27、出液电磁阀342、增压出液电磁阀432
均与电磁阀智能控制盒8信号连接。电磁阀智能控制盒8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通过控制系统实现远程控制出液与否、增压与否目的。
44.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如图2所示,本方案在瓶体1的瓶头101处设置有储水箱5,在储水箱5上设置有与储水箱5的内腔连通的进水管52、排水管54、排气管51和进气管53,气相端分配头系统2中的一级安全阀233的出口、二级安全阀241的出口、气相接管26管口均通过泄放管路与储水箱5的进气管53密封连通。通过一级安全阀233、二级安全阀241、气相接管26排出液氨车用瓶外的氨气通过储水箱5的进气管53进入储水箱5中,与储水箱5中的水中和,以实现氨气的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4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瓶头101处固定安装有保护罩14,保护罩14将位于瓶头101处的气相端分配头系统2、液相端分配头系统3、带增压出液电磁阀432和增压出液过流一体式截止阀431的增压接管43、磁阀智能控制盒8以及储水箱5全部罩于保护罩14内,从而保护这些罩于保护罩14内的元器件,提高它们的使用寿命。
46.为了防止液氨过充,本方案在内胆11的空腔100中还设置有防过充结构18,如图6所示。防过充结构18与液氢瓶中的防过充结构相同,因而这里不再对防过充结构展开赘述。
47.液氨车用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因路面不平、刹车等因素会存在晃动冲击力、惯性冲击力等问题,为了减少液氨对内胆11的冲击力,如图6和图7所示,本方案在内胆11的空腔100中固定设置有防波板17,以保护内胆100中的各元器件。防波板17与瓶体1的轴线垂直,在防波板17上间隔开设有若干左右水平贯穿的贯通孔171,防波板17的顶面172和底面173均为水平平面结构,且防波板的顶面172与内胆11的空腔100的顶端留有间距,防波板的底面173与内胆11的空腔100的底端留有间距。
48.实施例四本实施例所述的液氨车用瓶供气系统应用了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中所述的液氨车用瓶,如图8和图10所示,液氨车用瓶的液相端分配头系统3中的出液接管34与第一供气管路35的进口连通,第一供气管路35的出口与增压管路系统4上的汽化器7的第二进口连通,第二供气管路36的进口与增压管路系统4上的汽化器的7第二出口连通,第二供气管路36的出口与液氨发动机10的进气口连通,在第二供气管路36上由第二供气管路36的进口向第二供气管路36的出口方向依次设置有缓冲罐6和稳压阀9。当汽车功率较大,启动时需要较多的氨气时,增加缓冲罐6,可以储备一定量的氨气,供液氨发动机10使用。其中,汽化器7的介质进口与液氨发动机10的冷却水出口连通,通过回收利用液氨发动机10的冷却水作为汽化器7的媒介介质。
49.为了隔热,防止缓冲罐6内部氨气压力受外部环境影响而升高,如图9所示,本方案在缓冲罐6的外轮廓面上包裹有外部发泡保温层61。此外,为了预防氨气液化,本方案在缓冲罐6中设置有电加热装置62,在缓冲罐6外设置有控制电加热装置62工作与否的电加热控制器63。电加热控制器63、磁阀智能控制盒8均可以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通过控制系统实现远程控制出液与否、增压与否、加热装置62加热与否智能控制目的。
50.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是对本发明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液氨车用瓶,包括:左右水平方向横卧放置的瓶体,在瓶体的瓶头处设置有充供液系统总成;其特征在于:瓶体由内胆、包裹于内胆上的发泡保温层、包裹于发泡保温层上的蒙皮层构成;所述的充供液系统总成包括:气相端分配头系统、液相端分配头系统和增压管路系统,气相端分配头系统和液相端分配头系统通过分配头结构安装于瓶体的瓶头处,分配头结构密封穿插固定于瓶头处的安装孔中;气相端分配头系统的结构为:在位于内胆的空腔中的分配头结构上设置有内部气相管,内部气相管伸入内胆的空腔的顶部;在位于瓶体外的分配头结构上设置有第一接管、第二接管、增压接管和气相接管,第一接管、第二接管、增压接管和气相接管均分别通过分配头结构上的内部通道与内部气相管连通;在第一接管管口处分别安装有液氨压力表、一级安全阀、液氨液位显示表,液氨液位显示表的接线与内胆的内腔中的液位计连接,在第二接管管口处安装有二级安全阀,在气相接管管口处安装有气相口瓶阀,增压回气截至阀安装于增压接管上;液相端分配头系统的结构为:在位于内胆的空腔中的分配头结构上设置有内部液相管,内部液相管伸入内胆的空腔的底部;在位于瓶体外的分配头结构上设置加注接管和出液接管,加注接管、出液接管均分别通过分配头结构上的内部通道与内部液相管连通;在加注接管管口处安装有液氨加注口,在出液接管上由出液接管的进口向出液接管的出口方向依次安装有出液过流一体式截止阀和出液电磁阀;增压管路系统包括:直通接头,直通接头密封穿插固定于瓶头处的嵌装孔中,在位于内胆的空腔中的直通接头端部设置有内部增压出液管,内部增压出液管伸入内胆的空腔的底部;在位于瓶体外的直通接头端部设置有增压接管,增压接管通过直通接头与内部增压出液管连通;在增压接管上由增压接管的进口向增压接管的出口方向依次安装有增压出液过流一体式截止阀和增压出液电磁阀;第一增压管路的进口密封连接于增压接管管口处,第一增压管路的出口与汽化器上的第一进口连通,第二增压管路的进口与汽化器上的第一出口连通,第二增压管路的出口密封连接于气相端分配头系统中的增压接管管口处,在第二增压管路上设置有增压回气限流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氨车用瓶,其特征在于:在气相端分配头系统的第一接管管口处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在瓶体的瓶头处设置设置有电磁阀智能控制盒,压力传感器、出液电磁阀、增压出液电磁阀均与电磁阀智能控制盒信号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液氨车用瓶,其特征在于:在瓶体的瓶头处设置有储水箱,在储水箱上设置有与储水箱的内腔连通的进水管、排水管、排气管和进气管,气相端分配头系统中的一级安全阀的出口、二级安全阀的出口、气相接管管口均通过泄放管路与储水箱的进气管密封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氨车用瓶,其特征在于:在瓶头处固定安装有保护罩,保护罩将位于瓶头处的气相端分配头系统、液相端分配头系统、带增压出液电磁阀和增压出液过流一体式截止阀的增压接管、以及储水箱罩于保护罩内;在内胆的空腔中还设置有防过充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液氨车用瓶,其特征在于:在内胆的空腔中固定设置有防波板,防波板与瓶体的轴线垂直,在防波板上间隔开设有若干左右水平贯穿的贯通孔,防波板的顶面和底面均为水平平面结构,且防波板的顶面与内胆的空腔的顶端留有间距,
防波板的底面与内胆的空腔的底端留有间距。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氨车用瓶,其特征在于:在内胆的空腔中固定设置有防波板,防波板与瓶体的轴线垂直,在防波板上间隔开设有若干左右水平贯穿的贯通孔,防波板的顶面和底面均为水平平面结构,且防波板的顶面与内胆的空腔的顶端留有间距,防波板的底面与内胆的空腔的底端留有间距。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氨车用瓶,其特征在于:分配头结构由第一分配头和第二分配头构成,安装孔由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构成,第一分配头密封穿插固定于第一安装孔中,第二分配头密封穿插固定于第二安装孔中;气相端分配头系统通过第一分配头安装于瓶体的瓶头处,液相端分配头系统通过第二分配头安装于瓶体的瓶头处。8.一种液氨车用瓶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种液氨车用瓶,液氨车用瓶的液相端分配头系统中的出液接管与第一供气管路的进口连通,第一供气管路的出口与增压管路上的汽化器的第二进口连通,第二供气管路的进口与增压管路上的汽化器的第二出口连通,第二供气管路的出口与液氨发动机的进气口连通,在第二供气管路上由第二供气管路的进口向第二供气管路的出口方向依次设置有缓冲罐和稳压阀。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液氨车用瓶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汽化器的介质进口与发动机的冷却水出口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液氨车用瓶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缓冲罐中设置有电加热装置,在缓冲罐外设置有控制电加热装置工作与否的电加热控制器,在缓冲罐的外轮廓面上包裹有外部发泡保温层。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车用瓶,包括:瓶体和设置于瓶体的瓶头处的充供液系统总成;瓶体由内胆、包裹于内胆上的发泡保温层、包裹于发泡保温层上的蒙皮层构成;所述的充供液系统总成包括:气相端分配头系统、液相端分配头系统和增压管路系统。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液氨车用瓶供气系统,应用本方案所述的液氨车用瓶,液氨车用瓶的液相端分配头系统中的出液接管与第一供气管路的进口连通,第一供气管路的出口通过汽化器与第二供气管路的进口与连通,第二供气管路的出口与液氨发动机的进气口连通,在第二供气管路上设置有缓冲罐和稳压阀。二供气管路上设置有缓冲罐和稳压阀。二供气管路上设置有缓冲罐和稳压阀。


技术研发人员:

徐锋 何晓冬 樊家辉 卞建峰 卞洲 赵志强 顾敏 陈海龙 余枫 张广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张家港富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08

技术公布日:

2023/3/7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4:34: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690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内胆   分配   空腔   液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