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速计用的手持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速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速计用的手持支架。


背景技术:



2.风速仪顾名思义是测量空气流速的仪器。为了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风速计种类也相对繁多,尤其是迷你式的风速计,结构大小在20cm*10cm左右,整体小巧便于携带,gm618迷你式风速计结构小巧便于携带,但是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由于整体的结构较小,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如果采用抓握式,则会导致手指遮盖操作面板或者误触操作面板,通过手指捏紧式,长时间手指处于发力状态容易造成手指的疲劳感,进而造成风速计脱落的问题,为此,亟需提出改进方案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风速计用的手持支架,防护壳对风速计防护的作用,又起到手持支架的作用,整体便于手持,且不影响风速计面板的操作。
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速计用的手持支架,包括与风速计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护壳、远离第一护壳的一侧与风速计活动连接有第二护壳,所述风速计靠近第二护壳的一侧活动连接调节的指环,所述指环与风速计之间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风速计活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风速计包括扇叶,所述第一护壳和第二护壳远离扇叶的一端均对称安装有外套管,所述风速计远离扇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外套管适配的轴杆。
6.优选的,所述风速计靠近第二护壳的一侧对称安装有两个导轨,所述凸台转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安装在两个导轨之间的风速计上,所述底座沿着导轨的方向滑动。
7.优选的,所述第二护壳上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的内径大于两个导轨之间的距离。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1、第一护壳与第二护壳将风速计置于两者之间,起到对风速计防护的作用,第一护壳、第二护壳相互靠近,此时形成一个手持支架状结构,操作人员握住第一护壳、第二护壳便可,手掌可全部握持,握持的固定强度好,且不影响风速计面板的操作;
10.2、将手指的食指和中指分别穿过上下两个指环内,通过两个手指与指环的辅助,将风速计固定在手指上,避免掉落且不影响面板操作。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护壳、第二护壳对风速计防护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护壳、第二护壳展开形成手持支架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指环、凸台、底座爆炸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风速计;2、第一护壳;3、第二护壳;4、指环;5、凸台;6、底座;7、导轨;8、避让孔;9、外套管;10、轴杆;11、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17.如附图1-4所示的一种风速计用的手持支架,如图1所示,包括与风速计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护壳2、远离第一护壳2的一侧与风速计1活动连接有第二护壳3,第一护壳2和第二护壳3的下方与风速计1活动连接,以图2为例,第一护壳2顺时针转动,第二护壳3逆时针转动,第一护壳2与第二护壳3将风速计1置于两者之间,起到对风速计1防护的作用(如图1所示);以图1为例,第一护壳2逆时针转动,第二护壳3顺时针转动,第一护壳2、第二护壳3相互靠近,此时形成一个手持支架状结构(如图2所示),此时操作人员握住第一护壳2、第二护壳3便可,握持固定强度好,且不影响风速计1面板的操作,风速计1靠近第二护壳3的一侧设置有可转动调节的指环4,指环4与风速计1之间设置有凸台5,凸台5与风速计1活动连接,如图1所示,指环4设置有两组,可将手指的食指和中指分别穿过上下两个指环4内,通过两个手指与指环4的辅助,将风速计1固定在手指上,避免掉落且不影响面板(如图3中远离指环4的一侧)操作。
18.工作时,以图2为例,第一护壳2顺时针转动,第二护壳3逆时针转动,第一护壳2与第二护壳3将风速计1置于两者之间,起到对风速计1防护的作用(如图1所示);以图1为例,第一护壳2逆时针转动,第二护壳3顺时针转动,第一护壳2、第二护壳3相互靠近,此时形成一个手持支架状结构(如图2所示),此时操作人员握住第一护壳2、第二护壳3便可,手掌可全部握持,握持的固定强度好,且不影响风速计1面板的操作。
19.风速计1包括扇叶11,第一护壳2和第二护壳3远离扇叶11的一端均对称安装有外套管9,风速计1远离扇叶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外套管9适配的轴杆10。
20.风速计1靠近第二护壳3的一侧对称安装有两个导轨7,凸台5转动连接在底座6上,底座6安装在两个导轨7之间的风速计1上,底座6沿着导轨7的方向滑动。
21.第二护壳3上开设有避让孔8,避让孔8的内径大于两个导轨7之间的距离。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23.参照说明书附图1-4所示,以图2为例,第一护壳2以轴杆10为圆心顺时针转动,第二护壳3以轴杆10为圆心逆时针转动,第一护壳2与第二护壳3将风速计1置于两者之间,起到对风速计1防护的作用(如图1所示);以图1为例,第一护壳2以轴杆10为圆心逆时针转动,第二护壳3以轴杆10为圆心顺时针转动,第一护壳2、第二护壳3相互靠近,此时形成一个手持支架状结构(如图2所示),操作人员握住第一护壳2、第二护壳3便可,手掌可全部握持,握持的固定强度好,且不影响风速计1面板的操作;
24.风速计1包括扇叶11,第一护壳2和第二护壳3远离扇叶11的一端均对称安装有外套管9,风速计1远离扇叶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外套管9适配的轴杆10,外套管9与轴杆10配合转动,第一护壳2、第二护壳3、外套管9、轴杆10优选不锈钢材质制成,风速计1在室外使用时,受到强风的影响,通过第一护壳2、第二护壳3、外套管9、轴杆10不秀钢材质,提高整体
的强度。
25.如图4所示,风速计1靠近第二护壳3的一侧对称安装有两个导轨7,凸台5转动连接在底座6上,底座6安装在两个导轨7之间的风速计1上,底座6沿着导轨7的方向滑动,便于指环4的转动调节,可将指环4向风速计1的方向靠近收纳,底座6置于两个导轨7之间,且可沿着导轨7的方向滑动,通过两个指环4的滑动,可调节中指和食指之间的开口角度。
26.第二护壳3上开设有避让孔8,避让孔8的内径大于两个导轨7之间的距离,在第二护壳3向风速计1方向转动调节时,防止指环4与第二护壳3干涉。
27.综上:该第一护壳2、第二护壳3对风速计1起到防护的作用,又起到手持支架的作用,整体便于手持,且不影响风速计1面板的操作。
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风速计用的手持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风速计(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护壳(2)、远离第一护壳(2)的一侧与风速计(1)活动连接有第二护壳(3),所述风速计(1)靠近第二护壳(3)的一侧活动连接调节的指环(4),所述指环(4)与风速计(1)之间设置有凸台(5),所述凸台(5)与风速计(1)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速计用的手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速计(1)包括扇叶(11),所述第一护壳(2)和第二护壳(3)远离扇叶(11)的一端均对称安装有外套管(9),所述风速计(1)远离扇叶(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外套管(9)适配的轴杆(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速计用的手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速计(1)靠近第二护壳(3)的一侧对称安装有两个导轨(7),所述凸台(5)转动连接在底座(6)上,所述底座(6)安装在两个导轨(7)之间的风速计(1)上,所述底座(6)沿着导轨(7)的方向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速计用的手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护壳(3)上开设有避让孔(8),所述避让孔(8)的内径大于两个导轨(7)之间的距离。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速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风速计用的手持支架,包括与风速计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护壳、远离第一护壳的一侧与风速计活动连接有第二护壳,风速计靠近第二护壳的一侧活动连接调节的指环,指环与风速计之间设置有凸台,凸台与风速计活动连接。此装置设计合理,第一护壳与第二护壳将风速计置于两者之间,起到对风速计防护的作用,第一护壳、第二护壳相互靠近,此时形成一个手持支架状结构,操作人员握住第一护壳、第二护壳便可,手掌可全部握持,握持的固定强度好,且不影响风速计面板的操作。板的操作。板的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

杨洪礼 赵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美澳检测(惠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27

技术公布日:

2023/3/3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23: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667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风速计   所述   导轨   指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