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无人航行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无人航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下无人航行器。


背景技术:



2.水下无人航行器是水下作业机器人的主体,根据作业需要在水下无人航行器上加装相应的作业部件形成对应的水下作业机器人,例如,加装摄像机和声呐成为水下探测机器人,加装管道夹持器成为水下管道运输机器人,等等。因此,水下无人航行器是水下作业机器人的重要载体。
3.然而,现有的水下无人航行器为了保证航行器在水下既能够保证稳定的运行姿态也能够很好的完成转向等运动指令,往往需要在尾部采用多个推进器来执行运动指令,而这也会造成航行器存在体积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下无人航行器,能够解决现有水下无人航行器采用多个推进器来执行运动指令造成的体积大、功耗大的缺点。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水下无人航行器,包括呈状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尾部上设有两个侧鳍和两个背鳍,两个所述侧鳍共面设置,两个所述背鳍共面设置,两个所述侧鳍所在的平面与两个背鳍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所述壳体的尾部上设有矢量推进器且矢量推进器位于两个所述侧鳍所在的平面与两个背鳍所在的平面的相交线上。
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头部呈半圆球体状,所述壳体的中部呈圆柱状,所述壳体的尾部呈流线型。
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部还设有电源装置、导航装置、控制装置和潜浮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分别与导航装置、控制装置和潜浮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导航装置、潜浮装置和矢量推进器电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电源装置为可充电锂电池。
10.进一步的,所述潜浮装置为活塞式水桶。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2.通过设置状的壳体,能够减小水下无人航行器在水中的行驶阻力;通过壳体的尾部上设置两个侧鳍和两个背鳍,两个侧鳍共面设置,两个背鳍共面设置,两个侧鳍所在的平面与两个背鳍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这样能够提高水下无人航行器在水中的姿态保持稳定性;矢量推进器安装于壳体的尾部上且矢量推进器位于两个侧鳍所在的平面与两个背鳍所在的平面的相交线上,这样可进行360度旋转改变推力方向,因此,使用一个矢量推进器即可完成水下无人航行器的俯仰、偏航等运动指令,克服了传统水下无人航行器采用多个推进器的缺点,减小了水下无人航行器的体积和成本。
附图说明
13.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下无人航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下无人航行器的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下无人航行器的连接框图;
16.标号说明:
17.1、壳体;2、侧鳍;3、背鳍;4、电源装置;5、导航装置;6、控制装置;7、潜浮装置;8、矢量推进器。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19.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
20.一种水下无人航行器,包括呈状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尾部上设有两个侧鳍和两个背鳍,两个所述侧鳍共面设置,两个所述背鳍共面设置,两个所述侧鳍所在的平面与两个背鳍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所述壳体的尾部上设有矢量推进器且矢量推进器位于两个所述侧鳍所在的平面与两个背鳍所在的平面的相交线上。
21.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2.通过设置状的壳体,能够减小水下无人航行器在水中的行驶阻力;通过壳体的尾部上设置两个侧鳍和两个背鳍,两个侧鳍共面设置,两个背鳍共面设置,两个侧鳍所在的平面与两个背鳍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这样能够提高水下无人航行器在水中的姿态保持稳定性;矢量推进器安装于壳体的尾部上且矢量推进器位于两个侧鳍所在的平面与两个背鳍所在的平面的相交线上,这样可进行360度旋转改变推力方向,因此,使用一个矢量推进器即可完成水下无人航行器的俯仰、偏航等运动指令,克服了传统水下无人航行器采用多个推进器的缺点,减小了水下无人航行器的体积和成本。
23.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头部呈半圆球体状,所述壳体的中部呈圆柱状,所述壳体的尾部呈流线型。
24.从上述描述可知,壳体的头部呈半圆球体状,壳体的中部呈圆柱状,壳体的尾部呈流线型,这样能够减小水下无人航行器在水中的行驶阻力。
25.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部还设有电源装置、导航装置、控制装置和潜浮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分别与导航装置、控制装置和潜浮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导航装置、潜浮装置和矢量推进器电连接。
26.进一步的,所述电源装置为可充电锂电池。
27.进一步的,所述潜浮装置为活塞式水桶。
28.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29.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水下无人航行器,包括呈状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尾部上设有两个侧鳍2和两个背鳍3,两个所述侧鳍2共面设置,两个所述背鳍3共面设置,两个所述侧鳍2所在的平面与两个背鳍3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所述壳体1的尾部上设有矢量推进器8且矢量推进器8位于两个所述侧鳍2所在的平面与两个背鳍3所在的平面的相交线上。
30.请参照图1和图2,所述壳体1的头部呈半圆球体状,所述壳体1的中部呈圆柱状,所
述壳体1的尾部呈流线型。
31.请参照图3,所述壳体1内部还设有电源装置4、导航装置5、控制装置6和潜浮装置7,所述电源装置4分别与导航装置5、控制装置6和潜浮装置7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6分别与导航装置5、潜浮装置7和矢量推进器8电连接。
32.所述电源装置4为可充电锂电池,续航时间为二十四小时。
33.所述潜浮装置7为活塞式水桶,所述活塞式水桶是一个中空的圆柱腔体,腔体内设置有活塞,通过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丝杠前后移动,最终实现固定于丝杆上的在腔体内前后运动进行抽水和排水动作,改变水下无人航行器的重力从而使水下无人航行器上浮或下潜,减小功耗较大的潜浮运动指令对矢量推进器8的依赖,减小功耗。
34.所述导航装置5由惯导和多普勒计程仪组成,采用惯导与多普勒计程仪组合导航获得水下无人航行器的高精度的包括姿态、速度和位置在内的导航信息。
35.所述控制装置6为fpga+dsp的控制电路板,fpga的型号为赛灵思(xilinx)公司的型号为xc3s400-4tqg144i的fpga芯片;dsp的型号为德州仪器(ti)公司的型号为tms320c6748的dsp芯片。数据采集和处理速度快,控制装置6实时采集导航装置5输出的导航信息并与预先设置的路线对比来控制潜浮装置7和矢量推进器8,让水下无人航行器按预设的路线行进。
36.所述壳体1、侧鳍2和背鳍3的材料均为碳纤维材料,质量轻、强度高,在保证耐压条件下实现质量小、功耗低。
37.本方案设计的水下无人航行器中所有使用的电机均采用防水电机,各个部件连接处均设置密封圈,防水性能良好。
3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下无人航行器,通过设置状的壳体,能够减小水下无人航行器在水中的行驶阻力;通过壳体的尾部上设置两个侧鳍和两个背鳍,两个侧鳍共面设置,两个背鳍共面设置,两个侧鳍所在的平面与两个背鳍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这样能够提高水下无人航行器在水中的姿态保持稳定性;矢量推进器安装于壳体的尾部上且矢量推进器位于两个侧鳍所在的平面与两个背鳍所在的平面的相交线上,这样可进行360度旋转改变推力方向,因此,使用一个矢量推进器即可完成水下无人航行器的俯仰、偏航等运动指令,克服了传统水下无人航行器采用多个推进器的缺点,减小了水下无人航行器的体积和成本。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下无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状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尾部上设有两个侧鳍和两个背鳍,两个所述侧鳍共面设置,两个所述背鳍共面设置,两个所述侧鳍所在的平面与两个背鳍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所述壳体的尾部上设有矢量推进器且矢量推进器位于两个所述侧鳍所在的平面与两个背鳍所在的平面的相交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无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头部呈半圆球体状,所述壳体的中部呈圆柱状,所述壳体的尾部呈流线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无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还设有电源装置、导航装置、控制装置和潜浮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分别与导航装置、控制装置和潜浮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导航装置、潜浮装置和矢量推进器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无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为可充电锂电池。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无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浮装置为活塞式水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无人航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下无人航行器,包括呈状的壳体,能够减小水下无人航行器在水中的行驶阻力;通过壳体的尾部上设置两个侧鳍和两个背鳍,两个侧鳍共面设置,两个背鳍共面设置,两个侧鳍所在的平面与两个背鳍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这样能够提高水下无人航行器在水中的姿态保持稳定性;矢量推进器安装于壳体的尾部上且矢量推进器位于两个侧鳍所在的平面与两个背鳍所在的平面的相交线上,这样可进行360度旋转改变推力方向,因此,使用一个矢量推进器即可完成水下无人航行器的俯仰、偏航等运动指令,克服了传统水下无人航行器采用多个推进器的缺点,减小了水下无人航行器的体积和成本。减小了水下无人航行器的体积和成本。减小了水下无人航行器的体积和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

吴志聪 涂勇强 何凯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福建星海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9

技术公布日:

2023/2/28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39: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634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水下   壳体   背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