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交通接轨疏解路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了铁路交通接轨路线结构设计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铁路交通接轨疏解路线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城市内常见的铁路交通接轨的疏解路线结构采用的是互不相交的四条并列的轨道,跳过一条轨道后两条轨道设置过渡轨道线,如图1所示,横向依次并列设置有第一线路下行轨道1、第一线路上行轨道2、第二线路下行轨道3和第二线路上行轨道4,所述第一线路下行轨道1和所述第二线路下行轨道3之间设置有过渡轨道线8,所述第一线路上行轨道2和所述第二线路上行轨道4之间设置有过渡轨道线8。当所述第一线路下行轨道1运行的列车需要进入所述第二线路下行轨道3时,按照如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进行接轨运行,当所述第二线路上行轨道4上运行的列车需要进入所述第一线路上行轨道2时,按照图3所示的箭头方向进行接轨运行。一方面,四条横向并列的轨道占地面积大,遇上需要城市内部进行拆迁时,往往会造成成本上升,甚至会无法施工。另一方便,四条横向并列的轨道在修建过渡轨道线时,需要跨轨道建设,施工难度大,而且修建的过渡轨道线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铁路交通接轨疏解路线结构存在占地面积大、过渡轨道线施工难度大及过渡轨道线修建较长的问题,提供一种铁路交通接轨疏解路线结构,该结构大大减少了占地面积,大幅缩短了过渡轨道线的长度,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还保证疏解过程中无轨道交叉,运输组织便捷。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铁路交通接轨疏解路线结构,包括互不相交的四条并列的轨道,分别为第一线路下行轨道、第一线路上行轨道、第二线路下行轨道和第二线路上行轨道,划分为依次连通的第一线路段、第二线路段和第三线路段;
6.所述第一线路段设置在地面之上,所述第一线路段横向依次并列包括所述第一线路下行轨道、所述第一线路上行轨道、所述第二线路下行轨道和所述第二线路上行轨道;
7.所述第二线路段包括地面路段和地下路段,所述地面路段横向依次并列包括所述第一线路下行轨道和所述第二线路下行轨道;在所述地面路段中,所述第一线路下行轨道和所述第二线路下行轨道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轨道线;所述地下路段横向依次并列包括第一线路上行轨道和第二线路上行轨道;在所述地下路段中,所述第一线路上行轨道和第二线路上行轨道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渡轨道线;
8.或者;所述地面路段横向依次并列包括第一线路上行轨道和第二线路上行轨道;在所述地面路段中,第一线路上行轨道和第二线路上行轨道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轨道线;所述地下路段横向依次并列包括所述第一线路下行轨道和所述第二线路下行轨道;在所述地下路段中,所述第一线路下行轨道和所述第二线路下行轨道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渡轨道
线;
9.所述第三线路段设置在地面之上,所述第三线路段横向依次并列包括所述第一线路下行轨道、所述第一线路上行轨道、所述第二线路下行轨道和所述第二线路上行轨道。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铁路交通接轨疏解路线结构,主要将现有技术的路线结构分为了三段,两端的两段依然是现有的路线结构,即两条线路上下行轨道并列设置;本实用新型的疏解路线结构将中间接轨段分成了上下两层,分别为地面路段和地下路段,同时地面路段为两个不同路线的相同方向轨道,地下路段设置为与地面路段反向的两个不同线路相同方向轨道,同时地面路段和地下路段的两个轨道之间分别设置有过渡轨道线。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接轨疏解路线结构,一方面上下两层结构能够大幅节省土地资源,有效减少占地面积,另一方面,过渡轨道线在修建时无需跨轨道建设,降低了施工难度,并且也大幅缩短了过渡轨道线的长度,同时,通过地面路段和地下路段不同线路方向轨道的设计,形成方向别疏解,疏解过程中无轨道交叉,运输组织便捷,便于推广。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过渡轨道线包括两段非平行的横向轨道,两段所述横向轨道呈正“八”字型或倒“八”字型。两个方向的上下层线路在同一层面均为上行或下行方向,且在同一层面上利用“八字”渡线将两个方向的线路相连,即可满足跨线列车从一条线路运行到另一条上的需求。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过渡轨道线包括两段非平行的横向轨道,两段所述横向轨道呈正“八”字型或倒“八”字型。两个方向的上下层线路在同一层面均为上行或下行方向,且在同一层面上利用“八字”渡线将两个方向的线路相连,即可满足跨线列车从一条线路运行到另一条上的需求。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线路段包括框架桥结构,所述框架桥结构设置在基坑内,所述框架桥结构的顶板的外壁面包括所述地面路段;所述框架桥结构的底板的内壁面包括所述地下路段。采用框架桥结构实现空间的叠层布置,施工操作简单,成本低,安全性高。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框架桥结构的侧板的外侧与所述基坑的侧壁之间纵向设置有挡土墙结构,所述挡土墙的底部嵌入所述基坑的底面。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挡土墙结构的顶部纵向设置有冠梁,所述冠梁与所述框架桥结构连接。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挡土墙结构的远离所述框架桥结构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沟。
1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铁路交通接轨疏解路线结构,主要将现有技术的路线结构分为了三段,两端的两段依然是现有的路线结构,即两条线路上下行轨道并列设置;本实用新型的疏解路线结构将中间接轨段分成了上下两层,分别为地面路段和地下路段,同时地面路段为两个不同路线的相同方向轨道,地下路段设置为与地面路段反向的两个不同线路相同方向轨道,同时地面路段和地下路段的两个轨道之间分别设置有过渡轨道线。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接轨疏解路线结构,一方面上下两层结构能够大幅节省土地资源,有效减少占地面积,另一方面,过渡轨道线在修建时无需跨轨道建设,降低了施工难度,并且也大幅缩短了过渡轨道线的长度,同时,通过地面路段和地下路段不同线路方向轨道的设计,形成方向别
疏解,疏解过程中无轨道交叉,运输组织便捷,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19.图1为现有技术铁路交通接轨疏解线路线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现有技术铁路交通接轨疏解线路线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现有技术铁路交通接轨疏解线路线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实施例1中铁路交通接轨疏解路线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图4中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24.图6为第二线路段的俯视图。
25.图7为实施例1中中铁路交通接轨疏解路线结构示意图。
26.图标:1-第一线路下行轨道;2-第一线路上行轨道;3-第二线路下行轨道;4-第二线路上行轨道;5-第一线路段;6-第二线路段;61-地面路段;62-地下路段;63-框架桥结构;631-顶板;632-底板;633-侧板;64-挡土墙结构;65-冠梁;66-排水沟;7-第三线路段;8-第一过渡轨道线;81-横向轨道;9-第二过渡轨道线;10-基坑。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9.实施例1
30.当两条双线铁路(共4条铁路线)进行交汇时,受地形和拆迁等因素影响无法进行常规平面疏解时,采用如图4所示的铁路交通接轨疏解路线结构。
31.一种铁路交通接轨疏解路线结构,包括互不相交的四条并列的轨道,分别为第一线路下行轨道1(湛江

广州)、第一线路上行轨道2(广州

湛江)、第二线路下行轨道3(贵阳

棠溪)和第二线路上行轨道4(棠溪

贵阳),划分为依次连通的第一线路段5、第二线路段6和第三线路段7;所述第一线路段5设置在地面之上,所述第一线路段5横向依次并列包括所述第一线路下行轨道1、所述第一线路上行轨道2、所述第二线路下行轨道3和所述第二线路上行轨道4;图4和图7中,z为湛江方向,g为广州方向,y为贵阳方向,t为棠溪方向。
32.所述第二线路段6包括地面路段61和地下路段62,所述地面路段61横向依次并列包括所述第一线路下行轨道1和所述第二线路下行轨道3;在所述地面路段61中,所述第一线路下行轨道1和所述第二线路下行轨道3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轨道线8;所述第一过渡轨道线8包括两段非平行的横向轨道81,两段所述横向轨道81呈正“八”字型或倒“八”字型。
33.所述地下路段62横向依次并列包括第一线路上行轨道2和第二线路上行轨道4;在所述地下路段62中,所述第一线路上行轨道2和第二线路上行轨道4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渡轨道线9;所述第二过渡轨道线9包括两段非平行的横向轨道81,两段所述横向轨道81呈正“八”字型或倒“八”字型。
34.所述第三线路段7设置在地面之上,所述第三线路段7横向依次并列包括所述第一线路下行轨道1、所述第一线路上行轨道2、所述第二线路下行轨道3和所述第二线路上行轨
道4。
35.其中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二线路段6包括框架桥结构63,所述框架桥结构63设置在基坑10内,所述框架桥结构63的顶板631的外壁面包括所述地面路段61;所述框架桥结构63的底板632的内壁面包括所述地下路段62。所述框架桥结构63的侧板633的外侧与所述基坑10的侧壁之间纵向设置有挡土墙结构64,所述挡土墙结构64的底部嵌入所述基坑10的底面。所述挡土墙结构64的顶部纵向设置有冠梁65,所述冠梁65与所述框架桥结构63连接。所述挡土墙结构64的远离所述框架桥结构64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沟66。
36.如图7所示,列车从湛江到广州即第一线路下行轨道1上运行,需要往棠溪方向行驶,需要在地面路段61的第一过渡轨道线8上进行接轨,即从第一线路下行轨道1过渡到第二下行轨道3上,列车运行方向如图7的箭头所示。
3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铁路交通接轨疏解路线结构,主要将现有技术的路线结构分为了三段,两端的两段依然是现有的路线结构,即两条线路上下轨道并列设置;本实用新型的疏解路线结构将中间接轨段分成了上下两层,分别为地面路段和地下路段,同时地面路段为两个不同路线的相同方向轨道,地下路段设置为与地面路段反向的两个不同线路相同方向轨道,同时地面路段和地下路段的两个轨道之间分别设置有过渡轨道线。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接轨疏解路线结构,一方面上下两层结构能够大幅节省土地资源,有效减少占地面积,另一方面,过渡轨道线在修建时无需跨轨道建设,降低了施工难度,并且也大幅缩短了过渡轨道线的长度,同时,通过地面路段和地下路段不同线路方向轨道的设计,形成方向别疏解,疏解过程中无轨道交叉,运输组织便捷,便于推广。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铁路交通接轨疏解路线结构,包括互不相交的四条并列的轨道,分别为第一线路下行轨道(1)、第一线路上行轨道(2)、第二线路下行轨道(3)和第二线路上行轨道(4),其特征在于, 划分为依次连通的第一线路段(5)、第二线路段(6)和第三线路段(7);所述第一线路段(5)设置在地面之上,所述第一线路段(5)横向依次并列包括所述第一线路下行轨道(1)、所述第一线路上行轨道(2)、所述第二线路下行轨道(3)和所述第二线路上行轨道(4);所述第二线路段(6)包括地面路段(61)和地下路段(62),所述地面路段(61)横向依次并列包括所述第一线路下行轨道(1)和所述第二线路下行轨道(3);在所述地面路段(61)中,所述第一线路下行轨道(1)和所述第二线路下行轨道(3)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轨道线(8);所述地下路段(62)横向依次并列包括第一线路上行轨道(2)和第二线路上行轨道(4);在所述地下路段(62)中,所述第一线路上行轨道(2)和第二线路上行轨道(4)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渡轨道线(9);或者;所述地面路段(61)横向依次并列包括第一线路上行轨道(2)和第二线路上行轨道(4);在所述地面路段(61)中,第一线路上行轨道(2)和第二线路上行轨道(4)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轨道线(8);所述地下路段(62)横向依次并列包括所述第一线路下行轨道(1)和所述第二线路下行轨道(3);在所述地下路段(62)中,所述第一线路下行轨道(1)和所述第二线路下行轨道(3)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渡轨道线(9);所述第三线路段(7)设置在地面之上,所述第三线路段(7)横向依次并列包括所述第一线路下行轨道(1)、所述第一线路上行轨道(2)、所述第二线路下行轨道(3)和所述第二线路上行轨道(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交通接轨疏解路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轨道线(8)包括两段非平行的横向轨道(81),两段所述横向轨道(81)呈正“八”字型或倒“八”字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交通接轨疏解路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渡轨道线(9)包括两段非平行的横向轨道(81),两段所述横向轨道(81)呈正“八”字型或倒“八”字型。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铁路交通接轨疏解路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路段(6)包括框架桥结构(63),所述框架桥结构(63)设置在基坑(10)内,所述框架桥结构(63)的顶板(631)的外壁面包括所述地面路段(61);所述框架桥结构(63)的底板(632)的内壁面包括所述地下路段(6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路交通接轨疏解路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桥结构(63)的侧板(633)的外侧与所述基坑(10)的侧壁之间纵向设置有挡土墙结构(64),所述挡土墙结构(64)的底部嵌入所述基坑(10)的底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路交通接轨疏解路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结构(64)的顶部纵向设置有冠梁(65),所述冠梁(65)与所述框架桥结构(63)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铁路交通接轨疏解路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结构(64)的远离所述框架桥结构(63)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沟(6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铁路交通接轨疏解路线结构,主要将现有技术的路线结构分为了三段,两端的两段依然是现有的路线结构,即两条线路上下行轨道并列设置;中间接轨段分成上下两层,分别为地面路段和地下路段,同时地面路段为两个不同路线的相同方向轨道,地下路段设置为与地面路段反向的两个不同线路相同方向轨道,同时地面路段和地下路段的两个轨道之间分别设置有过渡轨道线。一方面上下两层结构能够大幅节省土地资源,另一方面,过渡轨道线在修建时无需跨轨道建设,降低了施工难度,并且也大幅缩短了过渡轨道线的长度,同时,通过地面路段和地下路段不同线路方向轨道的设计,形成方向别疏解,疏解过程中无轨道交叉,运输组织便捷,便于推广。便于推广。便于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

李隆云 韩长生 李奕达 周冰瑶 王新 蔡胜全 赵钰棠 张鲲 蒋朝阳 李龙 周覃龙 张家发 陈刚 刘翔宇 高鲲 高国隆 陈秀涓 周宣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27

技术公布日:

2023/2/27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0:23: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624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轨道   所述   线路   路段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