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介质冷却复合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多介质冷却复合换热器


背景技术:



2.移动式压缩机是将压缩机安装在车辆上,可通过车辆将压缩机运送至任意位置,方便压缩机的移动转运,在这种移动时压缩机中车辆的发动机有散热要求,压缩机也有散热要求,如发动机冷却系统冷却水的散热降温、发动机的润滑油系统需要对润滑油进行散热降温,压缩机的增压系统的高温空气需要散热降温、压缩机的液压油系统中的液压油液也需要散热降温;传统的移动时压缩机,为了配合各个系统的散热要求,所以需要设置多个散热器,每个散热器对应一个散热系统,且每个散热器均单独安装,各个散热器均包括散热芯体和散热风扇,安装散热器成本高,且散热器占用空间大,造成移动式压缩机整体占用空间大,且传统的散热风扇还需要另外供电,需要另外设置供电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介质冷却复合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多介质冷却复合换热器,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并排连接的水冷芯体、中冷芯体、液压油芯体和润滑油芯体,所述框架位于水冷芯体、中冷芯体、液压油芯体和润滑油芯体一侧连接散热风扇,所述框架上连接膨胀水箱,所述膨胀水箱通过管道连接水冷芯体。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7.所述框架内四周与水冷芯体、中冷芯体、液压油芯体和润滑油芯体之间的位置均垫有橡胶垫。
8.所述水冷芯体、中冷芯体、液压油芯体和润滑油芯体两两相邻的间隙处均贴有海绵条。
9.所述框架一侧通过螺栓连接若干导风罩,所述导风罩内均连接散热风扇。
10.所述导风罩之间的缝隙内贴有海绵条。
11.所述框架靠下端连接若干支撑脚,所述支撑脚连接减震垫,所述减震垫包括上减震垫和下减震垫,所述上减震垫和所述下减震垫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在支撑脚下侧。
12.所述水冷芯体、中冷芯体、液压油芯体和润滑油芯体均为板翅式散热芯体。
13.所述散热风扇采用液压马达驱动。
14.所述膨胀水箱通过螺栓连接在框架上,所述膨胀水箱上连接水箱盖、溢流管和液位镜。
15.所述框架上端连接上安装角钢。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17.1)多介质冷却复合换热器将水冷芯体、中冷芯体、液压油芯体和润滑油芯体复安
装在一个框架内并在一侧安装散热风扇,同时满足水、高温气体、液压油和润滑油的散热要求,即同时满足发动机和压缩机的所有散热要求,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且散热器成本低;
18.2)水冷芯体、中冷芯体、液压油芯体和润滑油芯体与框架之间填充橡胶垫,不但可加固水冷芯体、中冷芯体、液压油芯体和润滑油芯体的安装强度,且可起到缓冲作用;
19.3)水冷芯体、中冷芯体、液压油芯体和润滑油芯体之间均填充海绵条,使散热芯体之间互不影响;
20.4)导风罩之间的缝隙内贴有海绵条,防止导风罩漏风;
21.5)热风扇采用液压马达驱动,可采用压缩机的液压油作为驱动动力,无需另外设置供电机构;
22.6)框架靠下端连接若干支撑脚,支撑脚连接减震垫,可保证多介质冷却复合换热器的减震要求,且框架上端连接上安装角钢,保证多介质冷却复合换热器上端的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23.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多介质冷却复合换热器的正视图。
24.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多介质冷却复合换热器的后视图。
25.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多介质冷却复合换热器的侧视图。
26.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多介质冷却复合换热器的俯视图。
27.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多介质冷却复合换热器支撑脚处的放大图。
28.附图中标记:
29.1、框架;2、水冷芯体;3、中冷芯体;4、液压油芯体;5、润滑油芯体;6、散热风扇;61、导风罩;7、膨胀水箱;71、水箱盖;72、溢流管;73、液位镜;8、橡胶垫;9、海绵条;10、支撑脚;11、减震垫;12、安装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加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了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有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31.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多介质冷却复合换热器,包括框架1,框架1内并排连接的水冷芯体2、中冷芯体3、液压油芯体4和润滑油芯体5,框架1位于水冷芯体2、中冷芯体3、液压油芯体4和润滑油芯体5一侧连接两个导风罩61,导风罩61内连接散热风扇6,框架1上通过螺栓连接膨胀水箱7,膨胀水箱7上连接水箱盖71、溢流管72和液位镜73,膨胀水箱7通过管道连接水冷芯体2。
32.框架1内四周与水冷芯体2、中冷芯体3、液压油芯体4和润滑油芯体5之间的位置均
垫有橡胶垫8,橡胶垫8保证水冷芯体2、中冷芯体3、液压油芯体4和润滑油芯体5与框架1安装强度,并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水冷芯体2、中冷芯体3、液压油芯体4和润滑油芯体5两两相邻的间隙处均贴有海绵条9,通过海绵条9将水冷芯体2、中冷芯体3、液压油芯体4和润滑油芯体5分隔开来,使散热芯体之间相互不影响。
33.导风罩61之间的缝隙内贴有海绵条9,可防止导风罩61之间的间隙漏风。
34.框架1靠下端连接六个支撑脚10,支撑脚10连接减震垫11,已满足多介质冷却复合换热器在移动过程中的减振要求,减震垫11包括上减震垫和下减震垫,上减震垫和下减震垫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在支撑脚10下侧,框架1上端连接上安装角钢12,安装框架1的安装板连接在上减震垫和下减震垫之间,框架1上端通过安装角钢12固定连接,保证多介质冷却复合换热器的连接可靠性。
35.水冷芯体2、中冷芯体3、液压油芯体4和润滑油芯体5均为板翅式散热芯体。
36.散热风扇6采用液压马达驱动,可利用压缩机产生的液压油作用动力驱动散热风扇6转动,无需为散热风扇6另外提供供电机构。
37.本实施例的多介质冷却复合换热器使用时,通过支撑脚10下的减振垫11连接好框架1下端,通过上安装角钢12连接好框架1上端,即将多介质冷却复合换热器固定安装好,然后分别将水冷芯体2、中冷芯体3、液压油芯体4和润滑油芯体5,分别连接好所需散热的系统,并将液压马达与液压油系统连接,即完成多介质冷却复合换热器的安装连接槽;当需要进行散热操作时,液压油进入液压马达从而可驱动散热风扇6转动,同时高温冷却水、高温气体、高温液压油和高温润滑油可分别通入水冷芯体2、中冷芯体3、液压油芯体4,并在散热风扇6的作用下进行风冷散热操作。
38.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所记载的范围。
3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多介质冷却复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并排连接的水冷芯体、中冷芯体、液压油芯体和润滑油芯体,所述框架位于水冷芯体、中冷芯体、液压油芯体和润滑油芯体一侧连接散热风扇,所述框架上连接膨胀水箱,所述膨胀水箱通过管道连接水冷芯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介质冷却复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内四周与水冷芯体、中冷芯体、液压油芯体和润滑油芯体之间的位置均垫有橡胶垫。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介质冷却复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芯体、中冷芯体、液压油芯体和润滑油芯体两两相邻的间隙处均贴有海绵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介质冷却复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一侧通过螺栓连接若干导风罩,所述导风罩内均连接散热风扇。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介质冷却复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之间的缝隙内贴有海绵条。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介质冷却复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靠下端连接若干支撑脚,所述支撑脚连接减震垫,所述减震垫包括上减震垫和下减震垫,所述上减震垫和所述下减震垫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在支撑脚下侧。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介质冷却复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芯体、中冷芯体、液压油芯体和润滑油芯体均为板翅式散热芯体。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介质冷却复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采用液压马达驱动。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介质冷却复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箱通过螺栓连接在框架上,所述膨胀水箱上连接水箱盖、溢流管和液位镜。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介质冷却复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端连接上安装角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介质冷却复合换热器,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并排连接的水冷芯体、中冷芯体、液压油芯体和润滑油芯体,所述框架位于水冷芯体、中冷芯体、液压油芯体和润滑油芯体一侧连接散热风扇,所述框架上连接膨胀水箱,所述膨胀水箱通过管道连接水冷芯体,所述多介质冷却复合换热器将水冷芯体、中冷芯体、液压油芯体和润滑油芯体复安装在一个框架内并在一侧安装散热风扇,同时满足水、高温气体、液压油和润滑油的散热要求,即同时满足发动机和压缩机的所有散热要求,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且散热器成本低。且散热器成本低。且散热器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

管春韬 殷敏伟 刘仰树 蒋彩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无锡市豫达换热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14

技术公布日:

2023/2/20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1:21: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571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液压油   所述   换热器   水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