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机械加工中,需要对棒状工件进行切割作业,对工件切割前需要将其固定然后配合切割机台进行切断,再根据使用要求对工件进行修磨,在对工件的切断作业中,需要固定装置对工件进行固定。然而,现有的固定装置只能单次单根作业,劳动强度大,需要频繁重复固定作业,使得工件的固定作业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固定装置,以提高工件的固定效率。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多个工件,包括:
5.承载组件,开设有收容槽、多个限位槽及多个第一固定槽,多个所述限位槽开设于所述收容槽的底壁并沿所述收容槽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固定槽开设于所述收容槽的侧壁,每个所述第一固定槽连通一个所述限位槽;
6.压紧组件,用于设于所述收容槽内并与所述承载组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压紧组件设有多个第二固定槽,多个所述第二固定槽沿所述压紧组件的周向间隔设置,并与多个所述第一固定槽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二固定槽与相应的所述第一固定槽用于分别抵持所述工件的相对两侧。
7.上述固定装置固定工件时,首先,依次将多个工件的一端分别插设于相应的限位槽内,实现多个工件的快速定位,然后,将压紧组件放置于收容槽内,使得压紧组件中的每个第二固定槽对应一个第一固定槽,以使得每个第一固定槽及相应的第二固定槽抵持单个工件的相对两侧,完成多个工件的快速固定。如此,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承载组件和压紧组件能够一次性实现多个工件的定位和固定,从而提高了工件的固定效率。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槽及所述第二固定槽围设形成固定槽,所述固定槽沿第一方向投影至所述收容槽的底壁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限位槽沿所述第一方向投影至所述收容槽的底壁上的面积。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组件包括:
10.承载件,所述承载件的一侧开设有所述收容槽及所述限位槽,并与所述压紧组件可拆卸连接;
11.支撑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承载件的另一侧,用于支撑所述承载件。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容槽的底壁开设有收纳槽,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包括:
13.第一凸起,凸设于所述收纳槽的底壁并收容于所述收纳槽内;
14.第二凸起,凸设于所述压紧组件朝向所述承载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凸起朝向所述压紧组件的一面和所述第二凸起朝向所述承载件的一面中的至少一者开设有负压槽,所述
压紧组件、所述承载件及所述负压槽形成负压腔;
15.吸附件,贯穿所述承载件并连通所述负压腔。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的外周设有外倒角斜面,所述第二凸起朝向所述承载件的一面开设有所述负压槽,所述第二凸起的内周设有内倒角斜面,所述外倒角斜面与所述内倒角斜面相适配,以使所述外倒角斜面贴合所述内倒角斜面。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朝向所述压紧组件的一面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设于所述外倒角斜面内并与所述外倒角斜面同轴设置;
18.所述吸附组件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的一部分收容于所述密封槽内并抵持所述第一凸起,所述密封件的另一部分露出所述密封槽并用于抵持所述第二凸起。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及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连接所述上支撑板,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下支撑板,所述承载件连接于所述上支撑板背离所述支撑柱的一侧;
20.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贯穿所述上支撑板及所述承载件且所述紧固组件的一部分收容于所述上支撑板及所述下支撑板之间,所述承载件通过所述紧固组件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上支撑板上。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纳槽的底壁开设有紧固槽,所述紧固槽与所述第一凸起间隔设置,所述紧固槽的底壁开设有贯通孔以连通所述紧固槽内外,所述紧固组件包括:
22.旋转件,所述旋转件的一端贯穿所述上支撑板并经由所述贯通孔伸入所述紧固槽;
23.紧固件,连接所述旋转件的一端并设于所述紧固槽内,所述紧固件的下端面与所述紧固槽的底壁所在平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紧固件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贯通孔在第三方向上的宽度;
24.驱动件,连接所述旋转件的另一端及所述上支撑板,其中,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件带动所述紧固件旋转直至所述紧固件抵持所述紧固槽的底壁,以使所述承载件固定于所述上支撑板。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紧组件包括:
26.压紧件,所述压紧件朝向所述承载件的一侧凸设有所述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固定槽沿所述压紧件周向设置,所述压紧件与所述承载件可拆卸地连接;
27.手柄,所述手柄连接于所述压紧件背离所述负压槽的一侧。
28.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限位槽及多个所述第一固定槽均沿所述收容槽周向且等间距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槽沿所述压紧组件周向且等间距设置。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图1中固定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31.图3为图1中固定装置沿ⅲ—ⅲ的剖视图。
32.图4为图2中压紧件及第二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图2中紧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35.固定装置10
36.承载组件11
37.承载件111
38.支撑件112
39.上支撑板1121
40.下支撑板1122
41.支撑柱1123
42.收容槽113
43.压紧组件12
44.压紧件121
45.手柄122
46.吸附组件13
47.第一凸起131
48.吸附件132
49.密封件133
50.第二凸起134
51.负压槽135
52.外倒角斜面136
53.内倒角斜面137
54.密封槽138
55.紧固组件14
56.紧固件141
57.旋转件142
58.驱动件143
59.紧固槽144
60.贯通孔145
61.固定槽15
62.第一固定槽151
63.第二固定槽152
64.限位槽16
65.收纳槽17
具体实施方式
6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6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6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6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案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70.请一并参见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装置10,用于固定多个工件,包括承载组件11及压紧组件12,承载组件11开设有收容槽113、多个限位槽16及多个第一固定槽151,多个限位槽16开设于收容槽113的底壁并沿收容槽113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固定槽151开设于收容槽113的侧壁,每个第一固定槽151连通一个限位槽16。压紧组件12用于设于收容槽113内并与承载组件11可拆卸地连接,压紧组件12设有多个第二固定槽152,多个第二固定槽152沿压紧组件12的周向间隔设置,并与多个第一固定槽151一一对应,每个第二固定槽152与相应的第一固定槽151用于分别抵持工件的相对两侧。在一些实施例中,工件可以为圆柱形的刀棒。注意,这里的“多个”指的是两个或以上,在当需要固定两个或以上工件时,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10能够实现多个工件的快速定位和固定。上述固定装置10固定工件时,首先,依次将多个工件的一端分别插设于相应的限位槽16内,实现多个工件的快速定位,然后,将压紧组件12放置于收容槽113内,使得压紧组件12中的每个第二固定槽152对应一个第一固定槽151,以使得每个第一固定槽151及相应的第二固定槽152抵持单个工件的相对两侧,完成多个工件的快速固定,如此,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承载组件11和压紧组件12能够一次性实现多个工件的定位和固定,从而提高了工件的固定效率。
71.为便于说明,在1及图2中分别增加三维坐标系,其中,z轴所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即紧固组件14的高度方向;x轴所在的方向为第二方向;y轴所在的方向为第三方向。
72.请参见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槽151及第二固定槽152围设形成固定槽15,固定槽15沿第一方向投影至收容槽113底壁上的投影面积小于限位槽16沿第一方向投影至收容槽113底壁上的面积,限位槽16及固定槽15的截面形状与待固定的工件的截面形状相同。
73.如此,通过将固定槽15沿第一方向投影至收容槽113底壁上的投影面积设置为小于限位槽16沿第一方向投影至收容槽113底壁上的面积,以便于工件的一端在容易地插入限位槽16的基础上又不易倾斜,以使得限位槽16能够将工件快速定位,从而提高工件的定位效率。
74.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槽151及第二固定槽152的截面均为半圆形,限位槽16的截面为圆形,且限位槽16的槽径大于工件的直径且与工件直径的差值小于2mm,以便于将工件
的一端插入到限位槽16内,且工件不易倾斜,若限位槽16的槽径与工件的直径的差值大于2mm,则工件的一端插入限位槽16时工件易倾斜,使得压紧组件12压紧工件时,需要倾斜的工件进行摆正,从而影响工件的定位效率。
75.请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组件11包括承载件111及支撑件112,承载件111的一侧开设有收容槽113及限位槽16,并与压紧组件12可拆卸连接,支撑件112可拆卸地连接于承载件111的另一侧,用于支撑承载件111。
76.如此,通过承载件111与压紧组件12可拆卸地连接,以便于将压紧组件12取出并将工件定位至限位槽16,从而使得工件的固定更加方便快捷。此外,通过承载件111与支撑件112可拆卸地连接,以便于对承载件111进行拆装更换,当需要固定不同直径的工件时,直接更换具有不同规格限位槽16及第一固定槽151的承载件111即可,使得固定装置10能够固定不同规格的工件,提高了固定装置10的适用范围。
77.请一并参见图2及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容槽113的底壁开设有收纳槽17,固定装置10还包括吸附组件13,吸附组件13包括第一凸起131、第二凸起134及吸附件132,第一凸起131凸设于收纳槽17的底壁并收容于收纳槽17内,第二凸起134凸设于压紧组件12朝向承载件111的一侧,第一凸起131朝向压紧组件12的一面和第二凸起134朝向承载件111的一面中的至少一者开设有负压槽135。压紧组件12、承载件111及负压槽135形成负压腔,吸附件132贯穿承载件111并连通负压腔。示例性地,第一凸起131朝向压紧组件12的一面和第二凸起134朝向承载件111的一面均开设有负压槽135;第一凸起131朝向压紧组件12的一面开设有负压槽135或第二凸起134朝向承载件111的一面开设有负压槽135。
78.如此,吸附件132的一端连通压紧组件12、承载件111及负压槽135所围设形成的负压腔,吸附件132的另一端连通气泵,通过气泵能够快速将负压腔内的空气抽走,以使压紧组件12能够快速固定至承载件111上,从而提高了压紧组件12的固定效率。
79.请一并参见图2及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起131的外周设有外倒角斜面136,第二凸起134朝向承载件111的一面开设有负压槽135,第二凸起134的内周设有内倒角斜面137,外倒角斜面136与内倒角斜面137相适配,以使外倒角斜面136贴合内倒角斜面137。
80.如此,通过设置外倒角斜面136及内倒角斜面137,使得第二凸起134和第一凸起131相抵持时,内倒角斜面137与外倒角斜面136贴合,以便于将负压槽135密封,从而使得负压槽135的密封性更好。
81.请参见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起朝向压紧组件12的一面设有密封槽138,密封槽138设于外倒角斜面136内并与外倒角斜面136同轴设置,吸附组件13还包括密封件133,密封件133的一部分收容于密封槽138内并抵持第一凸起131,密封件133的另一部分露出密封槽138并用于抵持第二凸起134。示例性地,密封件133可以为橡胶密封圈。
82.如此,在压紧组件12收容于收容槽113并固定工件时,压紧件121上的负压槽135的侧壁抵持吸附件132并压紧密封件133,密封件133将第一凸起131及第二凸起134之间的间隙密封,使得负压槽135、压紧组件12及吸附件132围设形成的负压腔的密封性更好,从而提高了负压腔的密封性。
83.请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12包括上支撑板1121、下支撑板1122及支撑柱1123,支撑柱1123的一端连接上支撑板1121,支撑柱1123的另一端连接下支撑板1122,承载件111连接于上支撑板1121背离支撑柱1123的一侧,固定装置10还包括紧固组件14,紧固
组件14贯穿上支撑板1121及承载件111且紧固组件14的一部分收容于上支撑板1121及下支撑板1122之间,承载件111通过紧固组件14可拆卸地连接至上支撑板1121上。
84.如此,通过支撑柱1123两端分别连接上支撑板1121和下支撑板1122,以使上支撑板1121和下支撑板1122之间形成收容空间,以便于为紧固组件14提供安装空间。
85.请一并参见图3及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收纳槽17的底壁开设有紧固槽144,紧固槽144与第一凸起131间隔设置,紧固槽144的底壁开设有贯通孔145以连通紧固槽144内外,紧固组件14包括旋转件142及紧固件141,旋转件142的一端贯穿上支撑板1121并经由贯通孔145伸入紧固槽144,紧固件141连接旋转件142的一端并设于紧固槽144内,紧固件141的下端面与紧固槽144的底壁所在平面位于同一平面,紧固件141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贯通孔145在第三方向上的宽度,驱动件143连接旋转件142的另一端及上支撑板1121,其中,驱动件143用于驱动旋转件142带动紧固件141旋转直至紧固件141抵持紧固槽144的底壁,以使承载件111固定于上支撑板1121。
86.如此,当驱动件143驱动旋转件142转动时,旋转件142带动紧固件141转动,紧固件141的下壁从贯通孔145的上端面离开并旋转直至抵持紧固槽144的底壁,此时,紧固件141通过紧固槽144压紧承载件111,从而实现承载件111的固定,当驱动件143驱动旋转件142反向转动时,旋转件142带动紧固件141反向转动至贯通孔145的上端面,且紧固件141的下壁离开紧固槽144的底壁,此时,紧固件141不再压紧承载件111,从而实现压紧件121的拆卸,因此,通过驱动件143驱动旋转件142及紧固件141正反转即可实现承载件111的拆卸,从而提高了承载件111的拆装效率。
87.本实施例中,紧固件141的形状大致呈长方体且与贯通孔145相适配,紧固件141在初始状态时,紧固件141的长边延伸方向与贯通孔145的长度方向均位于第二方向,紧固件141的短边的延伸方向与贯通孔145的宽度方向均位于第三方向,紧固件141的高度方向为垂直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
88.请参见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紧组件12包括压紧件121及手柄122,压紧件121朝向承载件111的一侧凸设有第二凸起134,第一固定槽151沿压紧件121周向设置,压紧件121与承载件111可拆卸地连接,手柄122连接于压紧件121背离负压槽135的一侧。如此,通过手柄122取放压紧件121,以使压紧件121的取放更加方便灵活。
89.请参见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限位槽16及多个第一固定槽151均沿收容槽113周向且等间距设置,第二固定槽152沿压紧组件12周向且等间距设置。如此,当多个工件固定于固定装置10上时,多个工件呈环形均设于固定装置10上,以使得固定装置10的载荷更加均衡,从而提高了固定装置10的稳定性。
90.上述固定装置10的工作过程大致如下:
91.首先,压紧件121与承载件111分离,将多个工件的一端分别插入相应的限位槽16中;
92.然后,将压紧件121放置于收容槽113中,压紧件121通过多个第二固定槽152与承载件111上的多个第一固定槽151相配合,以使得每个第一固定槽151及相应的第二固定槽152抵持相应的工件的相对两侧,从而实现多个工件的同时夹紧固定;
93.最后,通过吸附组件13吸附压紧件121,以使压紧件121固定至承载件111上,从而完成了多个工件的同时固定。
9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9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多个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组件,开设有收容槽、多个限位槽及多个第一固定槽,多个所述限位槽开设于所述收容槽的底壁并沿所述收容槽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固定槽开设于所述收容槽的侧壁,每个所述第一固定槽连通一个所述限位槽;压紧组件,用于设于所述收容槽内并与所述承载组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压紧组件设有多个第二固定槽,多个所述第二固定槽沿所述压紧组件的周向间隔设置,并与多个所述第一固定槽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二固定槽与相应的所述第一固定槽用于分别抵持所述工件的相对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及所述第二固定槽围设形成固定槽,所述固定槽沿第一方向投影至所述收容槽的底壁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限位槽沿所述第一方向投影至所述收容槽的底壁上的面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件,所述承载件的一侧开设有所述收容槽及所述限位槽,并与所述压紧组件可拆卸连接;支撑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承载件的另一侧,用于支撑所述承载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的底壁开设有收纳槽,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包括:第一凸起,凸设于所述收纳槽的底壁并收容于所述收纳槽内;第二凸起,凸设于所述压紧组件朝向所述承载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凸起朝向所述压紧组件的一面和所述第二凸起朝向所述承载件的一面中的至少一者开设有负压槽,所述压紧组件、所述承载件及所述负压槽形成负压腔;吸附件,贯穿所述承载件并连通所述负压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的外周设有外倒角斜面,所述第二凸起朝向所述承载件的一面开设有所述负压槽,所述第二凸起的内周设有内倒角斜面,所述外倒角斜面与所述内倒角斜面相适配,以使所述外倒角斜面贴合所述内倒角斜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朝向所述压紧组件的一面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设于所述外倒角斜面内并与所述外倒角斜面同轴设置;所述吸附组件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的一部分收容于所述密封槽内并抵持所述第一凸起,所述密封件的另一部分露出所述密封槽并用于抵持所述第二凸起。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及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连接所述上支撑板,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下支撑板,所述承载件连接于所述上支撑板背离所述支撑柱的一侧;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贯穿所述上支撑板及所述承载件且所述紧固组件的一部分收容于所述上支撑板及所述下支撑板之间,所述承载件通过所述紧固组件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上支撑板上。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的底壁开设有紧固槽,所述
紧固槽与所述第一凸起间隔设置,所述紧固槽的底壁开设有贯通孔以连通所述紧固槽内外,所述紧固组件包括:旋转件,所述旋转件的一端贯穿所述上支撑板并经由所述贯通孔伸入所述紧固槽;紧固件,连接所述旋转件的一端并设于所述紧固槽内,所述紧固件的下端面与所述紧固槽的底壁所在平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紧固件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贯通孔在第三方向上的宽度;驱动件,连接所述旋转件的另一端及所述上支撑板;其中,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件带动所述紧固件旋转直至所述紧固件抵持所述紧固槽的底壁,以使所述承载件固定于所述上支撑板。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件,所述压紧件朝向所述承载件的一侧凸设有所述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固定槽沿所述压紧件周向设置,所述压紧件与所述承载件可拆卸地连接;手柄,所述手柄连接于所述压紧件背离所述负压槽的一侧。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限位槽及多个所述第一固定槽均沿所述收容槽周向且等间距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槽沿所述压紧组件周向且等间距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多个工件,包括承载组件及压紧组件。承载组件开设有收容槽、多个限位槽及多个第一固定槽,多个限位槽开设于收容槽的底壁并沿收容槽的周向间隔设置,压紧组件用于设于收容槽内并与承载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压紧组件设有多个第二固定槽,多个第二固定槽沿压紧组件的周向间隔设置,并与多个第一固定槽一一对应。该固定装置固定工件时,首先依次将多个工件的一端分别插设于相应的限位槽内,实现多个工件的快速定位,然后将压紧组件放置于收容槽内,使得压紧组件中的每个第二固定槽对应一个第一固定槽,以使得每个第一固定槽及相应的第二固定槽抵持单个工件的相对两侧,实现多个工件的固定,提高工件的固定效率。提高工件的固定效率。提高工件的固定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

丁烨 苏兵兵 杨官保 李杰 邓江 于学兵 菅现峰 章永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富联裕展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08

技术公布日:

2023/2/23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4:22: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556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组件   工件   多个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