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落砂耐磨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管道涂层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落砂耐磨机。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落砂耐磨机在对工件的耐磨性进行测试的时候,落砂耐磨机中的落砂管底端与工件最上端之间的距离必须恒定为2cm,而现有的落砂耐磨机的放置待试验工件的平台是固定的,只能够测试单一厚度的工件,当工件的厚度过大时,落砂管底端与工件最上端之间的距离则会小于2cm,小于2cm时,砂子对工件的冲击力过大,会导致工件的损坏,当工件的厚度过小时,落砂管底端与工件最上端之间的距离则会大于2cm,大于2cm时,砂子对工件的冲击力过小,无法准确的测试工件的耐磨性;
3.故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自由调节放置待试验工件平台的落砂耐磨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落砂耐磨机。
5.本技术提供一种落砂耐磨机,包括:
6.进砂组件,所述进砂组件具有进砂口与出砂口;
7.落砂管,所述落砂管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出砂口相连通;
8.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具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箱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端自所述第一通孔伸入至所述第一腔体内部;
9.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一承载件位于所述第二端的下方,用于承载待试验工件;
10.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第一承载件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承载件沿第一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一承载件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距离。
1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组件包括:
12.高度调节架,所述高度调节架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箱体上;所述高度调节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支撑板,底端伸入至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落砂管活动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落砂管的外壁螺纹套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下表面抵接,所述第一限位件外围刻有齿牙;
13.旋转驱动装置,其旋转驱动端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牙啮合连接。
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落砂管外壁还螺纹连接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抵接。
1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进砂组件包括进料斗,所述进料斗内设有隔网,所述隔网将所述进料斗沿所述第一方向分为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开设有所述进砂口;所述第一腔室上方开设有出尘口,所述出尘口连接有吸尘管道,所述吸尘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吸尘器。
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箱体下方设有集砂件,所述集砂件
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集砂件的一端连有上砂管道,所述上砂管道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腔室相连通。
1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进砂组件还包括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具有进料口,所述第二腔室下方连通有储砂斗,所述储砂斗远离所述第二腔室的一端与所述进料口相连通,所述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端相连通。
1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自由端连接有导砂斗,所述导砂斗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端相连。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有进砂组件,进砂组件具有进砂口,且进砂口与落砂管的一端相连通,还设有第一箱体,落砂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箱体上的第一通孔伸入至第一箱体内部,所述第一箱体内部还设有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一承载件位于所述落砂管第二端的下方,移动组件的一端与第二承载件相连接,移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承载件在第一腔体内部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便于调节第一承载件与落砂管底端之间的距离,在使用的过程中,将工件放在第一箱体内部的第一承载件上,移动组件会带动第一承载件在第一箱体内部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进而调整第一承载件与落砂管底端之间的距离,使第一承载件上放置的工件最上端与落砂管底端之间的距离其始终保持在2cm,当砂子从进砂组件的进砂口进入到落砂管内,并自落砂管的一端流至另一端时,砂子会对工件的表面进行冲击,冲击之后的砂子会掉落至第一箱体的内部,本技术通过设置移动组件,可以调节落砂管底端与第一承载件上放置的工件最上端之间的距离,使其始终保持在2cm,从而可以实现对不同厚度工件的测试。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落砂耐磨机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局部a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图1中局部b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落砂耐磨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图2中局部c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
26.1、进砂口;2、出砂口;3、落砂管;4、第一箱体;6、第一承载件;7、第一支撑板;9、旋转驱动装置;10、第二限位件;11、集砂件;12、上砂管道;13、进料斗;14、出尘口;15、吸尘管道;16、吸尘器;17、螺旋输送机;18、进料口;19、储砂斗;20、出料口;21、导砂斗。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28.请参考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落砂耐磨机,包括:
29.进砂组件,所述进砂组件具有进砂口1与出砂口2;
30.落砂管3,所述落砂管3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出砂口2相连通;
31.第一箱体4,所述第一箱体4具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箱体4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
述第二端自所述第一通孔伸入至所述第一腔体内部;
32.第一承载件6,所述第一承载件6位于所述第二端的下方,用于承载待试验工件;
33.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第一承载件6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承载件6沿第一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一承载件6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距离。
34.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4为正方体形状,所述第一箱体4下方设有支撑架,所述第一箱体4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箱体4内部具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箱体4侧壁开设有箱门,还具有与所述箱门配套使用的箱盖,所述箱盖图中并未示出,所述的箱盖的形状与所述箱门的形状相适应,所述第一箱体4上方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为圆形孔,所述落砂管3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伸入至所述第一箱体4内部;
35.所述移动组件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承载件6,所述移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承载件6在所述第一腔体内部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为图1中所示的竖直方向,从而能够调节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承载件6之间的距离;
36.所述第一承载件6与所述移动组件的一端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承载件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一倾斜板与第二倾斜板,所述第一倾斜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倾斜板的长度,所述第一倾斜板与所述第二倾斜板之间形成近似于v字形状,且所述第一倾斜板与所述第二倾斜板之间形成的夹角开口朝上,所述第二倾斜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呈45度,所述第一倾斜板具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上用于放置待试验的工件,为待试验的工件提供支撑的平台,所述第二倾斜板用于防止工件从所述第一倾斜板上滑落,所述第一承载件上开设有多个落砂孔,多个所述落砂孔便于从落砂管内部流出的砂子能够落到所述第一箱体4内部,所述第一承载件6位于所述第二端的正下方。
37.在使用时,将待测试的工件通过箱门放到第一承载件上的第一倾斜板上,通过移动组件调整第一承载件的位置,从而可以调整第一承载件与落砂管底端之间的距离,关闭箱门,此时,砂子从进砂组件的进砂口进入,并由出砂口进入到落砂管内部,从落砂管的底端落至待测试工件表面,对工件表面进行冲击,对工件表面冲击之后的砂子通过第一承载件上开设的落砂孔落至第一箱体内部,从而完成对工件的测试。
38.本技术通过设置移动组件,可以调节第一承载件的高度位置,从而可以调整落砂管底端与第一承载件之间的距离,使第一承载件上的工件最上端与落砂管底端之间的位置始终保持在2cm,能够实现对不同厚度的工件进行冲击。
39.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
40.高度调节架,所述高度调节架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箱体4上;所述高度调节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支撑板7,底端伸入至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落砂管3活动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板7,所述落砂管3的外壁螺纹套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7下表面抵接,所述第一限位件外围刻有齿牙;
41.旋转驱动装置9,其旋转驱动端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牙啮合连接。
42.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高度调节架包括数根调节杆,数根所述调节杆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为图1中竖直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杆的数量为四根,四根所述调节杆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7,且四根所述调节杆分别均匀的分布在所述第一支撑板7的四周,四根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活动贯穿所述第一箱体4顶部并伸入至所述第一腔体内部,并且四根所述调节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承载件
6,所述第一支撑板7为长方形形状,所述第一支撑板7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为圆形通孔,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正上方,即所述落砂管3活动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板7,所述落砂管3的第二端首先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然后穿过所述第一通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进入到所述第一箱体4的内部;
43.所述落砂管3的外壁上均匀刻有螺纹,在所述落砂管3的外壁上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为螺母,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落砂管3外壁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一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7的下表面相抵接,所述第一限位件的外围还均匀刻有一圈齿牙;
44.所述旋转驱动装置9具有旋转驱动端,所述旋转驱动装置9为电机,所述旋转驱动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牙之间为啮合连接。
45.在使用过程中,当开启旋转驱动装置时,其旋转驱动端会带动齿轮进行转动,相应的,与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一限位件也会在落砂管外壁转动,通过转动,实现在落砂管外壁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能够推动第一支撑板向上移动,或者向下移动,第一承载件也会相对应的上下移动,能够调整落砂管底端与第一承载件之间的距离。
46.进一步的,所述落砂管3外壁还螺纹连接有第二限位件10,所述第二限位件10与所述第一支撑板7的上表面抵接。
47.所述第二限位件10为螺母,所述第二限位件10与所述落砂管3外壁之间为螺纹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7的上表面抵接。
48.所述第一承载件6的位置除了可以手动自动调节外,还可以进行手动调节,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拧松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会向上移动,第二限位件会与第一支撑板之间留有可移动的空间,此时在拧动第一限位件,可推动第一支撑板向着靠近第二限位件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与第二限位件相抵接,此时高度调节架整体会向上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承载件向上移动,实现对落砂管底端与第一承载件之间距离的调整;拧松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会向下移动,第一限位件与第一支撑板之间留有可移动的空间,此时再拧动第二限位件,直至第二限位件与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抵接,此时便将第一支撑板固定在落砂管上,此时高度调节架会整体向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承载件向下移动。
49.进一步的,所述进砂组件包括进料斗13,所述进料斗13内设有隔网,所述隔网将所述进料斗13沿所述第一方向分为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开设有所述进砂口1;所述第一腔室上方开设有出尘口14,所述出尘口14连接有吸尘管道15,所述吸尘管道15的自由端连接有吸尘器16。
50.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进砂组件包括进料斗13,所述进料斗13为立方体形状,在所述进料斗13内固定连接有隔网,并且所述隔网与所述进料斗13内壁之间为密封连接,所述隔网将所述进料斗13分为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为图1中的竖直方向,所述进砂口1开设在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此时所述第二腔室的出口端为所述出砂口2,并与所述落砂管的第一端相连通;在所述第一腔室的顶端开设有出尘口14,所述出尘口14处密封连接有吸尘管道15,所述吸尘管道15远离所述出尘口14的一端密封连接有吸尘器16,所述吸尘器16为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吸尘器。
51.在使用过程中,启动吸尘器,因进料斗内部为密封环境,故吸尘器会为进料斗内部
提供负压环境,因从进砂口进入的砂子有粗有细,因此隔网位于进砂口的上方,细的砂子会通过隔网进入到第一腔室,顺着吸尘管道进入到吸尘器内部,粗的砂子不能够通过隔网,故会进入到落砂管内部向下流动,对位于第一承载件上的工件进行冲击。
5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4下方设有集砂件11,所述集砂件11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集砂件11的一端连有上砂管道12,所述上砂管道12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腔室相连通。
53.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箱体4的下方设有集砂件11,并且所述集砂件11位于所述支架内部,所述集砂件11与所述第一箱体4之间为固定连接,比如,可以使用焊接的方式,所述集砂件11与所述第一箱体4的第一腔体相互连通,所述集砂件11为圆锥形的漏斗形状,在集砂件11一端连有上砂管道12,所述上砂管道12远离所述集砂件11的一端与所述进砂组件的进砂口1相连接。
54.在使用过程中,当砂子从落砂管进入到集砂件中,集砂件会将砂子进行储存,当需要再次使用时,打开吸尘器,因进料斗内部均为密封环境,故吸尘器首先会为进料斗内部提供负压环境,负压环境会使位于集砂件中的砂子顺着上砂管道进入到进料斗内部,从而实现砂子的循环利用。
55.进一步的,所述进砂组件还包括螺旋输送机17,所述螺旋输送机17具有进料口18,所述第二腔室下方连通有储砂斗19,所述储砂斗19远离所述第二腔室的一端与所述进料口18相连通,所述螺旋输送机17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端相连通。
56.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砂组件还包括螺旋输送机17,所述螺旋输送机17为u型螺旋输送机,在所述第二腔室的下方还设有储砂斗19,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储砂斗19相连通,所述螺旋输送机17具有进料口18,所述进料口18与所述储砂斗19远离所述第二腔室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螺旋输送机17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端相连通,此时,所述螺旋输送机17的出料口为所述出砂口2。
57.在使用过程中,砂子通过进料斗进入到储砂斗中,再由储砂斗进入到螺旋输送机内部,通过对螺旋输送机输送速度的调整,可以控制砂子进入落砂管的速度,从而间接控制落砂管内部砂子流出的速度,螺旋输送机会将内部的砂子送至落砂管的第一端处,进入到落砂管内部,再由落砂管的第一端流出,对位于第一承载件上的工件进行冲击。
58.进一步的,所述螺旋输送机17的出料口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自由端连接有导砂斗21,所述导砂斗21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端相连。
59.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旋输送机17的出料口处密封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远离所述螺旋输送机17的出料口的一端连通有导砂斗21,所述导砂斗21为漏斗形状,所述导砂斗21为顶端开口的漏斗形状,在所述导砂斗21的顶端还设有导砂盖,避免处于所述导砂斗21内部的砂子落至外界,所述导砂斗21的出口端与所述落砂管3的第一端相连通。
60.在使用过程中,从螺旋输送机出来的砂子由输送管直接进入到导砂斗内部,因落砂管的一端为圆口形状,而导砂斗能够保证从螺旋输送机出来的砂子全部进入到落砂管内部。
6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落砂耐磨机,砂子从落砂管进入到集砂件的过程中对位于第一承载件上的工件进行冲击,冲击之后的砂子进通过第一承载件上的落砂孔进入到集砂件内部,而吸尘器能够为进料斗提供负压的环境,促使位于集砂件内部的砂子顺着上砂管道
进入到进料斗内部,吸尘器会将细颗粒的砂子顺着吸尘管道吸入到吸尘器的内部,而粗颗粒的砂子会进入到落砂管内部,当落砂管的底端与工件最上端之间的距离小于2cm时,移动组件可以对第一承载件的位置进行调整,使第一承载件上工件最上端与落砂管之间的距离为2cm,当落砂管的底端与工件最上端之间的距离大于2cm时,移动组件可以对第一承载件的位置进行调整,使第一承载件上工件最上端与落砂管底端之间的距离为2cm,从而能够实现能够对不同厚度的工件进行冲击。
62.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落砂耐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砂组件,所述进砂组件具有进砂口(1)与出砂口(2);落砂管(3),所述落砂管(3)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出砂口(2)相连通;第一箱体(4),所述第一箱体(4)具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箱体(4)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端自所述第一通孔伸入至所述第一腔体内部;第一承载件(6),所述第一承载件(6)位于所述第二端的下方,用于承载待试验工件;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第一承载件(6)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承载件(6)沿第一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一承载件(6)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砂耐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高度调节架,所述高度调节架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箱体(4)上;所述高度调节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支撑板(7),底端伸入至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落砂管(3)活动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板(7),所述落砂管(3)的外壁螺纹套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7)下表面抵接,所述第一限位件外围刻有齿牙;旋转驱动装置(9),其旋转驱动端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牙啮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砂耐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砂管(3)外壁还螺纹连接有第二限位件(10),所述第二限位件(10)与所述第一支撑板(7)的上表面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砂耐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砂组件包括进料斗(13),所述进料斗(13)内设有隔网,所述隔网将所述进料斗(13)沿所述第一方向分为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开设有所述进砂口(1);所述第一腔室上方开设有出尘口(14),所述出尘口(14)连接有吸尘管道(15),所述吸尘管道(15)的自由端连接有吸尘器(1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落砂耐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4)下方设有集砂件(11),所述集砂件(11)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集砂件(11)的一端连有上砂管道(12),所述上砂管道(12)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腔室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落砂耐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砂组件还包括螺旋输送机(17),所述螺旋输送机(17)具有进料口(18),所述第二腔室下方连通有储砂斗(19),所述储砂斗(19)远离所述第二腔室的一端与所述进料口(18)相连通,所述螺旋输送机(17)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端相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落砂耐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机(17)的出料口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自由端连接有导砂斗(21),所述导砂斗(21)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端相连。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落砂耐磨机,包括进砂组件,所述进砂组件具有进砂口与出砂口;落砂管,所述落砂管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出砂口相连通;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具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箱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端自所述第一通孔伸入至所述第一箱体内部;所述第一箱体上还设有高度调节架,所述高度调节架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腔体内,并设有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一承载件具有第一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件位于所述第二端的下方;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在所述第一箱体上,所述移动组件可使所述高度调节架带动所述第一承载件在所述第一腔体内部沿第一方向移动,可以对落砂管底端与第一承载件上工件最顶端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间的距离进行调整。间的距离进行调整。


技术研发人员:

王建发 任艳强 马强 王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王建发

技术研发日:

2022.09.30

技术公布日:

2023/2/20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1:24: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541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箱体   工件   进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