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泵、发动机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油泵、发动机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2.混合动力车型由于低油耗,高续航、动力性较好等优点越来越被市场所认可。但由于混动车型复杂的零部件构成,不仅需要满足传统燃油车的安全要求,还需满足电动汽车的安全要求。相关技术中的燃油泵,由于油泵具备较大保压功能,从而导致低压油路内部压力较高,当车辆发生碰撞,低压油路被挤压时,由于内部压力较高,低压油路容易发生破裂,且破裂后的油管由于高压作用下,会四处喷射,其喷射范围较大,遇明火概率较大,从而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燃油泵,可以降低车辆碰撞发生着火的风险。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发动机系统。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油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内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所述第一油路适于与发动机连通,所述第二油路适于与泵芯连通;减压阀,所述减压阀设在所述泵体内,所述减压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油路连通,所述减压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油路连通。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燃油泵,通过设置减压阀,可以调整油路走向,将燃油泵内的压力传导出泵体,从而将燃油泵内的压力卸载,降低了燃油泵在待机状态下其内部的压力,避免车辆发生碰撞时,燃油泵损坏导致车辆因碰撞发生着火的风险。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压阀位于所述第一油路与所述第二油路的连接处。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压阀包括第一阀芯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阀芯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泵体的内壁面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阀芯抵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压阀还包括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设在所述泵体的内壁面,所述导向柱沿所述第一弹性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导向柱上,且所述第一阀芯与所述导向柱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油泵还包括调压阀,所述泵体内还具有第三油路,所述第三油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油路连通,所述第三油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调压阀相连。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压阀包括第二弹性件和第二阀芯,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泵体的内壁面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阀芯抵接。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压阀位于所述第一油路、第二油路和第三油路的连接处。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油泵还包括引射部件,所述引射部件与所述第二油路相
连。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泵体内还包括第四油路,所述第四油路的一端与所述泵芯连通,所述第四油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引射部件连通。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发动机系统,包括:燃油泵,所述燃油泵为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燃油泵;发动机,所述发动机与所述第一油路相连。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系统,通过设置减压阀,可以调整油路走向,将燃油泵内的压力传导出泵体,从而将燃油泵内的压力卸载,降低了燃油泵在待机状态下其内部的压力,避免车辆发生碰撞时,燃油泵损坏导致车辆因碰撞发生着火的风险。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燃油泵或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系统。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油泵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油泵油路示意图。
21.附图标记:
22.泵体1,第一油路11,第二油路12,第三油路13,第四油路14,
23.减压阀2,第一阀芯21,第一弹性件22,导向柱23,
24.调压阀3,第二弹性件31,第二阀芯32,
25.引射部件4,泵芯5,发动机6。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油泵,包括泵体1和减压阀2,泵体1内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油路11和第二油路12,第一油路11适于与发动机6连通,第二油路12适于与泵芯5连,减压阀2设在泵体1内,减压阀2的一端与第一油路11连通,减压阀2的另一端与第二油路12连通。
28.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泵体1上设有进口和第一出口,进口与泵芯5连通,第一出口与发动机6连通,泵体1的进口的外部设有密封圈,避免泵体1与泵芯5连接处发生燃油泄漏。第二油路12的进口与第一油路11连通,第二油路12的出口与引射部件4相连。
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燃油泵,通过设置减压阀,当燃油泵待机时,第一油路11中的燃油压力较大,即低压油路中的燃油压力较大时,减压阀2开启,带有压力的燃油通过第二油路12由第一油路11排出,可以调整油路走向,将燃油泵内的压力传导出泵体1,从而将燃油泵内的压力卸载,降低了燃油泵在待机状态下其内部的压力,避免车辆发生碰撞时,燃油泵损坏导致车辆因碰撞发生着火的风险。
30.在一些实施例中,减压阀2位于第一油路11与第二油路12的连接处。
31.具体地,如图1所示,减压阀2位于第一油路11和第二油路12的交汇处,减压阀2的开口朝向第一油路11,减压阀2的出口与第二油路12连通。
32.在一些实施例中,减压阀2包括第一阀芯21和第一弹性件22,第一弹性件22套设在第一阀芯21上,第一弹性件22的一端与泵体1的内壁面抵接,第一弹性件22的另一端与第一阀芯21抵接。
33.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弹性件22的上端用于泵体1的内壁面抵接,第一弹性件22的下端与第一阀芯21抵接,第一弹性件22在上下方向上压缩,当第一弹性件22压缩时,第一阀芯21向上移动,减压阀2开启,第一油路11内的燃油通过第二油路12排出泵体1,当第一弹性件22恢复初始状态时,第一阀芯21恢复初始状态,减压阀2关闭。
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油泵,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22和第一阀芯21,可以控制减压阀2的开启和关闭,从而对第一油路11进行减压,即当第一油路11内的燃油压力大于第一弹性件22的弹性阻力时,第一弹性件22在燃油压力的作用下被压缩,则第一阀芯21开启第二油路12,从而对第一油路11进行减压,当第一油路11内的燃油压力小于第一弹性件22的弹性阻力时,第一弹性件22伸展并使第一阀芯21关闭第二油路12。
35.在一些实施例中,减压阀2还包括导向柱23,导向柱23设在泵体1的内壁面,导向柱23沿第一弹性件22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弹性件22套设在导向柱23上,且第一阀芯21与导向柱23在第一弹性件22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
36.具体地,如图1所示,导向柱23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弹性件22套设在导向柱23的外部,导向柱23与第一阀芯21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布置。
3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油泵,通过设置导向柱23,不仅可以对第一弹性件22的压缩提供导向,使第一阀芯21的移动精准度更高,还可以为第一阀芯21的移动进行限位,即当第一阀芯21的上端与导向柱23的下端相接触后,第一阀芯21无法移动,减压阀2的开度达到最大值,从而避免第一阀芯21移动过度导致第一弹性件22无法回弹,进而提高减压阀2的使用寿命。
38.在一些实施例中,燃油泵还包括调压阀3,泵体1内还具有第三油路13,第三油路13的一端与第一油路11连通,第三油路13的另一端与调压阀3相连。
39.具体地,如图2所示,泵体1上还具有第二出口,第二出口与调压阀3连通,通过设置调压阀3,可以调整第一油路11的泄压压力,还可以保证第一油路11的供油压力的稳定。
40.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压阀3包括第二弹性件31和第二阀芯32,第二弹性件31的一端与泵体1的内壁面抵接,第二弹性件31的另一端与第二阀芯32抵接。
4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油泵,通过调整第二弹性件31的弹力,调整第一油路11内的泄压压力至预定压力,还可以通过调整调压阀3出油孔的大小,保证燃油泵供油压力的稳定。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减压阀2位于第一油路11、第二油路12和第三油路13的连接处。
43.具体地,如图2所示,减压阀2位于第一油路11、第二油路12和第三油路13的交汇处,从而不仅可以对第一油路11进行泄压,还可对第三油路13进行泄压,保证燃油泵内部压力的稳定。
44.在一些实施例中,燃油泵还包括引射部件4,引射部件4与第二油路12相连。
45.具体地,如图2所示,泵体1上设有第三出口,第三出口与引射部件4连通。
46.例如,引射部件4可以为引射泵,引射泵的进口与第三出口连通,引射泵的出口与油箱连通,由第二油路12排出的燃油通过引射泵重新进入油箱。
47.在一些实施例中,泵体1内还包括第四油路14,第四油路14的一端与泵芯5连通,第四油路14的另一端与引射部件4连通。
48.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四油路14的进口与泵芯5连通,第四油路14的出口与引射部件4连通。
4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油泵,通过设置第四油路14,可以将泵芯5排出的多余燃油重新输入泵芯5内,不仅可以降低燃油浪费,还可以使泵芯5内有足够的燃油储备,保证燃油供给稳定。
50.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油泵的运行过程。
51.当需要燃油供给时,发动机启动,储油桶内的燃油被抽至泵芯5内,并通过第一油路11进入发动机内,保证发动机运转。
52.当车辆在纯电模式下行驶时,发动机无需工作,此时燃油泵停止运转,当第一油路11内的燃油压力大于第一弹性件22的弹性阻力时,第一弹性件22在燃油压力的作用下被压缩,则第一阀芯21开启第二油路12,从而对第一油路11进行减压,从而将燃油泵内的压力卸载,降低了燃油泵在待机状态下其内部的压力。
5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发动机系统,包括:燃油泵,所述燃油泵为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燃油泵;发动机,所述发动机与所述第一油路相连。
5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系统,通过设置减压阀,可以调整油路走向,将燃油泵内的压力传导出泵体,从而将燃油泵内的压力卸载,降低了燃油泵在待机状态下其内部的压力,避免车辆发生碰撞时,燃油泵损坏导致车辆因碰撞发生着火的风险。
5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燃油泵或上述实施例中的发动机系统。
5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
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60.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61.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内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所述第一油路适于与发动机连通,所述第二油路适于与泵芯连通;减压阀,所述减压阀设在所述泵体内,所述减压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油路连通,所述减压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油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位于所述第一油路与所述第二油路的连接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包括第一阀芯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阀芯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泵体的内壁面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阀芯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还包括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设在所述泵体的内壁面,所述导向柱沿所述第一弹性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导向柱上,且所述第一阀芯与所述导向柱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压阀,所述泵体内还具有第三油路,所述第三油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油路连通,所述第三油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调压阀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阀包括第二弹性件和第二阀芯,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泵体的内壁面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阀芯抵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位于所述第一油路、第二油路和第三油路的连接处。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油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射部件,所述引射部件与所述第二油路相连。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内还包括第四油路,所述第四油路的一端与所述泵芯连通,所述第四油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引射部件连通。10.一种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油泵,所述燃油泵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油泵;发动机,所述发动机与所述第一油路相连。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油泵或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动机系统。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油泵、发动机系统及车辆,包括泵体和减压阀,泵体内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第一油路适于与发动机连通,第二油路适于与泵芯连通,减压阀设在泵体内,减压阀的一端与第一油路连通,减压阀的另一端与第二油路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燃油泵,可以降低车辆碰撞发生着火的风险。可以降低车辆碰撞发生着火的风险。可以降低车辆碰撞发生着火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

牛瑞峰 秦昊 李文彬 郭彦军 句丙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2

技术公布日:

2023/2/20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23:24: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539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油路   所述   减压阀   弹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