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及燃气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及燃气热水器。


背景技术:



2.燃气热水器,又称为燃气热水炉,是指以燃气作为燃料,通过燃烧加热的方式,将热量传递到流经热交换器的冷水中,以达到制备热水目的的一种燃气用具。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相比普通燃气热水器较为节能,因而广泛受到用户青睐。
3.冷凝式燃气热水器在使用时,冷凝换热组件与高温烟气进行二次换热后,会在冷凝换热组件的冷凝盒内产生冷凝水;为了避免冷凝水在冷凝盒内积聚而产生倒灌,需要将冷凝水及时排出。因此,冷凝盒上设有排水口。但是,由于大多数用户在购买冷凝式燃气热水器前并未预留相应的冷凝水排水管道,导致在使用冷凝式燃气热水器时,需要额外设置积水装置或铺设排水管道,因而使用起来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要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其能够有效解决用户在购买冷凝式燃气热水器前并未预留相应的冷凝水排水管道,导致需要额外设置积水装置或铺设排水管道,进而导致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的现场安装较为不便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至要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其能够有效解决用户在购买冷凝式燃气热水器前并未预留相应的冷凝水排水管道,导致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的现场安装较为不便的技术问题。
6.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7.一种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包括冷凝换热组件,所述冷凝换热组件设有排烟口和排水口,所述冷凝换热装置还包括蒸发组件;
8.所述蒸发组件包括:
9.蒸发箱,其内设置有蒸发腔;
10.电加热蒸发单元,设置于所述蒸发箱上,用于对所述蒸发腔中的冷凝水加热;
11.导流管,一端与所述蒸发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水口连通,用于使所述冷凝换热组件产生的冷凝水通过所述排水口导入所述蒸发腔,并将加热后生成的水蒸汽通过所述排水口从所述排烟口排出。
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应用于燃气热水器,导流管一端与蒸发腔连通,另一端与排水口连通,冷凝换热组件产生的冷凝水通过排水口导入蒸发腔;由电加热蒸发单元对蒸发腔中的冷凝水加热,加热后生成的水蒸汽通过排水口从排烟口排
出,最终实现对冷凝换热组件的冷凝水的加热蒸发排放。
14.冷凝换热组件内的冷凝水以滴落或者小股水流的方式穿过导流管,从而使得导流管能够同时输送水蒸气和冷凝水,简化产品管路结构,避免因管路过多而造成的结构复杂、产品体积较大及安装繁琐的问题,便于现场施工,也能够降低产品的安装空间。
15.采用电加热蒸发单元对蒸发箱单独供热,提高蒸发箱的工作效率,也保证燃气热水器的工作效率。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蒸发单元设置于所述蒸发腔中。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蒸发单元包括:
18.电加热元件;
19.隔水盒,所述电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隔水盒内,所述隔水盒设置于所述蒸发腔中。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蒸发单元设置于所述蒸发箱的外表面。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蒸发单元包括电加热元件以及保温层,所述电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蒸发箱的外表面,所述保温层覆盖于所述电加热元件背离所述蒸发箱的一侧。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发箱的外表面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所述电加热蒸发单元。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发腔包括:
24.第一蒸发腔,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蒸发腔连通;
25.第二蒸发腔,位于所述第一蒸发腔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蒸发腔连通,所述第一蒸发腔的横截面积为定值,所述第二蒸发腔的任意横截面的面积均小于所述第一蒸发腔的横截面积,所述电加热蒸发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蒸发腔的底部。
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发组件还包括:
27.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蒸发腔中,并电连接所述电加热蒸发单元;和/或
28.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蒸发腔中,并电连接所述电加热蒸发单元。
29.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30.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上述的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所述冷凝换热装置设有进烟口、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进烟口与燃气热水器的烟气通道连通,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燃气热水器的换热进水端,所述进水口用于连接外部进水管。
3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气热水器,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32.燃气热水器包括上述的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燃气热水器在工作时,冷凝换热装置的导流管一端与蒸发腔连通,另一端与排水口连通,冷凝换热组件产生的冷凝水通过排水口导入蒸发腔;由电加热蒸发单元对蒸发腔中的冷凝水加热,加热后生成的水蒸汽通过排水口从排烟口排出,最终实现对冷凝换热组件的冷凝水的加热蒸发排放。
33.冷凝换热组件内的冷凝水以滴落或者小股水流的方式穿过导流管,从而使得导流管能够同时输送水蒸气和冷凝水,简化产品管路结构,避免因管路过多而造成的结构复杂、产品体积较大及安装繁琐的问题,便于现场施工,也能够降低产品的安装空间。
34.采用电加热蒸发单元对蒸发箱单独供热,提高蒸发箱的工作效率,也保证燃气热
水器的工作效率。
3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凝换热装置的蒸发组件设置在所述燃气热水器的燃烧换热装置的外侧,且被配置为与所述燃烧换热装置相互独立并无热接触设置。
附图说明
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3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蒸发单元设置于蒸发腔中的剖面示意图;
3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元件设置在保温层上的主视图;
4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元件设置在保温层上的俯视图;
41.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盒状结构的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42.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蒸发箱的一种形式的示意图;
43.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蒸发箱的另一种形式的示意图;
44.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凝盒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45.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凝盒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46.标号说明:
47.100、冷凝换热组件;101、冷凝盒;1011、安装腔;1012、排水口;1013、排烟管;1014、进烟管;1015、阻挡件;102、冷凝器;103、外部进水管;104、出水管;
48.200、燃烧换热装置;
49.1、蒸发箱;11、蒸发腔;111、第一蒸发腔;112、第二蒸发腔;
50.2、导流管;
51.3、电加热蒸发单元;31、电加热元件;32、保温层;321、第一连接部;33、隔水盒;4、水位传感器;
52.5、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53.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5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5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6.实施例一
57.参见图1-图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其能够对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组件100排出的冷凝水进行蒸发处理,降低燃气热水器现场安装的难度。
58.具体地,参见图1、图8和图9,本实施例中,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包括冷凝换热组件100,冷凝换热组件100设有排烟口和排水口1012,冷凝换热组件100在工作时,其内会产生冷凝水,现有技术中一般外接一根冷凝水排水管至排水口1012,从而将冷凝换热组件100产生的冷凝水排走。但是,由于大多数用户在购买冷凝式燃气热水器前并未预留相应的冷凝水排水管道,导致在使用冷凝式燃气热水器时,需要额外设置积水装置或铺设排水管道,因而使用起来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便利。
59.在现有技术中,也存在免冷凝排水管的冷凝水处理方式,其与热水器的换热器热接触,利用换热器对冷凝水加热使之汽化最终从导流管排出。但是由于这种方式会增加热水器内部部件以及管路的布设复杂程度,且一定程度上还会导致热效率降低,影响热水器的工作效率。
60.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需要额外设置积水装置或铺设排水管道,同时实现对冷凝换热组件100排出的冷凝水的处理,本实施例中,冷凝换热装置还包括蒸发组件,由蒸发组件对冷凝换热组件100排出的冷凝水进行蒸发处理。
61.具体地,蒸发组件包括蒸发箱1、电加热蒸发单元3和导流管2。
62.蒸发箱1内设置有蒸发腔11。
63.电加热蒸发单元3设置于蒸发箱1上,用于对蒸发腔11中的冷凝水加热。
64.导流管2一端与蒸发腔11连通,另一端与排水口1012连通,用于使冷凝换热组件100产生的冷凝水通过排水口1012导入蒸发腔11,并将加热后生成的水蒸汽通过排水口1012从排烟口排出。
65.本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应用于燃气热水器,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在使用时,导流管2一端与蒸发腔11连通,另一端与排水口1012连通,冷凝换热组件100产生的冷凝水通过排水口1012导入蒸发腔11;由电加热蒸发单元3对蒸发腔11中的冷凝水加热,加热后生成的水蒸汽经由导流管2通过排水口1012从排烟口排出,最终实现对冷凝换热组件100的冷凝水的加热蒸发排放。
66.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冷凝换热组件100内的冷凝水产生速度较慢,冷凝换热组件100内的冷凝水以滴落或者小股水流的方式穿过导流管2,从而使得导流管2能够同时输送水蒸气和冷凝水,简化产品管路结构,避免因管路过多而造成的结构复杂、产品体积较大及安装繁琐的问题,便于现场施工,也能够降低产品的安装空间。
67.该冷凝换热装置中,由蒸发组件对冷凝换热组件100内产生的冷凝水进行蒸发处理,实现对冷凝换热组件100的冷凝水的加热蒸发排放,无需预留冷凝水排水管道,便于现场对燃气热水器进行安装与施工,有助于燃气热水器的推广应用。同时,冷凝水吸热变成高温的水蒸气,使得水蒸气与烟气一同从排烟口排出,还能提高排烟温度。在后续使用过程
中,用户无需频繁对集聚的冷凝水进行清理,使用便利,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即使用户家里未预留冷凝水排水管道,也不会影响燃气热水器的现场安装。
68.同时,本实施例中,采用电加热蒸发单元3对蒸发箱1单独供热,提高蒸发箱1的工作效率,也保证燃气热水器的工作效率。
69.实施例二
70.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做进一步改进。
71.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电加热蒸发单元3设置于蒸发腔11中。
72.本实施例中,将电加热蒸发单元3设置于蒸发腔11中,避免电加热蒸发单元3的热量传递到空气中而造成热损失,节约能源,保证蒸发腔11的蒸发效率。
73.实施例三
74.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其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对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做进一步改进。
75.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电加热蒸发单元3包括电加热元件31和隔水盒33。
76.电加热元件31设置于隔水盒33内,隔水盒33设置于蒸发腔11中。
77.冷凝换热组件100产生的冷凝水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将电加热元件31设置于隔水盒33内,由隔水盒33对电加热元件31进行防水和防腐蚀保护,保证电加热元件31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78.可选地,隔水盒33的材质为不锈钢,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具有防腐蚀性能的金属材质,在此不做过多限制。
79.实施例四
80.参见图1、图6和图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做进一步改进。
81.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电加热蒸发单元3设置于蒸发箱1的外表面。电加热蒸发单元3通电后发热,将热量传递至蒸发腔11内,从而使得蒸发腔11内的水蒸发汽化。
82.将电加热蒸发单元3设置在蒸发箱1的外表面,电加热蒸发单元3不会与蒸发腔11内的冷凝水产生直接接触,避免对电加热蒸发单元3的腐蚀,从而保证电加热蒸发单元3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83.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导流管2自下而上竖直设置,从而能够使得冷凝换热组件100内的冷凝水快速流入蒸发腔11内。电加热蒸发单元3发热,对蒸发腔11内的冷凝水加热,从而使得蒸发腔11内的水蒸发汽化。
84.实施例五
85.参见图1、图3和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其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对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做进一步改进。
86.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电加热蒸发单元3包括电加热元件31以及保温层32,电加热元件31设置于蒸发箱1的外表面,保温层32覆盖于电加热元件31背离蒸发箱1的一侧。
87.可选地,保温层32贴设于蒸发箱1的外表面。
88.电加热元件31通电后发热,对将热量传递至蒸发腔11内,从而使得蒸发腔11内的水蒸发汽化。保温层32覆盖于电加热元件31背离蒸发箱1的一侧,避免电加热元件31的热量
散失在周围空气中而影响蒸发组件的工作效率,保证电加热元件31的热量尽可能多地传递给蒸发箱1,保证蒸发腔11的蒸发效率。
89.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电加热元件31可以为加热丝、加热棒或者加热板。
90.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电加热元件31为加热丝,加热丝呈蛇形排布,保证在有限的面积内尽可能排布较长的加热丝,从而保证加热效率。保温层32为保温棉。
91.进一步地,为了对保温层32进行封装保护,保证保温层32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可采用金属壳将保温层32封装起来。
92.进一步地,参见图5,保温层32也可以设置为盒状结构,盒状结构内设置有保温腔,盒状结构将电加热元件31包覆于其内,避免电加热元件31的热量散失至周围空气中。盒状结构的朝向蒸发箱1的一侧设置有开口,以将电加热元件31容纳于保温腔内。进一步地,盒状结构的内侧壁均贴设有保温板。可选地,保温板可以为塑料泡沫板。
93.进一步地,当保温层32为盒状结构时,为了方便实现保温层32在蒸发箱1上的安装,盒状结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部321,蒸发箱1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321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321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于第二连接部上,从而实现盒状结构在蒸发箱1上的安装。
94.可选地,第一连接部321和第二连接部均为板状结构。
95.实施例六
96.参见图1、图3和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其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对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做进一步改进。
97.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蒸发箱1的外表面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电加热蒸发单元3。
98.可选地,蒸发箱1的底面设置有电加热蒸发单元3;和/或
99.蒸发箱1的侧面设置有电加热蒸发单元3。
100.优选地,蒸发箱1的底面设置有电加热蒸发单元3。如此设置,无论蒸发腔11内的水量多少,电加热蒸发单元3的热量都能够最快传递给蒸发腔11内的冷凝水,保证蒸发腔11的蒸发效率。
101.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电加热蒸发单元3包括电加热元件31以及保温层32,电加热元件31设置于蒸发箱1的底面,保温层32覆盖于电加热元件31背离蒸发箱1的一侧。
102.实施例七
10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做进一步改进。
104.具体地,参见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中,蒸发腔11包括第一蒸发腔111和第二蒸发腔112。
105.导流管2的一端与第一蒸发腔111连通。
106.第二蒸发腔112位于第一蒸发腔111的下方且与第一蒸发腔111连通,第一蒸发腔111的横截面积为定值,第二蒸发腔112的任意横截面的面积均小于第一蒸发腔111的横截面积,电加热蒸发单元3设置于第二蒸发腔112的底部。
107.第一蒸发腔111的设置,保证蒸发腔11内能够尽可能多的存储冷凝水,也能够为电加热蒸发单元3预留更多的时间对蒸发腔11内的冷凝水进行蒸发;第二蒸发腔112的设置,使得蒸发腔11内水位较低时,剩余的冷凝水相对聚集在一起,蒸发腔11的冷凝水的热量更
为集中,从而加速冷凝水的汽化,节约能源。
108.同时,第二蒸发腔112的任意横截面的面积均小于第一蒸发腔111的横截面积,也即第二蒸发腔112的底面积小于第一蒸发腔111的横截面积,将电加热蒸发单元3设置在第二蒸发腔112的底面时,可以选用较小尺寸的电加热蒸发单元3,节约成本。
109.优选地,电加热蒸发单元3设置于第二蒸发腔112的底板外侧或者第二蒸发腔112的底板内侧。
110.示例性地,参见图6,沿远离第一蒸发腔111的方向,第二蒸发腔112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具体地,第一蒸发腔111的形状为长方体或者圆柱体;第二蒸发腔112的形状为倒锥形;例如,第一蒸发腔111的形状为圆柱体,第二蒸发腔112的形状为倒圆台。
111.示例性地,参见图7,第一蒸发腔111和第二蒸发腔112均为长方体,第二蒸发腔112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蒸发腔111的横截面积。
112.实施例八
1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做进一步改进。
114.具体地,参见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中,蒸发组件还包括水位传感器4和/或温度传感器5。
115.具体地,水位传感器4设置于蒸发腔11中,并电连接电加热蒸发单元3;和/或
116.温度传感器5设置于蒸发腔11中,并电连接电加热蒸发单元3。
117.电加热蒸发单元3根据水位传感器4检测到的水位信息和/或温度传感器5检测到的温度信息,来调整自身的加热工作。
118.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电加热蒸发单元3设置在蒸发箱1的底部的外表面,温度传感器5设置在蒸发腔11的底面的内表面;当温度传感器5检测到蒸发箱1的底板的温度低于水的蒸发温度时,温度传感器5对电加热蒸发单元3发送第一信号,电加热蒸发单元3提高加热功率,直至温度传感器5检测到蒸发箱1的底板的温度不低于水的蒸发温度。
119.示例性地,水位传感器4检测到蒸发腔11内的水位不大于预设液位时,水位传感器4对电加热蒸发单元3发送第二信号,此时剩余的水量较少,电加热蒸发单元3可降低加热功率,避免能量浪费。
120.实施例九
121.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其包括上述的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冷凝换热装置设有进烟口、进水口以及出水口,进烟口与燃气热水器的烟气通道连通,出水口连接燃气热水器的换热进水端,进水口用于连接外部进水管103。具体地,出水口通过出水管104连接换热进水端。
122.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燃气热水器为冷凝式燃气热水器。
123.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相比于普通的燃气热水器,节能效果显著,因而受到用户的广泛青睐。
124.现有技术在安装燃气热水器时,将一段排水管连接至排水口1012,为了对排水管进行固定导流,用户家里需要预留与排水管配合的冷凝水排水管道。但是由于大多数用户在购买冷凝式燃气热水器前并未预留相应的冷凝水排水管道,导致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的现场安装较为不便。
125.而本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热水器在工作时,外部水依次经由外部进水管103和进水口进入冷凝换热装置内,进行换热;换热结束后再经由出水口流出至燃气热水器的燃烧换热装置200内。换热过程中,冷凝换热装置内内会产生冷凝水。由冷凝换热装置的蒸发组件对冷凝换热组件100产生的冷凝水进行蒸发处理,无需预留相应的冷凝水排水管道,降低燃气热水器的现场安装难度。
126.实施例十
127.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其在实施例九的基础上对燃气热水器做进一步改进。
128.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冷凝换热装置的蒸发组件设置在燃气热水器的燃烧换热装置200的外侧,且被配置为与燃烧换热装置200相互独立并无热接触设置。
129.而本实施例中,冷凝换热装置的蒸发组件设置在燃气热水器的燃烧换热装置200的外侧,且被配置为与燃烧换热装置200相互独立并无热接触设置,避免蒸发组件吸收燃烧换热装置200的热量后影响燃烧换热装置200的工作效率。
130.实施例十一
131.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其在实施例九的基础上对燃气热水器做进一步改进。
132.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燃气热水器包括冷凝换热装置和燃烧换热装置200。燃烧换热装置200内设置有烟气通道,高温烟气能够顺畅地沿着烟气通道流通。燃烧换热装置200包括燃烧器、换热器以及位于燃烧器和换热器之间的燃烧室。燃烧器设置于换热器的下方,燃烧室内设置有燃烧腔,换热器内设置有换热腔,燃烧腔与换热腔相互连通形成烟气通道。燃气热水器在工作时,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在燃烧腔内燃烧并产生高温烟气,高温烟气往上流入换热腔内与换热组件进行换热,从而对水等换热介质进行加热。
133.冷凝换热装置设置于燃烧换热装置200的旁侧。冷凝换热装置包括冷凝换热组件100和蒸发组件。
134.具体地,参见图8和图9,冷凝换热组件100包括冷凝盒101及冷凝器102。
135.具体地,冷凝盒101包括冷凝盒本体,冷凝盒本体内设置有安装腔1011,冷凝盒101上还设置有排水口1012、排烟口以及与烟气通道连通的进烟口,排烟口处连接有排烟管1013,进烟口处连接有进烟管1014,进烟管1014与燃烧换热装置200的烟气通道连通。
136.具体地,排烟口设置于冷凝盒本体的上端,进烟口设置于冷凝盒本体的旁侧,排水口1012设置于冷凝盒本体的下端。进一步地,排烟口上连接有排烟管1013。
137.冷凝器102采用螺接或者卡接等方式安装在安装腔1011内;优选地,冷凝器102与排水口1012间隔设置,从而使得冷凝盒101内冷凝水的排出不会影响冷凝器102的正常工作。具体地,冷凝器102为现有的能够与高温烟气进行换热的冷凝元件。
138.参见图1,燃气热水器在工作时,从换热腔内流出的高温烟气通过进烟管1014进入安装腔1011内并与冷凝器102进行二次换热,二次换热完成后的高温烟气通过排烟管1013排出,冷凝盒101内会产生冷凝水,为了避免冷凝水在冷凝盒101内积聚而产生倒灌,在冷凝盒101上设置排水口1012,冷凝盒101内产生的冷凝水通过排水口1012流出。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冷凝盒101内设置有阻挡件1015,阻挡件1015设置于安装腔1011内,并位于冷凝器102与排水口1012之间。通过设置阻挡件1015,蒸发腔11内的水蒸气经过排水口1012进入安
装腔1011内时,在阻挡件1015的阻挡作用下,避免水蒸气与冷凝器102接触而影响冷凝器102的正常工作,从而避免水蒸气对高温烟气和冷凝器102的二次换热造成干扰,保证换热的正常进行。
139.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阻挡件1015的截面呈弧形,阻挡件1015垂直于安装腔1011的底面设置,至少半包围排水口1012并阻挡于排水口1012和冷凝器102之间,以避免自排水口1012进入到安装腔1011后直接与冷凝器102接触。
140.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具体内容中,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不矛盾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141.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具体内容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包括冷凝换热组件(100),所述冷凝换热组件(100)设有排烟口和排水口(1012),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换热装置还包括蒸发组件;所述蒸发组件包括:蒸发箱(1),其内设置有蒸发腔(11);电加热蒸发单元(3),设置于所述蒸发箱(1)上,用于对所述蒸发腔(11)中的冷凝水加热;导流管(2),一端与所述蒸发腔(1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水口(1012)连通,用于使所述冷凝换热组件(100)产生的冷凝水通过所述排水口(1012)导入所述蒸发腔(11),并将加热后生成的水蒸汽通过所述排水口(1012)从所述排烟口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蒸发单元(3)设置于所述蒸发腔(11)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蒸发单元(3)包括:电加热元件(31);隔水盒(33),所述电加热元件(31)设置于所述隔水盒(33)内,所述隔水盒(33)设置于所述蒸发腔(11)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蒸发单元(3)设置于所述蒸发箱(1)的外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蒸发单元(3)包括电加热元件(31)以及保温层(32),所述电加热元件(31)设置于所述蒸发箱(1)的外表面,所述保温层(32)覆盖于所述电加热元件(31)背离所述蒸发箱(1)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箱(1)的外表面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所述电加热蒸发单元(3)。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腔(11)包括:第一蒸发腔(111),所述导流管(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蒸发腔(111)连通;第二蒸发腔(112),位于所述第一蒸发腔(111)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蒸发腔(111)连通,所述第一蒸发腔(111)的横截面积为定值,所述第二蒸发腔(112)的任意横截面的面积均小于所述第一蒸发腔(111)的横截面积,所述电加热蒸发单元(3)设置于所述第二蒸发腔(112)的底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组件还包括:水位传感器(4),所述水位传感器(4)设置于所述蒸发腔(11)中,并电连接所述电加热蒸发单元(3);和/或温度传感器(5),所述温度传感器(5)设置于所述蒸发腔(11)中,并电连接所述电加热蒸发单元(3)。9.一种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所述冷凝换热装置设有进烟口、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进烟口与燃气热水器的烟气通道连通,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燃气热水器的换热进水端,所述进水口用于连接外部
进水管(103)。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换热装置的蒸发组件设置在所述燃气热水器的燃烧换热装置(200)的外侧,且被配置为与所述燃烧换热装置(200)相互独立并无热接触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及燃气热水器,其属于热水器技术领域,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包括冷凝换热组件,冷凝换热组件设有排烟口和排水口,冷凝换热装置还包括蒸发组件;蒸发组件包括蒸发箱、电加热蒸发单元和导流管。蒸发箱内设置有蒸发腔;电加热蒸发单元设置于蒸发箱上,用于对蒸发腔中的冷凝水加热;导流管的一端与蒸发腔连通,另一端与排水口连通,用于使冷凝换热组件产生的冷凝水通过排水口导入蒸发腔,并将加热后生成的水蒸汽通过排水口从排烟口排出。本实用新型对冷凝换热组件产生的冷凝水进行蒸发处理,无需使用冷凝水排水管道,即使用户家里未预留冷凝水排水管道,也不会影响燃气热水器的现场安装。安装。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

卢楚鹏 潘同基 张华平 李罗标 彭文雁 张上兵 张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26

技术公布日:

2023/1/3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2:18: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522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