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空调器。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移动空调器的面板壳体之间一般为可拆卸连接,但是,由于面板、壳体在制造时存在工艺误差,导致面板与壳体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较低,同时,随着装配次数的增加,面板与壳体之间连接的位置容易出现磨损,导致面板与壳体之间装配后出现松动的情况,面板与壳体安装的过程较为繁琐,工艺流程不够简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空调器,可以便于面板与壳体的固定。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空调器,包括:壳体、面板,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前侧,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配合部;所述面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相对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可前后移动以实现所述面板和所述壳体的安装和拆卸,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以限定所述面板相对于所述壳体在上下方向上的运动。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空调器,通过在第二壳体上设置第一配合部,在面板上设置第二配合部,以使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配合,可以便于第二壳体与面板的安装以及在移动空调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便于拆卸实现维护,且两个配合部配合后可以限定面板相对壳体在上下方向的移动,增加面板与壳体安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设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配合部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第一配合段和第二配合段,所述第一配合段的一端与所述面板相连,所述第一配合段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配合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配合段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配合段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一配合部延伸,所述第一配合段、所述第二配合段和所述面板之间共同限定出配合槽,所述配合槽的面向所述第一配合部的一侧敞开以形成开口,所述第一配合部穿过所述开口配合在所述配合槽内。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合段的面向所述面板的一侧表面从前向后、朝向所述面板的方向倾斜延伸。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后端设有至少一个止挡件,当所述第二配合部移动至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后端时所述止挡件至少与所述第二配合段止抵。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的后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件,所述面板的后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配合以限定所述面板相对于所述壳体在前后方向上的运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为设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后壁上的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件为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具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凸起配合在所述限位孔内。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的上表面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对应侧壁之间彼此间隔开以限定出限位槽;所述面板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限位筋,所述限位筋配合在所述限位槽内。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的面向所述限位筋的一侧表面上设有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凸台。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的面向所述限位筋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凹槽,多个所述凸台设在所述凹槽的内壁上。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的前端具有导向段,从前向后、所述导向段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对应侧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7.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空调器的示意图。
18.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面板与壳体的立体拆分示意图。
19.图3是图2中q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0.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面板与第二壳体的示意图。
21.图5是图4中p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2.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壳体的示意图。
23.图7是图6中m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4.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壳体的示意图。
25.图9是图8中n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6.附图标记:
27.100、移动空调器;
28.10、壳体;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21、第一配合部;122、止挡件;123、第一限位件;124、限位板;1241、凸台;1242、导向段;1243、凹槽;125、限位槽;
29.20、面板;21、第二配合部;211、第一配合段;212、第二配合段;213、配合槽;22、第二限位件;221、限位孔;23、限位筋。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空调器100,移动空调器100包括:壳体10、面板20。
31.具体而言,如图1-图4所示,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设在第二壳体12的前侧,第二壳体12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配合部121,面板20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配合部21,第二配合部21相对于第一配合部121可前后移动以实现面板20和壳体10的安装和拆卸,例如,在面板20与壳体10装配后需要进行拆卸时,第二配合
部21可以向后移动脱离第一配合部121,实现面板20与壳体10的分离;在面板20与壳体10需要进行装配时,第二配合部21可以向前移动与第一配合部121配合,实现面板20与壳体10的装配。第二配合部21与第一配合部121配合后第二配合部21与第一配合部121可以在上下方向上相互止抵,以限定面板20相对于壳体10在上下方向上的运动。
3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空调器100,通过在第二壳体12上设置第一配合部121,在面板20上设置第二配合部21,以使第一配合部121与第二配合部21配合,可以便于第二壳体12与面板20的安装以及在移动空调器100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便于拆卸实现维护,且两个配合部配合后可以限定面板20相对壳体10在上下方向的移动,增加面板20与壳体10安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配合部121设在第二壳体12的侧壁上,第一配合部121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配合部21包括第一配合段211和第二配合段212,第一配合段211的一端与面板20相连,第一配合段211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配合段212的一端与第一配合段211的另一端相连,第二配合段212的另一端朝向第一配合部121延伸,也即第二配合段212沿壳体10的左右方向延伸。第一配合段211和第二配合段212呈l形设计,第一配合段211、第二配合段212和面板20之间共同限定出配合槽213,配合槽213的面向第一配合部121的一侧敞开以形成开口,第一配合部121穿过开口配合在配合槽213内。第一配合部121与第二配合部21配合时,第二配合部21沿第一配合部121的延伸方向移动,在第一配合部121位于配合槽213内时,第二配合段212位于第一配合部121的下方与第一配合部121止抵,从而可以限定面板20在壳体10上下方向的移动,避免面板20轻易脱离壳体10。由此,第二配合段212一端与第一配合段211连接,另一端朝向第一配合部121设置可以便于第一配合部121与第二配合部21配合,便于第二配合部21与面板20限定出的配合槽213与第一配合部121配合,从而可以通过第一配合部121形成对第二配合部21的限位,避免第二配合部21向上脱出第一配合部121,增加面板20与壳体10连接后在上下方向上的可靠性,防止第二壳体12从第二配合段212上脱出。
3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配合段212的面向面板20的一侧表面从前向后、朝向面板20的方向倾斜延伸。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配合段212沿前后方向延伸,且第二配合段212的后端邻近第二壳体12设置。第二配合段212远离第一配合段211的一端超向面板20倾斜设置。由此,第二配合段212面向面板20的一侧倾斜延伸,以使第二配合段212在与第一配合段211配合时第二配合段212可以止抵在第一配合部121,增加第一配合部121与第二配合部21在上下方向上止抵的可靠性更高,避免面板20与壳体10沿上下方向上出现松动的情况。
35.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8和图9,第一配合部121的后端远离面板20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止挡件122,当第二配合部21移动至第一配合部121的后端时止挡件122至少与第二配合段212止抵。止挡件1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止挡件122沿壳体10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止挡件122沿壳体10的前后方向延伸且从前向后朝向远离面板20倾斜延伸。在第二配合段212与止挡件122止抵时,止挡件122可以增加第二配合段212与第一配合部121之间的间距,便于对第二壳体12与面板20之间装配间隙的校正。由此,第一配合部121的后端远离面板20的一侧设有止挡件122,可以增加第一配合部121与第二配合部21连接的稳定性,避免第一配合部121与第二配合部21之间存在间隙,止挡件122可以降低第一配合部121和第二配合
部21的制造精度以及工艺难度,提高第一配合部121与第二配合部21的装配效率。
3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壳体12的后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件123,面板20的后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限位件22,第一限位件123和第二限位件22配合以限定面板20相对于壳体10在前后方向上的运动。第一限位件123和第二限位件22为多个,多个第一限位件123和多个第二限位件22沿壳体10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且在壳体10的前后方向多个第一限位件123与多个第二限位件22一一对应。在面板20与第二壳体12配合时,第二限位件22沿壳体10前后方向与第一限位件123配合。由此,在第二壳体12上设置第一限位件123,在面板20上设置第二限位件22,第一限位件123与第二限位件22配合可以限定面板20相对第二壳体12在壳体10的前后方向移动,同时,可以限定面板20相对壳体10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以使面板20与壳体10安装的可靠性更高,移动空调器100的结构强度更高。
37.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限位件123为设在第二壳体12的后壁上的限位凸起;第二限位件22为限位环,限位环具有限位孔221,限位凸起配合在限位孔221内。第二限位件22设于面板20的后端且位于面板20邻近壳体10的一侧,第一限位件123设于第二壳体12的顶部且朝向壳体10的中心延伸,在面板20与第二壳体12配合时,限位凸起伸入限位孔221内实现与限位孔221的配合。第一限位件123邻近面板20的一侧设有加强筋,加强筋沿左右方向延伸,在第一限位件123与第二限位件22配合后,加强筋在限位环沿前后方向远离第二壳体12的一侧与限位环止抵。由此,第一限位件123为限位凸起,第二限位件22为限位孔221,限位凸起与限位孔221配合,配合的方式简单,便于面板20与壳体10的安装,提高安装效率。
38.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图6和图7,第一配合部121的上表面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限位板124,限位板124与第二壳体12的对应侧壁之间彼此间隔开以限定出限位槽125,面板20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限位筋23,限位筋23配合在限位槽125内。也即第一配合部121邻近面板20的一侧设有限位板124,在面板20与壳体10配合时,限位板124可以限定面板20在左右方向的运动,限位板124与左右方向对应的侧壁限定出限位槽125,限位槽125具有导向作用和限位作用,以便于面板20上邻近壳体10一侧设置的限位筋23沿前后方向与限位槽125配合,限位槽125可以限定面板20在左右方向的运动。由此,在第一配合部121上设置限位板124,并通过限位板124与侧壁限定出限位槽125,以便于限位槽125能够与第二配合部21上设置的限位筋23配合,增加第二壳体12对面板20在左右方向的限位,增加面板20与壳体10安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限位板124的面向限位筋23的一侧表面上设有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凸台1241。即限位板124朝向限位槽125的一侧设有多个凸台1241,多个凸台1241沿壳体10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在限位筋23与限位板124配合时,限位板124上的凸台1241止抵在限位筋23远离与之对应的侧壁的一侧。由此,在面板20与壳体10装配时,多个凸台1241的设置可以便于限位筋23位于限位槽125内时凸台1241能够与限位筋23止抵,形成对限位筋23的限位,避免限位筋23与限位槽125配合后面板20松动,凸台1241可以增加面板20与壳体10配合的可靠性和结构紧凑性。且相对限位板124与限位筋23直接接触,限位筋23与限位板124接触面积较大安装难度较大,通过凸台1241与限位筋23接触,凸台1241壳体10实现对限位筋23安装的调节,便于限位筋23与限位槽125的配合,降低装配的难度保证装配的可靠性。
40.可选地,如图7所示,限位板124的面向限位筋23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凹槽1243,多个凸台1241设在凹槽1243沿壳体10左右方向的内壁上,且朝向限位槽125延伸,凹槽1243与第二壳体12相应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限位槽125与第二壳体12相应的侧壁之间的距离。由此,在限位板124面向限位筋23的一侧设置凹槽1243,以便于面板20在与第二壳体12装配时,限位筋23可以沿着限位槽125配合,限位槽125为限位筋23提供导向作用,凹槽1243内的凸起可以便于与限位筋23止抵,避免限位板124与限位筋23接触面积较大降低由于限位筋23与限位板124之间的摩擦,设置凸起与限位筋23止抵可以降低装配的难度。此外,凹槽1243的设置可以便于凸起的设置,避免设置的凸起与第二壳体12对应的侧壁产生干涉,影响限位筋23的安装。
4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限位板124的前端具有导向段1242,从前向后、导向段1242与第二壳体12的对应侧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导向段1242的一端与限位板124连接,导向段1242的另一端沿壳体10的前后方向朝向限位板124远离对应侧壁的方向延伸。由此,在限位板124的前端设置凹槽1243,以使限位板124在与限位筋23配合时,限位筋23能够在导向段1242的作用下实现与限位槽125的配合,增加面板20与壳体10装配的便捷性和准确性。
42.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空调器100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移动空调器100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4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4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
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4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前侧,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配合部;面板,所述面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相对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可前后移动以实现所述面板和所述壳体的安装和拆卸,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以限定所述面板相对于所述壳体在上下方向上的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设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配合部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第一配合段和第二配合段,所述第一配合段的一端与所述面板相连,所述第一配合段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配合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配合段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配合段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一配合部延伸,所述第一配合段、所述第二配合段和所述面板之间共同限定出配合槽,所述配合槽的面向所述第一配合部的一侧敞开以形成开口,所述第一配合部穿过所述开口配合在所述配合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段的面向所述面板的一侧表面从前向后、朝向所述面板的方向倾斜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后端设有至少一个止挡件,当所述第二配合部移动至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后端时所述止挡件至少与所述第二配合段止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后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件,所述面板的后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配合以限定所述面板相对于所述壳体在前后方向上的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为设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后壁上的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件为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具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凸起配合在所述限位孔内。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上表面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对应侧壁之间彼此间隔开以限定出限位槽;所述面板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限位筋,所述限位筋配合在所述限位槽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的面向所述限位筋的一侧表面上设有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凸台。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的面向所述限位筋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凹槽,多个所述凸台设在所述凹槽的内壁上。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的前端具有导向段,从前向后、所述导向段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对应侧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空调器,移动空调器包括:壳体、面板。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设在第二壳体的前侧,第二壳体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配合部,面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配合部,第二配合部相对于第一配合部可前后移动以实现面板和壳体的安装和拆卸。第二配合部与第一配合部配合后第二配合部与第一配合部可以在上下方向上相互止抵,以限定面板相对于壳体在上下方向上的运动。由此,可以便于第二壳体与面板的安装以及在移动空调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便于拆卸实现维护,且两个配合部配合后可以限定面板相对壳体在上下方向的移动,增加面板与壳体安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

陈章成 胡轩恒 梁智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30

技术公布日:

2022/12/27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8:56: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492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壳体   所述   面板   空调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