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后路提拉复位椎弓根钉板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脊柱后路提拉复位椎弓根钉板系统。


背景技术:



2.椎体滑脱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病变,往往需要通过手术将患者滑脱的椎体进行提拉复位,恢复患者原本的脊柱生理曲度,再将患者的脊柱固定,达到矫正的目的。
3.目前,市面上已有的脊柱后路钉板内固定系统产品,往往只能起到固定支撑作用,而无法起到好的提拉复位的效果,而传统的提拉复位螺钉的提拉段螺纹在最终折断时往往会出现折断困难的问题,需要借助专门的折钉工具进行折断,而且,折断后的螺钉具有尖锐断面暴露的问题,在术后,尖锐的螺钉端面会随着患者的脊柱活动而不断刺激患者的肌肉组织,会让患者感受到体内的异物,严重降低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脊柱后路提拉复位椎弓根钉板系统。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6.一种脊柱后路提拉复位椎弓根钉板系统,包括:
7.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分别贯穿于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8.提拉椎弓根螺钉,所述提拉椎弓根螺钉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并与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提拉椎弓根螺钉设有第一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段的外周面沿其周向设有圆环凹槽
9.第一锁紧螺母,所述第一锁紧螺母与所述第一螺纹段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锁紧螺母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活动连接;
10.固定椎弓根螺钉,所述固定椎弓根螺钉设有第二螺纹段,所述固定椎弓根螺钉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并与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活动连接;
11.第二锁紧螺母,所述第二锁紧螺母与所述第二螺纹段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锁紧螺母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活动连接。
12.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固定椎弓根螺钉用于连接固定椎体,通过第二锁紧螺母将固定椎弓根螺钉锁定在固定板上;提拉椎弓根螺钉用于连接滑脱椎体,提拉椎弓根螺钉能够将滑脱椎体进行提拉复位,再通过第一锁紧螺母将提拉椎弓根螺钉锁定在固定板上;通过固定椎弓根螺钉、第二锁紧螺母、提拉椎弓根螺钉、第一锁紧螺母以及固定板的配合,不但能够起到固定椎体的作用,还能够很好的实现患者椎体的提拉复位;另外,由于提拉椎弓根螺钉设置有圆环凹槽,令提拉椎弓根螺钉在圆环凹槽处的直径变小,从而使得提拉椎弓根螺钉的折断位置变得脆弱,无需借助专用的折断工具,便能够很容易地
将提拉椎弓根螺钉折断,而且,在折断时,提拉椎弓根螺钉能够沿圆环凹槽的位置平整折断,防止出现折断位置太尖锐和折断位置暴露的现象,降低患者的异物感,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拉椎弓根螺钉设有第一旋动孔,所述第一旋动孔自所述第一螺纹段向下延伸。设置第一旋动孔,方便医护人员使用旋动工具旋转提拉椎弓根螺钉。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拉椎弓根螺钉还设有工具通孔,所述工具通孔自所述第一螺纹段向下延伸,所述第一旋动孔位于所述圆环凹槽的下方,所述工具通孔位于所述第一旋动孔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旋动孔连通。
15.将第一旋动孔设置在圆环凹槽的下方,能将旋动提拉椎弓根螺钉的扭力施加在圆环凹槽下方的位置,在保证提拉椎弓根螺钉能够实现轴向提拉复位且便于折断的同时,还能够给提拉椎弓根螺钉提供足够的旋动扭矩,防止因为提拉椎弓根螺钉旋入滑脱椎体的过程中,施加的旋动扭力过大而导致第一螺纹段提前折断,而设置工具通孔,能够给旋动工具提供避让空间,更方便将旋动工具伸入到第一旋动孔内。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具通孔的下端与所述圆环凹槽的位置持平。工具通孔的下端与位于提拉椎弓根螺钉外壁面的圆环凹槽位置持平,能够使得圆环凹槽的位置更为薄弱,在折断时提拉椎弓根螺钉的受力应力会更集中,提拉椎弓根螺钉折断后的端面会更平整,从而能够进一步地提升提拉椎弓根螺钉的折断效果。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拉椎弓根螺钉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设有朝向上方开口的第一上凹槽,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设有朝向下方开口的第一下凹槽,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锁紧螺母的下表面、第一上凹槽的内壁面和第一下凹槽的内壁面均为球面,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下凹槽的内壁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锁紧螺母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上凹槽的内壁面活动连接。
18.如此设置,提拉椎弓根螺钉能够相对于第一下凹槽转动,第一锁紧螺母能够相对于第一上凹槽转动,从而能够改变提拉椎弓根螺钉与固定板之间的夹角大小,且能够保证提拉椎弓根螺钉的锁定效果,医护人员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改变滑脱椎体的提拉方向,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孔为长条孔,所述第一固定孔沿所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上凹槽和所述第一下凹槽配对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上凹槽和多个所述第一下凹槽分别沿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延伸方向排列。如此设置,能够改变提拉椎弓根螺钉在固定板上的位置,医护人员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提拉椎弓根螺钉与位置适合的第一下凹槽连接,提高脊柱后路提拉复位椎弓根钉板系统的适用性。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椎弓根螺钉设有第二固定部,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设有朝向上方开口的第二上凹槽,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设有朝向下方开口的第二下凹槽,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锁紧螺母的下表面、所述第二上凹槽的内壁面和所述第二下凹槽的内壁面均为球面,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下凹槽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锁紧螺母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上凹槽活动连接。
21.如此设置,第二锁紧螺母能够相对于第二上凹槽转动,而固定椎弓根螺钉能够相
对于第二下凹槽转动,从而能够改变固定椎弓根螺钉与固定板之间的夹角大小,能够对朝向不同的固定椎体进行固定,提高固定效果。
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固定孔为长条孔,所述第二固定孔沿所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上凹槽和所述第二下凹槽配对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上凹槽和多个所述第二下凹槽分别沿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延伸方向排列。如此设置,能够改变固定椎弓根螺钉在固定板上的位置,医护人员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固定椎弓根螺钉与位置适合的第二下凹槽连接,提高脊柱后路提拉复位椎弓根钉板系统的适用性。
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椎弓根螺钉设有第二旋动孔,所述第二旋动孔自所述第二螺纹段向下延伸。设置第二旋动孔,能够更方便医护人员使用旋动工具旋转固定椎弓根螺钉,以将固定椎弓根螺钉与固定椎体连接固定。
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板为弧形板。由于固定板为弧形板,更贴合于人体脊柱的生理弧度,更好地将脊柱后路提拉复位椎弓根钉板系统固定在患者体内,进一步地减少患者的异物感。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脊柱后路提拉复位椎弓根钉板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脊柱后路提拉复位椎弓根钉板系统的主视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脊柱后路提拉复位椎弓根钉板系统的俯视图;
2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板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拉椎弓根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32.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拉椎弓根螺钉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33.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拉椎弓根螺钉的剖视图;
34.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锁紧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椎弓根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锁紧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脊柱后路提拉复位椎弓根钉板系统在滑脱椎体提拉复位前的示意图;
38.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脊柱后路提拉复位椎弓根钉板系统在滑脱椎体提拉复位后的示意图;
39.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脊柱后路提拉复位椎弓根钉板系统最终安装的效果示意图。
40.附图标记:100、固定板;110、第一固定孔;120、第二固定孔;130、第一上凹槽;140、
第一下凹槽;150、第二上凹槽;160、第二下凹槽;200、提拉椎弓根螺钉;210、第一螺纹段;220、第一固定部;230、圆环凹槽;240、第一旋动孔;250、工具通孔;300、第一锁紧螺母;310、第一螺孔;320、第一锁定面;400、固定椎弓根螺钉;410、第二螺纹段;420、第二固定部;430、第二旋动孔;500、第二锁紧螺母;510、第二螺孔;520、第二锁定面;600、滑脱椎体;700、固定椎体。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将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涉及到方位描述,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44.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5.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46.参照图1至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脊柱后路提拉复位椎弓根钉板系统,包括固定板100、提拉椎弓根螺钉200、第一锁紧螺母300、固定椎弓根螺钉400以及第二锁紧螺母500,通过固定板100、提拉椎弓根螺钉200、第一锁紧螺母300、固定椎弓根螺钉400以及第二锁紧螺母500的相互配合,能够对患者的滑脱椎体600进行提拉复位并实现固定。
47.其中,固定板100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10和第二固定孔120,第一固定孔110贯穿于固定板10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第二固定孔120也贯穿于固定板10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48.第一固定孔110和第二固定孔120是不连通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孔120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固定孔120分别位于第一固定孔110的左侧和右侧。
49.固定椎弓根螺钉400用于将固定板100与位置正确的固定椎体700进行固定,从而能够对脊柱后路提拉复位椎弓根钉板系统进行定位。固定椎弓根螺钉400设置有第二螺纹段410,第二螺纹段410位于固定椎弓根螺钉400的上部,当第二螺纹段410穿设于第二固定孔120时,固定椎弓根螺钉400与固定板100的下表面抵接,而第二螺纹段410向上凸出于固定板100。
50.可以理解的是,固定椎弓根螺钉400设置有第二接骨螺纹段,第二接骨螺纹段位于第二螺纹段410的下方,而且第二接骨螺纹段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尖头,第二尖头能够刺穿固定椎体700,通过旋动固定椎弓根螺钉400,第二接骨螺纹段能够被旋入到固定椎体700内,使得固定椎弓根螺钉400与固定椎体700结合为一体。
51.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锁紧螺母500开设有第二螺孔510,第二螺孔510贯穿于第二锁紧螺母50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第二螺孔510与第二螺纹段410配合连接。
52.第二锁紧螺母500的下表面为第二锁定面520,当第二螺孔510与第二螺纹段410锁紧时,第二锁定面520与固定板100的上表面抵接,即第二锁紧螺母500与固定椎弓根螺钉400共同将固定板100夹紧,从而将固定板100固定在合适的位置。
53.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椎弓根螺钉400和第二锁紧螺母500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椎弓根螺钉400分别穿设于两个第二固定孔120,实现对固定板100的固定。
54.提拉椎弓根螺钉200用于对滑脱椎体600进行提拉复位,在本实施例中,提拉椎弓根螺钉200设置有第一螺纹段210,第一螺纹段210位于提拉椎弓根螺钉200的上部,当提拉椎弓根螺钉200的第一螺纹段210穿设于第一固定孔110时,提拉椎弓根螺钉200能够与固定板100的下表面抵接,而第一螺纹段210能够向上凸出于固定板100。
55.可以理解的是,提拉椎弓根螺钉200设置有第一接骨螺纹段,第一接骨螺纹段位于第一螺纹段210的下方,而且,第一接骨螺纹段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尖头,第一尖头是锋利的,通过旋动提拉椎弓根螺钉200,能够将第一接骨螺纹段安装到滑脱椎体600内,使得提拉椎弓根螺钉200与滑脱椎体600结合为一体,在固定板100固定后,通过将提拉椎弓根螺钉200朝向固定板100的方向拉动,便能够将滑脱椎体600向固定板100的方向提拉复位。
56.第一锁紧螺母300开设有第一螺孔310,第一螺孔310贯穿于第一锁紧螺母30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第一螺纹段210能够与第一螺孔310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57.第一锁紧螺母300的下表面为第一锁定面320,第一锁定面320能够与固定板100的上表面抵接。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锁紧螺母300拧紧在第一螺纹段210的外壁时,提拉椎弓根螺钉200与第一锁紧螺母300共同将固定板100夹紧,从而能够将提拉复位后的滑脱椎体600的固定,避免再次滑脱。
58.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螺纹段210的长度比第一螺孔310的长度更长,以便于在提拉复位前,将第一锁紧螺母300套设在第一螺纹段210上,通过旋动第一锁紧螺母300,能够使得提拉椎弓根螺钉200向上移动,实现对滑脱椎体600的提拉复位。
59.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第一螺纹段210的长度大于第一螺孔310的长度,将滑脱椎体600提拉到正确的位置后,需要将超出第一锁紧螺母300上表面的第一螺纹段210折断。
60.本实施例中的提拉椎弓根螺钉200的外周面沿其周向设置有圆环凹槽230,圆环凹槽230位于第一螺纹段210上,能够将第一螺纹段210分开成固定段和折断段,固定段位于折断段的下方,医护人员无需借助专用的折断工具,便能够将第一螺纹段210沿圆环凹槽230的位置将折断段折断。
61.圆环凹槽230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v形或弧形。在本实施例中,圆环凹槽230的横截面形状采用v形设计。
62.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提拉椎弓根螺钉200设置有圆环凹槽230,使得提拉椎弓根螺钉200的折断位置变得脆弱,更容易折断,而且,在折断时,提拉椎弓根螺钉200能够沿圆环
凹槽230的位置平整折断,防止出现折断位置太尖锐和折断位置暴露的现象,降低患者的异物感,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63.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螺纹段210与第一锁紧螺母300固定后,圆环凹槽230与第一锁紧螺母300的上表面平齐,折断后的第一螺纹段210不会凸出于第一锁紧螺母300的上表面。
64.可以理解的是,固定椎弓根螺钉400与第二锁紧螺母500锁紧后,第二螺纹段410不会凸出于第二锁紧螺母500的上表面,所以,固定椎弓根螺钉400不需要折断。
65.参照图12,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脊柱后路提拉复位椎弓根钉板系统在滑脱椎体600提拉复位前的示意图,固定椎弓根螺钉400和第二锁紧螺母500将固定椎体700与固定板100固定,而提拉椎弓根螺钉200与滑脱椎体600固定,此时,提拉椎弓根螺钉200与固定板100的下表面分离,第一锁紧螺母300还没有将提拉椎弓根螺钉200拧紧,即第一锁紧螺母300和提拉椎弓根螺钉200还没有将固定板100夹紧。
66.参照图13,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脊柱后路提拉复位椎弓根钉板系统在滑脱椎体600提拉复位后的示意图,在提拉椎弓根螺钉200与滑脱椎体600连接固定且穿设于第一固定孔110后,将位于第一螺纹段210上的第一锁紧螺母300不断转动,促使提拉椎弓根螺钉200在第一锁紧螺母300的作用下带动滑脱椎体600往固定板100方向移动,使得滑脱椎体600提拉到正确的位置,实现复位。此时,提拉椎弓根螺钉200与固定板100的下表面抵接,第一锁紧螺母300和提拉椎弓根螺钉200共同将固定板100夹紧,但第一螺纹段210还没有被折断,即第一螺纹段210凸出于第一锁紧螺母300,对人体活动具有较大的影响。
67.参照图14,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脊柱后路提拉复位椎弓根钉板系统最终安装的效果示意图,第一螺纹段210的折断段被折断下来,由于圆环凹槽230的作用,第一螺纹段210的折断位置与第一锁紧螺母300的上表面齐平且平整。
68.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椎弓根螺钉400设置有第二旋动孔430,第二旋动孔430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第二旋动孔430自第二螺纹段410向下延伸。可以理解的是,旋动工具能够伸入到第二旋动孔430内,为固定椎弓根螺钉400提供足够的旋动扭矩,更方便将固定椎弓根螺钉400与固定椎体700进行连接固定。
69.在一些实施例中,提拉椎弓根螺钉200设置有第一旋动孔240,第一旋动孔240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第一旋动孔240自第一螺纹段210向下延伸。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旋动孔240能够方便医护人员使用旋动工具旋转提拉椎弓根螺钉200,为提拉椎弓根螺钉200提供足够的旋动扭矩。
70.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旋动孔240和第二旋动孔430可以为六边形孔,也可以为梅花形孔,在此不作具体限定,能够使用对应的旋动工具,如内六角扳手等,实现对提拉椎弓根螺钉200、固定椎弓根螺钉400的旋动。
7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旋动孔240设置在圆环凹槽230的下方,而提拉椎弓根螺钉200还设置工具通孔250,工具通孔250自第一螺纹段210向下延伸。工具通孔250位于第一旋动孔240的上方,并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且工具通孔250与第一旋动孔240是相互连通设置的,工具通孔250为旋动工具提供了避让空间,旋动工具能够从工具通孔250伸入到第一旋动孔240内,以在圆环凹槽230的下方为提拉椎弓根螺钉200施加旋动扭力,避免施加的旋动扭力过大,而导致第一螺纹段210提前折断。
72.可以理解的是,工具通孔250可以延伸至圆环凹槽230的下方,也可以延伸至与圆环凹槽230平齐的位置。工具通孔250可以为圆孔、方孔,在此不做限定,且直径等于或大于第一旋动孔240。
73.在本实施例中,工具通孔250的下端延伸到与圆环凹槽230持平的位置。可以理解的是,工具通孔250与第一旋动孔240过渡的位置较为脆弱,工具通孔250的下端与圆环凹槽230的位置持平,即让工具通孔250与第一旋动孔240的过渡位置与圆环凹槽230的位置持平,使得圆环凹槽230的位置更为薄弱,更容易地被平整折断,进一步地提升提拉椎弓根螺钉200的折断效果。
74.在本实施例中,提拉椎弓根螺钉200设置有第一固定部220。第一固定部220设置在第一螺纹段210的下方,当第一螺纹段210穿设于第一固定孔110时,第一固定部220的上表面与固定板100的下表面抵接。
75.固定椎弓根螺钉400设置有第二固定部420,第二固定部420设置在第二螺纹段410的下方。当第二螺纹段410穿设于第二固定孔120时,第二固定部420的上表面与固定板100的下表面抵接。
7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220的上表面与第一锁定面320均为球面,而固定板100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上凹槽130和第一下凹槽140,第一上凹槽130的内壁面和第一下凹槽140的内壁面也是球面,第一上凹槽130朝向上方开口并与第一锁定面320活动连接,第一下凹槽140朝向下方开口并与第一固定部220的上表面活动连接。
77.可以理解的是,提拉椎弓根螺钉200能够相对于第一下凹槽140转动,第一锁紧螺母300能够相对于第一上凹槽130转动,从而能够改变提拉椎弓根螺钉200与固定板100之间的夹角大小,且能够保证提拉椎弓根螺钉200的锁定效果,医护人员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改变滑脱椎体600的提拉方向,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7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420的上表面与第二锁定面520均为球面,而固定板100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上凹槽150和第二下凹槽160,第二上凹槽150的内壁面和第二下凹槽160的内壁面也是球面,第二上凹槽150朝向上方开口并与第二锁定面520活动连接,第二下凹槽160朝向下方开口并与第二固定部420的上表面活动连接。
79.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锁紧螺母500能够相对于第二上凹槽150转动,而固定椎弓根螺钉400能够相对于第二下凹槽160转动,从而能够改变固定椎弓根螺钉400与固定板100之间的夹角大小,能够对朝向不同的固定椎体700进行固定,提高固定效果。
8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孔110和第二固定孔120均为长条孔,将固定板100的长度方向设为左右方向,第一固定孔110和第二固定孔120均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
81.第一上凹槽130和第一下凹槽140配对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上凹槽130沿第一固定孔110的延伸方向排列,多个第一下凹槽140也沿第一固定孔110的延伸方向排列。第二上凹槽150和第二下凹槽160也配对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上凹槽150沿第二固定孔120的延伸方向排列,多个第二下凹槽160也沿第二固定孔120的延伸方向排列。
82.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设置有多个第一上凹槽130和多个第一下凹槽140,每个第一上凹槽130的位置不同,每个第一下凹槽140的位置也不同,医护人员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提拉椎弓根螺钉200与位置适合的第一下凹槽140连接,从而改变提拉椎弓根螺钉200的位置,提高脊柱后路提拉复位椎弓根钉板系统的适用性。
83.同样的,由于设置有多个第二上凹槽150和多个第二下凹槽160,每个第二上凹槽150的位置是不同的,每个第二下凹槽160的位置也是不同的,医护人员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固定椎弓根螺钉400与位置适合的第二下凹槽160连接,也能够调节两个固定椎弓根螺钉400的距离,适用于两个固定椎体700距离不同的患者,提高脊柱后路提拉复位椎弓根钉板系统的适用性。
84.可以理解的是,固定板100可以为直板,也可以为弧形板,均能够实现固定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100为弧形板,与直板相比,弧形板更贴合于人体脊柱的生理弧度,更好地将脊柱后路提拉复位椎弓根钉板系统固定在患者体内,进一步地减少患者的异物感。
85.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脊柱后路提拉复位椎弓根钉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分别贯穿于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提拉椎弓根螺钉,所述提拉椎弓根螺钉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并与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提拉椎弓根螺钉设有第一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段的外周面沿其周向设有圆环凹槽;第一锁紧螺母,所述第一锁紧螺母与所述第一螺纹段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锁紧螺母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活动连接;固定椎弓根螺钉,所述固定椎弓根螺钉设有第二螺纹段,所述固定椎弓根螺钉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并与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活动连接;第二锁紧螺母,所述第二锁紧螺母与所述第二螺纹段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锁紧螺母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后路提拉复位椎弓根钉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椎弓根螺钉设有第一旋动孔,所述第一旋动孔自所述第一螺纹段向下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后路提拉复位椎弓根钉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椎弓根螺钉还设有工具通孔,所述工具通孔自所述第一螺纹段向下延伸,所述第一旋动孔位于所述圆环凹槽的下方,所述工具通孔位于所述第一旋动孔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旋动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柱后路提拉复位椎弓根钉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通孔的下端与所述圆环凹槽的位置持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后路提拉复位椎弓根钉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椎弓根螺钉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设有朝向上方开口的第一上凹槽,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设有朝向下方开口的第一下凹槽,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锁紧螺母的下表面、第一上凹槽的内壁面和第一下凹槽的内壁面均为球面,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下凹槽的内壁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锁紧螺母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上凹槽的内壁面活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脊柱后路提拉复位椎弓根钉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孔为长条孔,所述第一固定孔沿所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上凹槽和所述第一下凹槽配对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上凹槽和多个所述第一下凹槽分别沿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延伸方向排列。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后路提拉复位椎弓根钉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椎弓根螺钉设有第二固定部,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设有朝向上方开口的第二上凹槽,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设有朝向下方开口的第二下凹槽,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锁紧螺母的下表面、所述第二上凹槽的内壁面和所述第二下凹槽的内壁面均为球面,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下凹槽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锁紧螺母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上凹槽活动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脊柱后路提拉复位椎弓根钉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孔为长条孔,所述第二固定孔沿所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上凹槽和所述第二下凹槽配对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上凹槽和多个所述第二下凹槽分别沿所述第二固定
孔的延伸方向排列。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后路提拉复位椎弓根钉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椎弓根螺钉设有第二旋动孔,所述第二旋动孔自所述第二螺纹段向下延伸。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后路提拉复位椎弓根钉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为弧形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柱后路提拉复位椎弓根钉板系统,包括:固定板,其设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提拉椎弓根螺钉,其穿设于第一固定孔并与固定板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提拉椎弓根螺钉设有第一螺纹段,第一螺纹段的外周面沿其周向设有圆环凹槽;第一锁紧螺母,其与第一螺纹段配合连接,并与固定板的上表面活动连接;固定椎弓根螺钉,其设有第二螺纹段,固定椎弓根螺钉穿设于第二固定孔,并与固定板的下表面活动连接;第二锁紧螺母,其与第二螺纹段配合连接,并与固定板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滑脱椎体进行提拉复位和固定,提拉椎弓根螺钉容易平整地被折断,能够降低患者的异物感,使患者更舒适。使患者更舒适。使患者更舒适。


技术研发人员:

玉培良 周耀能 彭文 顾浩铧 颜枫莹 冯佳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广东施泰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1

技术公布日:

2022/12/23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20:29: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486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螺钉   凹槽   所述   提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