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机理浅析

2016 年11月第3卷/第21期V ol.3, No.21, Nov. 2016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General Journal Of Stomatology
3・综 述・
“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机理浅析
张博闻,文晓娟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分别见于《伤寒论》“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以及《金匮要略》“病人胸满,唇萎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
人言我满,为有瘀血”。从仲景原文来看,“但欲漱水不欲咽”不仅见于瘀血病机,亦用于体现阳明热盛,
热在血分的证候特点,其与温病“口渴不引饮”作为病者个人感受,可视为相同症状,其病机关键皆在于中
焦阳虚兼有胃火。从各医家分析论述中,可知“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病机可多样,但多有胃热与阳虚并
存,时当同时注意清解胃热及固护阳气。
【关键词】口燥;漱水不欲咽;口渴不引饮
【中图分类号】R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7882.2016.21.003.02
1 “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之诠释
1.1 诸医家对《伤寒论》“阳明病,但欲漱水不欲咽”之诠释
《伤寒论讲义》[1]中解析,阳明病燥热炽盛于气分中焦,应见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四大证候,可从饮水量之多少明辨津液损伤的程度。而此条阳明病口燥欲饮,却只是频频漱水不欲咽,是热在血分,血被热蒸,营阴上潮,本伤津液而口干,却因营阴上潮而口干不甚;热在血分,非在气分,故不欲咽。从解释中可知,本证中有热,且病位在血分,有津伤,但不一定致瘀。
对此有类似看法的有唐代王焘、明代孙一奎、吴谦和清代喻昌等,王氏在《外台秘要》中解析,“病源伤寒病衄血者,此由五脏热结所致为也”[2],由此也可得知此衄血有热,结合下文“其身无汗,自衄者愈”[2],为热有出路则热自退,至于衄血从鼻而出的缘由,其文中认为是“心主血,肝藏血,热邪伤于心肝,故衄血也。衄血者,鼻出血也。肺主气而开窍于鼻,血随气行,所以从鼻出”[2]。
孙氏则在《赤水玄珠》里写道,“阳明气血俱多热逐血妄行作衄。但欲漱水不欲咽,口燥者,用犀角地黄汤”[3]。此番解释反推亦可知《伤寒论》本条有热,且热在血分,宜凉血止血。吴谦等在《御纂·医宗金鉴》里的注释,“阳明属胃,开窍于口。阳明有热,故口燥也,但欲漱水不欲咽者,虽燥而不渴,知热在经而不在腑,在血而不在气也。热在经血,破血妄行,必致衄也”[4]。喻昌注释曰:1口中干燥与渴异,漱水不欲咽,知不渴也。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知邪入血分。阳明之脉起于鼻,故知血得热而妄行,必由鼻而出也[4]。
以上三家之言,同认为《伤寒论》“阳明病,但欲漱水不欲咽”为热结在卫而殃及血分,而未言及瘀血。至于衄血从鼻而出的解释表面上看不同,实则相同,王氏从脏腑而论,喻氏从经络而论,脏腑经络密不可分,故实为一也。
1.2 诸医家对《金匮要略》“病人胸满,唇萎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之分析
《金匮要略讲义》[5]解析本条为论述瘀血之脉证,认为瘀血阻滞,气机痞塞,故胸部满闷;血瘀津液不布,不能上濡,故口燥。且认为病有瘀血,并非津亏,故虽口燥却只欲漱水而不欲咽。本条解析“口燥”、“不欲咽”病机为有瘀血阻滞气机,并非津伤所致。
对此分析有类似看法的有清李彣,李氏认为“血瘀内无实热,故外证但如热状,而其脉不数疾,反无热也。
烦满者,血瘀经气不舒;烦渴者,血瘀津液不布。血属阴,瘀则脉伏于内,故为阴伏。当下之,以去瘀生新也”[4]。而王叔和、吴谦等人在他们的著作中引用本条时仅提出瘀血,未详做解析。如《脉经》“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不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6]。《御纂·医宗金鉴》“如热状,即所谓心烦胸满,口干燥渴之热证也。其人当得数大之阳脉,今反见沉伏之阴脉,是为热伏于阴,乃瘀血也”[4]。
清代黄元御、明代孙一奎则对此增添了其卓越的见解。黄氏认为瘀血之根本原因是“藏阴盛而府阳衰”,其在《金匮悬解》说,“血之瘀而不行者,藏阴盛而府阳衰,阳衰阴盛,湿旺土郁,故胃逆而胸满,脾陷而唇萎”[7],“盖血以阴质而含阳气,温则流行,寒则凝结”[7],即寒凝所致瘀血,此瘀血终致“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至于“口燥”认为是“血瘀则木遏而风动,风动而耗肺津,是以口燥而漱水”[7]。“不欲咽”是因为“阴旺土湿”。木遏而风动,风生火,火热上炎终致胃火,胃经环口唇而走,故口干,此处黄氏只论伤肺津而不论胃火,笔者认为黄氏认为肺为娇脏,津液更容易被伤,故简而论之。除了寒凝可致瘀血,火热炼液也可致瘀,从下面薛氏、孙氏之论可知火热终致胃火,即火热致瘀也终致“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换而言之,“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为瘀血特征性症状,发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General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16 年11月第3卷/第21期V ol.3, No.21, Nov. 2016
4
展至此,瘀血已夹有阳明胃火,时当兼清胃火。
孙氏则在《赤水玄珠》里说,“大抵阴证发燥烦渴不能饮水,或勉强欲饮下,良久诚复呕吐,或饮水而呕哕者,皆内寒也,宜四逆汤温之”[3]。分析上孙氏认为是虚火上炎而致口渴,“盖无根失守之火,游于咽嗌之间,假作烦渴”[3]。此虚火上炎致口渴,胃经环口唇而走,也可理解为引起了胃火。脾肾阳气本已不足,无力运化阴寒之水,故“不能饮水”。
此二者在解析本条时,观点大有相似之意,如此说来,导致瘀血者当有“藏阴盛而府阳衰”之病机,黄氏之说偏于中焦,孙氏之说偏于中下二焦,此为病情进展变化之轻重进程,不难得知中焦阳虚及下焦阳虚,或两者夹杂亦可见此症状。此虽似在解析瘀血,实则也在解析“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故此症状当加上中焦阳虚一证,且此阳虚常夹胃火。黄、孙二人之说为后世治病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与温病中对湿热病中焦脾虚有胃火有异曲同工之妙。
2 温病学派“口渴不引饮”之辨析
清代薛雪《湿热论》开篇提纲:湿热症,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或黄,口渴不引饮[8]。
根据其自注分析湿热证根本原因是脾弱或胃强,尤以脾弱为主,极易脾弱胃强同时存在,从“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属太阴”[8]、“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9],以及“此皆先有内伤,再感客邪,非由腑及脏之谓。若湿热之症,不挟内伤,中气实者,其病必微”[9],都可以总结得出。
再从夹杂方面则认为,湿热极易兼有肝胆实火,而此肝胆之火最终也会演变为阳明胃火,“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病在二经之里者,每兼厥阴风木。以少阳、厥阴同司相火。阳明、太阴湿久郁生热,热甚则少火皆成壮火,而表里上下充斥肆逆”[8]。对此持相同意见的有孙一奎,孙氏认为“但欲漱水不欲咽”之热“是阳明胃热”[3],本文认为“但欲漱水不欲咽”与“口渴不引饮”为同一症状,也即可认为湿热证之热最终归于阳明胃热。由此可得湿热证常以中焦脾虚湿盛为著,胃热为辅。
对此,我们也可从叶氏对湿热的法则推导得知,叶氏认为湿热病养阴之时当护阳气,补益之际当防余热。其《温热论》中论述,“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故时当“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10]。又云,“热病救阴则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10]。由此可见湿热一证,湿热胶结,耗伤气分津液为著,未及血分,且因救阴之药多具寒凉清热之性,不畏寒药助热,故“救阴则易”。而湿热胶结流连,脾本已虚,若温脾助运则惧温药助热愈演愈烈,使气机堵塞更重,若用寒药则怕更伤脾阳,无力运化,故叶氏认为“通阳最难”。此时湿热胶结,本虚邪实,当“利小便”以祛湿,使湿去则热无处可依,也可使热随湿去,则湿热自
解,气机复运。此处叶氏指出湿热的法则,见解精辟独到,从其治法顾忌之论,可知脾虚与湿为的关键,权衡好虚与湿则成功不远矣。至于胃热,叶氏虽未论述,但其从来言简意赅,养阴清热之时,可能已优先选择养阴清胃热之药,此可从他的医案考究。
至于“口渴不引饮”,薛氏认为“热则津不升而口渴,湿则饮内留而不引饮”[8],也即热盛上炎,耗液伤津而口渴;而湿邪内留,脾虚不运,故不引饮。至于湿热偏重,此处应是湿重于热,故不引饮;若热重于湿,则口渴明显,当欲饮。总而言之,湿越重则越不欲饮。
从薛氏、孙氏、叶氏之论总结,笔者脾虚湿盛,兼有胃热之湿热证时,除了叶氏“救阴”、护阳“利小便”、防余热之时,兼清胃热,双管齐下,则湿热之邪无处可避,病人速邪去病安。
3 总 结
仲景之“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与温病湿热病“口渴不引饮”症状类似,口燥与口渴是病者自我感受,其描述程度因人而异,故笔者认为二者可同等而论之,口燥即口渴;漱水不欲咽即不引饮。综其上述医家对前后二者病机之分析,“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可为阳明病有热,热在血分,未必有瘀;瘀血证;中焦阳虚夹胃火证。此三证,阳明经血有热,胃属阳明,有胃火不难推导得知;无论寒热所致瘀血,终致阳明胃经有热前面已论述;从黄氏、孙氏以及湿热证里可知中焦阳虚常带胃火。故只要出现此症状当有阳明胃火浮火上炎、劫烁津液之象,故时兼顾清胃火,效果当益佳。至于用药轻重,在临证时当仔细
诊察,详加分析,斟酌用药。
参考文献
[1] 李赛美.伤寒论讲义: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血热证[M]第二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65-166.
[2] (唐)王焘.外台秘要:卷二·伤寒衄血方四首[M].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2014,86.
[3] (明)孙一奎.赤水玄珠:第十九卷·论杂病发热与伤寒不同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407.
[4] (明)吴谦.御纂·医宗金鉴: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
证并治第十二·泻心汤方[M].山西:山西出版集团·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21.
[5] 张琦.金匮要略讲义: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
证治第十六·瘀血病[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02.
[6] (晋)王叔和.脉经:平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脉证第十三
[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211.
[7] (清)黄元御.金匮悬解:卷八·瘀血九[M].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15,91-92.
[8] (清)薛雪.湿热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7.
[9] (清)薛雪.湿热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8.
[10] (清)叶桂.温热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7.
本文编辑:王 琦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8:17: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4841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瘀血   认为   口渴   引饮   中焦   症状   血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