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与地质构造

地貌与地质构造
第一节  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
中国地貌是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的地貌单元常构成中国自然地域的分界线。
地形对水热状况起着重新分配的作用,从而影响到自然景观在水平地域上的差异和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地貌在自然区划低级单元划分,常成为主导因素。分析起来,中国地貌轮廓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递减
燕山运动以来,中国地貌发育的趋势是西部隆起,东部沉降。特别是新生代喜山运动第二幕以来,青藏高原的强烈抬升,形成了一个以青藏高原为中心,藏北高原为核心的大山原,使中国位于欧亚大陆面向太平洋的东斜面上。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递减,并通过宽广的大陆架,把中国大陆和太平洋大洋盆地连接起来。早在20世纪30年代,李四光教授曾指出:中国地貌的显著特点是分成了几个巨大的台阶。
中国自西向东倾斜的地形面,由东、西两列山岭所分隔,形成三级阶梯,并具有明显的地势优越性(见表11)。
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表
阶梯
海拔
主要地貌类型
主要地貌区
地势优越性
第一级
4000
以上
高原、高大山脉、宽谷
青藏高原(包括柴达木盆地)
东面是太平洋,有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内陆,降水较多,对气候、农业有利。
许多大河发源于西部高原,滚滚东流,沟通东西航运。
在阶梯交接处,落差大,大河水流湍急,蕴藏着巨大的水力资源。
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岷山——邛崃山——横断山
第二级
1000
2000
高原、山地和大
型盆地。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
大多500米以下
平原和丘陵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山东丘陵辽东
丘陵、江南丘陵
中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以东,是大陆向海洋延伸的大陆架和岛屿带,水深大多在200米以内。这里碧波万顷,岛屿星罗棋布,海洋鱼类种类繁多,是中国主要的海洋水产和海洋矿藏资源集中分布地区。
二、地貌复杂多样,类型齐全
中国地貌具有形态各异、成因不同、类型齐全的特点。形态地貌类型,全国有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其面积构成如表12
1中国形态地貌类型面积比例表
形态地貌类型
%
33
26
19
12
10
上述五种地貌类型,是按地表起伏的形态分类的。如果侧重于外营因力的成因方面,那么就有:由于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而形成的流水地貌;由于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解作用而形成的喀斯特地貌,由于冰川作用而形成的冰川地貌;由于风对地面的吹蚀、搬运
和堆积作用而形成的风成地貌;由于火山喷发所形成的火山地貌,以及湿热条件下形成的红层地貌等。这些地貌(成因)类型在中国都有大面积分布(见表13)。
1中国地貌主要成因类型面积分布表
 
地貌类型
 
(万平方千米)
占全国面积%
主要分布地区
风沙地貌
沙漠戈壁面积130
(其中戈壁56
北方和西北地区
雅丹地貌
柴达木盆地和新疆东部
(罗布泊)
黄土地貌
27.6
黄土高原
冰川地貌
现代冰川面积5.71
西部高山地区
冻土地貌
多年冻土面积为215
22.3
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以及西北高山地区
岩溶地貌
碳酸盐类岩石面积130
13
西南地区
红层地貌
秦岭  大别山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广大地区
海岸地貌
东部边海的海岸带
和岛屿地区
流水地貌
主要为河流地貌
火山地貌
台湾、东北、华北北部等地
三、山地面积广,地势高差大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根据约略的统计,全国的山区(包括各级山地,多山的高原和丘陵)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左右。我国的高原、盆地、甚至平原等地貌类型中,有的为山脉所环抱,有的为山丘所穿插。例如:青藏高原基本上是由雄伟高峻的大山脉所组成的大山原;四川盆地是一个丘陵性的盆地;云贵高原则更是峰峦重叠,万水千山的山地性高原。
中国众多的山地,若以兰州——昆明划线,此线以西,绝大部分为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和海拔5000米以上的极高山;此线以东多为海拔5002000米之间的中山和低山。台湾山脉,高峻挺拔,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达62座,玉山山脉主峰海拔高度达3950米,成为我国东部的最高峰。
中国领土面积按海拔高度分配比例如表14
1中国领土面积按海拔高度分配表
海拔高度(米)
500
5001000
10002000
20005000
5000
占全国总面积(%
16
19
28
18
19
由表14可以看出我国地势高差大的特点。就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地势的最高点,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与我国的最低地,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钟哈萨低地(在艾丁湖以东25.6千米处,海拔为—293米)相比,相对高差达9000多米;我国西部的青藏高原与东部平原相比,相对高差达数千米;我国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错分布地区,相对高差也达数百米。地势高差大的特点,对于一个多山的国家来说,在利用上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如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
四、山脉定向排列,地形分布呈网格状
遍布全国的大小山脉,其分布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按一定方向有规律地排列,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如表15
1中国骨架山脉定向排列表
山脉走向
                 
东西走向
北列: 天山——阴山——燕山
中列: 昆仑山——秦岭——大别山
南列: 南岭
南北走向
      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
西列: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中列: 长白山  武夷山
东列: 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祁连山、小兴安岭
巨大弧形山系
  由近东西走向的喜马拉雅山脉和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等相接构成。
上述山脉,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把大地分隔成许多网格,使地形分布呈网格特征。在不同走向的山脉之间分布着高原、盆地、平原、内海和边海等。例如,我国东部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地(隆起带),与东西走向的三列山地(隆起带)相交织,把东部地区分隔成相应的低地(沉降带)。如表16
1中国构造地貌网络格状分布
 
 
黑龙江水系
黄河水系
长江水系
珠江水系
分布于山脉之间的盆地,平原或边海的轮廓形状,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山脉的制约。如西部的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等盆地,受到东西走向山脉的控制,形状就象一只只菱形盘碟,菱角都指向东西;在东部多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夹在它们中间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以及黄海和东海海盆,又象朝着东北~西南方向斜放的长方形;而在中部的山脉,各种走向所占比例约略相等,所以夹在它们中间的盆地或高原,又近似四方形,其中以四川盆地最为明显。
五、中国名山简介
在众多的山地中有许多名山,相传中国名山有5770座,其中比较著名的有779座。名山地质构造复杂,地理环境多样,风景秀丽,自然资源丰富,旅游价值大,对名山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社会和学术意义。
早在60007000年前,中国人就把山作为崇拜的对象,尊山为神,常向“山神”祈求风调雨顺,免灾生福,并开始了祭祀“山神”的活动。中国名山的发展历史,若从“禹封九山”算起已有4000多年历史。春秋战国时代,对“山神”的崇拜已遍及神州诸国。《诗经·大雅》谓“崧高维岳,峻极于天”。成书于2700多年前的《山经》,又名《五藏山经》,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名
山录。它首次以山为纲,记述了全国名山451座,每座山都记有方向、道理、特点、河流、动植物、特产以及神话传说、祭祀活动等内容。当时另一部名著《禹贡·导山》是专论山岳的著述。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亲登岳顶封泰山。《尔雅·释山》有五岳的最早记载,称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今安徽天柱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代表了五座峻极于天的山,被看作是天的五个方位。隋文帝时改称湖南恒山为南岳。与五岳相对应,又取五方之主山为五镇,即东镇青州沂山,西镇雍州岳山,中镇冀州霍山,南镇扬州会稽山,北镇幽州医巫闾山。西汉张骞出使西域,记叙了西域山川大势,司马迁撰写的《史记》赋于应时的名山大川以新的内容和历史价值。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一些士族、官宦、文人雅士遨游壮丽河山,寄情山水欣赏自然之美,吟咏创作了一大批名传千古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游记。佛教和道教在名山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唐宋时代,由于文化繁荣,在一些名山上组建了书馆书院。唐宋至明清时代,中国在观赏、建设名山的理论与实践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研究名山成因,探索名山的科学价值和发展地理学理论方面,也开创了新局面。出版了许多闻名于世的名著,例如沈括(宋代的《梦溪笔谈》,明末徐霞客撰写的《徐霞客游记》,清代魏源的《衡岳吟》和《游山吟》等。战争以后,许多名山受到外国列强军阀的侵占和破坏,庐山有了租界,有些名山被外国人侵占建造了疗养院和别墅。国
民党政府对名山文物不加保护,致使新中国成立前,全国名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名山的保护和建设,国务院公布了文物保护单位,发布了关于保护风景名胜区的文件法令,成立了自然保护区。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全国性大中小结合的名山体系。随着对外开放和旅游业的发展,中国名山正成为亿万人民、国际友人游览欣赏、进行科学研究和普及科学知识的天然博物馆。1949年以来,对名山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发表了许多学术论文和专著以及名山规划等方面的文献。1982年广播出版社出版《祖国各地·名山篇》谢凝高(1984)和汪谦益曾先后撰文“我国的名山”。谢凝的《祖国的山水峰洞》中有名山专述。目前,中国名山的地位日益提高,例如黄山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名山研究现状大致可包括以下方面:
名山的特点、功能和作用。名山的特点是以亿万年形成的自然山岳景观为基础,与中国悠久历史相结合而形成的。名山的自然景观一般都具有“雄、奇、险、秀、奥、旷”等特征。历史文化一般与封禅祭祀、名人游踪和多种历史文物、革命遗址、民间传说和故事相联系,加上各种文化建筑,使名山显得更加秀丽。名山的功能包括自然景观美功能(名山的峰、林、水
、石、花、草、兽、禽的美学价值)、人文景观美功能(如摩崖石刻、古建筑、古文物和古遗址的人文景观价值)、科学研究功能(发展旅游,提高经济效益)。名山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是民族史、国情教育的课堂;②是诗人、画家、文学家、摄影师、园艺家的理想天地,灵感的源泉;③是人们陶冶情操、锻炼身体和磨练意志的场所;④是天然博物馆、地质博物馆和天然动植物园,是一部完美的自然之谜教科书。
名山的类型:名山类型具有不同的划分原则和规定,依据名山的演化可以划分为以下类型:①封禅名山,如“五岳”和“五镇”等。②佛教、道教名山。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和浙江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云南鸡足山、湖北玉泉山、湖南衡山、江西庐山、福建鼓山、江苏宝华山、浙江大台山和东岳泰山是佛教“八小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鹄鸣山、江西龙虎山和安徽齐云山为中国道教四大名山,还有衡山、华山、崂山和青城山等也是道教名山。③风景名山,如庐山、黄山、雁荡山、长白山、武夷山、武陵山(张家界)等。④高峰名山,如中国西部的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托木尔峰、贡嘎山以及东部的台湾玉山都是著名的高峰名山。⑤革命胜迹名山,如江西的井岗山,湖北、河南两省间的大别山,以及山东的沂蒙山区等是中国革命的革命遗址。根据构成名山主体的主要岩类为依据,名山可分为:①岩浆岩类名山,主要包括花岗岩、火山岩、玄武岩和安山岩等,其中以花岗岩构成的
名山最多,如西岳华山、南岳衡山、浙江的天台山和普陀山、安徽的黄山和九华山、江苏吴县的灵岩山、山东崂山、辽宁千山等;②沉积岩类名山,如珠穆朗玛峰、北岳恒山(主要为古生代前期的石灰岩、砂砾岩、页岩组成)、南京钟山、湖口石钟山(石灰岩)、江西井岗山、甘肃麦积山、四川青城山(古名丈人山,红砾岩和沙、页岩构成)、台湾阿里山(第三纪红砂岩和页岩)、新疆火焰山(以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砂砾岩和红砂页岩为主)、甘肃呜沙山(砂砾岩)等;③变质岩类名山,岩性以片麻岩、混合岩、石英岩、大理岩、板岩和片岩为主,如东岳泰山、东镇沂山、连云港云台山、五台山、中岳嵩山、陕西骊山、江西庐山、湖北武当山、台湾玉山、云南苍山和玉龙雪山等。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0:07: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4716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名山   中国   地貌   山脉   走向   类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