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降低骨科牵引患者无效牵引发生率中的应用

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
[4]综合监督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消毒剂使用
指南的通知[EB/OL].(2020 02 19)http://www.nhc.gov.cn/xcs/zhengcwj/202002/b9891e8c86d141a08ec45c6a18e21  dc2.shtml.
[5]医政医管局.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
第三版)的通知[EB/OL].(2020 01 23)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p/202001/f492c9153ea9437bb587ce2ffcb  ee1fa/files/39e7578d85964dbe81117736dd789d8f.pdf.[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
化管理委员会.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 2010[S].北 
  京,
2010.[7]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 2012[S].
北京,2012.
[8]岳磊于,卓瑜,余建英.COVID 19疫情期间精神科封闭式
病房管理策略[
J].成都医学院学报,2020,15(2):159 162.[9]医政医管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
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的通知[
EB/OL].(2020 01 27)http://www.nhc.gov.cn/yzygj/s7659/202001/e71c5de925a64eafbe1ce790debab5c6.shtml.
(本文编辑:曾丽琼)
DOI:10.19791/j.cnki.1006 6411.2021.07.078工作单位:655000 曲靖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钱红艳:女,本科,护师收稿日期:
2018-12-05品管圈在降低骨科牵引患者无效牵引发生率中的应用
钱红艳 施丽香 杨秋芸
摘要 目的 降低骨科牵引患者的无效牵引发生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依从性。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降低骨科牵引患者无效牵引发生率”为主题,通过现状把握出真因,针对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最后进行效果确认。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骨科牵引患者的无效牵引发生率由活动前的31.67%降至13.33%(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活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骨科牵引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降低无效牵引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关键词:品管圈;牵引患者;无效牵引发生率
  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指的是同一个工作场所内自主进行品管圈活动的小组,该小组在自我启发、集思广益的原则下,科学地应用品管工具,连续不断且全员参与工作场所管
理改善的活动[1]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
建筑事故、矿难及自然灾害频发,急性骨创伤患者也急剧增加。牵引术是骨科常见的一种方法,是
利用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作用于骨折部位,达到复位或维持复位固定的方法,较为常用
的是皮牵引及骨牵引[2]
。有效的牵引能稳定骨折断端,促进骨折
复位,解除肌肉痉挛,改善静脉回流,消除肿胀,缓解疼痛,便于手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科2017年9月25日—10月14日对30例牵引患者进行调查,无效牵引率为36.7%,无效牵引虽不会增加患者死亡率,但可能增加术前牵引时间,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费用。为此,本科开展了“降低骨科牵引患者无效牵引发生率”的品管圈质量改进活动,对发现的问题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改进,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室2017年11月—12月(活动前)的60例牵引患者,其中男47例,女13例;年龄22~70(48±0.5)岁;其中骨牵引36例,年龄22~50岁;皮肤牵引24例,年龄60~70岁。选取本科2
018年1月—2月(活动后)的60例牵引患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5~68岁;其中骨牵引41例,年龄2
5~45岁;皮肤牵引19例,年龄50~68岁。品管圈活动前后选取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牵引种类
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小组 2017年9月3日成立QCC小组,质控组长、护理组长等9名护理人员自愿参加,平均年龄29.2岁,圈长由9名圈员投票选出,邀请护士长担任辅导员。根据圈员的
工作性质进行了不同分工,实行全程全员参与方式[3]
1.2.2 主题选定 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列出科室护理存在的问题,并从上级政策、急迫性、重要性及圈能力方面进行打分,将排名第一者作为本次品管圈管理活动开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最终确定本次改善活动的主题为“降低骨科牵引患者无效牵引发生率”。
1.2.3 现状把握 小组成员自制查检表到病房现场针对无效牵引进行查检并记录,分4个时段进行查检,查检项目分别为牵引绳是否与患肢长轴平行、牵引绳上是否压重物、牵引锤是否接触地面或床尾、是否随意增减牵引锤重量、是否擅自取下牵引锤、床头牵引架是否向两侧移动、克氏针是否移位、患肢位置摆放是否规范等,调查60例牵引患者,其中无效牵引19例,无效率为3
1.67%。进行无效牵引查检汇总,并绘制柏拉图。床头牵引架向两侧移动、牵引锤接触地面或床尾、患肢位置摆放不规范3项占比为75.34%,根据二八原则,将其列为改善重点。1.2.4 
目标设定 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员能力),确定目标值为16.52%。
1.2.5 要因分析 从人员、方法、材料、环节等4个方面,分别对“床头牵引架向两侧移动”、“牵引锤接触地面或床尾”、“患肢位
·
371·当代护士2021年3月第28卷第7期(上旬刊)
置摆放不规范”3大因素进行鱼骨图解析。从鱼骨图出导致床头牵引架向两侧移动、牵引锤接触地面或床尾、患肢位置摆放不规范的末端原因,把人员、方法、环节方面导致无效牵引的原因进行整理合并,对合并后的末端原因和材料方面的末端因,圈员进行打分,圈员按照“1分不重要、3分一般重要,5分非常重要”进行评分,总共9名圈员参与打分,最高分为45分,依照二八原则,得36分以上均为要因,共选出8条要因,进行真因验证。1.2.6 真因验证 以经验评出的要因存在主观性,为了确保严谨性和科学性,对可查检原因进行现场、现实、现物查检。6月22日—6月30日,对评选出来的8条要因进行真因验证,将收集到的数据汇整,绘制柏拉图,根据二八原则分别到导致床头牵引架向两侧移动、牵引锤接触地面或床尾、患肢位置摆放不规范的真正原因,分别是:床尾与牵引弓匹配不佳、软枕抬高不利于肢体稳定、科室无具体的牵引考核标准、护士宣教及告知方式单一。1.2.7 对策拟定 寻到真因后全体圈员利用“头脑风暴法”针对每个真因拟定相应的对策,并按可行性、经济
性、效益性对各个对策进行评价,经合并同类项后共确定4个对策组。1.2.8 对策实施
1.2.8.1 制作具有床头牵引架功能的餐桌板 分别测量床头牵引架高于床尾距离约6cm;普通病床通用餐桌板规格为102cm×32cm×2cm,得出餐桌板需增加的高度为6cm;在餐桌板的基础上固接悬臂、线槽台、开槽;悬臂固接在主板的顶端,悬臂长度与餐桌板相当,厚度(高)3cm,宽度5cm;线槽台固接在悬臂的外上侧平面,长度与悬臂相当,宽度取2cm,高度(厚)3cm。最后制作成102cm×2cm×32cm具有床头牵引架功能的餐桌板。由护士长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改良牵引架的使用方法;每天早中晚交班时责任护士查看牵引患者的牵引是否有效,及时调整。1.2.8.2 设计并制作多功能固定垫 根据人体下肢曲线及小腿的长度、腿围、踝关节的功能位角度、牵引弓长度等设计并制成60cm×28cm×5cm大小的下肢牵引固定垫,用于下肢牵引患者。根据头颈部生理曲线、颈围及颅骨牵引弓形状进行裁剪、挖空和修整制成50cm×40cm×9cm大小的颈部固定垫,用于颅骨牵引患者。由专人定时对固定垫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与反馈,不定时抽查牵引患者使用固定垫的情况。
1.2.8.3 制定牵引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全体圈员通过文献及资料查,制定规范化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并进行讨论,共同审核、确定评价标准实施方案及内容,并遵照执行。由护士长对全科护士进行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培训、讲解;应用骨科护理平台,每天发送一项专科护理指引,全科护士自行学习相应内容,并进行考核;提取专科护理质量知识要点,总结归纳对比学习,每日晨会交班时进
行抽查提问。
1.2.8.4 修订牵引告知书,告知书多样化,患者床头建立温馨提示卡 全体圈员共同修订牵引告知书,使告知书书面化,对牵引告知书的相关内容进行培训、学习。完善牵引相关资料,方便护士查阅及学习;建立床头温馨提示卡,责任护士把医学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文字,书写在各种样式的便利贴上,挂于患者床头,以便于患者和家属更好地理解、掌握。
1.3 评价方法 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骨科牵引患者的无效牵引发生率。计算品管圈活动目标达成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处理,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有形成果
2.1.1 通过对策实施后目标达标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设定值-改善前)×100%=(13.33%-31.67%)/(16.52%-31.67%)×100%=121.1%。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31.67%-13.33%)/31.
67%×100%=58.04%。骨科牵引患者无效牵引发生率由活动前的31.67%降低到13.33%(P<0.05),见表1。活动后,患者住院期间的压疮、足下垂、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牵引针眼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活动前(P<0.05),见表2。
表1 活动前后无效牵引发生率比较
时间例数无效人数有效人数
无效牵引
发生率(%)活动前60194131.67
活动后6085213.33
χ2值5.783
P值0.016
表2 活动前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时间例数
有并发症
(例)
无并发症
(例)
并发症
发生率(%)活动前60223836.67
活动后60105016.67
χ2值6.136
P值0.0132.1.2 具有床头牵引架功能的餐桌板、下肢多功能固定垫和颈部固定垫等都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2.2 无形成果 圈员活动后的团队精神、沟通协调、活动信心、责任心、积极性、质量改善手法、发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8项方面均较活动前提高(见图1)。
图1 无形成果雷达图
3 讨论
品管圈活动的
开展降低了骨科牵
引患者的无效牵引
发生率,下肢骨折
是骨科常见疾病,
骨牵引具有固定、
复位的作用,是骨
科采用的手
段[4]。随着人口老
年化社会进程的加快及交通事故的增多,髋部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5 6]。一般下肢骨折,如髋部骨折牵引时间为8~12周,时间较长,老年患者容易出现压疮、便秘[7]。在本研究中,通过制作具有床头牵引架功能的餐桌板、设计并制作多功能固定垫、制定牵引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修订牵引告知书、建立患者床头温馨
·
·ModernNurse,March,2021,Vol.28,No.7
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
提示卡等措施,使骨科牵引患者的无效牵引率由活动前的31.67%降至13.33%(P<0.05),达到了预期目标,减少了压疮、足下垂、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牵引针眼感染等牵引并发症的发
生,提升了专科护理质量。本次品管圈活动,引导护士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服务患者,加强主动服务模式,主动地评估牵引是否持续处于有效状态,及时为患者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专科护理质量,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减轻了患者因牵引导致的焦虑情绪,使患者更加信赖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大大提
高了[8]。同时,提高了护士的品质意识、问题意识及改善意识,更提高了护士对工作的喜悦与成就感,提升了工作效率[9]
,使护士能把批判性思维应用到下肢骨牵引护理过程中[10]
,同时也改善了工作流程,促进了患者的康复[11]。
参 考 文 献
[1]保建芳,何东平,江国芳,等.品管圈在腔镜器械清洗质量
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9):2148 2150.
[2]李乐置,路潜.外科护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
2012:8.[3]赵红霞.品管圈在缩短腹腔镜直肠手术术前准备时间的应
用[J].全科护理,2017,15(28):3561 3562.
[4]陶素珍,张凤,余娣.品管圈在提高下肢骨牵引患者有效牵
  引率中的应用[
J].实用骨科杂志,2016,22(1):91 93.[5]LeeSH,LeeTJ,ChoKJ,etal.Subsequenthipfractureinos
teoporotichipfracturepatients[J].YonseiMedJ,2012,53(5):1005 1009.
[6]MiyasakaD,EndoN,EndoE,etal.Incidenceofhipfracturein
Niigata,Japanin2004and2010andthelong termtrendsfrom1985to2010[J].JBoneMinerMetab,2016,34(1):92 98.[7]王敏.参蓉承气汤神阙穴位贴敷在普外科老年便秘患者中
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13):139 141.
[8]刘梅,方曙静,丁霞芬,等.品管圈在跟骨牵引病人针眼护
理中的应用[
J].全科护理,2015,13(30):2989 2991.[9]李霞,陈绍荣.品管圈在降低封闭式儿童心理科病房隐患
物品带入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9):111 113.
[10]李晓明.品管圈在降低下肢骨牵引病人的无效牵引率中
的应用[
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6):118 119.
[11]曹娟,张文霞.应用品管圈方法提高老年住院患者口服药
物准确率[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9):181 183.
(本文编辑:曾丽琼)
DOI:10.19791/j.cnki.1006 6411.2021.07.079工作单位:730030 兰州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护理部陈晓霞:女,本科,主管护师
基金项目:临床护理研究项目(CY2018 HL09)收稿日期:2019-10-20
护理质量改进计划对PACU患者安全预后的影响
陈晓霞 王小艳 柴小娟
摘要 目的 评价护理质量改进计划对PACU患者安全预后的影响,以提高麻醉恢复期患者的安全质量。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2017年1月—11月入PACU患者及2018年1月—11月入PACU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7年1月—11月的15323例患者作为A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18年1月—11月的16796例患者作为B组,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通过确定问题、查循证支持、应用证据和效果评价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护理质量改进计划对PACU患者安全预后的影响。结果 B组的带管人数较A组多(P<0.05);B组在PACU停留时间超过2、3h的人数均较A组少(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循证护理的护理质量改进计划,提供及时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PACU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麻醉恢复期患者的安全质量。关键词:护理质量;PACU;患者安全管理
  循证护理是受循证医学思想影响产生的新的护理理念,是护理人员在计划进行护理活动的过程中审慎、明确、明智地将以往的研究结果和临床经验与患者的愿望结合起来,以获取临床
护理的最佳证据[1]
。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CareUnit,
PACU)是全麻手术后患者进行观察、监测直至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场所。手术后短时间内因为麻醉药的残留作用及手术创伤的影响,患者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且病情变化快、风险高。为保证患者的安全,对麻醉恢复室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质量工作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因国内各大医院的P
ACU起步较晚,无统一的PACU护理质控标准,基本是按照临床经验进行护理。为了提高麻醉恢复期患者的安全质量,本次研究将循证护理引入本院P
ACU2018年1月—11月收治的16796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的护理管理实践中,结合PACU2017年1月—11月收治的15323例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循证护理方案,对2017年发生不良事件的病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以真实可靠的科学依据为基础,将护理理论与护理实践相结合,为患者提供及时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护理质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571·当代护士2021年3月第28卷第7期(上旬刊)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57: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4649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牵引   患者   护理   进行   质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