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藻共生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1019081.X
(22)申请日 2018.06.29
(73)专利权人 郑州中碳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地址 450041 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许昌路
96号
(72)发明人 王海波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1130
代理人 边鹏
(51)Int.Cl.
C02F  9/1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菌藻共生小型污水处理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
涉及菌藻共生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塔式污水
处理本体,所述的塔式污水处理本体包括从上到
下依次设置的调节池、锥型状的多级生化、以及
过滤池,所述的调节池和锥型状的多级生化内均
设置有菌藻。本实用新型利用菌藻共生原理协同
净化污水;根据污水处理的时效性,采用塔式主
体,循环处理的结构方式,处理水量大,与景观假
山融合,造型美观、占地少、启停方便;污泥产生
量极少,
无需投加化学药剂。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CN 208732853 U 2019.04.12
C N  208732853
U
1.菌藻共生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塔式污水处理本体,所述的塔式污水处理本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调节池、锥型状的多级生化、以及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池和锥型状的多级生化内均设置有菌藻,所述的锥型状的多级生化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两层一级生化、一层二级生化和一层三级生化,所述的两层一级生化包括上层一级生化以及下层一级生化,所述的调节池与上层一级生化相连通,所述的上层一级生化与下层一级生化相连通,所述的下层一级生化与一层二级生化相连通,所述的一层二级生化与上层一级生化之间设置有回流机构一,所述的一层二级生化与一层三级生化相连通,所述的一层三级生化与下层一级生化之间设置有回流机构二,所述的过滤池与一层三级生化相连通,所述的过滤池的左侧平行设置有清水池,所述的清水池与过滤池相连通,所述的清水池与调节池之间设置有回流机构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藻共生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一级生化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相连通的一级生化箱,所述的上层一级生化的左侧的一级生化箱与调节池相连通,所述的下层一级生化包括平行设置的三个从右到左依次连通的一级生化箱,所述的下层一级生化的最右侧的一级生化箱与上层一级生化的右侧的一级生化箱的相连通,所述的一层二级生化包括平行设置的四个从左到右依次连通的二级生化箱,所述的一层二级生化的最左侧的二级生化箱与下层一级生化的最左侧的一级生化箱相连通,所述的一层三级生化包括平行设置的五个从右到左依次连通的三生化箱,所述的一层三级生化
的最右侧的三级生化箱与一层二级生化的最右侧的二级生化箱相连通,所述的一层三级生化的右侧的第二个三级生化箱与过滤池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藻共生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流机构一包括一层二级生化的最右侧的二级生化箱内设置的泵一、以及设置在泵一和上层一级生化的最右侧的一级生化箱之间的输水管,所述的回流机构二包括一层三级生化的最右侧的三级生化箱内设置的泵二、以及设置在泵二与一层二级生化的最右侧的二级生化箱之间的输水管,所述的回流机构二包括清水池内设置的泵三,以及设置在泵三与调节池之间的输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藻共生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池包括上端开设有进水口和右侧开设有出水口的箱体、一级纵向设置在箱体内的过滤网,所述的过滤网位于进水口的右侧和出水口的左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藻共生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池上端开设的进水口与一层三级生化的右侧的第二个三级生化箱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藻共生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藻包括藻和好氧细胞,所述的藻为绿藻,所述的绿藻为海产扁藻单细胞绿藻或者小球藻单细胞绿藻。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8732853 U
菌藻共生小型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菌藻共生小型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由于工农畜牧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农村及城郊附近的河流湖泊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的日益严重,污水排放与治理受到广泛关注。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氮磷浓度超标引起的,近年来研究者开发了很多解决氮磷污染问题的方法,如A2-O工艺、氧化沟、投药絮凝沉淀法等。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投药絮凝沉淀法虽然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氮磷,但需要额外投入絮凝剂,大大增加了运行成本。所以,急需开发更加简单有效的方法来解决污水去氮磷的问题。藻类是自养型生物,能以光能作为能源,利用氮磷等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合成自身复杂的有机成分,根据藻类的这种特性,研究者对利用藻类处理污水中的氮磷展开了深入研究。从最初的高效藻类塘到藻类光生物反应器,以及藻菌固定化技术,显示出藻类在污水脱氮除磷中的良好作用。尤其是藻菌固定化技术,该技术将藻类对污水中氮磷及有机物的摄取与细菌对污染物的降解有效结合,从而构建藻-菌共生体系处理污水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现在的藻-菌共生污水处理体系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和成本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污水依靠自身的重力从上到下从上到下依次经过调节池、锥型状的多级生化、以及过滤池,不需要额外消耗能源,采用塔式污水处理本体,处理水量大,可以与景观假山融合,造型美观,占地少,启停方便以及利用菌藻共生原理协同净化污水的菌藻共生小型污水处理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菌藻共生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塔式污水处理本体,所述的塔式污水处理本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调节池、锥型状的多级生化、以及过滤池,所述的调节池和锥型状的多级生化内均设置有菌藻,所述的锥型状的多级生化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两层一级生化、一层二级生化和一层三级生化,所述的两层一级生化包括上层一级生化以及下层一级生化,所述的调节池与上层一级生化相连通,所述的上层一级生化与下层一级生化相连通,所述的下层一级生化与一层二级生化相连通,所述的一层二级生化与上层一级生化之间设置有回流机构一,所述的一层二级生化与一层三级生化相连通,所述的一层三级生化与下层一级生化之间设置有回流机构二,所述的过滤池与一层三级生化相连通,所述的过滤池的左侧平行设置有清水池,所述的清水池与过滤池相连通,所述的清水池与调节池之间设置有回流机构三。
[0006]所述的上层一级生化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相连通的一级生化箱,所述的上层一级生化的左侧的一级生化箱与调节池相连通,所述的下层一级生化包括平行设置的三个从右到左依次连通的一级生化箱,所述的下层一级生化的最右侧的一级生化箱与上层一级生化
的右侧的一级生化箱的相连通,所述的一层二级生化包括平行设置的四个从左到右依次连通的二级生化箱,所述的一层二级生化的最左侧的二级生化箱与下层一级生化的最左侧的一级生化箱相连通,所述的一层三级生化包括平行设置的五个从右到左依次连通的三生化箱,所述的一层三级生化的最右侧的三级生化箱与一层二级生化的最右侧的二级生化箱相连通,所述的一层三级生化的右侧的第二个三级生化箱与过滤池相连通。
[0007]所述的回流机构一包括一层二级生化的最右侧的二级生化箱内设置的泵一、以及设置在泵一和上层一级生化的最右侧的一级生化箱之间的输水管,所述的回流机构二包括一层三级生化的最右侧的三级生化箱内设置的泵二、以及设置在泵二与一层二级生化的最右侧的二级生化箱之间的输水管,所述的回流机构三包括清水池内设置的泵三,以及设置在泵三与调节池之间的输水管。
[0008]所述的过滤池包括上端开设有进水口和右侧开设有出水口的箱体、一级纵向设置在箱体内的过滤网,所述的过滤网位于进水口的右侧和出水口的左侧。
[0009]所述的过滤池上端开设的进水口与一层三级生化的右侧的第二个三级生化箱相连通。
[0010]所述的菌藻包括藻和好氧细胞,所述的藻为绿藻,所述的绿藻为海产扁藻单细胞绿藻或者小球藻单细胞绿藻。
[0011]本实用新型的增益效果是:
[001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先将污水放入调节池内,调节池内的菌藻对污水进行处理,然后污水再进入上层一级生化左侧的一级生化箱内,一级生化箱内菌藻对污水进行处理,然后在依次流入上层一级生化的右侧的一级生化箱,然后依次流入下层一级生化的最右侧的一级生化箱,从右到左依次流入下层一级生化连通的三个一级生化箱,通过下层一级生化的最左侧的一级生化箱流入一层二级生化的最左侧的二级生化箱,从左到右依次流入一层二级生化连通的四个二级生化箱,从一层二级生化的最右侧的二级生化箱流入一层三级生化的最右侧的三级生化箱,然后从右到左依次流入一层三级生化连通的五个三级生化箱,然后从一层三级生化的右侧的第二个三级生化箱流入过滤池,被过滤之后流入清水池,通过泵一可以将一层二级生化的最右侧的二级生化箱内污水送入上层一级生化的最右侧的一级生化箱,进行再次循环处理,通过泵二可以将一层三级生化的最右侧的三级生化箱内污水送入一层二级生化的最右侧的二级生化箱进行再次循环处理,通过泵三可以将清水池内处理过的污水送入调节池进行再次循环处理;所述的藻类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只要有光照和接触时间就能达到设计的目标,延长接触时间就能提高出水指标,因此对污水水质、水量的变化适应能力强,出水稳定,剩余污泥量极小;菌藻的藻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水中的CO2和NH4+等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细胞并释放O2,好氧细胞利用O2对有机污染物
进行分解和转化产生CO2和NH4+等营养物质,以维持藻的生长和繁殖,如此循环反复,实现污水的生物净化作用;处理污水的效果好,COD能达到地表4类,氨氮总氮总磷能达到地表3类;塔式污水处理本体有很高的容积使用率和占地面积小;用于菌藻共生把水体中的COD、氨氮、磷作为营养吸收,没有生化工艺的污泥产生,不会发生污泥膨胀,且不需调节诸如曝气和污泥浓度,因此运行无需专门技术,便于维护;塔式污水处理本体采用多层布置,进一步减少占地面积,布置灵活,可以根据当地景观设计调整厂区布局;出水质极好,特别是磷和氨氮的吸收率极高,彻底解决了黑臭水体,出水可供景观、养鱼和绿化等使用。本实用新型利用菌藻
共生原理协同净化污水;根据污水处理的时效性,采用塔式主体,循环处理的结构方式,处理水量大,与景观假山融合,造型美观、占地少、启停方便;污泥产生量极少,无需投加化学药剂;藻类高效吸收利用有机质及尤其是氮、磷营养物质,出水水质达一级A标准;处理后藻类可做为食品、有机饲料和燃料,运行费用低,只有传统污水处理的30%,运行维护无需技术要求。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15]参见图1,图中序号: 1为调节池、2为一级生化箱、3为二级生化箱、4为三级生化箱、5为过滤池、6为输水管、7为回流机构一、8为回流机构二、9为回流机构三、10为过滤网、11为清水池、12为上层一级生化、13为下层一级生化、14为一层二级生化和15为一层三级生化。
[0016]本实用新型菌藻共生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塔式污水处理本体,所述的塔式污水处理本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调节池1、锥型状的多级生化、以及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池1和锥型状的多级生化内均设置有菌藻,所述的锥型状的多级生化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两层一级生化、一层二级生化14和一层三级生化15,所述的两层一级生化包括上层一级生化以及下层一级生化,所述的调节池1与上层一级生化12相连通,所述的上层一级生化12与下层一级生化13相连通,所述的下层一级生化13与一层二级生化14相连通,所述的一层二级生化14与上层一级生化12之间设置有回流机构一7,所述的一层二级生化14与一层三级生化15相连通,所述的一层三级生化15与下层一级生化13之间设置有回流机构二8,所述的过滤池5与一层三级生化15相连通,所述的过滤池5的左侧平行设置有清水11池,所述的清水池11与过滤池5相连通,所述的清水池11与调节池1之间设置有回流机构三9。
[0017]所述的上层一级生化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相连通的一级生化箱2,所述的上层一级生化的左侧的一级生化箱2与调节池1相连通,所述的下层一级生化包括平行设置的三个从右到左依次连通的一级生化箱2,所述的下层一级生化的最右侧的一级生化箱2与上层一级生化的右侧的一级生化箱2的相连通,所述的一层二级生化包括平行设置的四个从左到右依次连通的二级生化箱3,所述的一层二级生化的最左侧
的二级生化箱3与下层一级生化的最左侧的一级生化箱2相连通,所述的一层三级生化包括平行设置的五个从右到左依次连通的三生化箱4,所述的一层三级生化的最右侧的三级生化箱4与一层二级生化的最右侧的二级生化箱3相连通,所述的一层三级生化15的右侧的第二个三级生化箱4与过滤池5相连通。
[0018]所述的回流机构一7包括一层二级生化14的最右侧的二级生化箱3内设置的泵一、以及设置在泵一和上层一级生化12的最右侧的一级生化箱2之间的输水管6,所述的回流机构二8包括一层三级生化15的最右侧的三级生化箱4内设置的泵二、以及设置在泵二与一层二级生化14的最右侧的二级生化箱3之间的输水管6,所述的回流机构三包括清水池11内设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0:35: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4614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生化   污水   污水处理   包括   共生   设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