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郑红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

关于新郑红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
作者:任
来源:《商情》2010年第31
        [摘要]新郑红枣出口多次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冲击,出口量锐减或完全丧失出口市场,严苛的技术标准、繁杂的检测项目和程序以及绿认证制度是红枣遭受的主要冲击。文章通过对技术性壁垒不利影响的分析,总结了新郑红枣出口之所以受制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政策措施,指出在进行标准和认证制度建设的同时,更要重视其落实实施,希望有助于促进中国农产品破除技术性贸易壁垒扩大出口。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 出口 不利影响 对策
       
        一、新郑红枣产业现状分析
        新郑红枣栽培面积和范围不断增大,而且以新郑枣科所的名义成功注册了"新郑灰枣""新郑鸡心枣""新郑大枣""新郑小枣"原产地证明商标和"新郑红枣"原产地标记,维护了新郑红枣
的形象,为弘扬和保护新郑红枣提供了保障。目前枣加工企业规模和档次有了进一步提高,涌现出奥星公司和三力公司等龙头企业,新开发出枣片、枣干、枣粉、枣醋、枣酒等新产品。新郑枣科所和奥星公司加强技术合作,枣科所还派技术人员到奥星公司进行技术研究,有效推动了红枣加工业的发展。为了提高对新郑红枣的研究力度,促进科研项目进展,与郑州外国专家局联合邀请外国知名专家到新郑指导枣果浆烂防治,不仅可以加强国际之间技术交流,而且可以提高新郑红枣的研究层次,与国际先进技术领域接轨。
        二、新郑红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品质严重下降,名牌地位面临挑战。目前新郑红枣普遍存在果个小、泽差、含糖量和其它营养成分含量下降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枣农单纯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滥施激素造成果个变小,滥施农药造成农药残留超标,采收过早造成成熟度低,制干方法不科学,造成营养损失严重,物理指标也开始下降,失去了新郑红枣原有的特点。
        自主创新意识不强。枣加工企业大多人才匮乏,科研基础薄弱,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不足,大部分加工企业没有自己的加工实验室。科研人员多为半路出家,素质差,凭经验,摸着石头过河,缺乏新产品的研发能力。大多数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小而全和低档次重复现象严重,企业从小集
团利益考虑的多,从地方区域经济考虑得较少。对眼前市场和效益看得,对长远市场和效益看得轻。致使枣加工品档次低,小而全加工结构普遍,各企业产品大同小异,“你有、我有、他也有
        品牌创立和保护意识不足。我市虽然有枣加工企业280 余家,但大多加工企业有名无品,有品无牌,产品注册的并不多,就连河南奥星实业有限公司知名的好想你品牌就被中牟的一家加工企业抢先注册,现在还在打着品牌官司,更何况其他作坊式加工企业呢。另外,部分枣加工企业和枣贩购买价廉质差的山西、陕西枣冒充新郑早用于加工和销售,坑骗消费者,损害新郑枣的声誉。
        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落后。枣果采后商品化处理仍采用传统的技术,能突出枣果特营养的高新技术几乎没有,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传统的枣产品亟待更新。一是蜜饯类多高糖制品,不符合现代人膳食要求;二是焦枣类烘炕时枣营养严重破坏,不符合现代人对高营养食品的追求;三是红枣中一些高营养、高药用价值的有效成分提取还没涉入;四是鲜枣周年供应技术还不过关,据人们要求周年供应差距甚远。
        三、对新郑红枣如何突破技术性贸易性壁垒的建议
        要进一步提高对促进农产品出口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强化农产品源头管理,推进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产品出口。对新郑来说,提高红枣质量,保护新郑红枣品牌,维护新郑红枣的名牌地位质量就是生命。品质提高问题是新郑红枣产业的重中之重,是决定新郑红枣名牌地位能否保住、甚至新郑红枣产业能否保住的关键问题。因为新郑红枣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品质的优势。各级领导、乃至广大枣农都要引起高度重视。加大优良品系的选育和推广力度,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逐步减少直至杜绝使用激素。
        加强科研攻关,培育地方优势品种,聚集配备懂业务的人力资源,整合部门优势,协调组合科研力量,不断研究开发新技术。组装配套实用技术,强化产业开发培训力度,解决制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难题,为培养地方优势特品牌提供技术保障。加大科技投入,注重引进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对红枣产业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尤其是科技三项费用要向红枣产业方面倾斜,重点支持枣农、企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培训工程以及枣树绿生产技术、枣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的研发,并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枣树储备生力军。
        建立农业支持体系,财政政策要向农村经济倾斜。在国际上,美国、欧盟、日本都对农业部门给予了巨额的补贴,以期改变其相对于其他部门的不利地位,保证务农者与其他就业者收入大致相等。建立绿壁垒预警机制 在信息时代,能否成功地进行农产品贸易,占有完整而准确的信息至关重要,也是突破绿壁垒的前提。为此,要建立专门的信息收集和咨询体系,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如经贸委、外经贸部尽快建立强有力的信息中心,充分发挥驻外经商机构、经贸研究机构优势,定期收集、整理、发布国外技术标准和规则的最新变化,接受国内企业对这方面的询问,逐步建立绿壁垒的预警机制。
        在积极加强国际合作的同时,借助国际力量,抵制贸易壁垒。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引进国外先进的环保技术,利用外资发展环保型农业,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互认,并与各国签定互认协议,以取得我国农产品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为消除绿壁垒服务。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国民绿经济意识。绿产品将成为未来商品的主流,并在国际贸易中的有形贸易方面日益显露出来,绿化商品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的比重将日益增大,且国际贸易商品将有可能全部绿化。对此,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倡绿
生产和生活方式,增强企业及全民的环保意识,使绿贸易融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去。把绿贸易思想作为开展国际国内贸易的一个基本思想和原则。同时,发展绿经济,生产绿产品也是一项公益事业,受益的将是整个国家和国民。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4:34: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4523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新郑   红枣   企业   绿色   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