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不是我的

企业不是我的
作者:张康明
来源:《现代工商》2011年第08
        一个历经千辛万苦创办起来的企业,一个运作了18年,仅靠一支仅几钱重的牙线牙签(一种以牙线替代牙签的口腔用品)打入国际市场,继而成为中国首家、也是最大的牙线牙签制造商,按常理,也可以庆贺一下了。然而,企业的创始人,上海徐汇区乐德塑料制品厂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瑞乐此时却语出惊人:企业不是我的。何故?
        小小牙线牙签走向世界
        1993年,赵瑞乐因看不惯原单位有些领导不公正的作风,辞职下海。时年37岁。
        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刚开始只能干些打包托运之类的粗活。一天,赵瑞乐偶然得到的一包牙线牙签,打开了他寻项目的思路。可是国人至今吃食物塞了牙缝还是木牙签效劳,做牙线牙签能行吗?为此,他问了三个好朋友,其中两个说不行,加他本人,结果是二比二。既然有50%的希望,那就干吧。
        拿来主义并不代表悉数照搬。赵瑞乐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进行调研和设计,终于开始上马了。不过,严格来说充其量只能算是土法上马。因为赵瑞乐于1993 3月靠东拼西凑的3万元注册成立的徐汇区乐德塑料制品厂,总共就20来平方的一间屋子,一台机器,连他在内一共两个工人,标准的手工作坊。
        虽说那时已改革开放,人们的眼界已有所开阔和提高,但老祖宗传下来的牙签用起来还是很方便、很顺手、很习惯的,接受牙线牙签的人毕竟很少。那段时间,产品没什么销路,赵瑞乐度日如年。后来当大中华橡胶厂成为他的第一个客户时,他印象特别深刻。
        当然,他更记得的是市场给了他机会。那时,赵瑞乐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检验后明白了一个理,自己可以接受的事物别人未必也能接受和喜欢,他知道短时间内要使国人普遍使用牙线牙签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就瞄准了通向国际市场的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不久,他通过外贸公司进入了广交会。
        1994年秋季广交会快结束了,赵瑞乐依然一无所获。就在他几乎彻底心灰意冷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展台上方挂着的一包牙线牙签样品掉到了地上,撒得展台前的过道上满地都是。就在赵瑞乐不知所措的时候,奇迹发生了,一位老外从地上拾起一支牙线牙签向他慢
慢走来……并最终与他签订了10万元人民币的订单合同。这样的情景在当时看来与天上掉馅饼没什么区别。
        乐德厂的转机就此发生,赵瑞乐的命运就此改变,小小牙线牙签就此走向了国际市场。
        上海人也能办好工厂
        第一桶金的得来是如此的富有戏剧性,让赵瑞乐兴奋不已。只是赵瑞乐心里明白,这偶然性中包含了必然性,因为他是在用心做那一支支牙线牙签的,他相信识货的客户早晚会出现。当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赵瑞乐的内心深处也酸痛过,因为创业的酸苦辣(在那以前就没甜过)会不时地涌上心头:歧视的眼光、资金的匮乏、体力的透支……然而,无论是兴奋还是酸痛都成了赵瑞乐继续发展的动力,他借此增添了机器和人手。机器从1台增加到4台,直到现在的107台;工厂的建筑面积从20多平方米扩展到200多平方米,直到现在拥有产权、地处松江的7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工人也从2个发展到现在的3百多个;产品则发展到20多个品种,产量从几百万支逐渐提升到现在的年销量8亿多支,平均每月出20多个集装箱,80%的产品到欧美、亚洲及港澳台地区。在欧美市场上凡标有MADE IN CHINA的牙线牙签基本上都是乐德生产的。在国内的家乐福、乐购、卜蜂莲花等2000多家超市中已有
的身影,并且在这些牙线牙签包装上只要标明是上海出产的,基本上也都是乐德的产品。北京人民大会堂对乐德牌牙线牙签的定货已从最初的年2万支增长到现在的年15万支左右。这些年来,乐德通过了SGS验厂,获得了松江区和上海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上海市和松江区先进企业、上海市著名商标等称号,被英国零售商协会BRC评为A级企业。20117月,乐德正式成为世界著名企业美国宝洁公司的合作伙伴。乐德现有专利20余项,年上缴税收500多万元。赵瑞乐本人也获得了上海市侨界优秀企业家称号,被推荐为徐汇区政协委员,担任徐汇区工商联执委、上海市私营企业协会理事等社会职务,连续两届被评为徐汇区拔尖人才。
        2010年赵瑞乐又在金山区买了26亩地,厂房的图纸设计已进入有关部门的审批阶段。在金山,赵瑞乐除了扩大牙线牙签的生产外,还准备研发和生产其它的口腔护理用品。今年下半年,还打算向北京等其它一线城市发展。
        那么多年来,一支一支地做牙线牙签,很辛苦、很累,资本的积累也很慢,发展的速度远及不上有些非生产型的企业。十多年来,也不是完全没有其它的机会,但在倔强的赵瑞乐的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外地人能够白天做老板,晚上睡地板,上海人为什么就不行?上海
人就一定吃不了苦,办不好、办不下利润微薄的生产型企业?生产型企业实实在在地为社会创造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财富有什么不好?事实证明,赵瑞乐取得了使人信服的成果。他信心满满地说,上海人办制造型企业,不比别人差。赵瑞乐为自己坚守这个信念并获得成功,为上海人争了光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与高人为伍 能登上巅峰
        生活中,一个人和他的企业与谁在一起至关重要,甚至因此能改变一个人和他的企业的成长轨迹,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成败。
        记者约在8年前到过乐德厂,说得不客气,当时的乐德尽管已初具规模,但仍给人手工作坊的印象,但现在的变化则完全可以用巨大和难以置信来形容了:宽敞高大的厂房、车间之间以及上下道工序之间合理的流水线布置、进入车间之前的换鞋换衣戴帽制度、成品仓库内堆放有序的货物、员工食堂的清洁卫生,还有礼貌有加的管理人员、细心服务的驾驶员、洁净无味的洗手间……如同走进了一家颇具规模的合资企业。
        向赵瑞乐提问,何以有如此变化?赵瑞乐感慨地说:感谢外商。他说,那些外商都是百
多年的企业,与他们打交道,逼得你不得不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逼得你不得不去追求产品质量、讲究效益,逼得你不得不诚实守信,眼光向前……
        赵瑞乐坦言,以前经常考虑的是如何多省点各种费用,工人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很少考虑,培训学习,业余生活更是少得可怜。可以说,一般私营企业初创阶段的弊端和缺点我都有并经历过。
        在记者的要求下,赵瑞乐举了两个例子:一次买其成品的外商问他做牙线牙签的线多少钱一公斤,他故意多说了10块钱。他的本意是想说自己的生产成本是很高的。外商说,好啊,以后你就以这个价格从我公司进货吧。实际上外商早已了解情况,他进货的企业与赵瑞乐进货的企业是同一家人,但价格却比赵瑞乐的报价便宜10块,即赵瑞乐的真实进价。这样一来,赵瑞乐每进一公斤线就要多支出10块钱,而外商却可以赚进10块钱。外商不仅赚了他成品的钱,还赚了他原材料的钱,吃了他头道还要吃二道。赵瑞乐说外商真是聪明,自己是哑巴吃黄连,冤大了。
        还有一件事也让赵瑞乐有口难辩,有嘴难言。一次,赵瑞乐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用较高的价钱进了一批品质较好的原材料并做成样品,外商很满意,但同时提出要封样。赵瑞乐顿
时傻了,都用这样品质较好的原材料还有什么利润啊?但这次他又只能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咽。郁闷的他认真地进行反思,自己蓄谋已久的如意算盘为什么总是不堪一击,根本原因是什么?
        赵瑞乐感触良多地说,那些国际知名企业经过上百年的市场风雨,真正认识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诚信是企业发展的法宝的道理。我就喜欢和这样的企业打交道,这能促使自己的企业与国际接轨,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后来又经历了许多事情,自己也去了美国等国家,亲眼目睹了别人的企业、生产、科研和管理,包括对人的管理,我服了。自己原来办企业,管理企业,待人待事的理念,包括有些赚钱的小窍门,与这些世界500强企业差距太大了。我承认是他们教育了我。正如哲人所说:和不一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也会变得聪明。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为己所用,你就会成为聪明人。我庆幸这么多年来和这样的企业接触和来往。
        感悟办企业的真谛
        18年来赵瑞乐呕心沥血,辛苦无比。然而,他觉得最近这五六年来才真正摸到了一些办企业的真谛。他说不论是什么性质的企业,都得按现代企业的一套办法去管理,其中最主要
的就是靠制度和程序管理。要做好这些,首先要从人的管理做起。
        有一次一名分管成本管理的财务员工怀疑某车间有浪费现象,于是直接进入车间工人谈话,且谈了较长时间,车间主任就请他离开车间。这位财务员工就到赵瑞乐处告状,说车间主任不配合并妨碍了他的工作。要在以前,赵瑞乐说他肯定站在财务员工一边,可现在不这么认为了。他批评财务员工不经过一定的程序擅自工人谈话,是财务员工妨碍了车间的生产秩序。
        又有一次,某高层管理人员要进入不是他分管的仓库,被仓库门卫婉拒。这位高管气不打一处来,他想这些工人不得了了,我以前在其它厂里是想跑哪儿就跑哪,谁敢拦我?于是,也到赵瑞乐处告状。但这位高管没有得到他以为会得到的东西。赵瑞乐告诫他,是你违反了制度。制度上没有的东西,别说你,我也不能违反。
        对于这两件事的发生,赵瑞乐既高兴又不高兴。不高兴的是,有人无视制度,以为职务可以比制度大。高兴的是,制度管理有效果了,连一般工人都敢于用制度来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转了,而不用担心会被穿小鞋。这样下去,何愁制度不能落实,而制度落实了,企业自然就能稳定地向前发展了。
        以前乐德在关心员工方面的确做得较少,除了当时经济实力不足外,深层次的原因是自己在主观上对这一问题重视和认识不够。赵瑞乐还说,企业和员工谁养活谁的说法不符合现实。企业和员工谁也离不开谁,一方离开了另一方,自身也将不复存在,企业和员工是同进共退的两个方面。作为企业的管理方理所当然地应该为员工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关心他们的思想情感,关心他们的业余生活和兴趣爱好。
        有一次,一员工因不服管理,欲与管理人员拔刀相见。赵瑞乐在了解情况,指出工人拔刀的不对之后,严厉批评了该管理人员,并在管理层内讨论如何善待工人这一以往一直不被重视的大问题。因为以前发生员工不听话的情况,总是以罚代管,并且还经常以卷铺盖走人了事。现在,赵瑞乐认识到了员工是企业的宝贵财富这一道理。他说,事情闹到要动刀子,一定是管理出了大问题。如在创业初期肯定不会从这个角度去考虑这一现象。这些年轻的外来员工也不容易,他们中的多数也是独生子女,处世待人接物没什么经验,要多教育,多鼓励,多引导。管理人员中自以为是、高人一等、总是有理的观念必须改变。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4:41: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4512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企业   牙签   牙线   员工   管理   市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