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2.现有市面上的电磁炉仅可加热单一锅型,要么只能加热平底锅,要么只能加热弧形底的炒锅,由于平面磁炉为平面受热,受热不匀,与凹炉立体加热对比,炒菜效果比平面电磁炉差,但由于凹炉不能兼容平底锅或烧水壶等炊具,所以只能用于炒锅使用,导致使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炉,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般电磁炉仅可加热单一锅型的问题。
4.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平面线盘组件凹面线盘组件;
5.所述外壳体上方敞口,所述凹面线盘组件盖设在所述敞口处;
6.所述凹面线盘组件的顶面呈下凹的环状,所述凹面线盘组件的内圈中设置有所述平面线盘组件,所述平面线盘组件的顶面为一平面;
7.所述平面线盘组件与所述凹面线盘组件之间设置密封件进行密封连接;
8.所述平面线盘组件与所述凹面线盘组件用于磁感应加热外界的锅体。
9.进一步地,电磁炉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部、所述平面线盘组件底部,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平面线盘组件进行竖直升降运动。
10.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为软质的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呈环状,所述密封套的外圈处与所述凹面线盘组件的内圈处紧贴,所述密封套的内圈处与所述平面线盘组件的外周处紧贴,所述密封套的内圈与外圈之间为变形部,所述变形部呈下垂槽状,当所述平面线盘组件进行竖直升降运动时,所述变形部被所述平面线盘组件拉动从而变形。
11.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炉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
12.所述支撑座顶部为环形柱状的支撑壁;
13.所述凹面线盘组件包括凹面线盘、第二线圈和第二磁条;
14.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第二磁条设在所述凹面线盘的底部;
15.所述凹面线盘呈下凹的环状盘体,所述凹面线盘的内圆周往下延伸形成防水筋;
16.所述密封套的外圈处设有挂持部,所述挂持部挂扣在所述支撑壁上,所述防水筋顶压所述挂持部顶面,所述防水筋与所述支撑壁配合夹紧所述挂持部。
17.进一步地,所述平面线盘组件包括隔板、平面线盘支架、升降齿轮、第一线圈和第一磁条;
18.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一磁条设置在所述平面线盘支架的底部,所述隔板盖设在所述平面线盘支架的顶面上;
19.所述升降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平面线盘支架的底部,所述升降齿轮位于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一磁条的下方;
20.所述升降机构传动连接在所述升降齿轮的底部。
21.进一步地,所述平面线盘支架顶部外周开设有环形的密封套安装槽,所述密封套的内圈处设置有环形的膨大部,所述膨大部设在所述密封套安装槽内,所述隔板压在所述膨大部的顶部,所述隔板与所述平面线盘支架配合夹紧所述膨大部。
22.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的底面上;
23.所述传动齿轮底部为圆环柱体,所述传动齿轮沿圆环柱体中心轴旋转;
24.所述圆环柱体的顶面往上突出若干第一竖齿,若干所述第一竖齿呈圆周排列,所述升降齿轮设有向下突出若干第二竖齿,所述第二竖齿与所述第一竖齿啮合并沿同一轴线旋转;
25.所述第一竖齿上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竖齿上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契合,当所述传动齿轮转动时,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相对滑动。
26.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电机和行程杆;
27.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外壳体内;
28.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设置有与电机轴同步转动的电机齿轮;
29.所述圆环柱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电机齿轮啮合;
30.所述第二竖齿底部设有限位套,所述外壳体内的底面竖直设置行程杆,所述限位套套在所述行程杆外围并沿着所述行程杆竖直滑动。
31.进一步地,所述圆环柱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随着所述传动齿轮转动,所述外壳体内分开设置有两个限位器,所述限位凸台在两个所述限位器之间转动,所述限位器用于抵顶所述限位凸台,限定所述传动齿轮的转动角度。
32.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内安装有温控器组件,所述隔板竖直开设通孔,所述温控器组件顶部从所述隔板的通孔处往上探出,所述温控器组件可竖直运动,所述温控器组件用于感温。
33.进一步地,所述温控器组件包括温控器和复位密封圈,所述复位密封圈套在所述温控器的外周;
34.所述平面线盘支架和所述升降齿轮上均竖直开设通孔并与所述隔板的通孔对应,所述温控器依次贯穿所述隔板的通孔、平面线盘支架的通孔、所述升降齿轮的通孔;
35.所述升降齿轮上的通孔处设置有一筒状的温控器支架部;
36.所述复位密封圈的外周压在所述温控器支架部的顶面上,所述隔板压在所述复位密封圈的顶部,所述隔板与所述温控器支架部配合夹紧所述复位密封圈;
37.所述复位密封圈可发生弹性形变,当所述温控器在外力作用下往下移动时,所述复位密封圈发生弹性形变并对所述温控器产生向上的推力,以供复位所述温控器。
38.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平面线盘组件和凹面线盘组件,平面与凹面磁炉相结合,可同时适配平底及弧形底的锅形,满足不同烹饪需求,平面线盘组件和凹面线盘组件可同时加热锅具,做到受热均匀。解决电磁炉多年来的锅具兼容的痛点,提升产品性能。
附图说明
4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1.其中:
42.图1为电磁炉的第一分解图;
43.图2为电磁炉的第二分解图;
44.图3为电磁炉的剖面图;
45.图4为升降机构与平面线盘支架的立体图;
46.图5为平面线盘支架与传动齿轮的立体图。
47.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平面线盘组件;11-隔板;12-平面线盘支架;121-密封套安装槽;13-升降齿轮;131-温控器支架部;132-第二竖齿;133-限位套;14-第一线圈;15-第一磁条;2-凹面线盘组件;21-凹面线盘;211-防水筋;22-磁条支架;23-第二线圈;24-第二磁条;3-密封套;31-膨大部;32-挂持部;33-变形部;4-支撑座;41-支撑壁;5-升降机构;51-电机;511-电机齿轮;52-传动齿轮;521-齿条;522-第一竖齿;523-限位凸台;53-行程杆;54-限位器;6-温控器组件;61-温控器;62-复位密封圈;7-外壳体;8-通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4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9.如图1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种电磁炉,包括外壳体7、平面线盘组件1和凹面线盘组件2;外壳体7上方敞口,凹面线盘组件2盖设在敞口处;凹面线盘组件2的顶面呈下凹的环状,凹面线盘组件2的内圈中设置有平面线盘组件1,平面线盘组件1的顶面为一平面;平面线盘组件1与凹面线盘组件2之间设置密封件进行密封连接;平面线盘组件1与凹面线盘组件2用于磁感应加热外界的锅体。
50.进一步地,电磁炉还包括升降机构5,升降机构5设置在外壳体7内部、平面线盘组件1底部,升降机构5用于控制平面线盘组件1进行竖直升降运动。
51.请综合参阅图1至图3,凹面线盘组件2包括凹面线盘21、第二线圈23、磁条支架22和第二磁条24。凹面线盘21呈下凹的圆环状盘体,其外周与外壳体7上方敞口固定连接,例如下方采用螺钉进行锁紧。凹面线盘21的内圆周往下延伸形成防水筋211。
52.第二线圈23和第二磁条24均设在凹面线盘21的底部,第二线圈23盘绕在凹面线盘21的弧形底面上,贴合其弧形进行盘绕,基于涡流效应,用于磁感应均匀加热顶部的锅体。
53.凹面线盘21底部安装磁条支架22,磁条支架22形状适配凹面线盘21的弧形,磁条支架22为同圆心的双环状,两个环之间设置若干连接臂进行连接,连接臂内开槽用于安装第二磁条24,若干个第二磁条24整体呈放射状安装。磁条导磁率高,可将线圈发散的磁力线聚集,增加作用于杯体的磁场强度,从而增加加热效率。
54.请综合参阅图1至图3,平面线盘组件1包括隔板11、平面线盘支架12、升降齿轮13、第一线圈14和第一磁条24;
55.隔板11为隔热板,作为优选方案,隔板11为微晶板,微晶板膨胀系数低,耐温性高,且具有高度耐腐蚀性能,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亦可采用陶瓷板等其它材质替代。
56.第一线圈14和第一磁条24设置在平面线盘支架12的底部,隔板11盖设在平面线盘支架12的顶面上,更具体地,微晶板与平面线盘支架12通过硅铜胶固定连接,第一线圈14盘绕在平面线盘支架12的底部外圈,中间放置若干扇环状的第一磁条24,若干第一磁条24整体形成环状。
57.升降齿轮13固定设置在平面线盘支架12的底部,升降齿轮13位于第一线圈14和第一磁条24的下方,更具体地,升降齿轮13内底部也放射状排布安装若干磁条。升降机构5传动连接在升降齿轮13的底部。
58.请综合参阅图1和图3,平面线盘组件1与凹面线盘组件2之间设置密封件进行密封连接,防止水渍和油污进入整机内部。当升降机构5控制平面线盘组件1进行升降运动时,平面线盘组件1与凹面线盘组件2之间会存在间隙,需要在对该间隙进行密封防水处理的同时,不影响平面线盘组件1的升降运动。
59.在本实施例中,该密封件优选为软质的密封套3,可采用硅胶材质,密封套3呈环状,密封套3的外圈处与凹面线盘组件2的内圈处紧贴,密封套3的内圈处与平面线盘组件1的外周处紧贴,密封套3的内圈与外圈之间为变形部33,变形部33呈下垂槽状,其纵剖面呈u型,如图3中所示,当平面线盘组件1进行竖直升降运动时,变形部33被平面线盘组件1拉动从而变形。从而满足密封防水同时保证平面线盘组件1流畅升降的需求。
60.如图1和图2中所示,电磁炉包括支撑座4,支撑座4设置在外壳体7内,支撑座4顶部为环形柱状的支撑壁41,底部为若干支撑腿,支撑腿固定安装在外壳体7内部的底板上。
61.请综合参阅图1和图3,作为优选连接方案,密封套3的外圈处设有挂持部32,挂持部32挂扣在支撑壁41上,防水筋211顶压挂持部32顶面,防水筋211与支撑壁41配合夹紧挂持部32。平面线盘支架12顶部外周开设有环形的密封套安装槽121,密封套3的内圈处设置有环形的膨大部31,膨大部31设在密封套安装槽121内,隔板11压在膨大部31的顶部,隔板11与平面线盘支架12配合夹紧膨大部31。
62.请综合参阅图1、图4和图5,更具体地,升降机构5包括传动齿轮52、电机51和行程杆53。
63.传动齿轮52设置在外壳体7内的底面上,传动齿轮52底部为圆环柱体,传动齿轮52沿圆环柱体中心轴旋转,圆环柱体的顶面往上突出若干第一竖齿522,若干第一竖齿522呈圆周排列,升降齿轮13设有向下突出若干第二竖齿132,第二竖齿132与第一竖齿522啮合并沿同一轴线旋转。第一竖齿522上设有第一斜面,第二竖齿132上设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契合,当传动齿轮52转动时,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相对滑动,升降齿轮13沿着第一斜面攀升或下退。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可以为平面斜面也可以为弧形斜面。
64.如图4中所示,传动齿轮52底部圆环柱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齿条521,齿条521与电机齿轮511啮合;
65.电机51固定安装在外壳体7内,电机51的电机轴上设置有与电机轴同步转动的电机齿轮511;第二竖齿132底部设有限位套133,外壳体7内的底面竖直设置行程杆53,限位套
133套在行程杆53外围并沿着行程杆53竖直滑动。在水平方向上对升降齿轮13进行限位,
66.如图1和图4中所示,圆环柱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限位凸台523,限位凸台523随着传动齿轮52转动,外壳体7内分开设置有两个限位器54,限位凸台523在两个限位器54之间转动,限位器54用于抵顶限位凸台523,限定传动齿轮52的转动角度。
67.当电机51工作时,电机转轴驱动电机齿轮511转动,齿条521相对于电机齿轮511移动,从而使传动齿轮52转动,第一竖齿522抵动第二竖齿132,第二竖齿132沿着的第一斜面移动,第二竖齿132上的限位套133沿着行程杆53竖直滑动,从而限定升降齿轮13只能进行竖直运动,升降齿轮13竖直运动带动固定于升降齿轮13上的平面线盘支架12和隔板11等等部件进行升降运动,从而实现平面线盘组件1的升降功能。
68.外壳体7内安装有温控器组件6,隔板11竖直开设通孔,温控器组件6顶部从隔板11的通孔处往上探出,温控器组件6可竖直运动,温控器组件6用于感温。
69.如图3中所示,作为优选方案,温控器组件6包括温控器61和复位密封圈62,复位密封圈62套在温控器61的外周,平面线盘支架12和升降齿轮13上均竖直开设通孔并与隔板11的通孔对应,温控器61依次贯穿隔板11的通孔、平面线盘支架12的通孔、升降齿轮13的通孔;
70.升降齿轮13上的通孔处设置有一筒状的温控器支架部131;
71.复位密封圈62的外周压在温控器支架部131的顶面上,隔板11压在复位密封圈62的顶部,隔板11与温控器支架部131配合夹紧复位密封圈62;
72.复位密封圈62可发生弹性形变,当温控器61在外力作用下往下移动时,复位密封圈62发生弹性形变并对温控器61产生向上的推力,以供复位温控器61,在复位密封圈62的作用下可确保温控器61顶部感温面能紧贴被测物,提升温控器61感温精度。复位密封圈62具有复位温控器61的功能和防水功能。复位密封圈62可采用类似于密封套3的结构。
73.如图3中所示,铝盖和温控器支架,铝盖盖在温控器支架顶部,温控器支架内封装热敏电阻组件,温控器支架可为可绝缘和耐温性能良好且容易固化的环氧树脂等材质,用于将热敏电阻组件固定在温控器支架和感温盖围成的聚热腔体中,所述环氧树脂形成绝缘层,绝缘层材质设置为能耐受1250v以上的电压不被击穿。
7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平面线盘组件1和凹面线盘组件2,平面与凹面磁炉相结合,可同时适配平底及弧形底的锅形,满足不同烹饪需求,平面线盘组件和凹面线盘组件可同时加热锅具,做到受热均匀。同时设置升降机构5,灵活调节平面线盘组件1的高度,以适配不同深度的锅体或不同弧度的锅底。解决电磁炉多年来的锅具兼容的痛点,提升产品性能。
75.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7)、平面线盘组件(1)和凹面线盘组件(2);所述外壳体(7)上方敞口,所述凹面线盘组件(2)盖设在所述敞口处;所述凹面线盘组件(2)的顶面呈下凹的环状,所述凹面线盘组件(2)的内圈中设置有所述平面线盘组件(1),所述平面线盘组件(1)的顶面为一平面;所述平面线盘组件(1)与所述凹面线盘组件(2)之间设置密封件进行密封连接;所述平面线盘组件(1)与所述凹面线盘组件(2)用于磁感应加热外界的锅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还包括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设置在所述外壳体(7)内部、所述平面线盘组件(1)底部,所述升降机构(5)用于控制所述平面线盘组件(1)进行竖直升降运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软质的密封套(3),所述密封套(3)呈环状,所述密封套(3)的外圈处与所述凹面线盘组件(2)的内圈处紧贴,所述密封套(3)的内圈处与所述平面线盘组件(1)的外周处紧贴,所述密封套(3)的内圈与外圈之间为变形部(33),所述变形部(33)呈下垂槽状,当所述平面线盘组件(1)进行竖直升降运动时,所述变形部(33)被所述平面线盘组件(1)拉动从而变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包括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设置在所述外壳体(7)内;所述支撑座(4)顶部为环形柱状的支撑壁(41);所述凹面线盘组件(2)包括凹面线盘(21)、第二线圈(23)和第二磁条(24);所述第二线圈(23)和所述第二磁条(24)设在所述凹面线盘(21)的底部;所述凹面线盘(21)呈下凹的环状盘体,所述凹面线盘(21)的内圆周往下延伸形成防水筋(211);所述密封套(3)的外圈处设有挂持部(32),所述挂持部(32)挂扣在所述支撑壁(41)上,所述防水筋(211)顶压所述挂持部(32)顶面,所述防水筋(211)与所述支撑壁(41)配合夹紧所述挂持部(32)。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线盘组件(1)包括隔板(11)、平面线盘支架(12)、升降齿轮(13)、第一线圈(14)和第一磁条(15);所述第一线圈(14)和第一磁条(15)设置在所述平面线盘支架(12)的底部,所述隔板(11)盖设在所述平面线盘支架(12)的顶面上;所述升降齿轮(13)固定设置在所述平面线盘支架(12)的底部,所述升降齿轮(13)位于所述第一线圈(14)和第一磁条(15)的下方;所述升降机构(5)传动连接在所述升降齿轮(13)的底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线盘支架(12)顶部外周开设有环形的密封套安装槽(121),所述密封套(3)的内圈处设置有环形的膨大部(31),所述膨大部(31)设在所述密封套安装槽(121)内,所述隔板(11)压在所述膨大部(31)的顶部,所述隔板(11)与所述平面线盘支架(12)配合夹紧所述膨大部(31)。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传动齿轮(52),所述传动齿轮(52)设置在所述外壳体(7)内的底面上;所述传动齿轮(52)底部为圆环柱体,所述传动齿轮(52)沿圆环柱体中心轴旋转;所述圆环柱体的顶面往上突出若干第一竖齿(522),若干所述第一竖齿(522)呈圆周排
列,所述升降齿轮(13)设有向下突出若干第二竖齿(132),所述第二竖齿(132)与所述第一竖齿(522)啮合并沿同一轴线旋转;所述第一竖齿(522)上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竖齿(132)上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契合,当所述传动齿轮(52)转动时,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相对滑动。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5)还包括电机(51)和行程杆(53);所述电机(51)安装在所述外壳体(7)内;所述电机(51)的电机轴上设置有与电机轴同步转动的电机齿轮(511);所述圆环柱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齿条(521),所述齿条(521)与所述电机齿轮(511)啮合;所述第二竖齿(132)底部设有限位套(133),所述外壳体(7)内的底面竖直设置行程杆(53),所述限位套(133)套在所述行程杆(53)外围并沿着所述行程杆(53)竖直滑动。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柱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限位凸台(523),所述限位凸台(523)随着所述传动齿轮(52)转动,所述外壳体(7)内分开设置有两个限位器(54),所述限位凸台(523)在两个所述限位器(54)之间转动,所述限位器(54)用于抵顶所述限位凸台(523),限定所述传动齿轮(52)的转动角度。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7)内安装有温控器组件(6),所述隔板(11)竖直开设通孔,所述温控器组件(6)顶部从所述隔板(11)的通孔处往上探出,所述温控器组件(6)可竖直运动,所述温控器组件(6)用于感温。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组件(6)包括温控器(61)和复位密封圈(62),所述复位密封圈(62)套在所述温控器(61)的外周;所述平面线盘支架(12)和所述升降齿轮(13)上均竖直开设通孔并与所述隔板(11)的通孔对应,所述温控器(61)依次贯穿所述隔板(11)的通孔、平面线盘支架(12)的通孔、所述升降齿轮(13)的通孔;所述升降齿轮(13)上的通孔处设置有一筒状的温控器支架部(131);所述复位密封圈(62)的外周压在所述温控器支架部(131)的顶面上,所述隔板(11)压在所述复位密封圈(62)的顶部,所述隔板(11)与所述温控器支架部(131)配合夹紧所述复位密封圈(62);所述复位密封圈(62)可发生弹性形变,当所述温控器(61)在外力作用下往下移动时,所述复位密封圈(62)发生弹性形变并对所述温控器(61)产生向上的推力,以供复位所述温控器(6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炉,包括外壳体、平面线盘组件和凹面线盘组件;所述外壳体上方敞口,所述凹面线盘组件盖设在所述敞口处;所述凹面线盘组件的顶面呈下凹的环状,所述凹面线盘组件的内圈中设置有所述平面线盘组件,所述平面线盘组件的顶面为一平面;所述平面线盘组件与所述凹面线盘组件之间设置密封件进行密封连接;所述平面线盘组件与所述凹面线盘组件用于磁感应加热外界的锅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平面线盘组件和凹面线盘组件,平面与凹面磁炉相结合,可同时适配平底及弧形底的锅形,满足不同烹饪需求,平面线盘组件和凹面线盘组件可同时加热锅具,做到受热均匀。解决电磁炉多年来的锅具兼容的痛点,提升产品性能。能。能。


技术研发人员:

周铭伦 张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广东纯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4.25

技术公布日:

2022/12/16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7:31: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448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凹面   组件   平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