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古迪纳夫 锂离子电池的先驱,并推动其在汽车领域应用

科学启示录-人物
I
I I
I I
约翰•古迪纳夫(1922年7月25日~),美国化学家、固体物理学家,1991年发明了锂离子电池,被誉为■■锂电池之父”O
1922年7月25日,约翰•古迪纳
夫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父亲是大
学历史老师.生活富足。古迪纳夫
患有先天读写困难症,这令他在青
少年时期学习起来非常艰难。尽管
如此,古迪纳夫还是克服了种种困
难,考入耶鲁大学。1943年,他获得
了数学学士学位,以班上最优异的
成绩毕业。
当时正值二战期间,大学毕业
的古迪纳夫毅然加入美国空军,作
为气象专家在美国陆军航空部队工
作。1948年退役后,古迪纳夫考入芝
加哥大学,主攻固体物理,师从大名
鼎鼎的齐纳二极管的发明人、诺贝
尔奖获得者一一Clarence Zener,
这对他未来钻研动力电池材料研究
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1952年,古迪纳夫获得固态物
理博士学位。随后,他进入林肯实
验室进行关于内存的材料物理研
究。在此期间,古迪纳夫第一次接
触到了锂离子在固体中的迁移.随
后开始固态陶瓷的基础研究。
1976年,古迪纳夫进入牛津
大学任教并兼任无机化学研究负
责人,借此展开了对固体化学的研
究。他主要研究可用于能量转换的
新材料,并提出了碱金属离子固态
电解质的构架结构概念,由此获得
了以尖晶石层状结构氧化物作为阴
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基本专利。
1980年,古迪纳夫研究的钻酸
锂被未成功开发锂电池的索尼公司
采用,并与石墨负极材料结合,开发
出全新的可充电锂电池。这种锂离
子电池一经问世立刻受到市场欢
迎,古迪纳夫也由此声名大噪。
1983年,古迪纳夫等人在研究
中利用猛尖晶石大大提高了锂电池
的安全性。随后,本该安享晚年的
古迪纳夫没有退居二线。1986年,
他又参与研发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
池(SOFC)的新型电解质和电极材
料,并对电子从集中变为流动交互
行为的物理现象做出了解释。
1997年,75岁高龄的古迪纳
夫又开发出了低成本的磷酸铁锂
LiXFePO4正极材料,加快了锂离子
电池的商业化。如今古迪纳夫虽已
是96岁高龄,依然醉心在研究中,继
续前进。V
(资料来源:《电池中国》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9:24: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4447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电池   研究   材料   结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