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概况

四川大学概况
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于1994年4月和2000年9月两次“强强合并”组建而成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学校设望江、华西和江安校区,占地面积705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00余万平方米。四川大学现任校党委书记杨泉明教授,校长谢和平院士。
四川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学校设30个学科型学院以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和锦城、锦江两个独立学院。学科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等11个门类,有37个国家重点学科,66个部省级重点学科,2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8个博士点,345个硕士点,9个专业学位点,121个本科专业,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课程教学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特聘院士24人,杰出教授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及学科评议组成员17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3人和讲座教授5人,教授(级)1323人,副教授(级)2345人。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4万余人,硕博士研究生2.1万余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1042人。此外,学校还设有成人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培养成人和网络高等教育学生。
四川大学是国家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及网上合作中心1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5个,“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8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3个,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国家级临床研究基地3个,医疗技术精湛的附属医院4所。学校在文学、史学、宗教学、数学、材料、能源、化工、轻纺、生物学、口腔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方面都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007年,全校科研总经费达到8.6亿元,其中理工医科研经费超过8.1亿多元,社科经费5千万余元;学校是全国高校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全国10个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大学之一,学校科技园是国家最早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试点之一。
中和料浆浓缩法磷铵工艺及装备
磷铵是一种优质、高效、高浓度氮磷复合肥,是现代复合肥工业的主要品种,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需的重要生产资料。
“中和料浆浓缩法磷铵工艺”具有对磷矿的适应性强(我国的大部分中品位磷矿都能用)、能量利用率高、设备材质要求低、装备完全国产化、流程简短、运行稳定、投资省、产品成本
低、有害物排放量少等优点。
以四川大学领衔的本成果开发单位从80年代初就针对我国中品位磷矿资源国情,开始本成果的实验室研发,课题组历经25年富有创造性的基础研究、工艺优化、工程化和装备大型化的完整开发,融合了四个五年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和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形成的多项创新成果,完成了采用本成果的大型磷铵装置成套技术和国产化装备的整体研发,在国内建设了一批规模1030万吨的大中型磷铵生产装置,并且全部实现稳定运行。无论装置规模、投资、成本、劳动生产率,还是技术指标、能耗、环保、自动化程度、运行稳定性、操作弹性、产品多样性等各方面都跻身于世界水平,已经成为我国磷肥工业发展的主导工艺路线。本成果是我国重化工领域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中国特,并且技术经济指标全面优于引进同类产品装置的成套技术与装备。
采用本成果建设的装置已经形成600万吨年产量,占我国磷肥总生产能力22%,磷铵生产能力的52%以上。2004年本成果新增销售收入超过40亿元,利税超过10亿元,替代进口可节约外汇6亿美元,包括农业增产的社会总效益超过100亿元,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四川大学还创造性地采用本成果改造完善引进的大型磷酸二铵装置,实现联产,取得极大成功。这项联产创新技术成为引进磷铵装置摆脱困境,走上良性循环的主要技术途径之一。
本成果在开发过程中先后获得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化工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首届“亿利达”科学技术奖、1999年教育部科技进步特等奖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十多项国家、部省级科技奖。申报取得十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发表了200多篇论文。
CDZS系列空中交通管制中心系统
该系统为民、军航的飞行安全保障系统和国家空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急需的重大装备,过去为欧美垄断,价格昂贵,不完全适应我国空管需求。
    该单位历时8年,完成了适合我国民、军航空管使用的系列管制中心系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若干方面超过当前国际同类产品。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重大使命实时系统的体系结构;适应恶劣条件的前端通信接口;大范
围多品种雷达数据处理和融合;ADS信息自动处理;飞行情报自动接收和处理;飞行计划与航迹自动相关;气象情报的自动接收和处理;先进实用的放冲撞预测、告警技术;各种确保系统高可靠性的技术等。
    关键技术上有重大创新:首次实现了全国范围的雷达实时融合,覆盖我国领土领海上空;用全数字多机分布协同技术实现三维背景地形上的全国范围的空情动态实时显示,分辨率达到千万象素级;实现了空管雷达和军用警戒、引导雷达的实时融合,弥补空管雷达资源的不足;提出并实现面向融合的新型跟踪门技术,较大提高了航迹关联效率;确保在没有漏报条件下将虚警率降至最低的冲突探测和预警算法。
成果已在我国民航,军航推广应用109套系统。直接产值2.3亿元,利税7000万元,应用单位节支上亿美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该项目推动了四川省空管重大装备成套产品链形成,两年中空管产品推广产值由8.2亿元上升至20.5亿元,效益显著,有力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
以乙醇为原料生产丙醛等系列产品
丙醛和以丙醛为原料的下游产品正丙醇、丙酸、丙酸盐、正丙胺、丙酸酯、甲基丙烯酸酯都
是精细化工产品和合成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因此以丙醛为龙头可以开发一系列产品,形成步步增值的产业链。丙醛生产主要是以乙烯为原料通过氢甲酰化合成,而乙烯价格资源越来越紧俏的情况下,寻求从可再生资源-生物质资源获得乙烯的来源,发展精细化工产品显得更有重要意义。
以乙醇为原料经脱水反应制乙烯已是成熟的工业生产技术,以乙烯为原料经氢甲酰化反应合成丙醛关键的技术“两相催化反应和液相分离循环”是我校的专利技术,该技术使普通的乙醇开发成高附加值产品。因此从乙醇出发制丙醛是经济效益很好的途径。对于缺乏石油资源和大型炼油厂,但有合成气资源的地方,发展以乙醇为原料经脱水制乙烯,再经乙烯氢甲酰化制丙醛,从而以丙醛为龙头生产一系列精细化工产品开辟了新的路子。
以乙烯为原料经氢甲酰化反应合成丙醛并已通过720/年规模中试,取得了可设计万吨记级规模的技术数据。如有丰富的合成气资源,又有粮食节余和薯类生产。利用这些资源通过发酵制工业乙醇,再由它制乙烯,原料供应是具有保障的。因此它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对支农也有益,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像素移动电子警察系统介绍
系统基本功能
1、系统适用于各种道路上机动车辆速度的自动检测及超速违法行为自动抓拍取证,以及在各种天气环境下对机动车辆的其它交通违法行为,如不按车道行驶、违法掉头、违法停车、压双实线和闯红灯等手动抓拍取证和高清录像取证。
2、系统采用视频检测技术,并可选配测速雷达(如火花二、火花三、猫头鹰、金雕、窄波雷达),具有测速精度高、测速范围宽、捕捉目标准、照片清晰度高、系统安装操作简单、适应性强等特点;配备夜间高速智能同步闪光灯,使整个系统可全天候不间断可靠工作。
3、系统可配专用的数据管理软件,具有强大的存储、查询和管理等功能,可对车辆(黑名单)自动稽查。采用无限传输技术,具有实时远程无线传输照片的功能。可以根据支(大)队的具体要求,提供专用数据转换接口。
4、取证抓拍的照片能充分体现车辆违法行为四要素(即时间、地点、车型和驾乘人员、车牌号码等),使纠正车辆违法行为有据可查;并且取证抓拍数据具有水印加密技术,能有效防止人为修改照片等行为,以杜绝法律纠纷。
5、系统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应用程序易学易用。
现代化水泥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监控系统(TQC
技术项目简介:本系统适合帮助现代化水泥企业进行全面质量监控管理优化。本系统结合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优化技术、水泥工艺,是一个集成、统一的生产质量信息系统平台,基于生产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的思想,实时采集生产全线的质量信息,采用基于知识和信息的分析挖掘手段,建立了科学、敏捷的关于工艺设计、质量监控、质量管理的优化模型,在一些关键环节上,如生料的三率值控制、配煤优化、熟料配料控制等上实现了从工艺目标设计、质量分析到现场调控的全过程优化控制。
本系统在进行基于工艺指标调整的同时,兼顾了对生产重大经济指标的优化支持,如对于煤粉、原料的成本降低,出厂水泥的成本控制。
系统包括工艺设计支持、管理决策支持、在线质量监控、与DCS的动态连接、自动采集生产过程主要质量数据、数据/统计/原始记录/报表自动生成、人员管理等几大功能。
系统解决了水泥企业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有助于提高水泥企业的质量水平,提高管理者的
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并对于流程工业的类似企业有着推广应用价值。
该项目2005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碲化镉太阳电池的制造技术及中试生产线
1、进行了深入的基础性研究和高效碲化镉太阳电池的研制
以产业化为目标,研究了碲化镉太阳电池制造技术中的基本科学问题,开发了整套碲化镉太阳电池的制造技术。我们所研制的碲化镉太阳电池,经过信息产业部205计量站测试,转换效率为13.38%,是我国新型太阳电池的最高纪录,接近世界领先水平。
2、中等面积碲化镉太阳能电池组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开发了碲化镉太阳电池集成组件的制造技术。经中科院电工所测试, 54 cm2组件的全面积效率为7.03%,有效面积的效率为8%,性能优于德国ANTEC公司的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建成年产0.3兆瓦中试生产线,技术实现四个跨越
以我们设计、研制的11台关键设备为基础,建成一条自主创新的、完全由国产设备构成的碲化镉太阳电池生产线。是国家863计划能源领域里的一项标志性的成果,在技术上体现了四个跨越:从面积1平方厘米扩大到1000平方厘米;
1单元电池到36单元串联集成的组件;从单个样品的制造到产品的连续性生产;从实验设备的研制到中试线设备的研制。
迄今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3项,获授权专利2项。
高效环保的室温磁制冷技术
●原理、优势及潜在市场
磁制冷是指磁致冷材料(磁工质)磁化时向外界排放热量,退磁时从外界吸取热量,从而达到制冷目的。
与传统气体压缩制冷相比,环保效应显著,制冷效率提高20%以上,系统运行可靠性高(无压缩机)。其潜在应用市场巨大:液化气体,近室温制冷,工业,热泵农业,废物分离处理等。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5:36: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4351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创造性贡献
下一篇:科技创新
标签:技术   系统   国家   质量   生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