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水陆两用汽车的水路推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陆两用汽车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水陆两用汽车的水路推动机构。


背景技术:



2.水陆两用车又名水陆两栖船,水陆两栖船,水陆两用车,水陆两用艇;它是结合了车与船的双重性能,既可像汽车一样在陆地上行驶穿梭,又可像船一样在水上泛水浮渡的特种车辆。由于其具备卓越的水陆通行性能,可从行进中渡越江河湖海而不受桥或船的限制,因而在交通运输上,具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多用于军事,救灾救难,探测等专业领域,后经开发改造用于旅游。
3.水陆两用汽车在水中行进的时候常常需要通过螺旋桨等推动机构提供动力,现在的推动机构一般都是通过螺钉螺母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车身上的,如果推动机构出现故障或者需要检修的话,就需要用到特定的工具进行拆装,有时就会很不方便,基于此,现在提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应用于水陆两用汽车的水路推动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水陆两用汽车的水路推动机构,旨在解决现在的推动机构一般都是通过螺钉螺母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车身上的,如果推动机构出现故障或者需要检修的话,就需要用到特定的工具进行拆装,有时就会很不方便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用于水陆两用汽车的水路推动机构,包括车身主体,所述车身主体上设置有多个车轮,所述车身主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放置槽,多个所述第一放置槽内均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侧面通过多个第一连接杆与放置框连接,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叶片,所述放置框通过卡接单元与外框体连接,所述外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一放置槽的大小一致,所述车身主体内设置有动力单元,所述外框体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车身主体上开设有与外框体配合的第一限位槽。
6.优选地,所述卡接单元包括外框体上固定连接的多个第一卡接板,所述放置框上开设有与第一卡接板配合的第一卡接槽,所述外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多个调节杆件,所述放置框上开设有多个与调节杆件配合的插孔。
7.优选地,所述调节杆件包括调节内杆和调节外杆,所述调节内杆固定连接在外框体上,所述调节外杆内开设有第二卡接槽,所述调节内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接板,所述第二卡接板滑动连接在第二卡接槽内,所述第二卡接板通过用于提供弹力的第一弹簧与第二卡接槽连接,同侧的所述调节外杆之间通过推动杆固定连接。
8.优选地,所述外框体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卡接板,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开设有与第三卡接板配合的第二限位槽。
9.优选地,所述动力单元包括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通过第二连接杆与车身主体
连接,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动力齿轮,所述外框体的侧面设置有与动力齿轮啮合的轮齿。
10.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上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把手。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通过卡接单元的设置,调节外杆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能够卡接在插孔内,需要取下放置框的时候,向两侧摁动推动杆,调节外杆脱离插孔,此时能够将放置框取下,对转动电机或者转动叶片进行检修。
13.2、通过动力单元的设置,动力电机转动带动动力齿轮转动在轮齿的啮合下带动外框体伸出。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水陆两用汽车的水路推动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水陆两用汽车的水路推动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中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水陆两用汽车的水路推动机构中第一卡接板上插孔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水陆两用汽车的水路推动机构中调节内杆与调节外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水陆两用汽车的水路推动机构车身主体上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注释:1、车身主体;2、车轮;3、第一放置槽;4、转动电机;5、第一连接杆;6、放置框;7、外框体;8、第一连接板;9、限位板;10、第一限位槽;111、第一卡接板;112、第一卡接槽;113、插孔;121、调节内杆;122、调节外杆;123、第二卡接槽;124、第二卡接板;125、第一弹簧;126、推动杆;13、第三卡接板;14、第二限位槽;151、动力电机;152、第二连接杆;153、动力齿轮;154、轮齿;16、第一转轴;17、把手;18、转动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22.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23.实施例1
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水陆两用汽车的水路推动机构,如图1-图6所示,包括车身主体1,车身主体1上设置有多个车轮2,车身主体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放置槽3,多个第一放置槽3内均设置有转动电机4,转动电机4的侧面通过多个第一连接杆5与放置框6连接,转动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叶片18,放置框6通过卡接单元与外框体7连接,外框体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8,第一连接板8与第一放置槽3的大小一致,车身主体1内设置有动力单元,外框体7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9,车身主体1上开设有与外框体7配合的第一限位槽10。
25.上述装置实际使用的时候,通过将放置框6通过卡接单元与外框体7连接,使用者需要对转动电机4或者转动叶片18进行检修的时候,将放置框6通过卡接单元取下即可,动力单元的设置,在需要进行水路推动的时候再将转动电机4等原件移动到车身外侧,能够进行保护。
26.实施例2
27.结合图3、图4和图5,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卡接单元包括外框体7上固定连接的多个第一卡接板111,放置框6上开设有与第一卡接板111配合的第一卡接槽112,外框体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多个调节杆件,放置框6上开设有多个与调节杆件配合的插孔113。
28.调节杆件包括调节内杆121和调节外杆122,调节内杆121固定连接在外框体7上,调节外杆122内开设有第二卡接槽123,调节内杆12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接板124,第二卡接板124滑动连接在第二卡接槽123内,第二卡接板124通过用于提供弹力的第一弹簧125与第二卡接槽123连接,同侧的调节外杆122之间通过推动杆126固定连接。
29.外框体7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卡接板13,第一限位槽10内开设有与第三卡接板13配合的第二限位槽14。
30.上述卡接单元实际使用的时候,调节外杆122在第一弹簧125的作用下,能够卡接在插孔113内,需要取下放置框6的时候,向两侧摁动推动杆126,调节外杆122脱离插孔113,此时能够将放置框6取下,对转动电机4或者转动叶片18进行检修。
31.实施例3
32.结合图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动力单元包括动力电机151,动力电机151通过第二连接杆152与车身主体1连接,动力电机15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动力齿轮153,外框体7的侧面设置有与动力齿轮153啮合的轮齿154。
33.第一连接板8上通过第一转轴16转动连接有把手17。
34.动力电机151转动带动动力齿轮153转动在轮齿154的啮合下带动外框体7伸出。
35.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将放置框6通过卡接单元与外框体7连接,使用者需要对转动电机4或者转动叶片18进行检修的时候,将放置框6通过卡接单元取下即可,动力单元的设置,在需要进行水路推动的时候再将转动电机4等元件移动到车身外侧,能够进行保护;调节外杆122在第一弹簧125的作用下,能够卡接在插孔113内,需要取下放置框6的时候,向两侧摁动推动杆126,调节外杆122脱离插孔113,此时能够将放置框6取下,对转动电机4或者转动叶片18进行检修。
3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水陆两用汽车的水路推动机构,包括车身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主体(1)上设置有多个车轮(2),所述车身主体(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放置槽(3),多个所述第一放置槽(3)内均设置有转动电机(4),所述转动电机(4)的侧面通过多个第一连接杆(5)与放置框(6)连接,所述转动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叶片(18),所述放置框(6)通过卡接单元与外框体(7)连接,所述外框体(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8),所述第一连接板(8)与第一放置槽(3)的大小一致,所述车身主体(1)内设置有动力单元,所述外框体(7)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9),所述车身主体(1)上开设有与外框体(7)配合的第一限位槽(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陆两用汽车的水路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单元包括外框体(7)上固定连接的多个第一卡接板(111),所述放置框(6)上开设有与第一卡接板(111)配合的第一卡接槽(112),所述外框体(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多个调节杆件,所述放置框(6)上开设有多个与调节杆件配合的插孔(11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陆两用汽车的水路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件包括调节内杆(121)和调节外杆(122),所述调节内杆(121)固定连接在外框体(7)上,所述调节外杆(122)内开设有第二卡接槽(123),所述调节内杆(12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接板(124),所述第二卡接板(124)滑动连接在第二卡接槽(123)内,所述第二卡接板(124)通过用于提供弹力的第一弹簧(125)与第二卡接槽(123)连接,同侧的所述调节外杆(122)之间通过推动杆(126)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陆两用汽车的水路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体(7)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卡接板(13),所述第一限位槽(10)内开设有与第三卡接板(13)配合的第二限位槽(14)。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陆两用汽车的水路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包括动力电机(151),所述动力电机(151)通过第二连接杆(152)与车身主体(1)连接,所述动力电机(15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动力齿轮(153),所述外框体(7)的侧面设置有与动力齿轮(153)啮合的轮齿(154)。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陆两用汽车的水路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8)上通过第一转轴(16)转动连接有把手(1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陆两用汽车相关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水陆两用汽车的水路推动机构,包括车身主体,车身主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放置槽,多个第一放置槽内均设置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侧面通过多个第一连接杆与放置框连接,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叶片,放置框通过卡接单元与外框体连接,外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车身主体内设置有动力单元,外框体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车身主体上开设有与外框体配合的第一限位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接单元的设置,调节外杆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卡接在插孔内,需要取下放置框的时候,向两侧摁动推动杆,调节外杆脱离插孔,此时能够将放置框取下,对转动电机或者转动叶片进行检修。动叶片进行检修。动叶片进行检修。


技术研发人员:

李学民 李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清研军融通用装备(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15

技术公布日:

2022/12/6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8:30: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433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多个   水陆   车身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