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

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
安徽省提名项目公示
(一)项目名称
强流稳态中子调控关键技术及装置
(二)提名意见
针对先进核能系统复杂中子场构建问题,发明了强流稳态中子调控技术,创新研制了中子调控科学装置,解决了复杂系统重要的核辐射安全设计与验证难题。
该大型装置及相关技术成果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1项、软件著作权12项,发表SCI论文81篇。获省部级一等奖多项。项目成果在大型核工程、国防装备等重大项目中获得广泛应用,产生了重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推动了核能及核技术交叉应用领域的技术创新发展。
项目材料填写规范,内容真实,经公示无异议。对照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条件,提名该项目为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核能利用是国家能源战略发展以及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核能系统中,中子被称为“灵魂”,是核能安全发展的源头。中子行为研究是核能安全发展的源头和关键。针对先进裂变堆、聚变堆、混合堆等先进核能系统的研发及验证,传统技术在中子场精准构建以及辐射安全评价等方面存在重大挑战,成为制约先进核能系统发展的关键瓶颈。
针对上述挑战,项目团队突破了强流稳态中子调控技术瓶颈,创新研制了中子调控科学装置,解决了复杂系统重要的核辐射安全设计与验证难题。主要技术发明如下:
(1)创新研制了聚变裂变耦合的中子调控装置。发明了高产额中子源强调控技术,发明了基于阵列射流强化散热的靶技术,突破了氘氚聚变中子源强难以提高的技术瓶颈,研制了加速器驱动的氘氚聚变和裂变耦合的大型中子调控装置,其氘氚中子源强提升了28%。
(2)发明了调控模块自适应组合的中子场构建技术。设计了分能区的中子调控模块体系,发明了基于响应矩阵的中子能谱调控方法,研制了中子场调控系统,解决了传统方法难以构建先进核能系统中子场的难题。
(3)发明了复杂中子场的在线反演评价技术。研制了特征识别的中子在线测量系统,大幅提升了测量范围;提出了基于离散点测量的中子场在线反演方法,解决了复杂系统辐射安全动态特性的精准评价难题。
该大型装置及相关技术成果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1项、软件著作权12项,发表SCI/EI论文81篇。相关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多项。项目成果在大型核工程、国防装备等重大项目中获得广泛应用,产生了重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推动了核能及核技术交叉应用领域的技术创新发展。
(四)客观评价
1、领域权威专家组评价:加速器驱动聚变裂变混合系统堆芯同构中子物理实验装置,对先进核能系统概念发展、技术设计和验证实验具有重要价值。
2、国际新型核能系统大会主席Sümer Sahin 教授在领域权威期刊发论文评价:取得了近年来领域的亮点性成果,将显著推动先进核能系统的研发与验证。 (a highlight in the field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 and will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dvanced nuclear systems.)
3、德国卡尔斯鲁厄国家研究中心KIT的Dr. Arkady Serikov在领域期刊评价:是领域代表性的、高源强中子实验装置。
4、作为重要进展入选美国聚变能协会FPA官方报告:可以用于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聚变裂变混合系统等先进核能系统的物理与工程验证。
5、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1项、软件著作权12项,发表SCI论文81篇。
6、装置研制成果在领域期刊 Int. J. Energy Research上作为封面论文发表。
7、获2017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8、获2016年度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9、获2015年中国电源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五)应用情况
该项目发明的中子调控关键技术及装置,已成功应用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
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北京射线中心等多家知名研发机构和企业单位。在大型核工程、国防装备等多个重大项目中获得广泛应用,成功构建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复杂结构中子场,解决了复杂系统重要的核辐射安全设计与验证难题,提升了多项重大工程的安全水平,为我国核能与核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与装备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1、发明专利,一种强流稳态中子产生装置,中国,ZL201810031055.7, 2018.12.18,3187672,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吴宜灿、王永峰、季翔、赵柱民、王文,有效
2、发明专利,一种多维中子调控靶装置,中国,ZL201810066892.32018.12.25,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吴宜灿、胡丽琴、龙鹏程、王文、梁参军,有效
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氘氚聚变中子源的高载热靶系统,中国,ZL201611223179.22018.05.012909381,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吴宜灿,有效
4、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氘氚混合束的中子源装置,中国,ZL201611226586.92018.11.023132925,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吴宜灿,有效
5、发明专利,一种铅基堆零功率物理实验装置,中国,ZL201611245847.12018.03.232855119,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吴宜灿、吴庆生、刘超、赵柱民、李春京、蒋洁琼、刘少军、宋钢、李亚洲,有效
6、发明专利,一种离子束的传输系统,中国,ZL201611226596.22018.08.143033401,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吴宜灿、王永峰、王志刚、刘超、宋钢,有效
7、发明专利,一种反应堆燃料组件,中国,ZL201611249225.62017.08.252595509,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吴宜灿、吴庆生、陈建伟、梅华平、李春京,有效
8、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小型快堆的高灵敏环境中子能谱分析系统,中国,ZL201611236357.52017.12.262753881,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吴宜灿、李雅男、刘超、李桃生、王永峰,有效
9、发明专利,一种强辐射高温环境条件下测量中子通量的测量系统,中国,ZL201710084870.52018.10.023097306,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吴宜灿、李桃生、刘超、王永峰,有效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42: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4323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子   系统   调控   技术   核能   装置   中国   聚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